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经验分享:阅读教学(刘荔)
- 格式:ppt
- 大小:6.18 MB
- 文档页数:44
读写融合,教学一体——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11-28T13:51:32.074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2月作者:凌翠兰[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小学阶段的教学也担负着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教学任务。
新课标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而主题式教学方法正是一种有效的是科学教学方法,其主要是通过组织特定主体的教学活动,并对多种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起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作用。
因此,基于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课堂应主动探索读写结合教学的新思路,并提出在小学语文主题课堂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此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小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
凌翠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兴贤小学广西南宁 530008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小学阶段的教学也担负着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教学任务。
新课标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而主题式教学方法正是一种有效的是科学教学方法,其主要是通过组织特定主体的教学活动,并对多种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起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作用。
因此,基于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课堂应主动探索读写结合教学的新思路,并提出在小学语文主题课堂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此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小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措施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12-074-01在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科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主题,并在主题活动的指引下深入探究并理解语文知识,从而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
此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其极大的突破了学科间的约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体会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运用方法,学以致用作者:朱丽娥巫新秋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1年第10期统编本教材中的阅读课文主要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如果说精读课文是让学生“学方法”,那么略读课文便是让学生“用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多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和运用。
《牛郎织女(二)》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即“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给故事绘制连环画并配上文字”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学生已经在前面两篇精读课文中学习了提取重要信息来复述故事和缩写故事的方法,本节课就要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运用方法,学以致用。
因此,笔者从“自主阅读”“读写结合”“汇报交流”三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进行设计。
一、在自主阅读中巩固方法本节课要达成两个学习要求:一是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二是给故事绘制连环画并配上文字。
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根据学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采用预习单的形式,结合这两个要求来设计相关题目。
学生自主阅读并完成预习单上的题目,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牛郎织女(二)》预习单1.这篇课文我花了分钟(可具体到秒)默读完。
2.故事的结局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在书上画出这几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把故事的结局整理在下面的横线上。
4.从故事的结局中,我看到了幅图,用四个字给每幅图起个名字:5.除了结局部分以外,我在其余的段落中也找到了一幅图,用四个字给每幅图起个名字:略读课文的学习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
提取主要信息是复述和缩写故事的重要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这种方法,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提示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单。
读写结合,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有效发布时间:2021-01-07T10:34:01.8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作者:刘曲[导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一双翅膀,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得到广泛的推崇,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实现写作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就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
刘曲四川省万源市河西学校 636350【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一双翅膀,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得到广泛的推崇,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实现写作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就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170-01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对写作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得到认可和推崇,学生通过读中写、读中积累、读中运用,从而全面提升写作能力。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仿写,掌握表达方式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写作的认知仍处于模糊阶段,头脑中还没有建立明确的写作概念。
虽然之前学生学过看图写话内容,但缺乏整体性、条理性、规范性。
因此,对于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范文就像给学生一根拐杖,让学生拄着拐杖学走路,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逐步学会如何组织语言,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可以说仿写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筑起的减缓坡度的阶梯。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时,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立足课后习题,落实语文元素,提升语文素养发布时间:2022-09-01T07:01:50.3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3月总第402期作者:魏芳[导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通过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来构建语文学科的基础体系。
福建省永安市巴溪湾小学366000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通过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来构建语文学科的基础体系。
根据年级目标,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能力训练点,渗透在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中。
教师在备课时,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每篇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并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立足课后习题在教学中落实语文元素,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草船借箭》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一共编排了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以单元形式整体呈现古典名著的学习。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来自四大古典名著,或改写;或节选,有删节;或完整节选。
体现了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梯度编排。
《草船借箭》是本单元首篇精读课文,起到范本教学的作用。
《草船借箭》有四道课后练习题:(1)默读课文。
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让教材文本这滴“水”融进“大海”——阅读教学中参照阅读的策略浅谈作者:丁莉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4年第11期江苏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210002)丁莉文本参读就是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文本或者内容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本,让学生在群文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文本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在背景参照阅读中质疑问难入选教材的文本很多都是经典范文,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和地域的不同,很多文本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
这就给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和影响。
而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够联系与之相关的文本进行补充性阅读,那么不仅能让学生在彼此的联系中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文本,还能诱发学生进行文本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一文本时,很多学生对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并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于是,教师找来了人教版教材中《将相和》一文,通过完璧归赵等历史事件的补充,学生终能厘清了两者关系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感受到蔺相如机智冷静的背后那颗顾全大局的心。
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学生提出廉颇负荆请罪是否是一场“秀”,以造成更大的声势,警告当时国力强盛的秦国。
二、在语意参照阅读中品味体悟文本中总会出现各种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内容。
针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应该借用其他文本加以阐释,以更为切实的语言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相应的意境之中,从而形成学生自悟自得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灵动形象,教师并没有直接通过肢解字词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诗句的大意,而是将苏轼描写“望湖楼”的其他六首诗的经典诗句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被“望湖楼”的组诗所包裹,激发了内心的真实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有效使用发布时间:2021-07-20T06:10:51.69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杨璐锡[导读]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大部分的教学工作放到课堂上来进行,这往往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课后的时间往往没有做到有效的利用。
课后练习实际上是一种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高效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 551700摘要:课后练习一直都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做好课后习题的规划设计以及有效利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衔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自主能力。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效用,从而更快提升课后练习的有效性,最终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成长,也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有效使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可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统编教材重新确定了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把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落实在各单元语文要素中,课后习题与之配套设计,提供了落实相应要素的有力抓手或方法。
笔者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功能,能够使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小学课后练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大部分的教学工作放到课堂上来进行,这往往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课后的时间往往没有做到有效的利用。
课后练习实际上是一种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高效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后练习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率。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将大量的语文知识对小学生传授,要求小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解和记忆,但是知识是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得模糊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尽量的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深度,而应用课后练习的方式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学习略读课文?提升阅读能力——浅谈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04-27T10:37:34.46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作者:缪孝华[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材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全面化的教育。
缪孝华寿宁县犀溪镇西浦小学 355500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材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全面化的教育。
尤其是在教材书的编排中更加注重语文阅读价值,将传统的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为语文主动化教学以及课外导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对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略读课文;阅读能力;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阅读教学当中,应当将语文文核心素养作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并且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
现如今,精读性的课文教学还是作为阅读性的课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在略读课文教学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一方面它虽然是课文当中的重点部分,但是由于它是略读课文,还会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当重新的审视略读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程的价值。
1.略读教学的相关概述现如今在略读课的教学当中出现两种较为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是过分的略读化,而另一方面是过分的精读化,这充分说明了很多教师对于略读课还没有真正的了解没有意识到略读课的真正价值。
通过进一步对于略读课的探讨和延伸,逐渐加深对略读课的认识延伸,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并且要把重点放在整合上,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2.1做好略读教学的整合,深化阅读的理解能力精读课文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加深认知,而略读课文则是需要让学生通过多次的阅读实践,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将认知逐渐转化为行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教学重点,找到每个阅读文本的特点,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恰当地进行选择,不要贪多求全。
浅谈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发表时间:2018-07-30T15:17:02.68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作者:刘荔枝[导读]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旺苍县实验小学刘荔枝摘要: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视这一时期的诵读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带头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和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也让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很好的重视和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熟悉我国经典文化,不仅可以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一)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认识不足无论是“经典”还是“诵读”,本身就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对于经典,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在教学方面,每个老师都由于自身认知不同,对经典有一个不同的理解,对于经典、诵读和经典诵读的教学目的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认知上出现混乱局面。
例如,笔者在调查中得知,有些老师认为经典诵读就是古诗文诵读,而且认为必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背诵,所以一直专注经典文学解读。
而且很多语文老师认为小学生认知能力比较低,所以不宜诵读一些内容太难的经典作品,而是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的经典作品。
实际上,经典诵读教学就是为了利用小学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去背诵一些最有价值的古代经典作品。
老师选择简单的经典作品不但没有达到这一目标,相反,还会让学生觉得毫无挑战性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发布时间:2021-11-26T02:55:49.340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1月下作者:袁诗军[导读]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就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本的阅读篇目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从阅读入手,不仅可以做到知识的迁移还能开括学生的眼界,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入手,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转变对阅读的认识,改变课程教学方法,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小学袁诗军摘要: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就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本的阅读篇目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从阅读入手,不仅可以做到知识的迁移还能开括学生的眼界,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入手,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转变对阅读的认识,改变课程教学方法,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
关键词:小学;阅读;语文;教学引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差,我们都知道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比重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比重,教师也是在努力的讲解着课文,但是学生的成绩依旧不遂老师的心愿,一方面是由于课堂教学中语文阅读的篇目有限;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知识的迁移,没有用阅读来检验学生所学的内容。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存在的问题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学生阅读的关注都是停留在课本所讲的内容,因为考试的过程中考察的也大多都是课内阅读的部分,但是语文阅读的过程是对听说读写练训练的一个过程,我们的教学过程是要学生进行理解而不是进行死记硬背,那样的语文教学就是去了新课程改革意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的时候对于课内阅读的理解也有一定帮助,这样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的也就提升了,能力也就增长的了。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主讲:南昌市科研小学语文教研员刘荔搜集整理:胡淑芬新教材特点:传统文化、双线结构、语文要素、目标序列、特殊单元面对即将来的五年级,有哪些疑虑?(重复的未教的了、写字怎么处理?文言文之前教材中未学过的怎么处理?缺学的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要补教吗?重复出现的课文还需要教吗?)本次讲座的三大版块: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五年级教科书概述、各个版块的编排和教学建议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文本教学的难度增加了从表面到内在,和以前的教材相比,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编排的,从中段走向高段,教材中的文本有所提升,高年段不仅仅要关注文本表面内容,还要走进文本深处,体会文本的深意。
中年段的文本的逻辑性比较强,学生比较容易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高年段的文本更复杂了,条理没有以前那么容易寻找,文本更加立体。
高年段要求阅读方式更加多样,需要借助相应的阅读链接和课后资料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2.教学梯度的重要性突显了.教材的编写是按照课程标准的各个学段的目标要求编写的,并更细化到单元教学中。
是年段的提升。
后面会结合相应版块来提出教学建议。
3.突破原有的教学定势《跳水》这篇课文以前的版本都有,现在新教材也有,但不能按以前的教法来教,需要按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学任务来重新设计教学设计。
《跳水》在五下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个课后练习紧扣单元要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第二个题目是说说怎么推动情节发展。
要求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来梳理船长的思维过程。
通过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来进一步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从教学理念和思路中解放出来,领会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
4.应对新的教学挑战教学目标细分成语文要素的几个点。
课外阅读纳入到课程结构中。
思考:课外阅读要不要考试?如何做?有些老师认为如果课外阅读不考试,就会落实不到位。
还需各位教研员再细细思考探索与尝试。
部编教材——低年级语文这样教》读书实践分享(一)——识字写字这样教作者简介:曹爱卫,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二年级教师教学用书编写成员,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有独到研究。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部编教材里,生字主要以三种渠道呈现:识字单元的集中识字、课文单元的随文识字、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趣味识字”板块里的板块识字。
生字所属的渠道不同,教学目标指向就不同,教学的策略自然也各不相同。
今天就曹爱卫老师的《低年级语文这样教》的第一章——识字写字:渠道不同,教学策略不同。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实践心得。
卞上一、当前识字写字教学的困惑与误区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每一节课都能够想清楚“为什么教”“该教什么”“怎么去教”“教到什么程度”这几个问题,那我们的教学就是专业的完整的。
我是一名从高年级下来的老师,刚拿到部编一年级教材就感觉头大,觉得没什么可教的,“天地人日月水火”这么简单的东西没办法教。
正是因为我自己都还没有理清楚“为什么教”“该教什么”“怎么去教”“教到什么程度”这几个问题,开始我的语文教学是茫然的。
很幸运,接触到了曹爱卫老师的这本书,边读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我对部编教材的认识和使用得心应手了许多。
普遍做法:蛋蛋胃逅曲詆 壯%再白的卑■In 41Aln*i3_IIUJuli 飞飞飞上尺0 ifl 雄區的蚩飞机的飞 乖醸的茴宇宙侧飞 .皐卄的嶷题W1糊覺飞曲飞晰飞的飞““外醐并碓还在n 購报吿有这样一首儿童诗《村小识字课》,读一遍,我们就能发现,村小识字课都是通过组词来认读生字,识记生字。
每一个生字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一种识字课,长期以往,会让小朋友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体验不到这种学习的乐趣。
其实我们城市的语文识字课的本质和村小识字课是一样的。
12个字可以概括:“生字整版呈现,流程基本不变。
”第二步,个别反馈读,难读的字正音(通过小老师带读等形式)第三步,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自由读、同桌读、全班齐读等)第四步,说一说记住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机械识字法)这样的识字教学过程不仅容易打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更容易破坏汉字之间的逻辑与意义。
统编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含提质措施)一、常规建议1.实行书上备课制,单次备课时间不得低于1小时(教案检查以课本备课痕迹为主)。
2.课堂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3.学生作业批阅天天清,作文批改要有评语,尽量当天反馈展示学生作业。
4.实行单元、期中和期末模拟测试(学校自行开展)。
二、学科建议1.用好教材、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以及《语文课程标准》,这些都是期末统测的命题依据。
2.稳抓学生基本功,扎实基础知识。
如:书写指导、拼音读写、生字词掌握、日积月累背诵记忆、课堂笔记、朗读指导等。
3.立足教材,重视传统文化教学,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积累和传承。
4.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书等)和阅读速度。
采用“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推荐书目,还进行监管和指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
把阅读教学迁移运用到习作训练当中。
5.让学生掌握每一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文字表达技巧以及词汇和优美句段的积累。
6.关注本土生活素材、时事资料,把教材用活。
统测命题遵循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另外,为使广大教师用好统编教材,现收纳了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含教材培训专家课件)供大家参考使用。
附件1.文山州实验小学农春玲老师执教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经验交流ppt2.重庆市巴蜀小学冯栎钧老师统编教材识字写字教学方法ppt3.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杞燕老师统编教材一年级汉语拼音、阅读教学方法以及三年级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ppt4.山西省教科院崔云宏老师统编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ppt5.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郑丹老师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解读ppt6.湖南省株洲市教科院帅晓梅老师统编五年级语文教材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ppt7.四川省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李海容老师统编六年级教材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ppt8.江西省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荔老师统编语文教科书衔接处理建议ppt9.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刘春老师统编语文教科书衔接处理建议ppt10.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word以上要求和建议,请各小学传达到每一位语文教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