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在髓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013.39 KB
- 文档页数:7
肿瘤放射治疗的目的:一、根治性放射治疗;二、姑息性放射治疗;三、综合治疗。
姑息性放疗分高度姑息和低度姑息两种。
前者是为了延长生命,经治疗后可能带瘤存活多年甚至正常工作。
后者主要是为了减轻痛苦,往往达不到延长生命的目的,用于消除或缓解压迫症状(如上腔静脉压迫症、脊髓压迫等)、梗阻(如食管癌)、出血(如宫颈癌出血)、骨转移性疼痛以及脑转移的定位症状等。
术前放疗:因此需掌握放疗与手术的间隔时间,一般以2---4周为宜。
辐射剂量以根治量的2/3左右(约40 ~50 Gy/ 4 ~5周)为好。
放射线的基本特性:一、物理效应:(一)穿透作用;(二)荧光作用;(三)电离作用;二、化学效应:(一)感光作用;(二)脱水作用;三、生物效应。
放射诊断学主要利用放射线的穿透性和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及使胶片感光的特性,而肿瘤放疗则主要利用放射线的穿透性和使生物细胞电离的特性。
X线是由特征辐射(作用于内层电子)和韧致辐射(作用于原子核)产生的。
光电效应:光子与被照射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相遇,并把能量全部传递给该电子,电子从轨道上飞出,外层电子向内补充,产生特征辐射。
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飞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而该原子本身变为正离子。
康普顿效应:光子将其部分能量转移给外层电子,电子被击出,击出的电子称反冲电子或康普顿电子,光子本身以其残余能量向另一个方向运动。
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当光子能量>1.02MeV,在其通过原子核附近是,收到原子核电场影响,突然消失而变成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组成的电子对。
这种现象称为电子对效应。
一般认为电离辐射对细胞杀伤的基本机制是破坏DNA,而细胞膜和微管等其他损伤是放射细胞毒作用的辅助机制。
(一)直接作用;(二)间接作用。
.低能时(单能50 kV以下——相当于X线管电压峰值150 keV)以光电效应为主,在单能10 kV时,骨吸收比肌肉吸收多6倍能量。
光子能量升高时,逐渐出现康普顿效应,在单能达60~90 kV(即管电压180 ~300 keV)时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同等重要。
说起脑瘤可能咱们脑海中出现的词便是绝症,其实近年来随着咱们国家及国际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医治脑瘤已经成为可能。
目前治疗脑瘤的方法有很多,而放疗和化疗是比较常用的手段,都在控制病情,缓解病症,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不过有很多患者对放疗和化疗并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区分二者,那究竟脑瘤病人放疗和化疗有什么区别呢?放疗是利用各种能量不同的射线照射肿瘤,达到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方法,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只对照射区域内的肿瘤有效,而化疗是利用化学治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可以通过静口服等途径给药,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癌细胞,抑制原发灶和转移灶,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
不管是放疗还是化疗,都无法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治疗过程中会将它们一块杀死,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不过放疗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局部,使患者出现放射性皮炎等症状,还会出现乏力、疲劳、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等症状;而化疗的副作用有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还会出现骨髓抑制、脱发、肝肾损伤等。
一般临床上放疗和化疗多联合使用,可以更全面的杀死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但并非每个患者都适合放化疗,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全身的状况,如身体状况、养状况以及骨髓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适宜放化疗的才能进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次数。
另外针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
脑瘤患者放化疗时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减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消化道不良反应,促进骨髓功能,提升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使治疗顺利完成。
在放化疗后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预防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也表示:“中医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始终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放疗真的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些民间传言靠谱吗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这里指的是手术、放疗、化疗。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约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的介入。
2023年,WHO统计结果表明,目前癌症的治愈率为55%,其中外科手术的贡献为27%,放射治疗的贡献为22%,化疗和其他治疗的贡献为6%。
因此,说放疗能够独当一面并不为过。
放射治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是通过电离辐射,破坏细胞核中的DNA,使细胞失去增殖能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但是传统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照射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在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的同时不伤害正常组织细胞是当前全球都在研发的终极目标。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放疗也逐渐进入了精准时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维虎教授表示,随着精准放疗的出现,可以保证高剂量聚焦到肿瘤局部,更好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提高有效率,降低副作用。
近两年,国内的放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速峰刀、射波刀、tomo刀(托姆刀)、质子刀等先进的放疗手段,给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被誉为“隐形手术刀”,放射治疗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治性放疗通过放射治疗达到彻底消灭肿瘤。
姑息性放疗采用一定的剂量放射使患者病情获得暂时缓解,延缓生命。
对症性放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为目的(缩小瘤体、解除压迫和阻塞症状、控制感染、愈合溃疡、止血、止痛、预防病理性骨折及远处转移)综合治疗放疗配合手术、化疗、介入、免疫治疗等。
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放疗?具体情况需放射治疗科医生综合判断!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
是否采用放疗应该按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类型、发展期别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而定。
常见肿瘤如脑胶质瘤、鼻咽癌及其它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转移性肿瘤以及晚期肿瘤止痛及解除梗阻等视病情均可能有放疗指征,具体情况需要由肿瘤放射治疗科医生综合判断。
八珍汤加减治疗肿瘤患者全中枢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在全中枢放疗所致骨髓抑制患者中,应用八珍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20例肿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予以艾曲泊帕乙胺片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八珍汤加减+用艾曲泊帕乙胺片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恶性肿瘤全中枢放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中,采用八珍汤加减治疗,疗效好,还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八珍汤加减;全中枢放疗;骨髓抑制;恶性肿瘤骨髓抑制是放疗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严重影响着放疗的治疗效果,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骨髓抑制通常在放疗后很快发生,这是因为快速增殖的造血祖细胞发生凋亡死亡引起的。
临床上治疗骨髓抑制多采用造血系统生长因子,有助于促进骨髓功能恢复。
临床上治疗骨髓抑制的方式较多,如鲨肝醇、利可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艾曲泊帕乙醇胺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1]。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是常用于治疗骨髓抑制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此药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具有促凝血作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也是辅助治疗骨髓抑制的药物。
但上述西药治疗,因个体差异,效果不尽理想。
中医在恶性肿瘤放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好疗效,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2]。
本就八珍汤应用放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北京汇安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就诊的20例恶性肿瘤全中枢放疗的患者,均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观察组,各10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怎么治胶质瘤?中医治胶质瘤的方法导语:胶质瘤的治疗,最常见的就是手术治疗,因为通常药物治疗其实并不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那么手胶质瘤的治疗,最常见的就是手术治疗,因为通常药物治疗其实并不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那么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1、药物治疗。
一般药物不起作用,包括化疗药。
原因,一是因为血脑屏障的阻挡过滤原因,二是胶质瘤的特点所决定的。
因此化疗在治疗脑瘤上争议较大,许多医生不主张化疗,认为效果太微,而副作用太大,得不偿失。
2、放疗。
对常规的放、化疗有很强的抵御能力。
脑瘤当中,只有“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另有“室管膜瘤”对放疗中度敏感,其它的脑瘤对放疗均不敏感。
3、手术。
很明显,一是手术只能对付一时,过后还复发,具有“韭菜样”再生增殖的特点;二是胶质瘤是在脑内多呈蟹爪样浸润性生长,与正常的脑组织无明确的边界,手术时难以完全切干净,不便于手术;三是,这种切不干净的手术,会刺激并加速肿瘤的增植速度和恶变程度。
4、脑瘤不要忘了中药的施用。
不能认为手术了、放化疗了就万事大吉不管了(手术、放化疗结束之后,仍然任重道远,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复发了。
这是个医学常识。
许多患者,就是觉得已经手术切掉了,并且医生明确地说了“手术成功”,就以为是病好了。
这明显是缺乏医学常识,结果就吃了这方面的亏)。
应该在手术后吃药,不停药的话,能不复发,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何况不吃药。
5、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瘤类的中药丸来施治。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放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1》放射治疗与手术:1、术前放射治疗:术前放射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缩小手术切除范围,保存正常功能,减少术中种植和播散。
如头颈部癌、盆腔部癌。
2、术中放射治疗:手术不能切除或切除不彻底者,手术中一次给予大剂量的照射,应用适宜能量的电子束,最大限度减少正常组织剂量,也能收到比较好的疗效。
常用于胰腺癌、胃癌的治疗。
3、术后放射治疗:对手术切除不彻底,淋巴结有转移,淋巴引流区需预防治疗的病人,采用术后放射治疗均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如手术后肺门或总格淋巴结有残存的肺癌。
4、放射治疗在保持形体完整和功能维持方面的重要作用。
《2》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多为全身用药,优势在于控制全身多发转移灶及亚临床病灶,治疗后常常是原位复发,而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局部病变、病变周围亚临床病变的控制,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是控制局部肿瘤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两者优势互补可以缺的更好疗效。
如肺小细胞癌。
《3》放射治疗、术后、化学治疗三结合的综合治疗放射治疗加化疗不仅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而且对器官及功能的保存具有重要功能。
如肾母细胞瘤。
放疗治疗恶性肿瘤优缺点比较:《1》放疗优点:1、作用直接、迅速,对某些敏感度较高的早期癌种效果较好;2、术前、术中、术后均可应用。
术前可缩小癌肿提高手术切除率;术中可减少肿瘤播散的几率;术后可抑制残余病灶;3、可治疗某些部位隐匿手术困难的的癌种,如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等。
《2》放疗缺点:1、只对低分化癌效果较好,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对放疗不敏感;2 、“敌我不分”,对人体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伤害,损伤人体免疫系统;3、放疗副作用严重,如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皮肤干燥、脱发、疲劳、食欲不振等,且会因照射部位不同而出现其它不同副作用,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
放射源:《1》放射源的种类:1、可释放出α、β和γ射线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60Co、192Ir、226Ra等放射源为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2、常压X线治疗机和各类医用加速器;3、能产生重粒子束的加速器,重粒子束主要指快中子、质子、负介子及氮、碳、氧等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