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池金矿矿床成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1.13 KB
- 文档页数:4
甘肃金山矿区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探讨
袁兴伟
【期刊名称】《甘肃冶金》
【年(卷),期】2016(038)003
【摘要】金山矿区位于礼岷金矿带西段,中川和碌础坝两大花岗岩体之间,产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1~3.5 km范围之内.成矿主要受岩体、地层、构造控制,岩体是成矿的最主要因素,印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热源;成矿物质来源是多元的,岩体在侵位过程中,熔融了地壳岩,同化了围岩,融虑、吸附了地层中的有用组分是矿床成矿物质重要来源之一;构造运动、岩浆活运所产生的断裂为岩浆后期形成的含矿气水溶液运移和富集提供了条件;粉砂质绢云母千枚岩,钙质、粉砂质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绢云千枚岩是成矿的主要矿源层;矿体的形成是多期多阶段的,形成微细粒浸染型、石英脉型矿体;矿床成因属近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袁兴伟
【作者单位】甘肃有色白银矿产勘查院,甘肃白银 730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P611
【相关文献】
1.甘肃金山矿区金矿床成矿构造类型及成矿机制探讨 [J], 袁兴伟
2.甘肃省礼县金山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 [J], 赵娟
3.甘肃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方春家
4.甘肃礼县金山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杨秉进;陈平
5.南秦岭青山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其成因探讨 [J], 陈兵;汪雄武;彭慧娟;周云;秦志鹏;侯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作者:罗云伟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随着各个地区的发展,一些地区逐步加大了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求通过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一些区域,分布着金矿资源,这些金矿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能够为金矿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保障开采的安全性。
基于此,本文以甘肃省康县土地堂金矿为例,分析了其具体的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对于保障金矿资源的开发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区域发展。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1-0162-02金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在我国一些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金矿资源,为实现金矿资源的开发,必须要在充分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形成原因、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资源开发策略。
金矿资源的开发价值较高,比如在工艺领域,经由冶炼技术,能够成为精金与金制品,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的分析,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矿区相关因素的分析,实现金矿资源的高效开发。
1 区域地质情况甘肃省康县土地堂金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该区域内的地层属于华南地层大区南秦岭与大别山地层区摩天岭地层分区区域内。
在该区域存在着裸露的阳坝岩组与秧田坝岩组,其中,阳坝岩组的第三岩段内分布着土地堂金矿。
阳坝岩组的出露厚度达到了3km以上,中性火山岩碎屑岩是该区域的主要岩性,同时也包含了一些沉积碎屑岩。
在该区域内,结合其地质研究成果,该地层区域受到挤压作用、韧性推覆剪切力的影响,区域内多褶皱与断层结构,这些构造的存在使得该区域的出漏表现出严重的不连续现象,一些构造存在着严重的变形。
在该区域,岩浆活动不剧烈,仅仅在阳坝单元花岗闪长岩内,分布着少量的脉岩山脉[1]。
2 矿体的基本地质特征2.1 金矿矿体特征土地堂金矿位地处甘肃省康县南东三河乡境内,南北长度在3km左右,而东西长度在1.85m左右。
华北地区金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摘要:金矿是华北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内生、外生、变质金矿兼具,岩金、砂金、伴生金矿并存。
本文在总结资源禀赋、矿床类型、时空特征、控矿因素、成矿演化、资源潜力等要素基础上,较全面分析了华北地区金矿的主要特征和成矿规律。
研究表明,从矿床成因角度,华北地区金矿类型可划分为花岗-绿岩型、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砂金型和风化壳型等6大类;华北克拉通演化是金成矿作用最重要的地质背景,各地区受不同的构造演化制约,成矿环境也各有特点,金矿集中产出于华北克拉通边缘、裂谷带及造山带内,具有大陆裂谷、岛弧(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特征;多期次构造运动和频繁的岩浆活动,特别是华力西期-燕山期大规模的酸性、中酸性岩浆活动,是金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
华北地区金矿总体呈现不同成矿期次、不同类型、不同组合的成矿系列在同一地区相并存的规律,找矿方向集中在已知矿床的边部、外围及深部,可划分出47处重要找矿远景区。
在重要远景区、矿集区加强深部资源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金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成矿规律资源潜力矿产勘查工程华北地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矿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被自然资源部―十三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列为重点关注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关键矿产。
金矿是华北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近年来华北地区各地勘和科研队伍在金矿深部勘查、外围找矿、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如胶东金矿集区累计发现大中型及以上金矿床达百余处,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逾5000吨,形成了世界级的巨型金成矿带;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实现金矿找矿突破,相继形成了文峪、大湖、上宫等重要黄金产地。
1金矿资源特征1.1 矿床分布华北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类型众多。
截止2020年,华北地区累计查明金矿产资源储量逾7000吨,金矿集中分布特征明显,大中型矿床林立。
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因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北部,属于岩浆侵入型和韧性剪切型混合成因的金矿床。
矿体主要分布在南北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的金窝子矿区中,为年代为古生代早期的千岛岩体中所分异出的韧性剪切带,是中国西部地区最主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该矿床的成因与该地区经历的地质历史密切相关。
在古生代晚期,该地区曾发生多次构造变形和建造期与再造期的变质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地貌和岩浆侵入体。
随后,隆起增高的松潘-夏河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侵入和活动火山,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性岩类、深成质岩浆和热液化作用,为后来金矿床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金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到岩浆侵入、岩溶热液活动及构造运动的共同作用。
研究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侵入千岛岩的韧性剪切带中,而主要矿物为斑状闪电石、方铅矿和黄铁矿等。
其中,方铅矿为主要金矿矿物,占总矿产量的70%以上。
据统计,该矿床的金品位较高,平均为10克/吨以上,甚至可高达30克/吨。
同时,该矿床的矿化规模十分庞大,估计储量达到近400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和经济价值。
总之,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因,主要是受到地质历史、岩浆侵入和构造作用的影响,而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及周围产出岩石的交代作用。
其独特的地质、物质和交代条件,使该矿床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主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以下为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相关数据:1. 平均金品位为10克/吨以上,最高可达30克/吨;2. 矿化规模估计达近400吨;3. 矿体主要分布在南北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的金窝子矿区中;4. 矿床成分中以方铅矿为主要金矿矿物,占总产量的70%以上。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和经济价值。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矿床的金品位较高,平均达到了10克/吨以上,甚至最高达到30克/吨。
青海省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仑前峰弧南侧复合拼贴带东段的北部;雪山峰—布尔汉布达造山亚带中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东段。
区内出露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的一套变质岩系,岩浆活动强烈,多期次侵入的中酸性杂岩体,构造形迹复杂,物化探异常众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标签:青海省;色日地区金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该带为早古生带昆仑大洋板块向柴达木板块俯冲而形成的岩浆弧带。
该区地史演化漫长,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
是省内著名的金、铁多金属成矿带,素有“金腰带”之称。
成矿条件优越,成矿潜力较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1区域地质特征区内出露主要地层: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Ar3Pt1Jb);中元古代小庙岩组(Pt2x);中-晚元古代万保沟群(Pt2-3W);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OSN);晚石炭世浩特洛洼组(C2ht);早二叠世布青山群(P1B);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第四纪(Q)。
本区褶皱、断裂构造均较发育,以断裂构造尤为显著。
断裂构造以压性或压扭性断裂为主。
断裂构造从其展布方向可分为三组:近东西向、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其性质多为压扭性,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近东西向构造规模大,延伸远,延续时间长,具有多期活动等特点。
而北西向构造多为次级构造。
区内侵入岩体较发育,侵入体有加里东期、华里西期、印支期的各类侵入岩,构成区内岩浆活动的主体。
2地质特征2.1地层普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Ar3Pt1Jb),出露面积较小,主要以捕虏体形式赋存于岩体之中。
早古生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Ar3Pt1Jb)分布于普查區南、北部,以捕虏体形式赋存于岩体之中。
区内地层走向为北西向,倾向南或北,倾角50°~70°。
不同岩层间互层产出,厚度不均匀,相互间界线不明显,地层岩性主要有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岩组成,其次为大理岩和少量黑云石英片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