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军工信息化行业分析

2020年军工信息化行业分析

2020年军工信息化行业分析
2020年军工信息化行业分析

2020年军工信息化行业分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

1、行业管理体制 (2)

2、产业政策 (2)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

(2)《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 (2)

(3)《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3)

(4)《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 (3)

二、行业发展概况 (4)

三、行业竞争格局 (5)

四、行业需求状况 (6)

一、行业管理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信部及其下属国防科工局。其中,国防科工局主要负责国防科技工业计划、政策、标准及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以及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实行资格审批。由于军品行业的特殊性,国防科工局对行业内企业监管采取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主要体现在军工科研生产的准入许可及军品出口管理等方面。

2、产业政策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快新型战斗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国防可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

(2)《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

努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向自主创新转变、能力建设由任务能力型向体系效能型转变、发展路径由内向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变、体制机制由基于平台的纵向结构向基于专业化的有效竞争转变。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1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是研究和推进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IT企业制定发展策略和政 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项目,并于底公布了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分布于各个行业的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838家企业。本次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1.硬件装备状况 (1)硬件平均拥有量 PC机的平均拥有量为265.2台,最多拥有2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台;服务器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2万台;集线器的平均拥有量为18.8台,最多拥有900台;各项设备的最低拥有量都是0台。 2

硬件的平均拥有量与企业规模相关。规模较大的企业硬件的拥有量较多。但服务器的情况有些特殊,大型企业的平均拥有量高于特大型企业。 硬件平均拥有量与行业的交叉分析显示:采矿企业PC拥有量遥遥领先,可能与此类企业的较大规模有关。交通运输邮政企业的笔记本电脑拥有量略高,可能与其工作移动性较高有关。(见表1) (2)PC百人拥有量 每百人PC平均拥有量为7.79台。分行业每百人PC拥有量,制造业中的电子和其它行业超过了平均值,分别为13.48台和8.97台,其中电子行业百人PC拥有量在所有行业中最高。拥有量超过了平均水平的还有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采矿业的拥有量最低,只有3.7台,这可能与采矿业的职工结构有关。低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还有机械、化工、医药、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还有,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小每百人PC拥有量随之减少。 3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可以看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两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https://www.doczj.com/doc/b210428961.html,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一汽车制造厂以及XX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PⅡ软件。 九十年代(1990-1996) 一汽大众集团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将小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的ERP管理模式和工具后,企业从制度上规X了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实现了采购计划及时,库存量降低,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均衡了生产,稳定了质量,跟踪市场更加灵敏,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声誉,整体运营水平大大提高 1994年 SAP汽车行业的解决方案就签约一汽大众,SAP汽车行业先进的解决方案也由此进入中国市场。如今,SAP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用户已经超过150家。 2001年 1.长安集团重新规划的基于Oracle技术平台的ERP系统正式启动,包括财务、销售和制造系统在内的三大模块先后上线,成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 2.XX投资l亿元人民币成立了XX汽车信息产业投资XX。仅XX通用汽车XX一家,当时就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上,投资了8千多万美元。

2002年 1.7月中国重汽自主开发了基于明细表延伸设计的集团级网络版工艺路线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集团公司信息化的核心系统,为各生产单位ERP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2.吉利则从2002年开始先后三次启动ERP项目,其计算机中心也随着ERP项目建设的深入进行,变更为挂靠在经营管理办公室的信息系统部,五年来员工人数增长到超过60人,主抓信息化的副总裁X爱群管辖的X围除了信息系统部,还包括人力资源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 2003年 1.中国重汽完成了《制造BOM管理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已成为模块化的设计数据根据订单信息转换为生产用唯一数据的桥梁,为生产计划A类件的生成和物料计划的准确排产提供了保障; 2.XX通用汽车建设协同管理供应链。 3.北汽福田2003年建设了可支持200坐席的呼叫中心。福田汽车信息化征程至此开始。经过7年的磨砺,目前福田汽车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平台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根据业务侧重点不同,共分为研发工程平台、营销及售后平台、供应链平台等相关的平台系统。而这些已建成的基于价值链各主要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从系统规模,还是效益产值均处于国内比较领先的地位。 4.奇瑞公司在2003年开始实施SAP/ERP系统。 5.神龙汽车在2004年进一步对其SAP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2020年国防军工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国防军工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5月

1. 星链计划第七批卫星入轨,马斯克放话6 个月内公测卫星互联网。 星链计划第七批卫星入轨,马斯克放话6个月内公测卫星互联网。新浪科技显示,4 月22 日,猎鹰9 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基地发射,将第七批的60 颗卫星送上了太空。SpaceX 发射卫星总数已达到422 颗,SpaceX 计划要在今年年底前将1000 多颗卫星送入太空。4 月23 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公布星链最新目标:“星链内测差不多三个月后开始,公测六个月以后。最初的测试将适用于高纬度地区。星链服务最初将在2020 年提供给加拿大和北美客户,并在2021 年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至世界其他地区。 2. 国家首次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国内星网推进更进一步,带来宇航领域新的巨大增量。 国家首次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4 月20 日,国资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召开经济运行例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 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 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我们在此前1 月20 日发布的《低轨卫星星座系统,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和2 月8 日发布的《钢铁侠的下一站:空天互联网》也提到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可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国内星网推进更进一步,带来宇航领域新的巨大增量。构建一个全球卫星互联网系统于军提升国防安全,于民未来经济效益显著。整合现有的卫星星座,构建一个建设与运营于一体,具备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的,并且市场化运作的星座是趋势所在,届时将与国外SpaceX、Oneweb 等同台竞技。按照目前我们汇总的公开披露的由国家队建设的星座计划,未来至少需要1000 颗以上的卫星进行组网,此外考虑到地面端、应用端的布局,将是宇航领域新的巨大增量。我们按照1000 颗卫星星座规模测算,单颗卫星造价3000 万元/颗,国内卫星制造领域市场规模有望增加300 亿;按照单位重量发射约10-15 万,卫星发射市场预计增加300 亿,同时占比20%左右的地面段设备及运营大致也需要200 亿+,按此估算,新增的星座组网建设投入规模约800 亿。此外,小卫星的寿命一般在5-8 年,星座组网完成后要维持星座运营还需要不停发射补网卫星,预计每年补网的硬投入也在100 亿元以上。后期的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按照SIA 发布的报告,投入产出比1:10,预计未来应用市场预计可达1 万亿。 3. 卫星制造端率先受益,卫星互联网星座应用瞄准庞大民用市场 卫星制造端率先受益,选择卡位业绩有望实际受益的公司。国内卫星制造产业整体以国家队为主,包括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科技八院、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等,商业卫星公司踊跃参与,如银河航天、长光卫星等,建议关注卫星制造投入给相关产业链包括整机、分系统及零部件的公司,建议关注【中国卫星】(航天科技五院旗下上市公司、五院小卫星整机厂以及部分卫星部件及应用业务)、【天银机电】(旗下天银星际的星载敏感期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航天电子】(航天电子领域国家队,在卫星遥测及数传、宇航微电子方面具备领先地位)、【航天电器】(军用连接器核心骨干企业,宇航级连接器领域优势突出)、【全信股份】(卫星及运载火箭宇航信号线产品市占率高企)、【亚光科技】(具备宇航微波器件生产线,为重要卫星总体单位供应射频微波器件)等。 卫星互联网星座应用则瞄准庞大民用市场,未来天基+地面互联网融合,形成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网络。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按照SIA 评估航天投入产出比是1:

军工行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军工行业分析 报告 2012年12月

目录 一、军工行业:资本运作和成长预期提升看好航空航天 (3) 1、政府换届军工资本运作有望突破 (3) 2、军工行业成长性持续看好 (5) 3、主题投资:重大事件驱动阶段性行情 (7) 二、航空工业:看好发动机、航电两大领域 (8) 1、航空发动机:成长空间大利好预期多 (8) (1)国产化进程加快未来市场潜力有望达到千亿 (8) (2)资产整合预期强潜力大 (9) (3)将受益于发动机专项等利好 (11) 2、航空电子:盈利能力强资产整合潜力大 (12) (1)产品升级快盈利能力强增长空间大 (12) (2)航电系统资产整合空间大 (15) 三、航天领域:关注卫星导航及应用 (16) 1、卫星应用开始产业化和规模化 (16) (1)航天产业将快速发展 (16) (2)卫星应用开始进入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阶段 (17) (3)北斗导航卫星是最大亮点 (18) 2、航天领域资本运作潜力大,时机需要等待 (21) 四、行业重点公司 (22) 1、中航电子:受益于航电的持续成长和资产整合 (23) 2、航空动力:战略重组迎接需求加速 (23) 3、中国卫星:业绩增长将加速,资本注入潜力大 (24)

一、军工行业:资本运作和成长预期提升看好航空航天 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具有战略性高、持续成长能力强的特点,近年来,军工行业资产证券化的大力推进,又使军工行业多数重点公司具备通过整合集团优质资产大幅提升资产质量和业绩预期的潜力,这成为推动军工股投资价值上升的重要因素。总体上看,我们认为军工行业的投资价值和股价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 我们预计2013 年军工行业的资本运作和行业成长预期将明显好于过去两年,从而推动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有较好表现。 1、政府换届军工资本运作有望突破 “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是当今世界航天军工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美国于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军工行业整合进程,其核心是改变按照产品属性划分军工产业(例如造船、航空等)的传统做法,将工业基础按照作战需求重新划分为6 个领域:作战空间感知、指挥与指挥与控制、兵力运用、兵力和本土保护、聚焦后勤、网络中心战,到2002 年已经成为5 个高度集中的跨军种、

中国媒体行业信息化发展

中国媒体行业信息化发展 IDC中國計算機繫統研究部分析師王杉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可預期的穩定發展,加之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對市場的推動刺激,以及國家政策層的扶持,媒體行業用戶必將通過信息化建設來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IDC預測,2008年到2012年中國媒體行業中,廣電行業投資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3.6%。 2007年,中國媒體行業企業級IT投資總額達到1.7億美元,其中企業級硬件、軟件及服務投資額分別占總投資比重的57.7%、20.9%及21.4%。廣電行業、出版行業以及IPTV相關企業級IT投資總額分別占總投資比重的60.2%、20.4%及19.4%。 2007年在媒體行業企業級硬件總投資中,企業級服務器的投資金額占比高達48.9%,其中non-x86服務器的投資金額占整體企業級硬件投資的17.5%;與此同時,由於x86服務器的性能不斷提升,以及自身的性價比優勢,2007年x86服務器投資金額占整體企業級硬件投資的31.4%。而伴隨著企業級存儲設備在媒體行業繫統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企業級存儲投資金額占2007年硬件總投資額比重的32.0%。 IDC此次媒體行業市場研究覆蓋了國家廣播電視管理總局、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報刊雜志社/排版及IPTV 相關的應用機構。就整個中國媒體行業而言,以下發展特點比較突出: 行業發展態勢並不均衡,不同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大。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大力加強農村廣播影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反映出媒體行業自身信息繫統發展和覆蓋範圍的不均衡;另一方面也說明媒體行業信息繫統發展具有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國家政策層面大力扶持。 近兩年國家進一步增加對廣電、出版、科教事業的投入,恰逢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媒體行業必將進一步從節目內容、制作水平、輻射範圍以及接收質量等多個方面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中國中央電視臺作為最具宣傳力量的國家電視臺,其規劃建設中的央視“新臺址”的信息化繫統更是為全國媒體行業的資源整合、生產方式轉型、業務流程再造提供了規範化的思路和示範。 IPTV市場博弈加劇。 目前,在IPTV市場上電信與廣電的博弈仍在繼續,IDC認為隻有加強雙方在內容提供和網絡運營上的整合,纔能提升整個IPTV產業鏈的運營效率,達到“1+1>2”的效果。同時,在這一階段,企業級繫統提供商應當加強同產業鏈上相關參與者的合作,積極進行產品的測試及應用的開發。 “全臺解決方案”盛行。 隨著媒體行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以及采購行為的不斷成熟,用戶需求正在轉化:由原來購買孤立的企業級產品轉向需求整體解決方案,並需要企業級產品與媒體專業設備相結合。在本次針對媒體行業的特別研究中,IDC分別從幾個方面對最終用戶的采購行為做了深入地調研,其中包括用戶在采購、部署時首要考慮的因素、企業級繫統升級換代的周期、企業級用戶繫統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以及企業級繫統采購的決策流程和周期等。IDC發現,隨著高清趨勢的發展,電視臺內節目制作流程和臺外數據傳輸都面臨著網絡帶寬瓶頸的限制;在新媒體應用中,隨著媒體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用戶線數的快速提升,網絡帶寬也造成帶寬占用率高、IPTV客戶端的響應速度慢等諸多問題。同時,繫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對媒體行業用戶也至關重要。 IDC認為,2008年中國媒體行業的發展面臨以下機遇: 隨著Web2.0以及交互式媒體趨勢的快速發展,媒體行業所產生數據正呈現出爆炸式增長、針對非結構性數據以及多媒體流並發等諸多新特點,用戶對企業級存儲設備的存儲裝機容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最全版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能够见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之上数据中都能够见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壹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壹定成效且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壹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俩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壹个重要原因在于之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之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之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之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之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X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和宝钢相似,但它的运营模式的变化过程和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性。武钢总投资俩亿的信息化壹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管理系统于2003年1月成功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俩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壹个共性特点是,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企业。另外,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X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X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X公司和首钢集团开始全面实施ERP,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年至200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40-45亿元。

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報告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治理软件分会副秘书 长李岩 前言信息化无疑是当前企业治理中最时髦的概念之一,作为一家现代化企业而言,不开展信息化建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然后,企业关于信息化的认识却是千差万别,企业关于信息化的要求,更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为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2002年10月-12月,21CN网站(21cn )与支点网(topoint .cn)通过网络联合开展了一项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活动。截至12月15日,共获得3943个有效样本,调 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样本构 成 本项调查吸引了大批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的参加,依照受访者填写的个人身份,在样本中,企业总经理、CEO约占6%,CIO 或其他IT相关人员占14%,CFO及其他财务人员占5%,营销及销售人员(MARKET/SALES)占11%,业务人员占14%。从

样本的这一构成情形来看,本次调查差不多反映了企业中与信息 化相关的各类人员的综合意见。 运算机数量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受访者企业中,运算机的数量从10台以下到100台以上不等,其中有28%的企业拥有100台以上的运算机,代表了一部分信息化要求较高的企业的情形,同时,也有约一半左右的企业运算机数量在20台以下,反映了一部分小型企业的状况。

单位中使用运算机的人员数量是企业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97%的受访者企业有需要使用运算机进行工作的人员,其中运算机使用人员在20人以上的,占51%。一样说来,运算机系统的复杂程度是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而呈几何级数增长的,20个用户以上的运算机系统,差不多属于复杂的系统,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开发,才能够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因此,从调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运算机应用差不多达到需要专业化开发的程度,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专业化服务的市场空间十 分庞大。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小企业或各类学校或政府机构等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马永涛 龚香位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各行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由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广泛,使得信息化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市场成熟度是市场主体的成熟度和市场培育。建设、发展和管理成熟度的总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包括泰国、菲律宾。当信息化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的信息化却才刚刚起步。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现状发展 1.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几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随着IT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被动式接受短期零散IT应用,转变为主动式规划中长期IT应用。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目的的认识更加成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预测:未来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市场将显示巨大潜

2019年军工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军工通信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国防信息化催生军工通信广阔市场空间 (4) 1、信息化战争时代对作战部队信息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4) 2、国防信息化建设助推军工通信产业发展 (8) 二、百亿市场待开拓,军民融合促发展 (12) 1、我军通信装备市场尚余百亿增量空间 (12) 2、军民融合助推军工产业升级 (15)

十三五末期国防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三军通信装备升级换代尚有百亿市场空间,军工通信产业增长前景广阔。 国家重点推动国防信息化建设,军工通信行业景气度上行。近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指示推进国防信息化建设,国防开支及装备开支水平持续增长,助力信息化建设。三军通信设备(系统)更新换代增量需求在数百亿水平。军工通信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国防信息化建设提速,C4SIR系统建设存广阔空间。为促进国防信息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指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国防开支稳定增长同时装备费用占比逐年提升,但对标世界军事强国,我国国防装备费开支占比尚有5%差距,对应约600亿增长空间,有力支撑我军通信装备更新换代需求。目前我国C4SIR 系统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对标美军C4SIR系统建设节奏,2019年我军C4SIR 系统市场空间约为1300亿元。军用通信系统作为国防信息网络的神经脉络以及C4SIR 系统的信息枢纽,将迎来巨量增量建设需求,带动军工通信设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海陆空三军通信设备升级换代存百亿级市场空间。目前,我军军用飞机数相较美军尚有11000架左右差距,叠加军机性能代差等因素,总体增量空间广阔。考虑到机载通信设备(系统)价格在百万级别,则机载通信设备市场空间可达百亿。舰载通信设备(系统)需求与舰艇吨位直接相关。目前我军舰艇总吨位与美军差距较大,结构优化空间较大。再考虑到未来我军舰艇换代等因素,舰载通信设备市场空间约有百亿。陆军通信设备(系统)需求主要受单兵装备信息化及陆军

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

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

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容。调查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

浅析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浅析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AMT《前沿论丛》2011年3月7日作者:钱文晓 卫生主管部门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 “由于未知病毒(如:SARS、H1N1等)的快速传播,突发性的疫情常常让领导和医疗诊治部门难以应对,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对疫情控制的效果也未必好。”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医院的用血量急速上升,血库的储备已明显不能应对需求了,部分医院为了保住病患资源,虚报病人就诊数量,大量囤积血小板或血袋。” “我们已经开展建设了医院的互联互通,但三级甲等医院的病人数依然有增无减,而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少有病人光顾。” “目前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推进缓慢,专业医师在医院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少,经验仍显不足。” ……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明确,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重点。推进社区诊所的建设、加大医药卫生信息化投入、实现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构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的同时,要统一规划实现区域卫生协同,惠及民生。 卫生医疗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服务于民为最终目标。结合国内外卫生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我们认为卫生行业的工作不单以“事”为主,在核心业务处置上还应该实现以“人”为主,无论是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还是制药机构,核心主旨应该定位为帮助实现居民健康服务、居民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人”“事”合一是卫生工作的特点,就卫生服务而言,其基本框架可梳理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临床诊治服务、院前急救服务四大服务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包含疾病控制服务(含精神病管理、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五大卫生管理、实验室管理、中毒和伤害管理、免疫规划等)、卫生监督服务(含许可、监督、处罚等)、重点人员服务(妇幼保健等)、重点资源管理(血液管理等)。公共卫生的主要特点是针对人群服务,核心是了解人群健康和干预人群健康、保护人群健康。卫生监督部分还含有部分行业内部管理职责。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全方位了解人群基本健康、及时干预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整体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以六位一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将提供居民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形成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包。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从另一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NC军工行业管理解决方案(集团管控)

NC军工行业管理解决方案 1.客户对象及背景 军工行业重点关注对象是指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十一大军工集团及所属下级 单位,总装、总后及各兵种下属制造/修造企业。 在过去军工行业企业比较重视工程信息化建设,在CAD辅助制造,PDM、CAPP 数控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很大,随着国际化军事力量的竞争的日趋加剧,我国国防军工企业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越来越重视,在产品质量保障、交付周期的可控性以及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军工企业也面临由计划经营为主、向市场化经营的混合管理模式。 军工行业各类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军工集团企业生产研制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信息化管理水平将会是未来几年军工行业大力发展的大势所趋。 2.关键问题 军工行业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基本上涉猎了所有行业的特性,有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机械装备甚至化工等细分行业,目前军工行业涉及信息化最为广泛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从集团管控角度的多级集团管控、从科研生产管理角度的科研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两方面。 2.1多级集团管控关键问题 在管理上,军工行业的集团管控大多是一种战略管控模式,集团总部对二级单位的管理是由粗到细的管理模式,管理要求层层分解

在部署上,由于网络安全管理特殊、集团规模大等原因,军工集团只能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模式,因此在分布式部署的模式下实现多级集团管控就是军工行业实现多级管控的关键问题。 2.2科研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关键问题 军工企业承担型号批产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新型号(总体或专业)科研任务。新型号科研任务是一种研究探索性的业务模式,这种业务模式是边设计、边生产、边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修正设计,根据修正后的设计要求再组织生产和试验,这样往复循环,直到试验结果完全达标,最后作为科研成果等待军方批示是否定型批量生产。 科研任务的特殊性使得从事科研生产的企业对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更像是 在一种非成熟制造环境下的项目式制造管理模式,这就使得相关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也正式这点原因,使得科研生产管理越来越成为军工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这种生产管理又按照主机厂和非主机厂有所不同,实际上关键需要是希望在主机厂和配套厂的型号任务计划、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资采购、物资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生产派工、车间生产、全面质量、物资管理、产品齐套及总装出场等,实现按照型号任务从工艺、设计、物资到生产、组装及质量追溯一体化的正向闭环管理,为最终实现制造全过程管理的数字化打通信息主线。 所有军工企业都同时承担定型型号批产任务和新型号(总体或专业)科研任务。 从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看,两种生产类型在物资准备、制造执行、质量控制等管理环节大都采取混线管理模式。

信息化调研报告

成 绩信息化调研报告 题目:企业信息化状况调研院(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 1 章概述 (1) 1.1调研目的 (1) 1.2调研对象及内容 (1) 1.3调研时间及方式 (1) 第 2 章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 2.1调研情况简介 (1) 2.2山东省药材公司企业信息化现状 (2) 2.2.1信息基础设施状况 (2) 2.2.2信息化进程及投入情况 (2) 2.2.3信息化组织机构 (2) 2.2.4信息化绩效情况 (2) 第 3 章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分析 (2) 3.1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3.2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议 (2) 第 4 章调研结论 (3) 4.1 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总结 (3) 4.1.1 企业信息化成就 (3) 4.1.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3) 4.2 企业信息化调研体会 (3)

第1章概述 1.1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济南信息化实施现状,深入了解销售行业的信息 化建设现状,分析济南销售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了解信息资 源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应用领域。 1.2 调研对象及内容 1.调研对象 山东省药材公司销售行业信息化调研 2.调研内容 (1)销售行业信息化进程及投入情况; (1)销售行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人员培训情况; (2)销售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3)销售行业信息化绩效情况; (3)销售行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调研时间及方式 本次调研时间为: 2012.8.1-2012.8.3,调研方式主要有: (1)运用问卷调查法调研销售行业(山东省药材公司) (2)利用数据库搜索有关销售行业的情况 (3)通过互联网、报纸、期刊、图书等近一步了解销售行业的各种情况 第2 章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2.1 调研情况简介 本次调查了山东省药材公司销售行业信息化状况,共发出问卷10 份,回收问卷 10 份,回收率 100%,有效率 100%。

2020年企业信息化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企业信息化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监管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行业自律组织 (5) (3)资质认证部门 (6)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6) (2)行业相关政策 (7) 二、行业发展概况 (10) 1、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10) (1)全球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10) ①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0) ②系统技术发展的纵深化和融合化 (11) ③全面数字化和云集化 (11) (2)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12) ①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高速发展成长期 (12) 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两化融合”战略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推 动力 (14) ③软件及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快,更新换代迅速 (14) 2、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15) (1)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市场规模 (15) (2)中国企业管理软件市场规模 (15) (3)中国本土企业管理软件实施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16) ①前端应用移动化 (16) ②信息及数据共享化 (17) ③方案专业化及云化 (17) 3、智能制造领域信息化市场发展概况 (18)

(1)智能制造概述 (18) (2)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 (18) (3)MES/MOM软件市场概况 (20) 三、行业近三年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21) 1、行业近三年的发展情况 (21) (1)以“技术+模式+生态”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持续深化产业变革 (21) (2)以“软件定义”为特征的融合应用开启信息经济新图景 (22) (3)全球产业竞争和国家战略实施对产业发展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22) 2、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3) (1)全面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23) (2)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业态 (23) (3)深入推进应用创新和融合发展 (24) (4)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4) (5)大力加强产业体系建设 (24) (6)加快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24) 四、行业竞争情况 (25) 1、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 (25) 2、埃森哲 (26) 3、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6) 4、深圳市华磊迅拓科技有限公司 (26) 五、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7) 1、行业经验壁垒 (27) 2、客户资源壁垒 (27) 3、人才壁垒 (28) 4、技术与服务壁垒 (28) 5、行业资质壁垒 (28) 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9)

东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样本

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为更好地掌握目前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期间,我局先后对全市行业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通过组织多次行业协会及企业座谈会,以及发放调查问卷500多份,并实地考察石龙、长安、虎门、清溪等12个信息产业发展较好的镇(街)及数十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初步掌握了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总体如下: 一、调研的总体情况 本次调研目的是要了解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为下阶段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全市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基础。本报告所指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企业座谈以及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镇(街)经贸部门、行业协会协助共发放调查问卷5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

341份。在这341家企业中,以企业的行业划分,电子信息行业企业142家,占41.6%;电气机械行业企业44家,占12.9%;纺织服装行业企业26家,占7.6%;食品饮料行业企业15家,占4.4%;家具行业企业25家,占7.3%;化工行业企业22家,占6.5%;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企业32家,占9.4%;玩具行业企业21家,占6.2%;其他行业企业14家,占4.1%。(如图1) 图1 受访企业的行业分布 以企业的经营规模划分,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30.8%;销售收入在500万元~3000万元的企业占19.9%;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占22.9%;销售收入在1亿元~10亿元的企业占21.7%;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4.7%(如图2)。

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案例

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案例 ——美高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 青岛美高集团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硅胶系列产品,是典型的制造业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多,企业高层仅凭主观判断和经验决策,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为此,我们必须迅速变革和创新,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解决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 一、信息化基础建设 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硬件,一方面是软件。这两方面资源的整合,加上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就建立起来了。公司现在办公人员人手一机,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办公区与分厂之间全部互联,引进光纤,大大提高了Inter网的带宽和浏览速度,保证了资源共享和文件传输的便利条件,为以后软件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另一方面,网络资源也要充分的拓展和有效利用。美高集团在建厂初期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拥有了企业邮箱,并注册了顶级行业域名,提供了灵活的站内内容搜索机制和流畅的信息发布通道,还建立了公告、售后服务、论谈等栏目的动态发布机制。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并每年在Google、 Yahoo、Baidu等搜索引擎和商业平台上做了多语言的宣传推广,提高企业知名度,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资源和途径。 二、信息化软件系统实施 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企业软件的实施与管理。目前来说最典型的就是企业资源规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ERP系统,它代表了制造企业在信息时代管理革命的发展趋势。其基本思想就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条供应商、企业本身、分销网络以及客户等各个环节紧密联接的供应链,企业内部又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 ERP系统引入企业,通过该系统带动企业革新管理理念,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现代大中型企业来说,适应信息时代管理革命的变革。ERP系统的在企业的实施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为何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呢美高在实施的过程中,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信息系统建设存在观念的误区 目前,主要存在四种错误倾向:一是“简单化”。认为信息化就是上马信息系统项目,完全是技术上的事情。二是“神秘化”。认为信息化太高深,需大量专业知识,自己没有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