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报警电路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89.22 KB
- 文档页数:13
周界报警红外线报警系统设计方案概述根据现场实际勘察,采用电子围栏系统,做到系统建成后形成一种“有形”的报警系统,实实在在地给不法份子一种威慑,增加一种心理压力,从而把报警系统和警戒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以防为主,防报结合的目的。
本系统采用广拓(GATO)智能型周界安防阻挡报警系统,特有的BI-polar 设计,前端围栏每根线都有带电,使入侵者没有可乘之机。
系统和交流电网有本质的不同,它采用了高压脉冲(5000-8000V)及低能量(小于5个焦耳),因而对人不会构成生命危害,同时电子围栏的专用合金丝,不支持人体的重量,又能感知入侵者的入侵,并发出报警信号,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无死角、无盲区。
系统设计说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防的周界长约200米,分为2个防区,围墙上安装6线制电子围栏,按照标准配置6线制直装设计,如下图所示意:6线电子围栏系统原理图示系统功能✧有强大的威慑作用,有效阻退入侵者,防护周界区域,对翻越行为提供及时的报警✧适用性强,抗误报性能较好,防效果佳✧现场报警阻退入侵者并引起厂职工注意防✧系统划区域管理便于报警区域的准确定位✧中心警情提示直观,警号、电子地图等多种报警提示✧联动监控图象报警,联动夜间监控辅助光源✧通过中心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状态控制✧安全可靠对人体无直接伤害。
电子围栏GTS-11简介前端设备主要是探测器,为适应室外天气,减少误报,探测器选用广拓(GATO)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
当有人试探接触脉冲电子围栏时,就会被脉冲电子围栏上的高压脉冲击退,若有人破坏或强行入侵时,探测器探测到电子围栏被破坏和有人非法翻越时造成的电子围栏线短路、接地或断路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广拓(GATO)公司的最新产品—GTS-11相对传统的电子围栏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拥有多项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是目前国最先进的电子围栏产品。
主要优势如下:◆GTS-11系统已通过公安部的型式检验,检验报告编号◆特有的BI-polar技术可以实现前端围栏上的每根线都有电击,让入侵者无机可乘◆有LCD液晶显示功能,能在主机面板上直接显示出电子围栏上的电压值及工作状态,目前也是国独有的◆具备高低压自由切换功能,可以在白天用低压模式,既能起到阻挡报警的作用,同时降低打击力度,晚上用高压模式,加大打击力度◆主机部可直接配备蓄电池,方便管理◆通过外接键盘可远程检测、设置并调控主机的工作状态,更具人性化设计GTS-11电子围栏系统组成:主机技术参数:供电电源:AC220V,+10%-10%,50Hz,10W性能指标脉冲高压机器性能指标:使用环境: 温度:-40~+55℃,相对湿度≤95%前端围栏前端围栏直接安装在窗户外侧,以L型支架安装。
1系统设计的目的意义1.1 目的报警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家庭防盗,汽车安全防盗,企业内部安全保障,特别是金融行业等。
一般传统式的报警器采用机械式的,如压电式报警器,当有入侵者将压力施加与压电传感器时,机械能在压电传感器中转化为电能,通过放大电路,将信号方法,从而带动发声报警装置,这类报警装置通过物体的接触实现信息的采集,容易被发现,隐蔽性能差,容易遭到破坏,而且传统式的报警器使用寿命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设计以红外传感器为基础的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的光,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所以其隐蔽性能非常的好。
如果采用被动式的红外探测,只需要将红外传感器远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探测装置无需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就可以感受到入侵者的进入。
本设计就才用被动式红外探测的方式,当有入侵者入侵时候,红外探测头会感受到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将红外传感器中微小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将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单片机中的程序将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做处理并发送到光报警系统和声音报警系统中,光报警系统在接受到信号后,红灯亮10S,声音报警系统在接收到信号后,扬声器响10S,当10后,单片机重新检测是否还有红外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如果还有,声光报警系统将继续工作。
通过中断系统,可以实现声光报警系统在10S内暂停。
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控制报警系统的中断了。
1.2 国内外进展情况红外线报警器是紧跟着光敏传感器和物体的红外效应而出现的。
美国军方是最早使用红外探测技术的国家,上世纪美国军方研制出以主动红外方式导引的精确制导炸弹,这可能是红外探测物体最早应用的实例。
我国发展红外报警系统的时间起步比较晚,直到上世纪末才出现对红外报警系统的研究。
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我国红外技术的进步,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地出现了大小不等的红外传感器研发销售公司,这为红外传感器的迅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现在我国红外传感器广发应用在银行,重要工厂,甚至走进了普通的家庭,但是研究更加简易,低价格,高性能的被动式红外传感器仍然需要科技的进步。
毕业设计基于52单片机红外语音报警器的设计[摘要] 本系统是基于A T89S52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主要由红外线发射部分、红外线接收部分、单片机以及声光报警部分组成。
可通过发射电路发射的红外线被遮挡时控制报警系统报警, 通过单片机控制报警电路的运行,并能同时进行声光报警,用红外线收发管进行检测,安装隐蔽,不易被发现;探测信号采用脉冲信号,节能且抗干扰。
系统可以探测到一定范围内的人的闯入, 可以应用在安防范围比较确定的情况下。
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防盗报警器具有成本廉价和探测效果好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语音报警The design of infrared voice alarm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microcomputerAbstract: The system is a infra-red anti-theft alarm controled by single-chip AT89S52, including infra-red part of the launch, part of the infrared receiver, microcontroller, as well as part of sound and light alarm.The system will alarm when infrared ray has been blocked , through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alarm circuit, and at the same time sound and light alarm, with infrared transceiver test tube, install hidden, can not easily be found; detection signal using pulse signal, energy-saving and anti-jamming. This system can detect a certain pers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intrusion, security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the case. Designed using this method of anti-theft alarm and detection in a cost-effectiveness of low-cost best advantages, has broad market prospects.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Infrared anti-theft alarm; Voice alarm目录目录 (2)第一章绪论 (1)1.1红外报警器的简介 (1)1.2课题研究的意义 (1)1.3本设计所要实现的目标 (2)第二章设计方案 (3)第三章主要元器件 (4)3.1主控芯片AT89C52 (4)3.1.1管脚说明 (5)3.1.2震荡特性 (7)3.2 LM339N芯片介绍 (8)3.3反射性光电探测器RPR220 (10)3.4 ISD1820语音芯片介绍 (11)第四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13)4.1 系统的主流程图介绍 (13)4.2部分电路设计 (17)4.2.1二路光电传感器 (17)4.2.2主电路电路图介绍 (19)第五章软件电路的设计 (23)5.1流程图板块 (23)5.2源程序 (24)5.3 keil软件介绍 (27)第六章实物演示 (29)6.1 Protel99介绍 (29)6.2实物运行过程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7)第一章绪论1.1红外报警器的简介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
简易红外遥控系统实验报告2008211208班08211106号史永涛班内序号:01指导教师:***本次课程设计在实验室度过了两周时间,但接到实验任务却是暑假前的事了,由于已经有别班同学事先做过了相同的实验,所以我在暑假期间已经询问了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核心内容,为开学后的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本次实验可分为三个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画出电路图,列出自己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各个芯片,并得到各芯片的管脚图和功能表,对各个芯片应有自己的一定程度的理解。
2、搭建电路,电路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搭建的时候应有一定的整体意识,同时应注意好细节问题,比如各模块间应隔开一定的距离,方便后期的调试,使各模块间相互独立,而搭线时应注意VCC和地线的连接,有时前期细节的不注意需要后期调试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弥补。
3、电路调试与改进。
这是本次实验中的核心问题,因为实验要求中要求发射与接收的距离大于两米,而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调试对于接收距离的影响十分关键,尤其是接收端,由于使用的是CX20106芯片,必须较为全面的理解了CX20106的功能,才能正确调配CX20106周围的电阻、电容的值,从而使实验最终成功。
一、实验要求1、遥控对象8个,被控制设备用LED分别代替,LED发光表示工作。
接收机与发射机的距离不小于2米。
2、8 路设备中的一路为 LED 灯,用指令遥控 LED 灯亮度,亮度分为 8 级并用数码管显示级数。
在一定的发射功率下,尽量增大接收距离。
增加信道干扰措施。
二、选择芯片74ls147、MC145026、MC145027、按键开关、拨码开关、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NE555、CD4069、LED灯、7段数码管、电阻、电容、CX20106、CD4514。
三、具体电路图1、发射部分(1)调制放大首先使用74ls147进行编码,八路开关控制高低电平接入74LS147优先编码,转换成三路信号,连接MC145026的数据端(D6~D8)。
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 设计介绍 (2)2.1 技术要求 (2)2.2 主要任务 (2)3 基础知识简介 (2)3.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单介绍 (2)3.2 AT89S51单片机简单概述 (3)4 方案设计 (4)4.1 总体设计思路 (4)4.2 具体电路模块设计 (5)4.2.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 (5)4.2.2 调整电路的设计 (5)4.2.3 时钟电路的设计 (6)4.2.4 复位电路的设计 (6)4.2.5 数码管显示报警电路的设计 (7)4.2.6 声音报警电路的设计 (7)4.3 系统硬件电路的选择及说明 (8)5 软件编程及仿真 (8)5.1 软件简介 (8)5.1.1 Proteus软件简介及使用 (8)5.1.2 Keil软件简介 (10)5.2 软件程序的实现 (11)6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7)7 参考文献 (18)附图1: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防盗报警器原理图 (19)附图2:仿真原理图 (20)附图3:实物图 (21)1课程设计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革命的完成,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住宅防盗的需要而设计的家庭式电子防盗系统。
本次设计所用的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用于制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
经过本次课程设计会使我们进一步对单片机有个感观认识,增强动手能力。
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 设计介绍2.1 技术要求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将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经调理电路整形处理为TTL电平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对送入信号进行判别,是哪一路报警信号,发出音响报警并通过数码管显示报警位置。
2.2 主要任务1.系统分析与设计:对系统进行调研,详细分析系统,设计出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热释电红外报警系统方案;2.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热释电传感器调理电路;报警音响电路;报警显示电路;软件控制;3.系统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器件选择;地址分配和硬件连接;4.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单片机代码的实现,计算机控制代码的实现;5.系统调试;6.系统联调;7.写课设报告。
摘要红外线发射电路的功能是利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发射光脉冲,从而实现电路对人或物体的感应。
红外线接收电路的功能是利用光敏元件接收发射出来的光脉冲,并且将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同时对其进行放大。
声光报警电路的功能是当有人体或物体接近防盗报警电路时,通过声音和显示信号提示主人。
时间延迟和自动喷洒电路的功能是当声光报警一段时间之后自动喷洒麻醉剂来保护财产。
电源电路的功能是为上述所有电路提供直流电压,该电路也可采用电池供电,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电池的指标参数与电路相匹配。
关键词防盗报警/红外线/555定时器/ LM567锁相环频率解码器目录第一章光电报警电路的应用 (3)第二章电路的组成及其原理 (4)第一节设计要求 (4)第二节简易光电报警电路的结构模块图 (4)第三节工作原理 (5)一、电源电路 (5)二、红外发射电路 (6)三、红外接收电路 (7)四、选频电路 (7)五、声光报警电路 (8)六、时间延迟及麻醉喷射电路 (9)第三章主要器件使用说明 (11)第一节 555定时器 (11)一、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 (11)二、555的功能描述 (12)三、555的应用 (13)四、555管脚图 (14)第二节 LM567 (14)一、LM567管脚功能 (14)二、LM567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15)第三节继电器 (17)第四章个人总结 (18)参考文献 (21)附录 (21)附录1简易光控防盗报警电路总图 (22)附录2元件参数列表 (23)第一章光电报警电路的应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智能家居安全防盗报警器系统就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另外,为了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特别制定了智能小区的等级标准,按照其要求智能小区中必须具有安全防范、信息管理、物业管理和信息网络等系统。
热释电红外报器警南冰 B13040724 齐文胜 B13040725 闰文强 B13040726第一章课题的任务及要求 (3)1.1课题的任务 (3)1.2设计技术要求 (3)1.3设计的作用、目的 (3)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4)2.1设计方案 (4)2.2 设计的具体实现 (4)2.2.1 系统概述 (4)2.2.2 实际原理框图 (4)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3.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5)3.1.1传感器简介 (5)3.1.2传感器结构图 (5)3.2热释电红外传感信号器BISS0001 (6)3.2.1BISS0001管脚图 (6)3.2.2管脚说明 (7)3.2.3系统电路图及说明 (7)3.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参数 (8)第四章制作与调试 (11)4.1制作 (11)4.2调试 (11)第五章总结 (12)第六章心得 (13)附录一元件清单 (14)附录二实物图 (15)一、课题的任务及要求1.1课题的任务:热释电红外报警器是一种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发射的10微米左右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而释放报警信号的报警装置。
利用红外热释传感器探测人体目标,在检测到可疑目标时,控制音乐片发出响亮的报警声。
1.2设计技术要求为:1. 报警器可探测的距离大于3米;2. 静态功耗小于10mA;3. 供电电压为6,可以通过电池串联作为供电源。
4. 制作产品并调试。
5. 其他创新、或特色;1.3设计的作用、目的:1.学会选择及分析原理图2.认识并了解常用的电子器件。
3.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应用,并进行设计和综合分析应用。
4.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5.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及培养自己的耐心及细心。
二、总体方案设计2.1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方案一:此报警系统是由释电红传感器接收红外线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整流电路再将信号放大,经过延时、比较驱动报警器以及发光二极管发光此系统主要用到BISS0001集成芯片完成放大延时以及比较的功能。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应用电子设计
课题名称: 红外报警电路设计 学 院: 光电学院 专业班级: 电科131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 2016.01.09
报告成绩:
评阅教师 红外报警电路设计报告 一. 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反射式的红外报警电路,当有人靠近时能够发出声光报警,必须使用脉冲方式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 (1).反射式的有效探测距离>40cm ; (2).系统采用单 5V 供电 ; (3).发出的声光报警必须是断续的方式,并且能够持续 10-15S 时间,然后自动解除报警(或者采用手动解除报警); (4).能够“记忆”报警次数并可以通过按键查询。 备注:可使用红外对管。
二. 方案选择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方案一:使用红外接收头作为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接收头集成了红外线接收PD二极管、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当红外接收头接收头采集到红外信号后会产生一个高电平输出,来触发后续报警电路。但是由于外界红外干扰因素较多,导致红外接收头误工作,进而使电路误报警,因此避免误报警是难点;
方案二:采用普通发射管接收管设计电路,这样接收到的信号较小、干扰大。孤儿需要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整形。采用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滤波、整形电路的设计对我们来说比较熟悉,电路调试难度不高,只是运放电路结构略显复杂。
方案选择:综合各方案考虑,因个人能力有限,故选择设计实施较简单的方案二
三.单元电路设计计算与元器件的选择 1.红外发射管发射电路 主要利用电容C2的充放电过程实现断续功能。当其两端电压小于1/3VCC时放电管截止。大于2/3VCC时开始放电;降至1/3时又开始充电,电路震荡产生矩形脉冲。 震荡周期T = 0.7(R8+2R12)*C2;振荡频率 = 1/T; 占空比q =( R8+R12)/(R8+2R12) = 66.7% 元器件选择:定时器芯片NE555;电容C2用1uF,C3用1uF;红外二极管D1;三极管Q1 2N3904;电阻R8 1K、R9 1K、R12 1K、R13 1K。
2.信号放大电路
LM358反向比例放大器放大倍数N = -R22/R25 ;R25为100Ω滑变,故放大倍数可适当调节。
3.比较电路
使用LM358运算放大器,因为延时系统采用的是NE555单稳态触发器(低电平触发);当反向端输入小于同向端输入,高电平输出;反之输出低电平。 4.延时电路 为实现10~15s的延时要求,依然使用NE555单稳态触发器。 6,7脚接电容C6,当2脚输入低电平时启动电路并开始工作;电路定时时间T = 1.1(R17*C6)。
5.振荡电路
原理与发射电路基本相同(利用NE555实现断续),电路在工作状态下,电容C8的在电压1/3VCC和2/3VCC间反复充放电,得到一个连续的震荡脉冲, 脉冲宽度TL ≈ 0.7R24*C8,由放电时间决定; TH = 0.7(R18+R24)*C8,由充电时间决定; 脉冲周期T ≈ TL+TH。 6.计数电路 使用CD40110芯片(十进制可逆计数器,译码,锁存,驱动),具有加减计数,计数器状态锁存,七段显示译码输出等功能。共阴数码管指八段数码管的八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起(共阳同理)。
四.设计的具体实现 1. 系统概述
系统示意框图 红外发射电路 (NE555产生方波信号) 红外接收电路 滤波电路
信号放大电路 信号比较电路 延时电路
震荡电路 报警电路 (LED灯+蜂鸣器)
计数电路 (数码管显示) 设计方案条理清晰,尽量简单又保证完整性。 工作原理:电路接通电源后正常工作时,红外发射电路产生并发射连续的红外光,红外对管并排设置,此时红外接收管无法接受到来自发射管的信号,接收电路自己产生一个很小的信号,经过放大依旧小于比较器的门限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NE555触发器不工作,后续电路也无法工作。当有物体出现在红外对管的有效反应区域时,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的红外信号经物体反射被接收管接收,接收电路产生一个大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电压高于比较器门限电压,比较器输出一个低电平,触发NE555延时电路,后续电 路产生作用。报警电路工作并产生报警信号,计数电路被触发并记录一次数 据。报警持续十秒后,若物体脱离红外对管有效反应区域,则报警停止,否 则电路将再次工作并触发报警,计数电路再次记录数据。
2. 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2.1.发射电路选择NE555振荡电路,产生一个频率和占空比可调的方波脉冲,以驱动三极管使其工作在开关状态,增大驱动电流可提高发射功率。 详细参数及计算第三部分已介绍。
仿真如下图所示:
发射电路仿真输出信号图: 2.2信号放大电路 通过LM358的运算设计进行反向比例放大;具体参数计算见第三节。 电路仿真如下图: 产生图像如图所示: 3.3振荡电路 使用NE555振荡器实现断续功能,具体参数计算见第三节。
电路仿真如下图: 产生波形图如下图: 蜂鸣器仿真工作时电压: 3.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在制作PCB图时,因为毕竟是第一次使用软件,很多技巧并不知道,封装也经常弄错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封装。磕磕绊绊按照电路图画出来的PCB图元器件散乱,走线杂乱,飞线众多,经多次修改调整后才勉强看起来清晰明了一些,这也是为了后面连接元器件时方便,所以不能马虎。但毕竟能力精力有限,板子做出来后接收管和发审管里离得太远以致无法正常工作,于是我们直接将接收管拆下用导线接至发射管附近,因为发射管在电路中心,周围布线发杂,故只改动接收管。 在做板子时为了尽量避免断路出现,线宽设置为40mil,比推荐的30mil还要宽,烘烤时也是多次烘烤,第一次做,稳妥为上,避免浪费时间重新制板,争取一次达标。 焊接元器件时,因为对电路的参数不熟悉,导致后期调试麻烦不断,各种电阻电容的规格经常出错,不停的更换导致焊盘周围铜线模糊,还好设置线宽较宽,调整起来麻烦尚可控制。 在后期调试时还发现原理图上有一处接地线没有与电路连接,导致许多元器件没有接地,后来通过连接飞线解决。因为对原理图和PCB不熟悉还导致一处飞线位置连接错误,前后反复修改四次才得以确定。 初次制板出现多出虚焊,后检查出来并重新焊接。
调试步骤 1.用万用表检查板子上的线路是否有明显的断路情况,不同线路焊盘接近处是否有短路现象。 2.用示波器检测发射电路的输出波形和接收管的接受情况。检查波形是否有波形,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是否和预期相符,以及与电路工作状态相适应。 3.将发射管对准接收管,模拟反射情况下接收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用示波器检测接收到的波形情况。 4.用万用表检测各个芯片管脚电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确保各部分元器件正常工作。(因实电路调试问题过多,不能按时完成调试,故部分数据无法得到) 5.电路性能指标 (1)系统采用VCC 5V电压供电; (2)电路报警有效工作范围在50CM左右; (3)报警持续时间为10s; (4)断续时间1.1s 。
五.心得体会及建议 心得体会: 在设计电路时一定要对所要用到的元器件足够熟悉,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设计效果,按需取舍,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后期调试就会遇到一大把很基础的问题,检查也很麻烦,如果需要修改的话会对电路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重新制板也在所难免,不但浪费资源,更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设计时一定要细心严谨,不要怕麻烦而敷衍了事。 制板时也是如此,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画PCB图时就要把线设置的粗一点,元器件拉开一点,不要挤在一起,这样布线时才能更从容,避免产生过多的飞线。飞线不美观是一方面,另外也比板子上的铜线更容易出问题,焊接不牢容易脱落之类的,虽然不是大问题,但老是要注意这些小问题会很浪费精力。 将PCB图印在铜板上时,最好多烘烤几次,保证印出来的电路图尽量清晰完整,以保证较好的腐蚀效果。 在腐蚀前一定要将铜板用砂纸打磨好,不然浸在腐蚀液里会一直往上浮,需要人为的按压,不但影响腐蚀效果,而且也很浪费时间。腐蚀完成擦干后最好立即焊接元器件,因为氧化层同样会影响焊锡与焊盘的粘结性,隔时间长了焊接起来会很麻烦,并不一定是因为缺少松香的原因。 在调试电路时一定要细心加耐心,这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考验基本功的环节。如果对电路不熟悉那么出了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很麻烦,对万用表和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要熟练,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一时半会儿实在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可以找其他人问问意见,集思广益。有时候因为思维惯性我们会忽略很多小问题,请教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会很有用。
建议: 课程理论教学可以适当删减一些基础常识类内容,将最实用的内容讲清楚讲明白就可以了。这门课最重要还是动手能力的锻炼,可以增加一些最简单常用的电路练习习题,不要等最后完成期末作业时手忙脚乱,浪费太多时间在一些基础的东西上。
六.附录 元器件明细表: 元器件 规格型号 元器件 规格型号 R1 1k R2 1k R3 1k R4 1k R5 1k R6 1k R7 1k R8 1k R9 1k R10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