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四单元单 元 教 学 策 划 卡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新课标(2024年秋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单元复习第一单元少年有梦一.学习目标二.重要概念三.核心知识点总结四.重难点分析五.学习策略六.复习提纲七.总结本单元围绕“少年有梦”展开,帮助学生理解梦想对成长的重要性,学会规划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并树立远大目标。
内容涵盖初中生活规划、梦想与行动结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执行能力,助力成就梦想。
适合单元考试前复习。
一、学习目标1.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认识自我,规划初中生活3.学会如何实现个人梦想二、重要概念1.梦想2.自我认识3.生活规划三、核心知识点总结1.开启初中生活(1)初中生活的“新”:新的身份、环境、机会、成长要求。
(2)成长的机会:包括丰富的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
(3)成长的要求:要学会合作、坚持,努力学习,逐渐独立。
(4)初中阶段的重要性:这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2.规划初中生活(1)规划的定义:对未来作出设计和安排。
(2)做好规划的理由:避免盲目和无序,帮助度过初中阶段。
(3)如何做好规划:设立目标、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并坚持不懈。
3.正确认识自我(1)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帮助我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认识自己的方法:可以通过自我分析(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角色)、他人评价以及生活实践来认识自己。
(3)对待他人评价的正确态度:要客观冷静,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理解他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4.做更好的自己(1)做更好的自己的原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做更好的自己有助于充分发挥潜能。
(2)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发挥优点,改正缺点,积极发掘潜能。
5.梦想始于当下(1)梦想的重要性: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激励我们不断追求进步。
(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部编七上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部编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
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作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物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本文对白求恩大夫的品德进行了高度概括,体现其“纪念”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理解不太容易,但是又对贴近生活的文章感觉亲切。
因此学习本课,可以从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引发他们的人生思考,获得人生启示。
他们富有热情,有求知欲,对于引导更有探索欲望,也更愿意积极踊跃表达想法,老师需要找准启发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是能够实现其对主题的理解。
同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默读,要求继续训练默读,重点训练圈点勾画,在能力上再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2.学习利用关键句,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难点:学习利用关键句,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方法与工具:1.教学方法:默读法、合作探究法2.教学工具:ppt 课件制作。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可以从对白求恩的评价导入(二)默读课文,知纪念之人1.学生默读,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抢答:姓名: 白求恩国籍: 加拿大身份:共产党员、医生年龄:五十多岁了牺牲时间:1939.11作者:毛泽东2.教师补充总结:诺尔曼·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治伤员时,不幸感染中毒,最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中学生活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这个“新的起点”主要有哪些表现?(或:为什么中学生活是我们新的起点?)(课本P3)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为什么说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课本P4)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这些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3.如何理解中学生活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课本P5-7)(1)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2)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4.如何理解中学时代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或: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有哪些?)(课本P4-7)(1)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5.少年的梦想应有哪些特点?(课本P10)(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重点知识梳理汇总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都城:咸阳(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2.列表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济上1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圆形方孔半两钱)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化上1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通上车同轨,开灵渠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导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巩固了国家的统一3.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
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史大夫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