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毒综合症的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鸡肠毒综合症的诊疗鸡肠毒综合症多发生于30~40日龄,饲养密集的地方易流行,产蛋期亦可发生,一般来讲密度大,湿度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的鸡群多发生。
治疗效果较差,越是饲喂优质饲料的鸡群发生肠毒综合症的几率就越大,症状比较严重。
与此相反,品质较低的饲料发生的几率小,症状也较轻(这是因为,在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时,饲料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促进两种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主要病因1.小肠球虫的感染,由于小肠球虫在肠粘膜上大量的生长繁殖,导致肠粘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
2.细菌及厌氧菌的感染,进一步加重了肠道疾病的症状。
与球虫混合感染往往使肠道内PH值发生变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会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降低、,几乎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另外PH值的下降也会刺激肠道粘膜,使肠道蠕动加强,也导致消化不良。
3.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缺乏,往往是此病的诱因。
4.自体中毒:在发病过程中,机体产生大量毒素被自体吸收后,导致自体中毒,加快死亡。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鸡群一般无明显的症状,精神正常,食欲正常,死亡率也在正常范围内,个别鸡的粪便变稀,不成形。
粪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玉米渣和豆粕渣。
粪便的颜色变浅,略显现浅黄色或浅的黄绿色随后变成西红柿样粪便,当鸡群中多数鸡出现此种粪便之后,鸡群采食量开始明显下降,此时如果得不到治疗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
病理变化在发病早期,十二指肠段,空肠的卵黄蒂之前的部分粘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灰白色,像一层厚厚的麦麸,极易剥离,肠粘膜增厚的同时,肠壁也增厚,肠腔空虚,内容物较少,有的肠腔内没有内容物,有的内容物为尚未消化的饲料,此病发展到中后期,肠壁变薄,粘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粘脓样,个别鸡群表现的特别严重,肠粘膜几乎完全脱落崩解,肠壁变薄,肠内容物呈血色蛋清样、粘脓样或柿子样。
其他脏器未有明显病理变化。
治疗方案:1、上午血球清+肠毒球败,晚上鱼肝油+白头翁拌料。
肠毒综合症综合防治的方法是什么肠毒综合症是当今养鸡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较快,易复发,在养殖密度较大的地方普遍存在,严重危害鸡的生长速度和广大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一、发病原因1、球虫感染东东养鸡联盟:小肠球虫在肠粘膜上大量繁殖,导致肠粘膜增厚、脱落、出血,造成饲料不能吸收。
同时由于球虫繁殖耗氧量增加导致肠粘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肠内pH值降低,肠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造成消化能力下降,饲料消化不良。
2、肠道茵群失调目前由于滥用抗生素等原因。
引起肠道内环境改变使肠道内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肠道消化酶的消化功能下降,饲料消化不良,有害菌、球虫及其产物刺激肠道的平滑肌收缩.使肠蠕动加快、加强,饲料消化时间减少.导致鸡只消化不良。
3、饲料因素的影响饲料储存不当造成腐败变质发霉冰冻等.饲料中的毒素直接进入肠道,引起肠毒。
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也是引起肠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4、电解质的流逝在该病发生的过程中,球虫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
5、营养因素饲料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能促进细菌、病毒与球虫的大量繁殖,加重症状,所以营养越丰富,发病率就越高,症状也就越严重。
6、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引起肉鸡肠毒综合症的原因之一,如沙门氏菌、梭菌感染等刺激破坏肠道粘膜,导致消化不良。
二、综合防治1、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排除诱因,控制好舍内温度,不易过低,及时更换霉变、劣质饲料添加剂,改善水质,注意通风换气,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2、加强消毒清扫粪便,消除鸡舍周围杂草,垫平或抽干污水沟,以减少蚊虫孳生。
要经常带鸡消毒,饲槽、饮水器等定期消毒,勤打扫粪便,勤换垫料,降低饲养密度和潮湿度,防止球虫病爆发,防止二重感染。
3、治疗措施肠炎、小肠球虫病的混合感染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导致其他病变。
因此该病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几乎无效,必须使用球虫药配肠炎同时使用。
鸡肠毒综合症的治疗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冬季及气候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发生较多,特别是15—90日龄的鸡多发,25日龄高发,产蛋鸡也能发生,肉鸡发生频率较高。
近段时间以来,华北地区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由于肠毒综合征虽然可引起生长速度下降、料肉比增高,但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养殖户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而没有及时治疗,造成鸡群生长速度很慢,料肉比增高,而且极易引起其它疫病继发感染。
一、病因及其临床症状肠毒综合征主要病原为霉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梭菌等,临床中较常见的症状是排肉丝样、西红柿样便,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震颤、乱窜、起跳、尖叫、兴奋不安等症状也时有发生。
因感染的病原不同,作用于机体时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病原为梭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和病毒(新城疫、轮状病毒)时表现为:鸡采食量急剧下降,死亡率较高,大群精神沉郁,逐渐消瘦,冠色苍白,表现为一定的呼吸道症状。
病鸡体温升高、头震颤、尖叫、四处乱窜,有神经症状;肠内容物不仅有红色西红柿样物质,还有黄绿色消化不良的内容物,肠壁水肿,剪后自然外翻,个别有黄白色气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十二指肠淋巴滤泡肿胀突起,直肠有点状出血。
病原为霉菌和大肠杆菌时表现为:呼吸困难、消瘦、精神沉郁、排黄绿色稀便,感染严重的鸡群死亡率很高,尤其是雏鸡发病较多。
剖检可见肠道水肿,气囊、肝脏土黄色、肺有霉菌斑。
病原为大肠杆菌和球虫时表现为:呼噜、羽毛蓬乱、粪中带血或呈酱油样,鸡冠苍白、消瘦、黏膜上有坏死斑点,内膜呈麸皮样,粪便发黄,带血丝较多。
二、致病机理鸡群由于感染了球虫和细菌等病,引起小肠黏膜发炎,导致肠壁出现肿胀、增厚、出血等表现,继而引起大量的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坏死,使肠道的腺体分泌和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营养缺乏、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下降;另一方面,因为球虫等病原的大量繁殖可引起肠道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同时也消耗了养分而造成皮下厌氧环境,使随饲料进入的魏氏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发生损伤,并引起中毒;另外,由于大肠杆菌等肠道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使毒素产生增加,从而导致病鸡出现兴奋、疯跑、中毒加深,继而引起精神沉郁、昏迷、瘫痪、头颈震颤等神经症状。
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治摘要对肉鸡肠毒综合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以及预防该病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论述,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肉鸡肠毒综合症;发生;防治肠毒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细菌、病毒以及原虫的并发感染所导致的,主要病变在肠道,以肠道出血坏死,肠道内肠黏膜脱落,肠腔内有未消化的饲料为主要病变特征。
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体重减轻、料肉比增高、产蛋鸡产蛋率下降较快。
肉鸡肠毒综合症在肉鸡养殖中表现为普遍出现拉稀便,粪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饲料,造成肉鸡成长缓慢、饲料报酬低下等。
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饲料转换率,从而给广大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5]。
1 流行病学近年来,潜山县养殖户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网上养殖都受到肠毒综合症的危害,该病主要高发期是25~40日龄的鸡群,其他日龄也可发病,但几率相对低些。
网上养殖的发病率相对地面平养低。
地面平养发病早,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养殖密度大的鸡群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都发,以夏、秋季多发。
2 临床症状安徽省潜山县黄埔镇某肉鸡养殖场,据养殖户反应,鸡群19日龄以前采食量、死亡率均正常,20日龄时发现粪便变稀,呈烂西红柿样,并带有少量未消化饲料。
部分鸡只出现羽毛松乱,脱水,营养不良、鸡爪发绀等症状。
如不治疗,2~3 d会出现采食量下降。
个别鸡只会出现头颈震颤、盲目前冲、尖叫等,继而瘫痪,然后突然倒地死亡。
3 解剖病变发病初期小肠前段增粗,肠管膨胀,肠黏膜增厚,呈灰白色,用剪刀剪开肠壁会自动外翻,肠黏膜增厚,肠壁上会有类似糠麸样,可分离,肠道后端还有未消化的饲料,后期肠壁会变薄,肠内容物显浓汁样。
用剪刀轻刮肠壁会显现透明状[6]。
4 诊断根据该病的的流行病学及解剖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该病要与肠炎区别开。
首先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直接涂片法对粪便进行检查,可发现卵囊;然后采集无菌病料,采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镜检,呈阳性,菌体单个,呈直杆状,两端钝圆;将菌体接种到血琼脂平板后发现有双层溶血环。
鸡肠毒综合症诊治概述:近年来,在我国养鸡发达地区,鸡群中普遍存在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有消化好的饲料或呈柿红色粪便;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色素沉着障碍、软脚、脱水、饲料报酬下降;同时剖检肠道内有西红柿样内容物等为特征的疾病。
目前此病流行呈上升趋势,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被养殖户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或误诊为小肠球虫。
据有关学者调查研究表明,此病是由多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症,此病在山东被养殖户称为“肠毒”,因此病为多病因所致,暂且称为“肠毒综合症”。
一、主要病因1、小肠球虫感染:虽然该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小肠球虫的感染是其主要的病因之一。
鸡群在20-40日龄时多发小肠球虫,主要是因为球虫在垫料和粪便中卵囊数量明显增多,导致此阶段球虫的严重感染,特别是艾美尔球虫的严重感染是导致本病危害加剧的重要原因。
由于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几乎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
2、病毒感染:许多病毒感染都可成为肠毒综合症发生的诱因之一。
如呼肠弧病毒,它引起的肠炎可损害肠道吸收功能。
感染呼肠弧病毒的仔鸡典型症状为发育不良、生长停滞及腹泻等,此外还有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3、细菌感染:在小肠球虫感染的过程中,小肠球虫在肠粘膜细胞里大量繁殖,耗费大量的氧,导致小肠粘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肠道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杆菌等趁机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加强了致病性。
4、电解质大量丢失:球虫和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吸收减少。
同时,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被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会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过度增加,这也是肉鸡猝死发病率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
---------------------------------------------------------------最新资料推荐------------------------------------------------------鸡肠毒的治疗与诊断鸡肠毒的治疗与诊断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粘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
近些年来,本病发生比较普遍,特别是肉鸡的发生比较严重,有的每批鸡能发生 3-4 次,使肉鸡养殖用药量加大并造成生长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的现象。
在蛋鸡方面由于引起鸡群大小不均、整齐度降低,从而影响到将来的产蛋,严重影响到养殖效益。
病原:主要由小肠球虫、细菌(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病毒(呼肠弧病毒、轮状病毒)。
发病诱因:主要表现在:1、饲料营养不平衡,饲料高能源蛋白比会导致本病的发生;2、应激变化的影响。
当鸡群转群、免疫、消毒、惊吓、外界条件如温度、密度、通风、光照等发生变化引起了应激能激发本病发生。
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冬季节及气候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发生较多,特别是在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饲料水分大且易1 / 6霉变,最易发生;任何日龄都能发生,特别是 15-90 日龄的鸡,产蛋鸡也能发生,肉鸡发生频率较高。
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本病由于感染了球虫和细菌,引起小肠粘膜发炎,导致肿胀、肠壁增厚、出血等,继而引起大量的粘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坏死,使肠道的腺体分泌和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营养缺乏、饲料转化降低、生长速度下降等;另一方面,因为球虫等的大量繁殖一方面引起肠道的炎症,粘膜上皮细胞的崩解脱落,另一方面也消耗了养分而造成皮下厌氧环境,使随着饲料进入的魏氏梭菌等厌氧菌加快感染并繁殖,同时产生大量的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发生损伤,并引起中毒,同时,由于大肠杆菌等肠道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繁殖使毒素产生增加从而导致兴奋、疯跑、中毒加深引起精神沉郁、昏迷、瘫痪、头颈震颤等神经症状。
2023-11-04CATALOGUE 目录•鸡肠毒综合症概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药物•预防措施和建议•案例分析和讨论01鸡肠毒综合症概述定义鸡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特定病毒引起的鸡的肠道疾病。
症状患病鸡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脱水以及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
定义和症状病原鸡肠毒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体是鸡肠病毒。
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健康鸡通过接触患病鸡的粪便、污染的水源或饲料等途径感染。
病原和传播途径该病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养殖效益下降。
危害患病鸡的生长速度放缓,饲料转化率降低,甚至可能引发其他继发性感染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严重损失。
影响危害和影响02诊断方法多发于14-90日龄的鸡,但也有在产蛋高峰期和高峰后期的鸡群中发生的。
发病鸡群日龄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易反复发作。
发病情况病鸡主要表现为腹泻、消化不良、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等。
临床症状肠道黏膜炎症、出血、水肿,肠腔内充满泡沫样液体。
病理变化临床诊断采集病死鸡的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学检查,以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细菌学检查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采集病死鸡的肠道内容物进行病毒分离鉴定,以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
采集病鸡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以了解鸡群中是否存在抗体水平不一致的情况。
03实验室诊断0201鉴别诊断与其他细菌性肠炎的鉴别与其他细菌性肠炎进行鉴别诊断,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
与其他营养性问题的鉴别与其他营养性问题进行鉴别诊断,如蛋白质不足、维生素缺乏等。
与其他病毒性肠炎的鉴别与其他病毒性肠炎进行鉴别诊断,如腺胃炎、新城疫等。
03治疗方法和药物在鸡肠毒综合症的早期,可以使用抗感染药物和抗炎药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发病早期治疗对于出现脱水症状的鸡,需要补充体液,以维持鸡的生理机能。
补充体液可以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鸡的康复。
调整饮食治疗方法如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感染程度。
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肉鸡肠毒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养鸡技术近几年来,在我国商品肉鸡饲养发达地区的肉鸡群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消化好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色素沉着障碍、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目前,此种疾病普遍流行,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肉鸡肠毒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1、发病特点目前在我国肉鸡饲养量比较大的地区,平养或者是上饲养方式的鸡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但是此病并没有被所有的养鸡户和禽病临床工作者认识,所以需要对该病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以期更多的相关工作人员尽快认识并了解。
一般30~40日龄的肉鸡是肠毒综合征的主要发病群体,但是其他日龄的鸡群也会有感染该病的情况,只是感染的比较轻微并且只有很少量的鸡感染发病,鸡群最早的发病日龄在7~10日龄,而且采取地面平养的肉鸡群比上饲养的鸡群发病早。
如果肉鸡处于密度与湿度过大、通风状况差、卫生条件不理想的环境中会有较多的感染情况,一旦发病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会相对比较严重,即使给予治疗措施也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
如果鸡群采食的饲料富含优质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就会有很大的概率感染肉鸡肠毒综合征,感染的症状会相对比较严重。
反之如果鸡群采食的饲料品质低劣则很少会发生肠毒综合征,即使有发病症状也比较轻微。
鸡群如果感染肠毒综合征比较严重,同时出现猝死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的情况,会给鸡群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
2、病因分析小肠球虫的感染是肉鸡肠毒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但是肉鸡感染肠毒综合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
养鸡的场所常存在球虫,但是鸡群所处的环境条件、管理水平和药物预防水平都不相同,30~40日龄肉鸡群发病的情况比较多,由于小肠球虫在感染鸡的肠黏膜上进行大量的生长繁殖,这样会造成患鸡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并且有出血的情况,采食的饲料也不能被消化吸收,此外还会明显减少对水分的吸收,即使鸡饮用大量的饮水也同样表现脱水症状,同时这也是肉鸡粪便变稀且粪中带有未消化饲料的原因之一。
鸡肠毒综合症治疗方案概述:肠毒综合症是指由球虫病、坏死性肠炎、溃疡性肠炎以及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发炎,黏膜出血、坏死、身体中毒和消化功能紊乱、下痢为特征的此类疾病总称。
近年来,该病在鸡场发生较多,特别是肉鸡场,一旦发生要及时治疗。
肠毒综合症在多雨潮湿、炎热的夏季发病率较高,各日龄的鸡都有发病的可能,患病鸡主要以腹泻、大便异常为主要病症,一旦发病,鸡只便会开始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虽然死亡率不高,但若有发生,将会严重危害鸡场的经济效益。
鸡场一旦爆发肠毒综合症怎么办?针对不同发病原因,结合其多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对症对因治疗的原则,可选用抗球虫抗细菌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应对办法如下:按照多病因的治疗原则:抗球虫、抗菌、调节肠道内环境、补充部分电解质和部分维生素复配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
治疗措施:肠炎、小肠球虫病的混合感染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导致其他病变。
因此该病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几乎无效,必须采取多种药物综合治疗。
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二重感染。
治疗上采用抗球虫、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同时,调节肠道内环境、补充部分电解质和部分维生素等综合措施,效果较好。
鸡肠毒综合症用什么药用以治疗鸡肠毒综合症的禽药有很多,今天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即肠康宁、肠毒速宁、高效肠毒清、肠毒速灭、止痢散、肠安康、腺肌胃炎、肠舒、三字球虫粉、禽专用合生肽Ⅱ代、球特威、肠炎清、正大肠杆宁、肠治久安、肠毒统治、四黄止痢颗、肠毒痢康等等,注意科学使用。
鸡肠毒综合症治疗方法方法一、大肠杆菌克星饮水,全天用药量,集中两次饮水,一日两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汇丰加酶维补饮水。
方法二、肠毒消饮水,全天用药量,集中两次饮水,一日两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汇丰加酶维补饮水。
注:如有小肠球虫混合感染以上方案任选一种配合米球拌料或福美饮、净球、拉莎利饮水。
鸡肠毒综合症治疗方案1.控制球虫是前提,肠道抗菌消炎是必需因为在发生肠毒综合症时,首先我们要控制的是球虫,因为球虫就像钻机一样在肠壁上到处打洞搞破坏,严重的损坏了肠道的正常结构,导致肠道的自我保护功能降低,肠壁的通透性增强,病原微生物极容易的侵入机体,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感染。
鸡肠毒综合症怎样治疗防治措施1.预防为主: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人和环境的控制,饲养管理等。
高度重视免疫抑制,科学合理的使用疫苗。
严把饲料关、营养关。
形成正确的用药理念,严防滥用乱用药。
做好保健预防工作。
2.治疗原则:解除抑制、排除毒素、修复组织、营养器官。
3、治疗误区⑴强制止泻:很多鸡病都能引起腹泻,肠毒综合征更是如此,发生肠毒综合征后病鸡通常排黄色、暗红色、褐色糖稀样的粪便,很多兽医工作者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立即用药止泻,仿佛止泻成功与否决定了治疗的成败,但是肠毒综合征死亡率高的原因不在于腹泻,而是自体中毒,因此如果强制止泻反而加剧了自体中毒,死亡率会不降反升,或者是投药数天后效果不佳,按照中兽医上所说的,发生肠毒综合征应该是引导排毒,而不是一味止泻。
⑵发病早期用猛药攻之:在肠毒综合征发现的早期,人们往往像对待其它传染病一样,抓紧时间下猛药治疗,但结果往往是用药后死亡率立刻显现,并且治疗两个疗程以上才有所减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革兰氏阴性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可导致肠道消化功能紊乱,使球虫繁殖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再加上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后,革兰氏阴性菌死亡解体释放的超剂量内毒素,可引起机体调节系统紊乱甚至休克死亡。
⑶治疗时用多种维生素:多种维生素可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但是鸡患肠毒综合征时要禁止使用,不但如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它致病菌引起的消化道疾患也不能用。
因为发生肠毒综合征时,肠道功能已经紊乱,会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有害的物质却没少吸收。
同时饲料在消化道内和脱落的肠黏膜混合在一起,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此时如果增加多种维生素,一则吸收不了,二则增加了肠内容物的营养反而利于有害菌繁殖,对治疗有百害而无一利。
⑷拌料给药:肠毒综合征会导致鸡不断勾料(把料筒的料勾到地上),再加鸡只发病后采食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此时拌料给药,就会导致饲料被大多数健康鸡和症状轻微的鸡吃了,病鸡没食欲,或者吃的很少,达不到治疗效果,不能产生应有的疗效。
健康养殖·诊疗畜牧业环境 2020.1890摘 要:在鸡养殖中,肠毒综合征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是因魏氏梭菌、或者球虫而诱发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死亡率和较强的传染性,如果在养殖场暴发则难以控制,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养殖户要掌握其发病原因,并且落实各项治疗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肉鸡养殖;肠毒综合征;病因;治疗建议1 前言在山东地区鸡养殖中,肠毒综合征是较为流行的疾病,其主要是由呼肠孤病毒、魏氏梭菌和小肠球虫而诱发的传染性疾病,如果在养殖场内暴发会快速在鸡群蔓延。
该病不会导致鸡只大量死亡,但是容易造成隐性损失,例如在商品肉鸡养殖中,如果鸡群患病并没有及时治疗,会对肉鸡发育造成影响,降低其商品价值。
因此,想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益,养殖户要根据其病因做好治疗和预防工作。
2 肠毒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该病在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病鸡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状态都较为正常,随着病情发展,病鸡出现腹泻情况,粪便呈现水状,颜色为浅绿色或者黄绿色,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增加死亡率。
3 肠毒综合征的主要病因3.1 小肠球虫球虫是困扰鸡养殖行业的重要问题,受到预防水平、管理技术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球虫感染程度也各不相同,20~30d的鸡群为主要感染对象。
小肠球虫是诱发肠毒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毒害爱美尔、堆形爱美尔以及巨型爱美尔球虫,是诱发该病的关键病因。
3.2 有害病菌有害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在肉鸡养殖中,如果空气较为潮湿、地面不干燥、通风不及时以及消毒不彻底,都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病菌。
例如魏氏梭菌,其主要在夏季潮湿环境下滋生,如果鸡群感染魏氏梭菌则容易诱发肠毒综合征。
3.3 霉变饲料饲料是肉鸡养殖中的物质支撑,如果饲料采购量较大,在持续阴雨天气下,饲料会发生霉变,如果被鸡只误食则会导致其患肠毒综合征。
同时,如果饲料储存在湿度较大或者高温环境下,饲料也容易出现霉变情况。
4 肉鸡肠毒综合征治疗措施4.1 西药治疗当前西药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首先,使用庆大霉素,将其搅拌在饲料中,或者使用甲硝唑,将其搅拌在饲料中,用量根据病鸡体重合理控制,每天服用两次,坚持服用5d具有显著效果;第二,使用黄芪多糖进行肌肉注射,用量为2ml/kg,其可以提升病鸡的免疫力,坚持使用3d具有显著效果;第三,青蒿素、鱼腥草以及穿心莲等中药剂进行肌肉注射,具有止血止泻、抗菌消炎的作用,用量为3ml/kg,坚持使用4d效果明显。
【精品】鸡肠毒综合症、鸡器官对应病近年来,在我国养鸡发达地区,鸡群中普遍存在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有消化好的饲料或呈柿红色粪便;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色素沉着障碍、软脚、脱水、饲料报酬下降;同时剖检肠道内有西红柿样内容物等为特征的疾病。
目前此病流行呈上升趋势,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被养殖户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或误诊为小肠球虫。
据有关学者调查研究表明,此病是由多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症,此病在山东被养殖户称为肠毒,因此病为多病因所致,暂且称为肠毒综合症。
一、主要病因 1、小肠球虫感染:虽然该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小肠球虫的感染是其主要的病因之一。
鸡群在 20-40 日龄时多发小肠球虫,主要是因为球虫在垫料和粪便中卵囊数量明显增多,导致此阶段球虫的严重感染,特别是艾美尔球虫的严重感染是导致本病危害加剧的重要原因。
由于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几乎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
2、病毒感染:许多病毒感染都可成为肠毒综合症发生的诱因之一。
1/ 10如呼肠弧病毒,它引起的肠炎可损害肠道吸收功能。
感染呼肠弧病毒的仔鸡典型症状为发育不良、生长停滞及腹泻等,此外还有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3、细菌感染:在小肠球虫感染的过程中,小肠球虫在肠粘膜细胞里大量繁殖,耗费大量的氧,导致小肠粘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肠道 PH 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 PH 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杆菌等趁机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加强了致病性。
4、电解质大量丢失:球虫和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吸收减少。
同时,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被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会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过度增加,这也是肉鸡猝死发病率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
鸡肠毒综合症的治疗
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冬季及气候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发生较多,特别是15—90日龄的鸡多发,25日龄高发,产蛋鸡也能发生,肉鸡发生频率较高。
近段时间以来,华北地区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由于肠毒综合征虽然可引起生长速度下降、料肉比增高,但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养殖户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而没有及时治疗,造成鸡群生长速度很慢,料肉比增高,而且极易引起其它疫病继发感染。
一、病因及其临床症状
肠毒综合征主要病原为霉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梭菌等,临床中较常见的症状是排肉丝样、西红柿样便,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震颤、乱窜、起跳、尖叫、兴奋不安等症状也时有发生。
因感染的病原不同,作用于机体时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病原为梭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和病毒(新城疫、轮状病毒)时表现为:鸡采食量急剧下降,死亡率较高,大群精神沉郁,逐渐消瘦,冠色苍白,表现为一定的呼吸道症状。
病鸡体温升高、头震颤、尖叫、四处乱窜,有神经症状;肠内容物不仅有红色西红柿样物质,还有黄绿色消化不良的内容物,肠壁水肿,剪后自然外翻,个别有黄白色气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十二指肠淋巴滤泡肿胀突起,直肠有点状出血。
病原为霉菌和大肠杆菌时表现为:呼吸困难、消瘦、精神沉郁、排黄绿色稀便,感染严重的鸡群死亡率很高,尤其是雏鸡发病较多。
剖检可见肠道水肿,气囊、肝脏土黄色、肺有霉菌斑。
病原为大肠杆菌和球虫时表现为:呼噜、羽毛蓬乱、粪中带血或呈酱油样,鸡冠苍白、消瘦、黏膜上有坏死斑点,内膜呈麸皮样,粪便发黄,带血丝较多。
二、致病机理
鸡群由于感染了球虫和细菌等病,引起小肠黏膜发炎,导致肠壁出现肿胀、增厚、出血等表现,继而引起大量的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坏死,使肠道的腺体分泌和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营养缺乏、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下降;另一方面,因为球虫等病原的大量繁殖可引起肠道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同时也消耗了养分而造成皮下厌氧环境,使随饲料进入的魏氏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发生损伤,并引起中毒;另外,由于大肠杆菌等肠道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使毒素产生增加,从而导致病鸡出现兴奋、疯跑、中毒加深,继而引起精神沉郁、昏迷、瘫痪、头颈震颤等神经症状。
三、高效治疗原则
1.控制球虫为前提,抗菌消炎必不可少
当发生肠毒综合症时,首先应控制肠道挖掘机——球虫,因为球虫的加剧,会损坏肠道正常结构,导致肠道内坏菌极易进入机体,导致更加严重的感染。
抗菌消炎则是控制肠道内坏菌的数量。
因此生产中可以选用含有妥曲珠利、新霉素、甲硝锉等成分的药物,如新肠可乐集中饮水,使用足够的疗程即可控制。
2.保护粘膜,修复受损组织
由于球虫等病原的大量繁殖可引起肠道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同时也消耗了养分而造成皮下厌氧环境,使随饲料进入的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发生损伤,并引起中毒。
因此,加速肠道粘膜的修复与维护是必不可少健肠护肠措施。
生产中我们常选用丁酸盐、寡聚糖等肠道粘膜培植剂,如多又壮,从而达到保护肠粘膜、修复受损粘膜的作用。
3.吸附毒素,规避帮凶,保护肝肾
由于各种毒素存在于肠道,加剧肠毒综合症的危害。
因此吸附毒素、规避帮凶是控制肠毒综合症的最佳辅助措施。
生产中我们选用脱霉霸2‰-5‰添加,即可达到吸附毒素,又对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微量营养组分“无动于衷”。
治疗方案
1肠毒清症见腹泻拉稀,粪便稀黄,有鱼肠子样,烂柿子样,粪便有腥臭味时开始使用。
2作用迅速,一般一天后见效
3 用药期间建议夜间饮用6-8小时的大还丹。
4 建议同时使用些鱼肝油
5 本品无需加量,饮水时间5-6小时,自由饮用
6 15天之前雏鸡慎用
7用药疗程建议如下:连续安排四天的正常用量,在第四天-第五天使用半量。
这样,连用五天,效果更好。
实际用的是四天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