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电石渣综合利用烧制水泥熟料生产线的要点和难点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电石渣制水泥熟料烧结性能与新工艺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水泥的需求持续增加。
水泥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年产10万吨pvc生产企业一年30万吨电石渣。
电石渣作为制水泥的熟料,即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又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本文对电石渣制水泥的烧结性能及新工艺做了分析。
关键词:电石渣水泥熟料新工艺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pace of urbanization,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cement demand continues to increase. Cement has broad market and prospect. An annual output of 100000 tons of PVC production enterprise 300000 tons a year calcium carbide slag. Calcium carbide slag cement clinker as system, which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add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the calcium carbide slag cement system of sintering performance and new technology are analyzed.Keywords: calcium carbide slag cement clinker new technology一、电石渣生料的烧结性能在电石渣生料烧结性能实验中,其配料率值为:KH=0.9,SM=2.7,LM=1.6,同时进行了空白样对比实验,其中一组石灰质颜料100%为电石渣,一组石灰质原料全部采用石灰石,其他矿物组分一样。
新型干法电石渣制水泥工艺优化建议笔者于2011年3月参与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环保建材分公司100万吨/年电石渣制水泥综合利用项目工程建设,并于2014年9月26日一次性投料成功,该项目目前生产稳定。
本文结合在生产调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针对其电石渣生产熟料工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想法与水泥行业的同行们进行探讨。
一、本项目主机设备一览表二、电石渣、石灰石掺入量对易烧性的影响本项目采用干法乙炔所产生的水分为6~8%,CaO含量为65~75%的干排电石渣,输送至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进行生产,因电石渣Ca(OH)2的分解温度与CaCO3不同,前者分解温度为580℃左右,分解吸热为1160kJ/kg,后者分解温度为950℃,分解吸热为1660kJ/kg,由于分解后的Ca(OH)2形成的CaO以及Ca(OH)2遇CO2会发生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造成电石渣煅烧的易烧性变化,针对电石渣、石灰石掺入量不同掺入量对易烧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掺烧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1-1:电石渣、石灰石掺入量试验随着生产的稳定,本项目为了探索不同阶段的电石渣易烧性,对在初期电石渣掺入量80%,逐步增加到100%,此过程中发现随着电石渣含量的不断增加,回转窑内的化学反应变得复杂,生料的易烧性逐渐降低,烧结温度范围逐渐缩小,熟料质量合格率降低,回转窑工艺操作调整影响熟料煅烧明显,考虑到目前电石渣制水泥工艺还未完全成熟,在新建电石渣制水泥项目中使用电石渣、石灰石搭配进行煅烧工艺,能够保证系统煅烧的稳定性。
三、利用工业园区内产生的石灰污泥进行掺烧,降低工业废物处置成本中国石化宁夏能化工业园区每天产生的石灰污泥需要外送处置,处置费用较高,考虑到石灰污泥其主要成分为CaO,其含量约为40%左右,且污泥中的其他危害物均在国标要求范围内。
本项目对晾晒后的污泥(成分见下表),其污泥水分达到20%左右进行掺烧处理。
通过煅烧后发现,掺入污泥后生产的熟料,其熟料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与煅烧前基本持平,能够达到国标规定的要求,并且由于污泥本身含水量较高的特性,在掺入石灰石进行均化的过程中,极大的改善了因石灰石渣产生的粉尘,利于生产环境的控制。
水泥预分解系统利用电石渣技术介绍电石渣是用电石生产乙炔时产生的废渣,乙炔是生产PVC的主要原料。
PVC的生产有电石乙炔法和乙烯氧氯化法两种工艺,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电石乙炔法,仅1/3采用乙烯氧氯化法(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地区),而发达国家全部采用乙烯氧氯化法。
电石乙炔法的生产成本和能耗较高,污染也较严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进了一批氧氯化法生产装置,但由于其所需的氯气和乙烯生产企业在我国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我国氧氯化工艺的发展缓慢。
而我国PVC的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因此,电石乙炔法仍将在我国维持较长的一段时期。
虽然电石乙炔法存在电石渣处理的问题,但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我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电力、煤炭和石灰石(电石原料)资源,更为当地电石乙炔法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990至2000年,我国PVC产量每年以11.8%的速度增加,近几年更以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PVC产量将达1200万吨/年。
2006年全国电石总产量为1160万吨,比2005年增加约30%。
若按每吨电石产生1.7吨电石渣计,则电石渣年排放量已近2000万吨,而长年存积的电石渣早已超过1亿吨。
图4-41.电石渣性能研究电石是由石灰和焦碳用电弧法加热至2000℃~2200℃熔融制得的:2CaO+6C+O2=2 CaC2+2CO2电石水解时产生乙炔:CaC2+2H2O=C2H2+Ca(OH)2电石渣微量元素含量很低,所配生料的最低共溶点由1250℃提高至1300℃,可能熟料较难煅烧。
根据我们对某电石渣的热分析,分解温度380~520℃(吸热峰为475℃),比纯Ca(OH)2的低,电石渣所含杂质可能会降低其Ca(OH)2分解温度。
1.1松散密度用量筒测定了几个试样的松散密度,对比各试样的松散密度:电石渣为石灰石的51%,电石渣分解物为石灰石分解物的64%,电石渣生料分解物为普通生料分解物的85%。
水泥生产工艺及难点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由石灰石和黏土烧制而成。
水泥的生产可以分为准备原料、脱硫、燃烧和磨矿四个主要的步骤。
首先,准备原料是水泥生产的第一步。
石灰石和黏土是水泥的主要原料,它们需要经过破碎、磨矿和混合等处理工序。
首先,石灰石和黏土需要经过破碎机的破碎,将其破碎成小块。
然后,在磨机中对其进行磨矿,使其细粉化,提高燃烧的效率。
最后,将石灰石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水泥的原料。
第二个步骤是脱硫工艺。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中的硫化物会释放出硫酸气体,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对石灰石进行脱硫处理。
目前,常用的脱硫方法有石灰石预热脱硫和窑尾脱硫两种。
石灰石预热脱硫是将石灰石在石灰窑中预热至800-900摄氏度,将硫酸气体分解,然后与石灰石相结合形成熟料。
窑尾脱硫是将石灰石在窑尾进行脱硫,减少了石灰石的预热时间和能耗。
接着,燃烧是水泥生产的关键步骤。
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能量通常来自煤炭或石油。
燃烧工艺将煤炭或石油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引入回转窑,使原料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泥熟料。
同时,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还可以用于窑前预热和窑中预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磨矿是水泥生产的最后一步。
在磨矿工艺中,熟料经过磨机的研磨,使其细度适宜。
磨机通常使用球磨机或立式磨机,通过磨破磨脏刮选、磨脱阳泥、磨脱阳石和磨脱阳层等工序,将熟料磨细成水泥粉末。
磨矿工艺的关键难点在于研磨温度和磨矿系统的稳定性。
研磨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水泥粉末颗粒变大,从而影响水泥的品质。
而磨矿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能力和工艺效率,对水泥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水泥的生产工艺包括准备原料、脱硫、燃烧和磨矿四个主要步骤。
其中,磨矿是水泥生产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难点之一。
通过合理控制破碎和磨矿工艺参数,可以提高水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脱硫和燃烧也是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有助于减少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危害。
电石渣煅烧熟料“湿磨干烧”生产工艺浅谈摘要:云维水泥电石渣生产工艺关键词:电石渣;煅烧电石渣是电石法PVC的生产过程中,电石水解后产生的废渣。
电石渣的主要成分是Ca(OH)2,其化学成分CaO含量高达70%。
从乙炔发生器中排出的电石渣水分高达90%以上,经沉降池浓缩后,水分仍有75~85%,正常流动时的水分在50%以上。
电石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难以治理,严重制约了电石法PVC工业的发展。
电石水解生成乙炔后排出电石渣,其反应过程为:CaC2+2H2O→Ca(OH)2+C2H2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是国内目前电石渣综合利用中最为彻底、技术上最成熟的方法。
云维股份公司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石渣产量04年近10万吨,为了保护环境,2004年8月由成都建材设计研究院设计的1000t/d熟料湿磨干烧生产线正式投产。
其生产工艺为:除电石渣外的其它原料配料后进入湿法生料磨,与电石渣浆体配制成的生料浆通过机械脱水装置脱水,再将得到的料饼送入烘干破碎机,利用窑尾的废气余热烘干料饼,烘干后的生料随气流进入窑尾两级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煅烧水泥熟料。
经过压滤后的滤饼水分随着电石渣的掺入量增加而增加,我厂一般控制在50%~60%之间,压滤后的滤饼水分37%左右,滤饼卸出后被输送到窑尾烘干破碎机,烘干后的生料经过窑尾的两级预热器和分解炉,最后入窑煅烧熟料。
在生料制备阶段,电石渣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生料搅拌池和生料库中都不停的搅拌,其目的是防止电石渣沉降而降低生料的均匀性。
对于烘干系统,通过控制窑尾的温度880℃±10℃,进烘干破碎机的温度为700℃,破碎烘干机完成了破碎烘干任务。
这种生产工艺的缺点是熟料单位热耗高,窑单机产量低,目前只能达到设计产量的80%。
通常电石渣的Ca(OH)2的分解温度为580℃,差热分析表明其真实分解温度为560℃,分解反应主要发生在420℃~560℃之间,大大低于石灰石800度的分解温度。
电石渣水泥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电石渣水泥生产线是一种将电石渣作为部分原料用于生产水泥的生产线,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干粉电石渣在水泥行业综合利用研究电石渣是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polyvinylchoride,简称P VC)过程中电石水解反应的副产物。
目前我国生产PVC 树脂的原料有7 0%以上来自电石法,因电石法P V C生产的发展,电石渣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
将电石渣用于制水泥是大量处理电石渣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湿式电石渣的特性对水泥生产过程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目前国内大多是利用含水量较大的电石渣,其加工难度大、能耗高是利用这种电石渣的主要问题,因而干粉电石渣在水泥行业的综合利用对降低能耗、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干粉电石渣、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1引言电石渣是电石法乙炔生产过程中电石水解反应的副产物,乙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衍生出上千种有机化学品,其使用相当广泛。
氯碱行业在制取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乙炔。
由于PVC用途广泛,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PVC工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生产装置能力不断扩大,装置规模日趋结构合理化,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PVC生产企业约80家,总产能达到972万吨,从近几年我国PVC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因PVC 消费高速的增长,同时也引发了我国PVC项目的建设热潮,仅20__年至20__年我国就有十几套装置陆续投产,其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随着新建装置产能的逐步释放,预计未来我国PVC的产能将超过1150万t/a以上。
伴随着PVC市场剧增,而石油资源又持续短缺,使得石油乙烯法生产PVC的成本上升,更进一步促进了电石法生产PVC装置的发展;同时电石法PVC工艺技术成熟,原料来源有保障,生产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因此,电石法生产PVC在我国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目前我国生产PVC树脂的原料有70%以上来自电石,因电石法PVC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其它一些化工产品也要用电石法制乙炔,致使电石渣的排放量逐渐增多,如果没有对电石渣及时进行处理,其在堆存期间容易对土壤造成碱化污染,并影响节能减排的实施。
湿电石渣制备水泥生料工艺措施摘要:目前,我国已经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入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推动了第二产业中的水泥、钢铁、电解铝、电力等工业的发展,其中:我国水泥产量逐年增加,每年我国水泥工业向大气环境中所排放的粉尘量达1200万t以上,占工业领域粉尘污染的2/3左右;第二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基于此,以下对湿电石渣制备水泥生料工艺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湿电石渣制备;水泥生料工艺;措施引言水泥工艺外加剂技术最早诞生于100多年前的国外,后引进至我国。
作为水泥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我国水泥产量每年超过10亿吨。
水泥使用量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攀升。
传统水泥生产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其中有些为不可再生资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我国当前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严重违背。
近十几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水泥工艺的研究,企图在提升水泥性能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1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分析水泥技术中的掺合料是指节能环保的前提,在水泥生产中加入约5%的掺合料,以控制水泥材料的质量,优化材料特性,降低水泥生产成本。
水泥与掺合料之间的适应性也是掺合料提高水泥质量的体现。
从成本控制和绿色生产理念出发,不断提高水泥与掺合料的适应性,并作为测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
市场上各种掺合料均存在水泥调整问题。
不同的水泥品种需要不同程度的掺合料,流动性和强度、烧失量都是它们的技术指标。
流动性可以从水泥糊流量分析中得知,企业可以通过这种试验方法研究掺合料和水泥的适应性。
分析了影响水泥技术适应性的因素。
水泥中不同碱含量影响着掺合料的适应性。
比如,企业生产的添加剂与碱性水泥之间的适应性不强,水泥糊流动性差,与水泥中高碱含量有关。
正常情况下水泥中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52%,在小范围内浮动超过0.37%。
当碱含量超过0.54%时,水泥和掺合料的适应性必然不稳定。
2针对电石渣的特性在生产工艺方面采取的措施2.1湿渣输送防止堵料的改造湿电石渣含水高,粘性大,在螺旋绞刀输送过程中常出现堵料,频繁烧毁电机现象,更换成皮带输送机后彻底解决了堵料的问题。
利用全电石渣烧制水泥熟料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天津院后期服务部 章吕峰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以全电石渣综合利用烧制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新型工
艺技术,和实用价值。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要点、难点的分析和具体处理措施。 前言: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的的矛盾日益显现。为响应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合理的利用和节约现有宝贵资源显的尤为重要。 而跟随着国家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化工产业的发展,在其扩大规模和产值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渣(电石渣),既占用了大量的堆积用地,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回收利用废弃电石渣来烧制水泥熟料,具有非常现实的节能和环保意义,也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生产线工艺系统简介 : 烧成系统工艺流程:预热器由单系列两级旋风预热器和TTF型分解炉构成。生料在C2-C1风管处进入预热器,生料自上而下与热气体悬浮换热升温,入分解炉分解Ca(OH)2后,经C2收集后,从窑尾烟室喂入回转窑。入窑物料经回转窑高温煅烧,发生固、液相反应,形成高温熟料。高温熟料出窑入冷却机冷却后送入熟料储存库。 生料除了由C2-C1风管处喂入预热器,另外还有一路生料直接喂入窑尾烟室,达到降低烟室温度,吸收烟室内富集的硫的作用。以减轻窑尾结皮程度。另外为防止有害成分富集导致结皮严重,烧成系统还配置旁路放风系统。 回转窑内煤粉燃烧后,生成的高温废气经烟室从分解炉底部入炉。在分解炉内,煤粉、三次风、预热及分解的生料及回转窑的高温废气,通过旋流和喷腾,实现气料充分混合,完成燃烧、分解。分解炉排出的气料,在C2内气料分离,物料入窑,废气经C1级旋风筒,与生料悬浮换热后从C1排出,排出的废气与窑头补燃升温后废气一起入烘干破碎机,作为湿排电石渣的烘干热源。高温风机设置于电石渣烘干破碎系统之后,窑尾系统风量与窑头系统风量的匹配由各自废气管道上的电动高温闸板阀来调节。 熟料经篦冷机冷却降温,排出的高温热空气在窑门罩处一部分作为二次风入窑供煤粉燃烧,另一部分作为三次风供分解炉燃烧所用。篦冷机排出的低温热空气一部分作为煤粉制备系统作为烘干热源,其余经旋风筒收集粉尘,再经补燃系统进行二次加热,加热后的窑头废气与窑尾废气一起进入烘干破碎机,用作烘干破的烘干热源。熟料经篦冷机冷却,由链斗输送机送到熟料库。 烘干破碎和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湿排电石渣经压滤车间压滤后,滤饼经胶带输送机送至烘干破碎机。(入料水分40~45%,成品水分1~3%),物料在烘干破碎机完成破碎及烘干,烘干热源采用窑尾及窑头废气,并设置补燃热风炉作为不足热量的补充。烘干破碎后物料随热风一起进入旋风筒分离,收集下来的成品送入干电石渣库。出旋风筒的热风进入高温风机,然后由窑尾废气处理收尘器净化后,经尾排风机排入大气。 实际生产运行中的要点、难点剖析: 下面以某厂一条全电石渣综合利用烧制水泥熟料生产线在试运行期间暴露的出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为例,具体谈谈个人的感受和见解。由于系统工艺布局和原料特性不同。(主要原料干电石渣必须由烘干破碎机生产)而烘干破又串联于废气系统里,在窑没投料生产期间又没有足够的热量提供给烘干破碎。因此我们根据各个阶段实际情况不同,总体把它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并且针对各阶段不同状态通过不同的操作方法的调整,来实现整个体统的贯通以及使之达到平稳运行。 第一阶段:烘窑升温低温阶段。此阶段窑系统主要以烘干耐火材料为主要任务,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耐火材料烘干要求的升温制度,控制升温速度和烘烤时间。而控制升温速度稳定,主要是控制好窑头火焰的稳定性,考虑到窑尾拉风影响窑头火焰稳定性,和烟煤的燃点一般550℃--600℃左右(低于这个温度区间煤粉燃烧速度慢黑火头较长火焰不稳定)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定在窑尾温度650℃以内,关闭预热器出口废气管道上的高温闸板阀门,开窑尾烟囱帽自然排风,不利用此时窑尾的废气温度。以保证耐火材料的烘烤质量。所以此时烘干破碎烘湿电石渣需要的所有热量只能由窑中补燃炉提供,在没有窑尾废气主热源的情况下,靠补燃炉提供的热量是有限的,因此,此时烘干破的喂料量不宜过大。经过试运行期间的实践摸索,此阶段最佳控制参数为,烘干破碎进口:负压2000Pa—2200Pa,温度:390℃--410℃之间烘干破碎出口负压2400Pa—2600Pa,
温度:170℃--190℃之间,补燃炉进出口阀门全部开启,适当的开启篦冷机后两室风机给补燃炉提供燃烧所需足够的氧气。此时烘干破可投湿电石渣22 t/h。干电石渣成品水分1。5%以下,成品细度10%以下。成品干电石渣基本符合生产要求。 第二阶段:烘窑升温高温阶段,即尾温从650℃起升至950℃--1050℃窑尾开始投料期间。此阶段窑内耐火砖水分已经基本烘干,并且窑内热含量相对比较充足窑头煤粉燃烧比较充分火焰比较稳定。所以此时一方面可以适当的从窑尾拉部分热风以增加预热器内的热含量,更好更快的烘干预热器及各管道内浇注料。另一方面也可以慢慢开启窑尾废气管道上高温闸板阀门,给烘干破碎提供少量热量,做到既节能又环保。但此时需特别注意的是:拉风首要前提是不影响窑头火焰,不影响烘窑升温制度。因为此阶段主要任务还是以烘干耐火材料为主。 通过实践摸索这个阶段我们具体控制参数如下:烘干破碎进口负压2200Pa—2400Pa,温度:400℃--450℃之间,烘干破碎出口负压2600Pa—2800Pa,
温度:170℃--190℃之间,预热器出口负压100Pa--200Pa,出口温度200℃--300℃之间,烟囱帽全开。(此时在预热器出口高温闸板阀开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烟囱帽的和三次风阀门大小来调整稳定窑头火焰控制升温速率)。补燃炉进出口阀门全部开启,篦冷机后两室风机相应增加少量风量给补燃炉供风。此时烘干破可投湿排电石渣产量36t/h。干电石渣成品水分1。5%以下,成品细度10%以下。成品干电石渣符合生产要求。系统运行良好。 第三阶段:即窑投料运行期间,此阶段因为窑已经投料生产,所以主要热源应转为利用窑尾废气温度为主,故应全部开启窑尾废气高温闸板阀,以高温风机调节来控制窑尾拉风量,并通过调整各控制参数使窑烧成的风、煤、料达到最佳比例,烧出合格的成品孰料。而此时窑产量较低废气温度相对较高,且窑尾所需风量大幅度增加,所以需要通过两个高温闸板阀来调整窑头和窑尾的用风比例。这种系统此时窑头废气阀门担当的是老系统窑头风机的作用,故在保证窑头负压正常的前提下,应该相应关小窑头废气阀门,让风于窑尾烧成所用。这时候窑尾废气温度较高风量较大,所以也是烘干破碎提产的最佳时期,要充分利用窑尾废气热含,在烘干破碎系统工艺设备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破碎湿排电石渣的喂料量。如果此时窑尾废气热含足够,可以停用补燃炉补燃。而在运转后期随着窑系统投料量的增加C1出口废气温度降低和烘干破碎产能的提高,烘湿电石渣所需热含不足的情况下,考虑从新开起补燃炉给烘干破提供不足的热含。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具体控制参数如下:C1出口:负压1400Pa、温度695℃。分解炉出口:负压620Pa、温度770℃,尾温1030℃, 负压200Pa,窑速2.6pm..窑生料投料量55t/h..头煤给定2.8 t/h,尾煤给定:3.4 t/h。烘干破碎进口负压2200Pa—2400Pa,温度:400℃--450℃
之间,烘干破碎出口负压3000Pa—3200Pa,温度:170℃--190℃之间,此时烘干破可投湿排电石渣产量97.2t/h。成品干电石渣质量符合生产要求,系统基本能够平稳运行。 在国内由于此类系统相对还比较少,所以在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上的成熟度,没有以普通石灰石为原料的水泥生产线那么高。我们在试生产期间也出现不少问题和难题。比如:1,在投补燃炉时炉内结焦比较严重。2:窑尾结皮和长厚窑皮。3:电石渣计量设备不稳定。4:烘干破碎产能较低。对于以上难题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处理方案。首先改造补燃炉内燃烧器头部结构,增加出口涡流搅动使煤粉更均匀燃烧。其次增加燃烧室长度目的是让煤粉充分燃烧且燃尽。这样基本可以解决炉内结焦问题;而窑尾结皮和长后窑皮,经取样成分分析,是由原料和煤里的硫碱和有害成分引起,故我们利用窑尾料幕,喂少量烟室生料料幕,降低烟室温度以料幕生料固定烟气里硫含量,再通过窑尾旁路放风系统放10%左右的窑尾烟室气体,阻止有害气体成分富集引起的结皮。这样烟室结皮严重情况基本解决,而烟室结皮少了窑内通风相对就顺畅,热工制度稳定,再加上通过三次风阀门的调整,匹配好窑、炉的用风和头尾煤的用量,就完全可以控制好合适的窑皮长度。对于电石渣计量问题,我们经过现场观察、分析是由电石渣的高流动性,和相对物料温度170℃较高,造成对计量设备的冲击导致计量不稳定。故在转子称入口端增加一个变频星形下料器以缓冲物料,减小物料对称体的冲击,其次做好称体的密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计量不稳定的问题。 剩下最后一个难题就是烘干破碎产能不足问题。从试运行的期间的状况来看,目前影响烘干破产能的主要因素是,成团的湿电石渣来料量的不稳定性,料少的时候破碎主电机几乎为空负荷,而瞬时料量一大就容易造成主电机负荷过大超额定电流而跳停,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压死破碎机转子,使传动皮带打滑(导致摩擦发热而烧皮带).同事还导致破碎机整体震动大,引起设备保护跳停。针对这种情况,第一:我们通过调整用多台压滤机同时下料,以增加输送皮带上料团的密度来保持喂料的连续性,第二:增加破碎入口拦料棒的道数,使如破碎的料更均匀。第三:电器控制上做主电机电流超额定电流时,延时5秒联锁跳停湿电石渣的喂料系统,以保护机电设备的安全。通过以上措施的改进实施,效果大有改善,烘干破碎的运转率有所提高,产量也相应增长,使整条生产线能够基本保持低产连续运行。 从总体上来看因为烘干破产量的限制,导致原料磨没有干电石渣配料而使烧成生料不足,从而限制了窑的产量。而窑不运行或低产运行,烘干破又没有足够的热源来烘电石渣,故在这种系统里窑和烘干破应该视为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在系统调试、试运行期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配置两级预热器,头尾废气一并作为烘干热源的新型烧成系统,工艺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窑的产能不是问题。整个系统的瓶颈就在于烘干破碎的产能问题。只要能解决湿电石渣下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烘干破碎机的产能和运转率的问题,整个系统的产能就能有效的发挥。总的来说我认为,利用全电石渣来烧制水泥熟料的生产工艺技术是比较成熟的。 目前,在我国水泥产能逐渐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维有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全部利用废弃电石渣来代替石灰石烧制水泥熟料,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和生产原料成本。同时,利用掉废电石渣既减少堆积用地,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又减轻了废电石渣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减轻了上游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所以具有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