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 10 -校园英语 /探索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普正芳【摘要】大学英语学习也有了新的目标,社会上已经不需要会背单词会做题考试的学生,而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他们具备优秀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能够在交流中,实际应用中熟练使用自己的英语能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实施教育方法改革,采用多模态理论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就成了大势所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多模态理论视角下英语教学的具体改革方向及策略。
【关键词】多模态理论视角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英语是当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既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的全球化,英语水平也成为大学生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国从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并一直作为重点内容,而如何在现有的语言环境下,切实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一直是众多英语教学者的难题。
一、多模态理论视角原理与优势1.多模态理论。
多模态理论指出,模态是一种用于构建意义的有条理的符号资源,多模态(multimodality)即多符号,其中包括:语言、视觉(图像表格)、听觉、空间以及其它符号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多模态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包括语言、声音、图像、影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多模态教育下,能够改变学生以听讲为主的教育方式,加强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语言文化、实际应用的能力。
2.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教学优势。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模态视角下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1)优化英语学习课堂效果,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并提高了教学质量;(2)全面锻炼大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3)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贴合全球文化多元化和交际多模态发展的本质需要。
二、多模态理论视角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1.改革课程体系。
按照新的课程要求标准,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设计成根据不同体系不同专业需要设计成多元化的大学英语系列教程,而并非被一门公共基础课。
[摘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为导向,对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就业与升学、培养学习兴趣、思政教育、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此为培养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专业英语;就业导向;教学改革;应用型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06-0109-04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①———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向刚,孙敬,刘凤平,黄唯,张贞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就业市场对人才国际化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
所以,那些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人才相对供不应求。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全能”人才的需求,专业英语作为高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化学专业英语是大学基础英语和化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具有独特的学科价值。
化学专业英语开设于化学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掌握化学类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增加其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促进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撰写以及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实际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学生就业和考研的需求,对化学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一)教师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目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既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听、说、读、写能力的年轻专业英语教师严重匮乏,专业英语的教学一般都是由年纪稍长的老教师担任,其教学方式主要是沿袭传统的以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做笔记为主。
讲授的内容也主要是严格按照教材,逐篇讲解词汇和语法等,过程比较枯燥,学生难免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最近几年整体都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改革的情况下,很多院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具有积极作用。
1 公外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综述近年来,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学习热情不高等情况,公外大学英语进行了几轮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对于大学英语应该如何改革的问题,学者间存在较大争议。
观点之一主张大学英语要从通用英语转向学术英语(张杰,2005;韩金龙,2007;蔡基刚 等,2010;蔡基刚,2014)。
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学生对大学英语认可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它仍然以语言基础为重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用英语开展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蔡基刚,2014)。
基于此种认识,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进行了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公外英语教学探索。
也有学者对以上观点和做法持反对态度,认为学术英语是大学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 熊红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摘 要] 借鉴近年来国内公外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基于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主客观需求,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将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相结合,内容涵盖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文学欣赏和学术英语四大板块,兼顾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生的兴趣和客观需求。
研究表明,高校将通用和学术英语相结合基本能够满足硕士研究生对英语课程的多维度需求。
本文建议高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学科和职业英语作为拓展课程。
[关键词] 公外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通用英语;学术英语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needs of postgraduates of non-English majors, an English course covering four modules including critical think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s designed for postgraduates in Wuhan University. The fi 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is course integrating general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can be offered to postgraduates as a preliminary course to meet students’ multiple basic needs, and English for specifi c purposes might be offered to students of higher level of English.Keywords :English for postgraduates of non-English majors ;teaching reform ;general English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07-0097-04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或全部,大学英语应该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将通用英语和专用英语①相结合。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试行一、改革背景教育部办公厅在2006年4号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又一次指导和推动全国各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根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要求》建议;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是12个学分;不到整个必修课144个学分的10%;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鼓励老师采用灵活多变的、互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评估:《要求》提出;高校应对英语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2013年教育部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二、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就陕西省甚至整个西北地区而言;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处于领先地位;所取得教学成果有目共睹..在全国“211”和“985”高校中;我校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同行相差不大;但必须承认的是;我校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尤其是口头交际能力;与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基本落后于全国相当一部分的“211”和“985”高校和陕西省的几所重点高校;导致教师的学术理论水平与我校的教学实践脱节..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尽管我们的学术思维不落人后;但行动上的滞后;尤其是教学实践的模式过于落后;测试与评估模式停留在理论与实验测试阶段而未能获得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结果不尽人意..要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和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领先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基础..当然;学校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共享这个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图表1见第6页反映了我校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经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兄弟院校;例如:同济大学、华东师大、西安交大、首都师范大学等;都在数年前进行了分级教学的实验;对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我校目前已经实现一般要求;勉强达到较高要求;离更高要求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借鉴调研过的全国重点高校的经验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问题1:虽然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投入教学;但由于传统的普通英语教学跟目前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懈怠情绪普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哑巴英语”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托福、雅思等考试通过率低;成为影响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瓶颈问题..对策:1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体系及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和语言水平设置课程;在保证四级通过率的前提下逐步实现课程内容从通用英语向EAP学术英语和ESP 专门用途英语转变..2以教育国际化为契机;实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开设不同课程;给英语程度好的学生开设托福、雅思等考试培训课程;提高通过率;为学生较高水平学生的深造学习及出国交流等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给其他水平学生开设语言技能类和文化拓展类课程;使这些学生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问题2: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与教学理念滞后;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大部分学生虽然在一、二年级完成了大学英语课程学习;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三、四年级没有开设英语课;等到毕业找工作需要时基本遗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外语要求..对策:1制订详细的陕西师范大学基础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对两年的课程进行统一规划;2逐步在三、四年级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大学英语通识型与技能型选修课程;实现四年大学英语学习不断线;保证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问题3:应试教育的指引与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一致;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测试结果也不如人意..对策:1加强自主学习及课堂学习的形成性评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回到课堂;加入实践模拟环节..2根据201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从2015年起;全国将不再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高校自主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考试;自主考查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大学生英语水平..该指导意见如果得到实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冲击将会很大..因此;我校要未雨绸缪;健全校内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建设、考核和监控体系..过渡期间;计划实行“多题多卷”;扩大机考范围;改革评价内容;从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转变到以评价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提高教学考试科学化水平;加大听力理解、口语表达能力考核的权重;通过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3探索建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标准分类体系;自主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自主确定学分学时、自主实施教学活动;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与其他各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结合;尤其是与各专业双语课程的无缝接轨..4积极打造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在原有校级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基础之上;努力争取建设省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努力打造视频公开课;做好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问题4:对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引导不足;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以及学生对教学的配合度和认同度..对策:1采用新生适应性培训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理念与方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和引导..问题5:学生实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欠佳;缺乏包括在国际交流和继续深造方面深入探讨和交流的能力;缺乏文化与科技的国际同步能力;更缺乏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出去的能力和见识..对策:1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要把文化传承贯穿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开设适合大学四年各个阶段、各个水平的通识教育文化类及技能类选修课程.. 2加强教材建设;重点组织编写一批既能反映英语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又能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教材和校本教材..3完善教学内容;适度增加反映中国国情、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阅读内容..4借助我校教师教育平台;加强教学评析;引导大学生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问题6:大学英语教师工作量繁重;没有明确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产出难;科研压力大..对策:组建基于教师研究兴趣的若干个大学英语课程组与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带动教学与科研的同步发展与良性互动;力争将教师从过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解决教学与科研的脱节等问题..问题7: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测试三个环节联系不紧密;决策缺乏理论指导;随意性较强..对策:1将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体现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及测试等环节上;保证整体教学的效率和水平;2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力度;以研究项目的形式组织课程开发与设计..三、大学英语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图本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分级教学与模块化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深度结合..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为14学分;其中;第一学年为大学英语分级基础课教学;占6个学分..第二学年为模块化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共4个学分;三、四年级为选修课程4个学分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见图表2和图表3..图表1 我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图表 2 新教学模式图表3 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四、教改实施步骤与计划进度1.2012年9月--- 2013年1月●理论准备阶段:2011年—2012年12月;依托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改革的可能性;进行前期理论铺垫已完成..●调研阶段: 2012年9月--12月;全国名校与部属师范大学现状调研已完成..重点考察和调研了北师大、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同济大学、西安交大等部属重点大学..2. 2013.3 --- 2013.9●制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计划;组织专家研讨;进一步完善方案、实施的步骤和细节;●与教材出版社合作购买和开发各级别试题库;尤其是制定新生分级考试的水平测试试题形式和内容;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各级试题的信、效度检验;●为基础英语教学中全面推行“课堂教学+基于网络的信息化自主学习”模式做准备;调研和购买相应的网络学习和教学平台及资料;●组织骨干教师及教辅人员制定详细的教学和自主学习计划;与教务处商讨分级教学后可能出现的排课、选课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方案;3. 2013.9 --- 2014.7●在2013级新生中实施“新生适应性训练”计划..利用军训结束后一周时间;安排名师讲座、老生经验交流等活动..●为A级班安排拔尖性、与国际接轨的口语和写作课程..选出有经验的教师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制定;选用最新的托福和雅思考试培训教材;并辅以相应的自编讲义;●在大面积的基础英语教学中试推行课堂教学+基于网络的信息化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在学生及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选出适合我校学生英语水平、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模块化选修课;并组织教师研讨;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内容学习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融合;●根据教师专业和自身兴趣成立课程组;各组内部进行研讨和评估;制定出教学计划和大纲;●试点学期结束后;分析分级教学试点的效果;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为新的教学模式在2014级新生中全面实施做准备..4. 2014.9-2015.8●在2014级新生中全面推行课堂教学+基于网络的信息化自主学习模式;●在2013级学生中推行模块化的拓展类选修课试点..●在二年级选修课中准备部分具有倾向性的EAP类课程;并着手开设学术英语听说、学术英语写作等课程..五、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需支持与条件1. 400座机房改造或新建在不增加本科生招生的前提下可以基本满足自主学习与测试的条件..方案1:位于雁塔校区教学2楼三层的E、F、G三个语音实验室目前可以满足网上自主学习的要求;共150个座位..A、B、C、D、H、I六个听力教室的设备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限;可将这六个教室全部改造成可以进行网上学习的自主学习中心;可提供给300个机位..这项方案预计费用180万元每个教室30万元;共6个教室..方案2:外语学院已搬迁回雁塔校区教学6楼;原搬迁方案中有4个语音教室可供公外教学使用;共200个座位..因此只需再建设200个座位即可满足教改方案中自主学习的要求..该方案预计花费120万元一个50座的教室预计30万元;共四个教室..2. 教学及管理平台建设:建议学校尽快完成两大教学平台建设;即阅读写作平台和视听平台..根据调研;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的“优教学平台”在市场上占据比较大的份额;北京多所高校都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除大的教学平台之外;要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化自主学习;还必需有与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料和试题库建设..根据初步了解;以上教学平台、课程资料及试题库的购买和后期管理升级等预计花费60万元..从2012年初起;我院部分教师在所带的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班级中试用了“批改网”..该学习网站可以对学生在线提交的作文进行批改、打分、错误分析;还可以对班级所有同学的写作作业进行管理和形成性评估;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手的有关写作分析的资料..经过一年的试用;我们体会到“批改网”的确减轻了广大公外教师批改作文的劳动;同时也以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在网上练习写作并不断地修改;从而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购买“批改网”的使用权预计经费15万元..3. 教学教务管理: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全校大学英语教学将进行分级教学;即所有英语课不再按照院系自然班进行;而是按照学生成绩滚动管理..因此教室和上课时间的安排等必须重新统一规划安排;方便教学管理..希望教务处能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保证教学教务工作顺利进行..4. 多媒体课堂随堂录课及即时师生交流平台的建设:1多媒体教室随堂录制课堂讲解内容并将优秀的课堂教学及时提供分享;准许师生随时随地多次点击观看教学并进行评述..此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实施效果甚佳;深受师生欢迎及好评..2建立全校范围内的师生即时通讯平台;即选课的学生与任课教师随时可以进行有关内容的探讨与交流;避免问题的堆积与遗忘..而这样的交流平台也曾在我校以往多个学院的教学管理中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3对学生的优秀作业或创意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平台进行分享、评比和展出..4对教师的优秀资源与精品课件进行分享;避免资源浪费和课程的重复建设..5. 网络信息管理支持:根据有关专家分析;我校网络带宽利用率不到20%;而校外或教育网之外的资源获取又十分受限;这充分降低了网络时代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获取与查询的效率;限制了众多优秀共享资源的获取..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取消学生网络流量的限制或数倍增加流量的配给..六、改革的前景及预期效果目前;我校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时期以及“十二五规划”初步实施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房校长2012年10月做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境遇与选择——基于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的讲话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提出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建设目标与思路..教育信息化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大学英语教学国际化、信息化及考试网络化IBT的需求;从长远来看甚至会成为我校教育模式转型的掣肘因素..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改革;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使大学英语课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真正喜爱的品牌课程..本次改革的特点和预期效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化教学;希望在2-3年内大学英语课程能成为全校信息化教学的试点课程;第二;教学模式的分级化;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外语的需求;尤其是满足我校学生在国际交换生等优秀本科生项目的外语要求;第三;课程设置的通识化与模块化;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本体以及与高中英语模块化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四;教学方式的学生中心化;即逐步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第五;教学效率最大化;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搞科研;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外聘教师数量;第六;以选修课程为基层教学与学术单位;成立基层教学组织---课程组;实现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同步发展;解决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研究方向之问题..本方案试行期间的解释权在教务处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外国语学院2013年6月。
2024年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例文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深切关怀与精心指导,以及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创新精神,不断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我们持续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深化教学理念更新,推进英语教学改革面对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积极学习相关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通过每月的集体教研活动,我们集中学习《课程标准》。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实现“三创新”: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活动从“教”向“学”的转变,有效提升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作为外语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教学业务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 规范备课流程,融合集体与个人备课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轮流选定单元并主讲,明确教学资料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书面教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2. 开展示范课、公开课及听课、评课活动我们鼓励教师开放课堂,允许其他教师自由听课。
本学期安排了资深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竞赛课,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中汲取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勤奋工作,无私奉献面对繁重的工作量,尤其是大多数为女性教师的英语组,全组教师始终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克服各种困难,展现出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
教师之间相互鼓励、积极配合,展现了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优秀团队精神,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牌和办学实力。
四、严格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我们定期进行了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每月一次,并及时进行评课、反思等反馈工作。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简析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新常态。
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一、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互联网+时代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将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相融合,实现信息的跨界融合和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革新和转变的压力。
互联网+时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化程度高: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传播和获取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交流和资源共享。
2.交互性强: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交互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和互动教学。
3.多媒体资源丰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4.跨界融合: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跨界融合和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教育界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1.构建“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信息的传播。
2.规划“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构建“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开展“互联网+”英语学习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各类英语学习活动,包括英语角、英语比赛、线上交流等,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类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作者:高剑嵘来源:《科教导刊》2024年第07期摘要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与创新机遇。
文章着重对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改革思路进行梳理,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改革路径,以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进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国际人才,更好地推动高校的转型與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类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4.7.019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Path of English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in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GAO Jianrong(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cept has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opportunitie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sorting out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reform ideas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It proposes feasible reform paths from two aspects: using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glish level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better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Key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college English; classification teaching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自2018年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促进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与文件。
《英语国家概况1》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报告韦览恩老师是我校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省开课程《英语国家概况1》的责任教师。
她积极探索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授课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建设和实施有效监控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英语国家概况1》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情况1、大胆实践了广西电大“导学→自主学习←辅学”的教学模式《英语国家概况1》课程按照广西电大开放教育“导学→自主学习←辅学”的教学模式思路进行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从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导学视频、文字材料、课堂教学、网上教学、网上作业等环节充分考虑了开放教育学生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开放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2、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英语国家概况1》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文字教材、网上文字教学辅导材料、课程导学教学视频以及《英语国家概况1》网络课件。
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支持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韦览恩老师和技术人员合作制作了《英语国家概况1》网络课件,将文字资料、教学大纲、导学材料、教学视频、综合练习、拓展知识有机融为了一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学的支持与辅导,使学生学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能得到满足。
为此,该课件荣获2005年广播电视大学“东方燕园杯”多媒体课件大赛教师网页组佳作奖以及第五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
3、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活动韦览恩教师重视网上教学的研究,除了在网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该课程的丰富的教学资料外,还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与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交流,学习方式的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增加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韦览恩老师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的场所主要有:广西电大网上教学答疑平台、专业讨论区、BBS论坛等。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学习韦览恩老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小组活动,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好学生吃得饱,差生跟得上。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定
位, 把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内涵,构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教
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为国家培养造就高素
质、创新型、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
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就正式启动大学
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
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也将从大学英语
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改革探索之路。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等院
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内容,
以通过各种英语考试为目标,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所学内容
基本与将来工作缺少直接关联,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目前大学英语
教学的应试倾向严重,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不知道该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以讲解
语言知识为主,阅读以外的能力训练非常薄弱,基本不涉及语用能
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历经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2004
年初教育部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并修改了大
学英语教学大纲,全国180 所重点高校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大学英
语教学改革。
在本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中,教育部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改
革的总体思路:第一,修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制定新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
主、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上来。第二,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
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
(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的模式
上来。第三,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大学教学评价体系。这
三个方面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一个总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
综合应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能基本听懂英文广
播、能进行一般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
[1]。
全国180 所重点院校申报参加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
体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分别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开发的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和视听说课程系统——《大学体验英
语》、《大学英语》(全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时代交互
英语》。
参加试点的各高校组织教师研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领
会文件精神,组织编制适合本校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
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前单一的大班教学模式基础上,适
当的增加小班课堂教学模式、网络中心自主听力练习、课外自主学
习等形式。许多高校还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改善学校的网络教学
平台,建立网络课程,扩充网络平台内容,改善网络管理。同时,
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比如各种英语竞赛、辩论赛、英语角、影视欣赏等,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改革探索的几点思考
1、教学定位
在教学目标方面,大多数高校都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
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其次才是“保
持或提高学生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和“培养学生
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
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
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一教学目标将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比
较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教学定位就要以新的教学目标为方向,培养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提出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决不是要忽视或减少读写能力的培养,
只是目前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强, 但随着社会发展,对英
语听说能力有了较高的需求,所以在我们教学中应对听说有所侧重
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以牺牲读写训练为代价。从目前情况看,我
们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很薄弱,词汇的积累也差强人意,组织表达
的能力欠缺,这些都大大制约和影响了口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我
们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该清醒认识到,由于师资、语言环
境、硬件设备等条件因素的制约,也要实事求是,要把有限的时间
和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倡采用课堂
面授和计算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
养,强调网络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教师利
用多媒体投影设备辅助课堂教学的形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
普及,但是课堂面授和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还是有待全面推
广。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相对自
由和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自由选
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 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
不断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这就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保证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语言从本质上来说
是一种技能训练,好的听力和口语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训练密度
与能力的提高是成正比的。在传统课堂里, 由于教学模式单一、
班级规模较大、教学时间有限, 这种技能训练相对不足,多媒体
和网络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训练,在
网络上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电影、英语节目、英语教学参考片等,
这些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
交际能力。此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
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 实施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
学法创造了条件。学生可以围绕教材中的一个主题, 在教师的指
导下走出教室,利用网络查资料、读文献、做调查、写报告,再回
到教室做陈述和搞讨论。这种活动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
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应用, 真正做到了交际活动和语言学
习相结合。
在开设网络教学的同时,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增长,
很多高校也鼓励开设英语选修课,以更多实用性强、文化性强、知
识性强等对学生辅助英语学习更有帮助的选修课程,以便与课堂教
学和网络教学更好地相互辅助,全面提高教学成果。
3、教师的继续学习问题
如果按照中学《课程标准》要求,那么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将
达到甚至超过《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所以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有
可能将面临没有基础英语课可上的窘境,因此教师的继续学习和进
修问题显得尤为迫切突出。然而纯粹的学历进修或引进高学历的英
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因为高学历的英语专
业毕业的教师,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期间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学、文学、
翻译学等文科类的学术知识,即使教师能开出跟他们专业接近或相
关的选修课程,对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不太适用,而且非英语
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不会很浓。所以未
来高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并且有一定的计算机
知识及操作能力,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能随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要进修本专业的课程,更要拓宽知识面,跨学科
或交叉学科的进修将更显得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对高校英
语教师知识的 大学英语教学引起广泛的重视和议论, 这本身就说
明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希望。
对于外语学习是否越早越好的说法,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四、
六级考试的重大改革,正是基于各种批评和质疑,我们更应该深入
研究有争议的地方,求同存异, 让我们更全面地、慎重地分析和
解决问题,更好的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
能力强,真正能适应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 关于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高
等教育, 2003(12).
[2] 教育部. 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2003.
[3] 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2004.
[4] 朱菊芬. 从国外外语教育改革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j].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 刘延秀,孔宪辉.计算机辅助自主学习+ 课堂的模式探索与
学习者研究[j].外语界,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