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苏州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52.32 KB
- 文档页数:2
第10期2023年4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10April,2023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项目;项目名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框架下的县域产业布局和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LY202134㊂2022年苏州市软科学研究指令性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创新县域金融服务模式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等创新策略与培育体系研究 疫情下,以太仓市为例㊂2022年太仓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政府招商行为逐步向科技招商转变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驱动科招先行 以太仓为例㊂2023年度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杰出青年专项;项目名称:以科技人才招引和服务发展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强省战略建设的新路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JSKJZK2023027㊂作者简介:魏利斌(1984 ),男,辽宁锦州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服务咨询与管理,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金融㊂∗通信作者:王之一(1994 ),男,辽宁沈阳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㊂苏州市强化科技招商工作的实践与研究以太仓市为例魏利斌1,2,杨晓勤3,4,周晓萍1,2,丁安琪1,2,张阳阳5,王之一6∗(1.太仓市科学技术局,江苏太仓215400;2.太仓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招商中心),江苏太仓215400;3.太仓市科技镇长团,江苏太仓215400;4.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0;5.太仓市农业农村局,江苏太仓215400;6.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00)摘要:科技招商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举措㊂太仓市政府的招商行为将逐步向科技招商转变㊂科技招商处于经济 战场 一线,作为太仓市招商引资的特殊前沿形式,对促进太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㊁突破发展困局以及 太仓速度 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体现和落实都具有重要意义㊂太仓市科技招商工作有基础,面临新的机遇和困难,如何认知科技招商,如何与产业招商互补共进,如何解决科技招商存在问题等,文章结合实际进行阐述,提出了思路和举措㊂关键词:政府招商;科技招商;科技金融中图分类号:N19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科技引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招商强化县域创新资源集聚㊂科技招商(以下简称 科招 )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展现更大作为㊁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举措㊂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科技招商工作的指导意见“‘苏州市科技招商白皮书“‘苏州全球科技人才地图“等政策及工具㊂太仓作为苏州市所属重要板块,地处长三角地区核心位置,始终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苏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科技招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决策部署,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将科创作为引领手段,打响太仓科技招商品牌,营造太仓科技招商的良好氛围㊂而政府招商行为,也逐步从产业招商转向科技招商㊂科技招商工作处于经济 战场 一线前沿,是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的重要手段之一,将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县域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㊂近年来,苏州大市范围掀起科技招商的工作热潮㊂太仓市积极响应,加强科技招商统筹推进,引导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集聚㊂1㊀太仓开展科技招商工作的优势㊀㊀科招是前卫的政府招商行为,有择资㊁引才㊁服务㊁跟踪等特点㊂可查文献中,对于科招行为的阐述不多㊂冯秋萍[1]认为,高新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㊂高新区推进科招工作,必须围绕所在城市产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特点,明确目标,收集信息,拓展渠道,建立高素质科招队伍㊂叶双瑜[2]认为,科招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一项重要而具体的工作㊂通过科技项目招商洽谈,加大科技成就的宣传㊁展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㊂通过文献,得知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亦早已被学术界发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是一条已经被学界证明的重要战略举措㊂众多学者对政府招商行为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㊂如何把政府招商行为与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相结合,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服务?太仓处于关键时期,在认清科技招商产业定位的同时,应提早进行布局,将传统的产业招商行为逐步向科技招商转变㊂因为科招有前沿性:一是科招关注点不仅在于如何 引 ,而是更加注重如何 择 ㊂科招是 招商择资 行为㊂科招所引进的项目应具备创新性㊁市场好㊁生态环保等高新成果㊂二是科招工作不止于引 ,更突出 留 的重要性㊂科招项目从筹备组建到最终见效往往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某一环节的缺失往往就会造成优质资源(西工大太仓校区就是一个典型的科招项目)的流失㊂因此,在科招的过程中要确保各个环节衔接到位,使科创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研发活动[3]㊂三是科技招商工作不仅要注重 数 ,更要注重科创项目的连续性㊂在科招工作中所选择的项目彼此之间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研发链条,最终形成集群㊂科招的实质在于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新要素进行整合㊂四是统筹推进科招工作,通过科招洽谈㊁新品展示等措施,拓展科招渠道,提升创新要素水平,加快校地融合创新㊂2㊀太仓市科技招商力量现状㊀㊀太仓市的科技招商队伍,是促进太仓经济发展转型升级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㊂2.1㊀市科招部门(太仓市科技招商中心和市科技招商有限公司)㊀㊀2021年10月14日,太仓市科技招商中心揭牌成立㊂为强化太仓市科技招商力量,创新科技招商模式,2022年2月27日,市场化的太仓市科技招商公司成立㊂ 一中心一司 围绕科技创新㊁产业转型㊁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科研院校㊁投资机构㊁科创载体㊁地方商会㊁创新联盟等多重渠道,重点招引高水平载体平台㊁高科技企业㊁高层次人才㊁高规格科技基金㊁高质量科技服务等创新资源;用好科招平台,完善政策解读㊁服务宣介等内容,更新招商数据库,动态发布招商信息,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商服务机制,加速项目落地㊂截至2022年年底,市科招部门会同各板块提前完成科技招商项目的首年度目标任务,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项目190个,落户项目累计注册金额近35亿元,项目投资总额111亿元,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1055名㊂2.2㊀太仓市招商局㊀㊀太仓市招商局是苏州大市范围内成立较早的招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市级招商引资规划㊁计划,收集项目信息,搞好区域招商引资预测分析,组织开展国内外招商引资工作,负责跨区域㊁跨镇域项目的落实和跟踪服务㊂其内设6个招商部,分别负责高端制造㊁生产性服务㊁航空航天㊁生物医药㊁人工智能等产业招商㊂可以看出,在太仓市招商局的机构分布中,大部分产业招商与科技创新相关㊂2.3㊀各区镇科技招商部门㊀㊀目前,太仓各区镇都有独立的招商部门,从事产业招商㊁科技招商和招才引智等工作,有条件的区镇在机构设置上更为细化㊂例如,太仓高新区2021年成立科技招商中心,2022年又成立了科创发展公司;太仓港区2022年成立了科技招商公司,均有不少于5人的科招人员配备,在强化主动招商意识,强力推进科创人才建设等方面与区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㊂2.4㊀科创载体的招商部门㊀㊀太仓市国资控股的企业中,太仓生物港㊁太仓科技创业园㊁软件园㊁德创园等是太仓拥有的主要科技载体,均有招商部门,吸引与载体产业定位相符的科技型企业㊂例如,太仓高新区成立科创发展公司,专门推动创新载体方面的优质项目招引和培育等㊂同时,作为太仓市级科创平台的太仓智慧谷也配备了一批精干的科招力量,已开展招商招引工作㊂2.5㊀太仓市科技镇长团㊀㊀科技镇长团作为 双招双引 工作的重要抓手,已经成为该项工作的重要生力军,在科技招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截至目前,来自全国高校院所和省部机关122人次的教授专家到太仓基层挂职,帮助全市各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载体㊂例如,江苏先进材料技术研究院㊁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建立均有科技镇长团的牵线和直接参与㊂3㊀太仓市科技招商工作的优势与存在问题㊀㊀太仓市在科技招商工作中,无论是在资金支持还是政策优惠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㊂3.1㊀太仓市科技招商工作的优势㊀㊀一是资金支持㊂太仓市建立了创投㊁科创贷等投融资体系;设立了5亿元人才引导基金,引导创投机构投资初创型人才项目;运用贴息㊁风险补偿等手段完善科技金融体系;鼓励企业申报苏科贷等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需求㊂二是优惠政策,包括人才激励㊁金融扶持㊁税收优惠㊁财政引导㊁产业扶持等政策㊂尤其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方面,2021年太仓市出台了‘关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㊂另外,太仓科技领军人才政策是科技招商工作最有竞争力的 利器 ㊂3.2㊀太仓市科技招商工作存在的问题㊀㊀一是部分区镇的科技招商缺乏统筹㊂核心定位不准㊁对科技创新要素的吸引力不足,部分区镇还未单独设立科技招商部门,力量相对薄弱㊂包括人才和资金㊁政策和服务等创新要素资源的利用有待提升等㊂二是科技项目承载空间急需扩容㊂太仓市载体分布不均衡㊁饱和度较高等一定程度制约项目落地㊂三是科技招商金融生态仍需厚植㊂目前,太仓市近100家金融机构中,备案创投和证券期货机构各8家;且创投基金规模不大,总注册资本112200万元,吸引创新项目的能力有限㊂四是在太仓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分支机构的成果转化不顺畅㊂例如,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的资源很多,但近年的转化成果不多,亟需推进服务㊂4 解决太仓市科技招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4.1㊀进一步明确科技招商的产业定位㊀㊀太仓市的科技招商工作应明确具有差异化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㊂各区镇应选好主攻方向,避免扎堆在高端装备制造㊁航空航天㊁生物医药㊁新材料等领域,应有不同的特色㊂集中力量寻找突破点和符合自身区域特长的发展产业,大力推进招商力度㊂在科招项目上瞄准已成熟落地项目的上下游企业,提高产业聚集度㊂同时确定黑白单范围,例如,有环保问题㊁靠政策不投钱项目等要慎重考虑㊂4.2㊀加快科创载体建设,提高承载力㊀㊀加大科创载体建设力度,形成 科创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 梯队发展㊁遍地开花㊁各有特色的载体体系,确保项目有地可落㊂一是综合利用㊂健全市镇两级孵化链体系,高标准㊁多样化建设 智慧谷 数智科技产业园 等一批载体,提升承载力㊂二是分类管理㊂盘活区镇及国资手里的空间资源,对现有空间资源进行整合,清退一批非科创项目㊂鼓励国资科创载体尽快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㊂三是建立飞地㊂拟在美国硅谷设立科技招商站点,拟在深圳㊁北京㊁上海张江等建立飞地创新中心,采取联动考核模式,强化项目源头引进㊂4.3㊀加强品牌赛事服务和影响力㊀㊀打响 科创太仓 品牌㊂举办好首届T-MAX 科创太仓 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采取 4+1 模式,即4场行业赛㊁1场青年赛,以 市级+区镇 行业+城市 线上+线下 政府+市场 相结合的方式,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先进载运装备)㊁航空航天㊁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㊁数字经济㊁先进材料等领域,广泛征集优质项目,全面吸引优质人才㊂强化 5E太舒心 服务品牌㊂持续优化不见面审批㊁重点项目绿色通道㊁云代理㊁云注册等服务模式,实现了 一站式办结㊁一条龙服务 ,政务服务 便捷㊁快速㊁高效 ㊂发挥太仓市科技局线上㊁线下 双创综合服务平台 的国家级荣誉服务功能,全力优化 政产学研金介 全链条科创生态系统,让科招项目 引得进㊁留得住㊁发展好 ㊂做优 人到太仓才幸福 品牌㊂落实好 人才新政20条 等政策,推动科技㊁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㊁互促并进㊂做细人才服务,将科技人才项目后期服务前移,提前为企业做好科技创新路径谋划,帮助企业更快㊁更稳地走好科创发展之路㊂4.4㊀搭建科技招商的资源网络㊀㊀一是加强相关政府机构㊁国企之间的横向沟通㊂科技招商的开展需要相关机构的配合,企业落户关系到规划㊁经发㊁城管等部门㊂目前太仓市科技载体不仅相对较少,且由于分属不同,彼此沟通不畅,效率不高㊂在引进重点项目时,这一层面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㊂二是通过加强与全球商会㊁行业协会㊁金融界这些可以成为招商 中介 机构的联系及合作,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中介机构运营机制,积极鼓励和发展专业 中介招商 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4]㊂三是加强与校友会㊁ 8+1 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㊁科技镇长团顾问团㊁留学生组织等的沟通㊂4.5㊀拓展科技招商的科技金融资源网络㊀㊀一是做大做强创投行业㊂运作好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加快设立运作生物医药㊁航空航天㊁科技人才等合作子基金,探索建立 基金+园区+产业 的金融服务模式,建立投资项目库,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集群效应㊂二是创新多元融资模式㊂引导银行拓宽抵质押品范围,完善轻资产金融产品体系,在 苏科贷 基础上,大力发展 娄城科创贷 ,为暂无销售的科技人才项目注入资金保障㊂三是放大财政资金效能㊂尽早运营科技型初创企业直投基金,适度降低投融资门槛,培育种子期㊁初创期企业㊂四是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信贷融资等创新策略与培育体系㊂4.6㊀建立科技招商的服务资源网络㊀㊀科技招商,有 吸引 ,更有 服务 ㊂吸引是科技招商的上游工作,服务是科技招商的后续概念㊂创业易守业难㊂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非常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太仓市双创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尤为重要,从而更好地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㊂除此之外,还应该从多方面㊁多角度促进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5]㊂4.7㊀注重对政府科技招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㊀㊀有工作情怀和动力,努力打造个人招商IP㊂作为政府科技招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于科技招商的成绩有着直接影响㊂提高科技招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重中之重,可用岗位练兵比赛㊁业务和礼仪培训等形式进行素养提高㊂5 结语㊀㊀综上所述,科技招商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㊀㊀要抓手和县域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㊂科技招商可以挖掘新动能,点亮城市新未来㊂太仓市将在 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中争做发达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标杆,接续探索基层科技的科技招商等引领手段,在县域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㊂参考文献[1]冯秋萍.我国高新区科技招商思路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8(8):266-268.[2]叶双瑜.强化科技招商形成引资亮点[J].海峡科技,2001(11):4.[3]周文杰.我国高新区科技招商思路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5(20):256.[4]赵成武.中介招商大有可为 大连市中介招商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外资,2008(3):72-73. [5]张文龙,李益娜.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建设模式比较与选择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8):124-127.(编辑㊀李春燕)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promotionin Suzhou city taking Taicang as an exampleWei Libin1 2Yang Xiaoqin3 4Zhou Xiaoping1 2Ding Anqi1 2Zhang Yangyang5Wang Zhiyi6∗1.Jiangsu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Taicang215400 China2.Taicang City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Taicang215400 China3.Taic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Mayor Taicang215400 China4.S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zhou215000 China5.Taica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ureau Taicang215400 China6.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 an710000 ChinaAbstract Technology investment promo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accelerate the gathering of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The investment attraction behavior of Taicang municipal government will gradually shift to technology investment attrac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promotion is on the front line of the economic battlefield . As a special frontier form of investment promotion in Taicang c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aicang s economic structure break through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embody and implement the Taicang speed i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aicang city has a found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promotion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difficulties.How to recogniz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promotion how to complement and advance with industry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how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promo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ideas and measures are proposed.Key words。
生产性服务业理论与实证研究——以苏州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研究。
苏州作为我国的经济强市,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律和推动其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地方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苏州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进行界定和解释。
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运用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分析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规模和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探究其特点和趋势。
3. 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人才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支持、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调研、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对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具有以下预期研究成果:1. 探究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和发展特点;2. 分析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结构、发展趋势等情况;3. 深入探究影响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4. 提出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促进其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1. 由于数据和资料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差;2. 本研究仅以苏州为例,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3. 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本研究无法涵盖所有相关问题。
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双箭齐发山水之城的科创大征程记者 丁云月。
江苏省六部门联合发文公布2018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苏州高新区6家获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高新区上市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将力争集聚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瞪羚企业150家、瞪羚培育企业200家、上市企业超30家,引领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大院大所释放高质高效的创新源多年来,“大院大所”一直是苏州高新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最强大脑”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
去年,包括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在内,苏州高新区新增21家重量级创新载体。
其中,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含金量极高的大11器械、智能制造等重点发展领域。
这仅是区内超1200家拥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的其中6家。
15年来,苏州高新区科技发展资金从2000余万增至6.6亿元;2017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41亿元,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在江苏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雄居第二。
如今的高新区,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近日发布的《苏州高新区瞪羚企业培育实施意见》、《苏州院大所占到半数。
加上此前集聚的“中字头”、“国字头”大院大所,全区共拥有各类重大创新载体百余家。
引进一个大院大所,就能培育起一个新兴产业。
以中科院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为例,5年前落地苏州高新区,前后吸引10多家相关研究载体和产业转化企业落户。
区内集聚的大院大所,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创新原动力。
上一年的数据显示,区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78.5%,列苏州全市十大板块第一;全年获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616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
同一时刻,全区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包括阿里巴巴创新中心、e帮创、半杯水创孵园、创客诚、众创营、创客街6家国家级孵化器。
收稿日期:2023-08-20作者简介:孙良顺(1986-),男,江苏灌云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及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HMSJ0017)。
第56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1月 Vol.56 No.6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Nov.2023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分析———以国内十家高科技园区为例孙良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 要:深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创新主体缺乏、协同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选取入选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十家试点园区为研究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1)培育创新联合体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这需要增强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和协同度。
(2)通过优化政务环境、要素环境、政策与法治环境以及服务环境等,可以提升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3)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制定战略规划,通过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建设开放式格局,夯实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基础。
不同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上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区在进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时,应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在推动主体多样化、要素环境优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共性机制;差异;高科技园区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6-0078-07 一、引言守正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随着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
创业不仅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环境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创业活动提高了就业率,缓解了就业压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来就业。
据统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就业率从2012年的11.22%提高至2018年的20.84%,创业对就业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大学生不仅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其次,大学生创业活动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创业需要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大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创新理念和商业模式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同时,创业活动也可以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转变。
例如,江苏省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入驻,为提高区域产业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大学生创业活动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效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
大学生创业活动可以激发城市和乡村的潜力,促进了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创业活动也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经济效益。
例如,江苏省南通市青年创业大赛吸引了众多创业团队的参与,为南通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大学生创业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业。
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应加强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概述(一)时代背景。
过去中国的标签是“中国制造”,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中国需要转换身份,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在2014年,中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到今天仍在不断落实。
这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更是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和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于我国从社会主义迈进共产主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不断学习创新,技术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发射卫星、提升国防实力等,这些都充分印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从1978年到2010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每年9%的高速状态,各省基本实现全面脱贫。
技术创新不仅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关乎社会民生等方面,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深化感知国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基于国家科技发展投入数据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实际研究,对各省技术创新投入进行聚类分析,找到与各省GDP的相应关系。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官网,范围从2013年至2018年。
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关系研究,通过实例数据得出二者关联性。
宋杰(2019)选取山东省创新投入数据,创建模型,得出技术创新投入能够促进产出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正向贡献率。
李慧敏(2017)从山西省创新与经济转型关系出发,阐明山西省科技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建立合理指标体系,得出经济转型离不开技术发展。
贺青(2014)利用相关实证方法分析政府投入支出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证明这三个方面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
李苗苗(2015)采用2000耀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法对金融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以苏州、西安与洛阳为例高百宁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中旬刊》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选取与洛阳相比处于优势的苏州以及与洛阳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西安做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以期得到有益启示。
洛阳作为重工业基地,应该更多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的释放。
内涵式发展尤为重要,合理选择主干产业,开发好自身资源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
【总页数】2页(P146-147)
【作者】高百宁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 [J], 葛承雍
2.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 [J], 葛承雍
3.苏州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外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楼升凯
4.苏州和温州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J], 陶训健
5.论源生型古都西安——兼与古都洛阳比较 [J], 葛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5期2020年12月No.35December ,2020江苏省苏南地区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李莲英1,贝淑华2(1.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2.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要:文章以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指出作为江苏省科技创新领先区域,苏南地区在科技创新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其自身的基础条件以及经济、区域、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并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研发人员及科研载体4个角度分析苏南地区科技创新现状。
研究表明,苏南地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科研投入力度不足、前沿创新人才缺乏、科技金融体系不完善、科技协同创新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为实现新时期科技创新总体目标,应采取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及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苏南地区;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面上项目;项目名称: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下江苏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苏南地区的案例分析;项目编号:BR2020054。
作者简介:李莲英(1983—),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创新管理。
引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仅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已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只有强化科创,利用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向新时期更高的目标靠拢[1]。
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出台,是我国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提升的基础,指出要在2050年成为全球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历史性、格局性转折,涌现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部分前沿方向也开始进入比肩甚至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从突破点到提升系统能力的重要时期[3]。
苏州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苏州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唐利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9期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正深刻改变着金融生态与环境。
苏州金融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金融科技产业具备一定基础,但与深圳、北京、杭州等地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集聚度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机构。
本文从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现状分析入手,比较同类城市发展经验,评估苏州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对策;苏州引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呼声更加强烈,更需要金融业提供支持。
金融科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得益于国内繁荣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庞大的银行产业和快速膨胀的社会财富,我国金融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
苏州金融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要抓住金融科技发展浪潮,有效提升创新实力,加强金融科技技术创新与应用,吸引人才、资金等产业发展资源。
1苏州金融科技产业基本情况截至2018年末,苏州金融业增加值1520.5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1%;金融机构总数达到859家,其中持牌机构424家,金融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苏州金融科技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和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成立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凝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多方资源;部分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已开始向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收费。
新注册成立的金融科技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不乏东吴金融科技、凯美瑞德等具备成长潜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苏州银行、常熟农商行等部分法人持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提升金融科技创新能力。
2国内先进城市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国内深圳、北京、杭州等具有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基础和先发优势的城市,正在加速推进科技与金融的高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