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3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46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考点集训(五I •九)近现代世界科技硕果678910-、选择题1.牛顿在其《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口然现彖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口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自《原理》问世300以來,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
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A.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B.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C.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D.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2.美国科幻人片《星际穿越》中出现了“虫洞”“黑洞” “时间膨胀” “五维空间” 等科学概念,让很多人人呼“烧脑”。
下列与“时间膨胀”有关的理论是A.牛顿力学反映的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B.广义相对论阐述的四维吋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C.爱因斯坦在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创立的狭义相対论D.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尺度随着观察者速度的改变而改变3.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冇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宇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
这说明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而提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屮向前发展的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4.“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 “这一发现”是指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普朗克的量了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进化的思想对达尔文来说……不是新的,在他以前,这思想已被提出并应用于科学的各领域。
”这里“已被提出并应用科学的各领域”的思想是A.《天演论》B.人猿同祖C.获得性遗传D.细胞学说6.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口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牛存)……第十二,牛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牛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白然科学理论C.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冇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1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1.(2015·济南质量调研)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尝言:“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农民是否享有自由。
”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论断的是导学号 93040699( )A.余粮征集制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余粮征集制是在特殊的条件下,最大限度集中全国物力,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的需要,与孟德斯鸠的论断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试图以大规模生产的形式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农民积极性的挫伤和生产效率低下,也不符合孟德斯鸠的论断,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户经营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与材料中“土地出产之多少”“在于农民是否享有自由”的论断相一致,故C 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其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与孟德斯鸠的论断中强调“土地出产之多少”并不吻合,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5·成都二诊)在改革的某个阶段,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正是沿着这样的改革思路,我们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据此可知,这个阶段导学号 93040700 ( )A.农村承包制在城市改革中全面推行B.中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一批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D.中国经济实现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解析] 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与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个阶段属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故选B。
1条历史发展主线3个知识归纳整合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1.阶层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参加的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2.目的明确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就是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3.层次鲜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民主、科学)不断深化的历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阶段清晰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5.发展曲折各阶级或阶层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吸取教训,继承发展。
[活学活用]1.(2012·浙江五校联考)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
下列政治力量中属于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②洋务派③维新派④资产阶级革命派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B近代中国是从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近代社会转型的国家,其中近代经济、近代政治、近代军事等是中国发展的主流。
①②属于封建势力的代表,其变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③④主张改革原有体制引进西方政治、经济、文教等,是新势力的代表。
二、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的建立以及革命纲领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27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2017·天津卷,92015·浙江卷,192015·北京卷,182015·四川卷,8对现代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考查会集中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其理论成果等内容。
命题角度一般会集中在人物思想主张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和社会作用三个方面分值:2~4分考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形成(1)背景①政治:鸦片战争后,__民族危机__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②阶级:19世纪末,以__孙中山__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个人: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过程①1905年,孙中山提出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统称为“__三民主义__”。
(3)内容三民主义纲领含义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__清朝封建__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__民主共和国__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__国民共享__基础(4)评价①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__辛亥革命__的重要理论指导。
②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2.实践(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__君主专制__政体。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主旨解读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则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相继创立了重要思想理论成果。
线索一: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线索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线索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无产阶级有了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线索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线索1西学东渐——在继承中发展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线索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 、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60~90年代维新思潮(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民主、科学(1)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1)背景: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胜利(2)代表:李大钊(3)阶级: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4)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5)影响: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深化历史理解1.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学习目的: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