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控柴油机匹配整车的高温标定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61.06 KB
- 文档页数:4
整车高温试验温度要求整车高温试验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整车进行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综合试验。
这项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整车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及系统可靠性,确保整车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整车高温试验的温度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温度设置可以更真实地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有效地检测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整车质量。
整车高温试验的温度范围通常是根据所处地域的气候环境、车辆使用环境和相关标准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整车高温试验的温度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空气温度,即环境温度;二是发动机温度,即整车在运行条件下的发动机温度。
这两个方面的温度都是关键因素,对整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整车高温试验来说,试验温度的选择需要符合实际使用环境的温度条件。
试验环境温度一般选取为实际使用环境的最高温度,以保证整车在最高温度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比如,在炎热的地区,试验温度应该高于40摄氏度;在中等温暖地区,试验温度一般选取为35摄氏度左右。
通过将整车置于高温环境下进行实际运行测试,可以模拟出整车在炎热环境中所承受的工作条件,检测整车在高温环境下的各项性能指标和系统可靠性。
整车高温试验中的发动机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发动机是整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整车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高温环境,需要通过试验模拟出来,验证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
发动机的温度要求通常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范围来确定的,一般要求试验温度高于发动机工作温度的上限值。
同时,要考虑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性能,以确保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正常降温,保持工作稳定。
整车高温试验的温度要求不仅是为了验证整车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也是为了确保整车的安全性。
高温环境下,整车的某些零部件可能会出现异常,比如胎压升高、胶料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导致车辆失控、爆胎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高温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潜在问题,对整车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确保整车的安全性能。
柴油发动机水温过高问题浅析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冷却水泵作为汽车发动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其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柴油机水温过高通常会导致散热器中的冷却液沸腾,柴油机功率降低,润滑油粘度降低,柴油机各部件之间摩擦加剧,甚至出现拉缸、气缸垫烧损等严重故障。
当环境温度很高时,当车辆长时间重载运行时,发动机温度可能会超过正常工作范围。
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发动机将过热损坏,发动机舱内的热辐射也可能引起线路火灾和火灾。
发动机热保护控制策略不仅可以保护发动机,还可以提醒驾驶员观察车辆状态。
关键词:柴油机;发动机水温;过分的分析1 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1.1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在任何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冬季发动机过冷。
在发动机冷起动时。
冷却系还妥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1.2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的结构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多数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
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
冷却系统主要南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副水箱、机油冷却器、暖风水箱、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组成。
1.3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的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工作时,水泵将冷却液由散热{lI}吸人并加压.使之经分水管流人发动机缸体水套。
在此,冷却液从气缸壁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继而流到气缸盖水套。
受热升温后沿水管流人散热器内。
由于有风扇的强力抽吸.外部气流由前向后以高速从散热器中通过。
因而受热后的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器的过程中,其热量不断地散到大气中去。
使冷却液本身得到冷却。
再次流到散热器的底部后。
又在水泵的作用下,经水管流入水套,如此不断地循环,使发动机中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件不断地得到冷却。
2柴油机温度高的原因2.1长时间过载运行柴油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会增加油耗和热负荷,导致水温过高。
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
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是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技术性评估和测试,以确定其性能参数和运行状态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机械、电子、控制等技术。
标定方法的实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如ISO、GB等。
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的目的是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能达到国家标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求。
标定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测试前准备、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
在测试前准备阶段,需要对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对测试车辆进行检查和调试,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如加速性能、制动性能、悬挂系统性能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以测试车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在测试结果分析阶段,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对于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标定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车用内燃机电子风扇的标定与匹配》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内燃机电子风扇在车辆冷却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车用内燃机电子风扇的标定与匹配,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降低油耗、减少排放及提高整车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车用内燃机电子风扇的标定与匹配流程、关键技术及其实践应用。
二、电子风扇标定与匹配的重要性车用内燃机电子风扇的标定与匹配是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标定与匹配,可以确保电子风扇在不同转速下提供适当的冷却效果,从而保护发动机免受过热或过冷的影响。
此外,合理的标定与匹配还能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从而提高整车的综合性能。
三、电子风扇标定流程1. 确定标定目标: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需求,设定电子风扇的标定目标,如最大冷却效果、最低油耗等。
2. 收集数据:通过实验或仿真手段,收集内燃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转速、负荷等数据。
3. 建立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内燃机及其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
4. 初始标定:根据模型进行初步的电子风扇标定,得到初步的转速控制策略。
5. 实验验证:将初步标定的结果应用于实际车辆,进行实验验证。
6. 调整优化:根据实验结果,对标定参数进行调整,优化风扇的转速控制策略。
四、电子风扇匹配技术1. 与发动机的匹配:电子风扇需与发动机的功率、转速等参数相匹配,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均能提供适当的冷却效果。
2. 与冷却系统的匹配:电子风扇需与冷却系统的其他部件(如散热器、水泵等)相匹配,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
3. 智能控制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风扇的转速和工作时间,以实现最佳的冷却效果。
五、实践应用1. 提高发动机性能:通过合理的标定与匹配,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2. 降低油耗:合理的标定与匹配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冷却负荷,从而降低油耗。
3. 减少排放:通过优化冷却系统的工况,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电控系统标定匹配开发指南⑴:编写标定匹配大纲标定目的。
试验条件。
相关数据表及参数。
监测记录参数(开发装置监测参数、记录参数)。
标定方法。
注意事项。
⑵:发动机台架标定匹配•发动机整合。
•电控系统集成。
•电控系统输入/输出信号检查电瓶电压、发动机转速和周期、负荷、冷却液温度、油压、进气温度、TPS、氧传感器、喷油脉宽、喷油相位、点火提前角、闭合时间、怠速调节器占空比、EGR占空比、VVT、VIM、CBR等。
•喷油器的选择。
•喷油器无效时间的标定。
喷油器随着电瓶电压的不同,针阀开启斜率(喷油器无效时间)不一样,因此影响喷油量,所以要进行电瓶电压修正。
标定试验是在同一工况下,对于不同的电瓶电压从8V~16V,改变Ti喷油脉宽以得到相同的喷油量,绘出Ti=f(V)关系曲线,以此来确定电瓶电压修正系数。
•A/F分配试验怠速区A/F均匀性≤2%、部分负荷区A/F均匀性≤2%、全负荷区A/F均匀性≤5%、发动机转速>4000转/分A/F均匀性≤5%。
影响各缸均匀性因素:喷油相位、喷油器特性、流束弥散、燃油压力波动、喷油器位置(影响油膜)、进气系统设计(进气管、节流阀体、各管进入位置)等)。
•断点的确定负荷断点等分、速度断点根据全负荷及部分负荷充气效率来确定,要考虑偶发的拐点。
在低转速断点可密集些,如每隔200转/分一个断点。
高转速时(4000转/分以上)可每隔500转/分一个断点。
•全负荷性能(予标定)可进行热力学开发试验)。
全负荷λ=0.87左右、排温≤830~850℃、点火角为爆震点火角减2度。
•曲轴箱通风系统检查选择最大功率点、最大扭矩点、某一转速(3000转/分)从低负荷到全负荷,测量曲轴箱压力与进气压力关系,绘制曲轴箱压力P(N,MAP)图,测出值应满足厂家规定。
一般情况,曲轴箱下部是0~-15mbar低压力。
•喷油相位标定主要影响喷油相位的因素:喷射时间、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发动机运转状态(主要是起动)。
980003电控柴油机的标定和性能优化霍宏煜Ξ 刘巽俊(吉林工业大学) 李 骏 徐 波(长春汽车研究所)摘 要 本文介绍了6110型电控柴油机标定系统设计,提出了优化标定方法。
使用设计的标定系统,运用优化标定方法匹配M D 2T I CS 泵和6110柴油机,在满足排放法规和发动机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实现圆滑丰满的扭矩特性和最佳经济性。
关键词:电控柴油机,标定,性能优化Ca l ibra tion of an Electron ic Con trolled D iesel Eng i neand Its Performance Opti m iza tionHuo Hongyu L iu Xun jun (J ilin 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 L i jun Xu Bo(Changchun A utomobile R esearch Insitute )Abstract A calibrati on system w as designed fo r 6110electronic contro lled diesel engine .A m ethod of op ti m izing calibrati on w as suggested .O n conditi on that the em issi on standards and engine design requirem ents w ere m et ,s moo th and p lump full load to rque and the best po ssible fuel econom y w ere realized .Key words :E lectronic contro lled diesel ,Calibrati on ,Perfo r m ance op ti m izati on引 言 车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开发一般可分为研制开发和应用开发两个阶段。
汽车三⾼(⾼温、⾼原、⾼寒)试验解析!汽车作为出⾏的重要交通⼯具,对性能、寿命等⽅⾯要求极⾼,影响汽车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这就需要汽车经过严格的验证环节才能⾯市;⽽汽车“三⾼”试验正是检验新车品质、排除整车故障的关键⼀环,是考验新车能否适应极端苛刻环境的重要依据,设计开发是否满⾜要求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漫谈君给⼤家带来”三⾼“试验的具体内容!⼀⾼温试验⾼温试验⽓候条件:吐鲁番当地7、8⽉份,⽩天⽓温需在40℃以上。
在此条件下对发动机进⾏调试,使发动机达到最低排放,并尽可能增强车辆动⼒性能,节省燃油,提⾼车辆在夏季的可操作性,能确保汽车在炎热的夏季避免开锅和失⽕等问题的发⽣。
发动机熄⽕保护汽车⾼负荷⾏驶若⼲公⾥后熄⽕停在挡风墙后,15分钟后检测发动机温度。
发动机匹配试验汽车在最恶劣的⾼温⼯作环境下⾼负荷⾏驶, 在连续⾼低速⾏驶和长时间爬坡的过程中,根据实际车辆⾏驶情况,不断进⾏修改和调试电控单元的各参数,使发动机输出功率满⾜汽车各档位、速度的匹配要求,同时,当⽔温达到⼀定限值时就要限制扭矩,从⽽控制加速和车速,使发动机⽔温能稳定在设计范围之内,有效保护发动机,在保护发动机的同时,还保证了汽车⾏驶性能在最佳状态。
共轨油压系统和温度测试汽车在最恶劣的⾼温⼯作环境下, 连续⾼速⾏驶和长时间爬坡的过程中,测试油泵、喷油器和供回油管的油压和本体温度是否在设计范围之内,同时,熄⽕停泊在挡风墙后,测试油泵、喷油器和供回油管本体温度。
ECU及各传感器温度测试汽车在最恶劣的⾼温⼯作环境下, 连续⾼速⾏驶和长时间爬坡的过程中,测试ECU及各传感器的本体温度,并熄⽕停泊在挡风墙后,在45分钟内测试ECU及各传感器的温度情况,确定ECU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整车质量考核试验车在⽓温40℃左右和地⾯温度60℃以上的条件下,⾏驶3000公⾥以上,在此期间需没有因⾼温环境导致零部件(包括橡胶、塑料件)出现质量故障;空调在外界⽓温42℃、地⾯温度61℃时车室内温度是23℃—24℃,根据⼈的实际感受,舒适度满⾜要求。
柴油车发动机高温处理方法柴油车发动机高温处理方法柴油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其发动机的高温处理方法是保证其运行效果和寿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着重介绍柴油车发动机高温处理方法。
一、了解高温处理的主要原因在谈论高温处理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高温处理的主要原因。
柴油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高压喷油系统、燃油喷射器、气缸内混合空气和高压缸内温度的协同作用,会产生高温和高压。
这些高温和高压会对发动机部件造成较大的热应力和热疲劳,进而导致部件的损坏和降低发动机的性能。
因此,高温处理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发动机温度,减少部件的热应力和热疲劳。
二、高温处理方法1. 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系统是控制柴油车发动机温度的关键。
通过提高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的效果,可以增加发动机的散热面积和风降温效果。
在炎热天气或长时间高负荷工况下,可以采用额外的冷却设备或增大风扇轮的尺寸。
此外,定期清洗散热器表面和更换冷却液也是提高散热效果的重要措施。
2. 优化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减少发动机高温非常重要。
使用高质量的机油和定期更换机油是维护润滑系统的基本要求。
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换气缸套、活塞环等易磨损零部件也是防止发动机高温的关键措施。
3. 引入辅助冷却系统在柴油车高温处理中,可以引入辅助冷却系统来帮助降低发动机温度。
例如,采用水冷式涡轮增压器,通过喷洒水雾冷却增压器的压气机和涡轮叶片,降低进气温度。
此外,可以添加溴化物或冷却剂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发动机成分的热应激。
4. 控制燃油供应量和喷射时间合理控制燃油供应量和喷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燃烧温度,减少高温对发动机部件的损害。
通过安装噪声抑制材料,并提高燃油喷射器的精度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5. 优化进气系统设计进气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通过优化进气道设计,增大进气阻力、提高进气量和降低进气温度,可以有效降低柴油车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这一方法在改善发动机的热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动机ECU匹配标定基本概述ECU内部的控制策略是固定的,但其包含的数千个自由参数是可调的。
对不同的发动机,不同的车型,这些参数都需要进行调试优化,使得整车通过各种排放法规并满足各种驾驶性能指标。
这一调试过程被称之为发动机匹配标定。
匹配标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台架试验、可控环境实验室试验、基于数学模型的标定计算、排放试验、功能验证试验等。
ECU标定系统的主要类型有:1)ATI VISION CCP 标定系统;2)ATI VISION M6标定系统;3)ETAS INCA CCP标定系统;4)ETAS INCA ETK标定系统等。
但无论那一种标定系统都离不开软件和硬件的支持。
目前,我公司提供的软件平台主要有:ATI VISION、ETAS INCA、RA DiagRA MCD.这三种软件各有特色,但均包含项目管理、标定、数据分析及标定对比等功能。
同时,我公司也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丰富的硬件支持模块:Therme-Scan SMB/CAN温度采集模块、Dual-Scan SMB/CAN温度-模拟信号混合采集模块、AD-Scan SMB/CAN模拟信号数据采集模块、Thermo-Scan Minimcdule CAN温度采集微型模块、AD-Scan Minimodul CAN 微型模拟信号数据采集工具、ATI EDAQ Modules数据采集模块、Lambda测量仪、Bosch宽域型氧传感器、IGTM-2000点火时间测试仪、SmartTach通用转速测试仪等。
而且,基于我们丰富的软硬资源,我们还将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搭建起完整的ECU匹配标定平台。
发动机ECU快速开发平台-NO-Hooks技术NO-Hooks OnTarget 是一项最新的美国专利技术。
该产品是一款软件工具,主要用于ECU策略软件开发与标定。
这一产品功能强大,价格低廉,无需任何附加硬件。
用户可首先用SimulinkR建立新的控制策略开的与标定,EOBD(OBDⅡ)开发,标定及功能验证、对车辆设置某种特定工作状态或进行某种重复试验。
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标定⽅案(⼀)本⽂⾸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标定的⼯作内容,然后针对整车热管理系统标定⼯作流程,分别从试验前期准备、标定⽅案编制、⼀阶段环境仓试验标定、⼆阶段道路试验标定⼏个⽅⾯进⾏介绍,最后介绍了中国汽研在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标定试验领域的硬件资源和技术能⼒以及重庆市特有的⾼温坡道环境。
中国汽研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持续耕耘,为⼴⼤汽车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01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标定内容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了电池,电机的冷却系统,乘员舱的空调系统和除霜除雾功能,以及VCU整车控制器对各部件的热管理控制。
⽽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标定⼯作指整车热管理策略在⾼温/⾼寒等极限条件下,对开发的热管理系统性能进⾏试验验证与适应性修改,从⽽保证整车热管理性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达到设计的热管理性能,同时能兼顾低能耗与驾驶舒适性等指标。
主要内容包括:(1)发动机(混动)、电机等部件⾼温回路冷却策略标定;(2)电池冷却策略标定;(3)乘员舱降温策略标定;(4)电池加热策略标定;(5)乘员舱采暖策略标定;(6)除霜与除雾策略标定;(7)电池与乘员舱协调冷却策略标定;(8)电池与乘员舱协调加热策略标定等。
02热管理标定流程中国汽研基于市场需求制定了整车热管理系统标定⼯作流程,包括热管理物理架构梳理,整车热管理功能⽂档分析,整车测试设备准备,整车热管理策略标定⼯况制定,⼀阶段环境仓标定试验,⼆阶段道路标定试验六个部分。
图1 热管理系统标定⼯作流程整车热管理物理架构梳理与功能⽂档分析是进⾏标定⼯况制定的前提条件,根据车辆热管理的物理架构和功能策略,针对性制定标定⼯况。
明确整车热管理模式及其应⽤场景,梳理各模式下信号需求与接收发送路径,分析指定模式进⼊与退出触发条件、执⾏器执⾏动作与联动动作,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定测试⼯况。
根据要求的应⽤场景与制定的⼯况,选择合适的环境仓参数以及合适的天⽓与道路进⾏测试标定,分析测试结果,冻结各阶段标定参数。
第31卷第2期 2014年4月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I.c.E&Powerplant Vo1.31 No.2
Apr.2014
【设计开发】 浅析电控柴油机匹配整车的高温标定方法
曲兴年 (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扬州 225131)
摘要:主要是以电控组合泵柴油发动机为例,简介电控柴油机匹配整车的高温标定方法。 关键词:标定;电控组合泵;整车 中图分类号:TK42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397(2014)02—0018—03
Analysis of High——temperature Calibration of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Diesel Engine Matching to Vehicle
Qu Xing——nian (Weichai Power Yangzhou Diesel Engine Co.,Ltd,Yangzhou 225131,China)
Abstract:The diesel engines with 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ssembly pump is taken as an ex— ample to discuss how to use the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method to match diesel engine with a vehi- cle. Key Words:Calibration;ECAP;Vehicle
引 言 仪器设备;电控系统采集仪。 目前在国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优化标定方法 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优化标定方法,这样可以缩短 标定周期,降低标定费用,同时能得到更好的标定结 果,是目前发动机优化标定的最新研究方向。而国 内电控标定技术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国内各主要发 动机生产厂对电控标定技术的应用表现出极大的兴 趣,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市场上来看,电控标定技术在 国内都在不断成熟,因而本文是通过进行电控柴油 机高温地区的标定,验证柴油机匹配在整车上的高 温地区使用性能,并通过此试验简单的介绍电控柴 油机匹配整车的高温标定方法。 1 试验准备 发动机(含发动机本身描述、台架数据);车辆 (型号、质量(加载前后)、速比等必要参数);热电偶 和压力传感器(型号及其安装位置);道路测试试验 2标定内容 根据试验验证发动机的性能及可靠性,确定能 满足整车高温需要的MAP图,并与前期MAP相结 合,制作满足高温地区的MAP。 2.1高温标定项目 a)整车高温地区冷态起动试验,高温条件下空 油箱起动试验; b)热起动标定,高温条件下零部件可靠性的考 核,高温条件下柴油温度测试; C)过热保护标定; d)整车驾驶性标定; e)模拟故障标定。 2.2高温标定目的 a)高温条件下零部件可靠性考核;b)热起动; c)防止发动机过热;d)维持发动机的动力性;e)降 低烟度。
作者简介:曲兴年(1981一),黑龙江肇东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燃机的电控匹配标定及产品性能开发 与测试。 收稿日期:2014—01—22 2014年第2期 曲兴年: 浅析电控柴油机匹配整车的高温标定方法 2.3高温标定方案 2.3.1 整车高温地区冷态起动试验,高温条件下空 油箱起动试验 a)整车高温地区冷态起动试验:样车露天静置 一晚(超过12小时),在第二天早晨,车辆冷却液温 度和环境温度一致时起动发动机,能够连续起动成 功。 b)空油箱起动试验:在高温环境下,让油箱燃 油消耗净,然后加满燃油进行起动,看起动的时问, 起动时间的长短由低压管路状态和输油泵的工作能 力决定。记录相关数据(注:保证燃油系统没有空 气,如有空气需要排气)。 试验方法:将油箱内的燃油全部放出,然后再加 入燃油到进油管进油口高度。起动发动机,检验发 动机的起动性能。 2.3.2热起动标定,高温条件下零部件可靠性的考 核,高温条件下柴油温度测试 a)热起动标定: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整车低 档爬长坡运行至发动机出水温度基本不再上升时停 机,这时由于没有冷却液循环,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 会继续升高,观察发动机出水温度约5分钟,当水温 不再上升且基本稳定时,起动发动机,看发动机是否 能顺利起动,标定起动油量高温部分MAP。记录数 据如表1。 表1热起动情况 地点 吐鲁番 对间 2008一O7—10 水温/qC 1O3 102 97 97 96 96 起动时间/s 0.75 0.95 0.72 O.67 0.84 0.7l 拖动转速/r・min 384 399 387 331 3l1 314 起动次数 1 1 1 1 1 1 稳定时间/s 2.6 2.5 2.4 4 2 2.7 起动评价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高温条件下,各种传感器温度测试,ECU温度 测试。检查的目的是检测在高温环境下各种传感 器、执行器和ECU的工作温度是否超过规定使用温 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高温条件下,柴油温度试验。柴油温度是否在规 定的可用范围之内,如果超过许用范围,可能会影响 到系统的润滑和供油量的精确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方法:高档低速及低档高速爬长/陡坡,使发动 机冷却液温度尽快达到最高,同时监测ECU内部和 表面及各个传感器温度。直到各种传感器、执行器 和ECU的工作温度达到平衡温度不再升高时,观察 是否超出各零部件最高温度要求。记录相关数据表 2和表3。 表2不同时间、地点的温度值记录 地点 时间 大气温度/℃ 出水温度/cc 吐鲁番 2008.7.10AM 35 95 吐鲁番火焰山 2008.7.10PM 40 100 表3各传感器监控温度 中冷后温度 水温 油温 \ ECU 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 使用温度范围/℃ 一40—12O 一40~125 —40~12O 一40—120 吐鲁番平衡后温度/℃ 55 56 95 6 火焰山平衡后温度/oc 62 75 1OO 69 b)过热保护标定 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外界温度高,发动机会出现 过热的现象。过热保护就是发动机在水温过高的时 候,减少喷油量,让发动机在小负荷运转,保证发动 机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重点标定水温高时的功率 限制量,找到发动机水温不过高和动力性之问的平 衡。主要标定水温燃油、进气保护三张MAP。 试验方法:模拟冷却系统故障,人为的堵上散热 器的进风口,让发动机的水温迅速升至100 ̄C左右, 找出合适温度点和最高限制油量,使得发动机进入 热保护工况后,能够正常运行不熄火,并且能用一档 起步运行,动力性相对较好。
I === f一— 一一 23 13 2 0-20- l_ / !- ,。 ~ },一、一
-1.: l1 ; 1 } j 10 7 522 : :
, . b lTl 95。 l; l。: 也¨旷丁 — 3 。4b 5 百l6 —l; —j5一 5 9;o 9;100 ; I_ 矗 Io
图1过热保护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可看出采取热保护策略后ECU能够 通过限制功率输出而使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 度、燃油温度、进气温度)维持在某个安全的温度之 下,防止开锅等情况发生,保护了发动机,并且能够 保持一定的功率输出,达到温度和功率的平衡,记录 运行数据:见图1(对每一试验必须标明气温、车辆 驾驶感觉)。 ・20・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试验结果:发动机进入保护后驾驶感觉良好,各 项数据均正常如表4。 表4温度和功率平衡时的温度记录表 发动机转速 进气温度 燃油温度 外特性油量 水温超温 进气超温 燃油超温 试验地点 时间 水温/ ̄C /℃ /qC /℃ 下降百分比 保护 保护 保护 吐鲁番 2008.7.10AM l900 99 85 66 40% 有 有 无 吐鲁番 2008.7.1OPM 2600 99 85 67 20% 有 有 无 驾驶感觉 发动机进入保护后,驾驶感顺畅,无明显搓车感觉及功率下降感觉。 2.3.3整车动力性能试验 由于环境温度高,可能会影响到怠速(见图2) 和驾驶的稳定性,对不同车速工况、发动机工况进行 检查,是否有不稳的现象(见图3),如果有不稳的情 况,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温度增加燃油温度修正系数 值。 so-2248m24 -~……—一 ——~——…~—— 20-20-: I6-18 12-16 8一I4 4-l2 0一l0 i .4—8 …一~ 一一一_._^…一一~~一 。一 … …一一~… ’ 一~一 ・8—6...一——一一…一…~ ~一…~一…~ — ..一...——————~— 一一一…~ I 2 4-i I6 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I10 】20 1 30 l40 150 整车加速试验:直道停车二挡全油门起步,记录 换挡情况、换挡点,来回二次并记录是否带空调(若 有条件补作滑行试验)。 最高车速:发动机运行到标定点2600r/rain时, 记录发动机的各运行参数。 油耗试验:记录车辆里程、路况程度、车载多少 和总加油数,计算发动机平均油耗(通常时间、路程 越长,数值越准确越好)。如果可能的话做一次百 公里油耗试验。 试验结果:整车在40 ̄C以上的高温地区,加速, 超车,爬坡性能良好。 热起步和驾驶性试验记录表如表5。 触 # 量减 黑 墓I 蓑…1^ 1 一… ……… …u …l—J—l I u l
28- 24 100j3 32 的烟度情况,如果烟度超标,需要进行空燃比的调
整。标定空燃比MAP。 驻 方法:发动机满载及超载情况下,采用急加速、
1 一 。。 ’…一 一。。 一一……~一1. ~…… 4 0]5i黑 ̄j b 爬陡坡、停车自由加速烟度等工况进行烟度的观察,
12-  ̄ ; , ; 并对驾驶的动力性进行评价。
。 。 。 。 。 。”。 。 。 。 试验结果:停车自由加速、在高温地区满载加速 图3转向怠速运行数据 爬坡,安置2个人(每200米1个,每过一人便进行 换档加速)进行观察,均没有发现明显可视烟度。 表5热起步和驾驶性试验记录表 起动时间/地点 环境温度/℃ 起步平衡性评价
Q : : 量查 38 : : 量蚕
42
起步加速 平稳 l 平稳 起步难易程度 易 l 易 起步有无熄火黑烟 无 f 无 热怠速评价 无负载怠速/(r/min) ±5 I ±5 急打方向怠速/(r/rain) ±8o(不影响正常运行) l ±80(不影响正常运行) 开关电器负载怠速/(r/min) ±5 l ±5 驾驶性试验和评价
一挡怠速 正常平稳 正常平稳 二挡怠速 正常平稳 正常平稳 :档怠涑 转速波动较大,可起步 第一次起步熄火,更改燃油温度修正后,可起步 换挡加速是否流畅,有无加速迟滞,冲撞 流畅,无迟滞,冲撞 流畅,无迟滞,冲撞 减速是否平顺,有无突降熄火 平顺,无熄火现象 平顺,无熄火现象 车速(km/h) 最高100 最高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