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4.36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标签: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肾脏及与肾脏有关疾病的最终归宿,预后严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据美国卫生经费管理署资料显示,20世纪末美国已有近30万例慢性肾衰患者,我国每年约有13万人发生慢性肾衰。
虽然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术的开展为慢性肾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由于存在费用高、肾源不足及各种并发症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尚无法普及。
因此,积极寻找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非透析疗法(包括中医药)仍然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肾衰属于中医学的“关格”、“肾劳”、“溺毒”等病证的范畴,其病位在肾,由于慢性肾衰时肾之升降开阖失常,精微不摄而漏出,水浊不泄而潴留,浊阴郁滞,病理产物遂成致病因素,脏腑受害与浊阴弥漫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祛湿化痰以清泄浊邪饮食入胃,如脾胃运化失健,肾司开阖无能,升降出入失常,则饮食不化精微,转为水湿,凝聚成痰,郁滞成浊,故治疗应祛湿化痰泄浊,常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等。
其中,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配合陈皮理气化痰,气顺则痰化;茯苓化湿健脾,湿去则痰消;竹茹清热化痰和胃。
若痰浊上扰心神,蒙蔽清窍,患者出现嗜睡、朦胧等症时,则配合菖蒲、远志、郁金之类化痰浊而宣清窍。
在实践体会,祛湿化痰泄浊方药,配理气之品每有相得益彰之妙,因理气之品能使气机宣畅,三焦通调,从而协同他药起泄浊之功。
惟本病患者正气已亏,理气药不宜过于香燥猛烈,除陈皮外,可酌情选用枳壳、佛手、香橼皮之类。
2 清热解毒以专治标实湿浊不得正常排泄,郁滞体内,久则易从热化,酿成邪毒,湿热与邪毒胶着,迁延难解,且久病体虚,常易重感外邪,邪气入里化热,也急当清解,故清热解毒也是泄浊之常法。
中医治疗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研究发表时间:2014-07-08T09:53:30.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2期供稿作者:董金荣[导读] 迁延不愈导致病情加重,损伤阴导致耗气,形成气阴两虚的情况。
董金荣(辽宁省兴城市中医医院 1251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中医和西医分组治疗,研究了中医辨证方法对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效果,证实了中医治疗安全性高、可广泛使用的特点。
【关键词】中医肾功能不全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34-02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为32例患者,其中男患22例,女患10例。
平均年龄(38.7±10.5)岁,根据中医辨证的方法分型,其中14例湿浊瘀毒型,10例脾肾阳虚型,8例心肾阳虚型;乙组30例患者,其中男患17例,女患13例,平均年龄(37.6±10.4)岁,分型为14例湿浊瘀毒型,9例脾肾阳虚型,7例心肾阳虚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其中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时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2.1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慢性肾功能不全分别三种症型:①湿浊瘀毒型:此型主证舌苔白腻,口有尿味,呕吐频作。
②脾肾阳虚型:舌苔白滑,舌淡胖润,脉沉弱,食少便溏恶心呕吐畏寒肢冷。
③心肾阳虚型:舌苔薄白,脉沉细,失眠胸闷,畏寒肢冷,心慌气短。
2.2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理论治疗的方法:甲组32例患者以中医四诊合参辨证后加以中药治疗,治疗方法如下:①湿浊瘀毒型:藿香35g,地榆35g,连翘15g,枳实15g,茯苓15g,泽泻5g,白茅根45g,车前子10g,丹参40g,金银花35g,厚朴15g,大黄5g,半夏5g,茯苓10g,黄芪40g。
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读】肾功能不全病症是我们常见的肾脏病症之一,肾功能不全被忽略或者是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将慢慢变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症,它给患者身体带来伤害的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产生了沉重负担。
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我们首先得了解它的原因、症状,最后才能对症下药治疗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特征。
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进展性肾疾病最终都可能会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症,也因此,造成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性肾小球肾炎、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等因素。
医学上,慢性肾功能不全被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主要表现: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明显的症状。
2、肾功能不全期主要表现: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50%以下,血肌酐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主要表现: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血肌酐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患者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主要表现::内生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血肌酐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是日常常见的肾脏病症之一,它能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的时甚至可以致死。
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因素有很多,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各种进展性肾疾病发展而来。
临床上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归纳为由三种肾脏疾病引起。
四逆五苓汤对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肾功能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四逆五苓汤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中医组44 例与西医组44例,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五苓汤。
对比疗效和肾功能。
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治疗后中医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明显低于西医组(P< 0.05)。
中医组与西医组中医候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证患者而言,采用四逆五苓汤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四逆五苓汤;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证;肾功能慢性肾炎在肾脏疾病中十分常见,该疾病属于肾脏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慢性肾炎主要是由于肾脏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肾小球纤维硬化和细胞膜过度增殖,导致肾脏内毛细血管的管腔变狭窄,从而堵塞毛细血管,影响肾内血液的供给最终可能会导致肾脏器官组织损伤或者衰竭。
肾脏是人体中清除人体代谢毒物和废物及生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具有吸收蛋白质、水分和葡萄糖等物质,可以保持电解质的平衡,协调机体内环境稳定。
肾脏受损可能会导致血肌酐、尿蛋白及尿素氮水平的上升,从而诱发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和血尿等症状,以目前医学水平很难彻底康复。
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病进展缓慢,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肾功能不全,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可进展成慢性肾衰竭,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证是指由于温煦失职,肾阳虚衰及气化失调等症状引发的一类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为畏寒怕冷、舌淡体胖、精神不振和腰膝酸软等症状。
常见于男性阳痿早泄,女性宫寒不孕。
西医是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证的常用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迁延难愈[2]、血尿、水肿、高血压。
人到老年,身体渐渐退化,疾病开始缠身,主管排泄的肾脏,容易受到疾病和药物的伤害。
最初可能只是肾功能减退,如不及时正确治疗,持续下去,肾功能就会渐渐衰竭,甚至导致尿毒症,肾脏完全失去功能,只能依赖透析等手段治疗,花费巨大,肾功能也无法恢复。
所以,在肾衰发展到尿毒症之前,甚至更早,就要进行合理的治疗。
治疗肾衰、肾功能不全,西药有很多选择,对其熟悉的人不少。
相对而言,中药在治疗肾衰、肾功能不全等肾病上的作用,大家还颇为陌生,在中医院以外的地方,使用也还不够广泛。
不过,这类中药在治疗肾衰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存在的价值。
比如,我们今天要谈到的参乌益肾片。
指导专家: 南京博大肾科医院教授 王钢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祖贻解放军第95医院肾内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黄建华整 理: 李宇杰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可以通过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根等,调节人体的多种平衡。
同时,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
这些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人体得以正常运转。
肾脏还是人体的“排毒工厂”,是人体排出“废物”的重要脏器之一,如果患有肾病,没有得到积极和有效的治疗,受伤的肾脏排泄功能会打折扣,就会逐渐发展成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最后发展成尿毒症(终末期肾衰),严重威胁人的生命。
编辑/李宇杰****************专家评药治疗肾衰,我国古方里便有不少经典,比如金匮肾气丸和全鹿丸。
前者是中药经典——六味地黄丸加入桂枝、附子而成,可以补肾阳虚;而全鹿丸可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用于脾肾两亏。
而到了现代,说到治肾衰的中药,就不得不提到参乌益肾片。
它是著名中医肾病专家邹云翔先生治疗肾衰竭四十余年的经验方,其前身是邹云翔先生根据自身多年用药经验发明的保肾甲丸和保肾乙丸。
保肾甲丸主要成分有党参、黄芪、巴戟天、鹿角片、杜仲、地黄、枸杞子、当归、桃仁、红花、丹参、六月雪等,是邹云翔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经验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
导语: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是有很多中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下,这样对于我们在生活中治疗肾功能不全这种疾
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是有很多中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下,这样对于我们在生活中治疗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是有帮助。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以及生地等药材来治疗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希望你们可以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介绍的中医治疗。
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在生活中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它,这样不仅可以治本而且可以治标,所以对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是有很大的疗效的,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去选择治疗的方法。
中医可以治疗的
我们根据肾病的不同病理类型,同一病症的不同时期调整配方,达到一人一方,以辩证论治的原则,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修复肾细胞以中药为主,辅以西药,中西结合,标本兼治,能使处于休眠的生长因子(TGF-β)不断产生新的肾细胞,数量可恢复到原来的50%以上。
血肌酐增高是因为肾脏的功能细胞减少,滤过功能受损,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出现血肌酐增高,治疗中医为主,调节脏腑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控制炎症反应,抑制肾脏纤维化的进展,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保护肾功能,从而降低血肌酐。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口干唇噪,咽喉疼痛,腰膝酸软,面目水肿,睡眠不佳,尿赤量少,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
方用保真汤加减。
处方: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生地、知母、黄柏、石斛、赤白芍、丹参。
若脾气亏虚者去生地、石斛、知母,加党参;肾阴偏虚者去黄芪,加二至丸、沙参、桑椹子;苔黄垢腻者去黄芪、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