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足迹分析对侦查破案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13
浅谈足迹检验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作者:李金盾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2期[摘要]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利用足迹检验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案件的解决率。
本文以足迹检验为视角,综合分析足迹检验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与完善策略。
[关键词]足迹检验;刑事侦查;;犯罪证据中图分类号:TG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294-01引言足迹又称脚印,是指人体足部在裸露状态下或被鞋袜覆盖的装填下,足部活动在载痕体上遗留的痕迹。
刑事足迹检验是指运用足迹学理论与检查方法对犯罪现场遗留足迹进行检验的应用学科。
足迹检验对确定刑事案件性质,明确案件范围,提供案件侦破线索均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刑事审判中,足迹检验结论也可作为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用于案件证明。
其中足迹检验技术就是痕迹检验技术中的一种具体的检验方法,它主要是指针对犯罪现场留有的足迹、踩踏痕迹进行检验的方法。
是刑事侦查案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
本文就主要从以下几分方面入手,对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
1 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人类的足迹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信息,不同的人其足迹特征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案件侦查中应用足迹检验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侦查案件进行定性如某地发生的一起案件中,公路旁有一具女尸,尸体有被汽车碾压过的痕迹。
办案人员经过侦查,发现尸体周围存在除死者本人以外的两个明显的足迹,因此,办案人员就可以以此初步断定这其案件很有可能是一起他杀案件,而非自杀案件。
1.2 提供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足迹所携带的信息众多,例如:犯罪嫌疑人身高、体重、行为方式及人数等。
能够有效为案件提供侦查方向,缩小案件侦查范围。
以我国天津市盗窃扶贫款案件为例进行分析。
2015年5月27日,天津市滨海区发生盗窃扶贫款案件。
案发现场共遗留足迹27枚,经初步侦查,27枚足迹鞋底花纹一致,大小一致,但足迹深浅不一。
民营科技2018年第10期科技创新浅谈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吴启帅刘宇(佳木斯铁路公安处刑事技术支队,黑龙江佳木斯154000)足迹是人站立行走等活动时自身重量和人体肌力通过脚作用地面等客体上形成的痕迹,是破案的重要物证之一。
足迹分析是侦查破案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利用足迹可以判明案情、分析罪犯特点、查明罪犯人数、作案过程、排除嫌疑人及揭露证实犯罪等等。
如何发挥好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案例1、2011年某市某商店柜台被撬,犯罪嫌疑人盗窃现金20000余元。
现场勘查中,在室内提取同一种类的平面灰尘足迹若干枚,通过测得足迹全长为26cm,掌宽为9.7cm,为42码鞋,穿鞋人身高在174cm以上;根据鞋底花纹的磨损程度分析此鞋为较新鞋;根据鞋底压力面及重力点的走向,分析穿此鞋的人体质较好,体态中等,年龄为30岁左右,可能偏轻。
此案经过十余天的侦破,顺利告破。
破案后认证:犯罪嫌疑人姚某,男,1979年2月24日生,体质好,体态中等,身高177cm,赤足长25.5cm,穿一双标有43码的不正规厂家生产的半新旧牛筋底帆布休闲鞋。
与先期分析比照发现在体态、体质、身高、年龄上分析尚可。
案后体会:通过足迹分析,能够全面、完整的提出案犯的有关自然条件,缩小侦查范围,准确地确定犯罪嫌疑人,本案通过现场遗留足迹的分析,破案后认证与技术人员分析的情况基本一致,说明足迹分析能够为案件的破获提供有力线索。
案例2、2012年2月14日,某市某商店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
犯罪分子破坏门锁进入商店行窃时与被害人遭遇,于是用随身携带的锤子将被害人杀死,劫走商店大量现金然后离开现场。
在现场勘查中发现除被害人鞋印以外的其他种类鞋印一种。
侦查人员串并了近期发生在全市的同类型的案件,在三起同类型的案件中的现场分别出现与2012年2月14日入室抢劫杀人案同一类型的鞋印,经细致比对,鞋印的花纹种类、大小及细节特征均吻合,于是分析出上述三起入室盗窃案件与2012年2月14日入室抢劫杀人案应为同一作案人所为。
试析足迹勘查重点及检验在凶杀案件中的作用论文摘要在现场勘查中,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物证,但其运用被不断弱化,原因主要在于现场足迹提取合格率不高、样本足迹制作不规范、鉴定方法未被广大技术员所掌握、足迹档案管理方式老化等方面,很多技术人员往往忽视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凶杀案的侦破中,对现场条件差、排查难度大的灰尘足迹更是不愿保护、显现和提取。
而这种灰尘足迹很可能成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的关键所在。
足迹检验鉴定如果能与压力分布系统、运动捕捉系统等科技有效结合,将使鉴定范围更宽广,结论更准确。
论文关键词勘查现场足迹检验侦查破案综合应用2004年6月份天津市几类犯罪的发案情况及主要介绍,爬阳台和入室盗窃案件随季节性变化发案开始上升,发案时间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上午7时至11时,下午14时至16时,周六、周日凌晨2时至4时。
二是盗窃机动车案件发案时间集中在夜间20时至23时,地点集中在居民楼群中和街道马路两侧。
三是骑摩托抢包和驳车条抢包案件发案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市内繁华路段。
四是撬、砸汽车玻璃盗窃案件仍然多发,犯罪分子多选择楼群中、马路边或饭店、歌舞厅等处停放的高级轿车,时间集中在中午12时至13时,下午16时至晚间20时。
此外,使用假金元宝、以神医治病等手段进行诈骗,以及扎汽车轮胎盗窃的案件仍时有发生。
发现现场有穿破袜子的留下的痕迹,根据这一点还有其他线索警方展开调查,最终找到了罪犯。
2006年6月份在义乌市稠城街道义驾山小区的一个居民楼的出租房内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案犯将受害人杀害后又放火破坏现场。
案件接报时以为是普通火灾现场,但是等火灭后,发现现场有一女尸,后又通知技术人员勘查现场后发现为一起凶杀案件,但是此时现场因为灭火等原因已经严重破坏,当天现场勘查并未发现有利用价值的物证,第二天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复勘,在复勘现场的时候,技术人员把地面一块木板搬离后,发现地面有一枚粘附灰烬的足迹,通过细致勘查,发现该枚足迹为一枚血足迹。
谈足迹在入室盗窃类案件侦破中的作用足迹是入室盗窃类案件中出现率最高的痕迹物证,且近几年足迹系统建设也纳入了公安的信息化建设中,而入室盗窃类案件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公安工作的重点,尽管有地域和季节等原因,间接造成入室盗窃类案件占所有刑事案件的比列出现起伏,但总体而言,入室盗窃类案件立案比例都占当地案件数的大头。
近年来许多重特大案件的突破点往往是在看着“小”的盗窃类案件中找到串并案线索,从而锁定犯罪嫌疑人。
加之入室盗窃类案件在侵财刑事案件中“作案成本”相对较低,屡犯率较高。
另外,由于媒体宣传、电视网络传播等各方面的影响,大部分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都采取了戴手套的方法以躲避侦查,造成现案比中率出现下降,且入室盗窃类案件作案时间短、案发现场难留下易于提取的痕迹物证的情况,基层技术人员有时也一筹莫展。
就现场遗留痕迹中,足迹的出现率及稳定性均高于指纹及DNA物证,这就为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足迹串并破获入室盗窃类案件服务提供了条件。
现如今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双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不断的凸显出来。
入室盗窃类案件的高发给我们的公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下面就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一下足迹在入室盗窃类案件侦破中的作用。
往年基层技术部门都以能起到直接认定作用的指纹、DNA作为现场勘查中首要提取的物证,往往遗漏了足迹的提取。
随着近几年工作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基层技术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足迹的提取率及提取质量,但技术人员对足迹及利用有效性还未有全面的认知,于是形成了现场勘查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认为认为足迹无用而有足迹不提取或者提取了足迹后不予分析利用的现状。
1.足迹的发现及提取1.发现足迹入室盗窃案现场通常是在住宅、店铺、公司、厂房等地,当事人需要尽快地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因此快速准确的发现足迹,对在有限的现场勘查时间内能否提取到有价值的足迹线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入室盗窃案件中,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根据外围可攀爬物、入口开合方式、房屋内部结构、物品放置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更快找到有指向性的足迹,减少对现场的二次破环。
论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痕迹检验技术是通过对物品表
面的痕迹进行分析和检验,从而推断出与该物品有关的信息,为刑事侦查工作提供重要的
线索和证据。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案件的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
在犯罪现场留下的各种痕迹,比如足迹、指纹、血迹等,都可以通过痕迹检验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
通过对这些痕迹的
检验,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作案方式以及使用的工具等信息,从而帮助警方
迅速锁定嫌疑人。
痕迹检验技术可以帮助判断案件的时间和地点。
痕迹检验技术可以通过对物品表面的
痕迹进行分析,确定物品的腐蚀程度、生锈状况、氧化程度等,从而推断出物品的存放时间。
通过对痕迹的分析,还可以推断出犯罪现场的地点和其他相关信息,进一步协助警方
侦破案件。
痕迹检验技术可以帮助鉴定案件的受害者和嫌疑人。
通过痕迹检验技术,可以从物品
表面的痕迹中提取DNA等物质,进一步进行鉴定和比对,从而确定案件的受害者和嫌疑人。
通过对物品表面的痕迹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排除或确认嫌疑人的身份,为案件的侦破提
供重要证据。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可以帮助确定案件的犯罪手段和
犯罪工具,判断案件的时间和地点,鉴定案件的受害者和嫌疑人,并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可
靠的证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痕迹检验技术将会更加精密和高效,为刑事侦查工作提
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的作用作者:王道宇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足迹是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遗留在承受客体上,并且能反映赤足或穿鞋袜的结构形态和人体行走动力的痕迹。
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认定在刑事侦查、审判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揭露犯罪、查明案件、串并案件和审判定案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通过赤足足迹的检验鉴定可以直接认定人身。
【关键词】足迹检验;刑事侦查;审判;证据一、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发挥作用的科学依据(一)足迹的特定性足迹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形象特征还是步法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特定性。
所谓形象特征就是单个足迹所反映的赤脚、鞋或袜外表结构特征;所谓足迹的步法特征就是单个或成趟足迹,它能反映人的行走习惯规律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形成并固定下来的,由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步行姿势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个人所反映出的步伐特征也不一样。
通过对足迹的分析鉴定,可以判断人的身高、年龄、体重、走路姿势等,还可以分析遗留的时间、作案人逃跑的方向等,在条件较好时,通过足迹循迹追踪,或将足迹作为警犬嗅源,直接抓获或认定犯罪嫌疑人。
(二)足迹的相对稳定性足、鞋、袜的结构形态以及行走运动形态并非一成不变,他们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在长期的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本身所特有的基本性质。
(三)足迹的反应性足迹不仅仅能反映赤足、鞋袜的结构形态,还能反映他们的运动形态,足迹的反映性为足迹分析和足迹鉴定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研究表明,提取到一个人的8个足印,通过一系列分析,就可以获得其身高、性别、体重等数据,准确性与指纹鉴定相当。
(四)足迹的连续性足迹的连续性能反映足的运动形态,可以被用于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进行犯罪活动的过程以及足迹追踪。
二、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过程中的作用(一)澄清事实,判明案件性质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所发生的事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立案侦查。
现场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作者:雷晓珍冯科举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年第09期摘要:足迹是刑事案件现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痕迹之一,对现场足迹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判断作案人人身和行走特点,确定案件性质,推断作案过程,认定犯罪嫌疑人,为侦查破案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现场足迹;足迹检验;侦查破案现场足迹即在刑事案件案发现场遗留的穿鞋、穿袜或赤足痕迹。
触物必留痕,作为刑事案件现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痕迹之一,现场足迹中往往也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通过对现场足迹的花纹、大小、遗留部位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嫌疑人人身特点、行走特点等信息,结合在现场提取到的其它痕迹物证在一起综合分析,还能对案件现场进行重建,对嫌疑人进行画像,缩小侦查范围,确定重点人员,为公安机关快速侦查破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遗留的现场足迹,分析确定案件性质现场勘查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现场提取到与犯罪有关的足迹、手印等痕迹物证和其他信息,分析判断案件性质,是否构成犯罪,应不应该立案侦查。
例如某个命案现场,现场是否存在死者之外其他人的足迹,有几种不同花纹类型的足迹,足迹遗留的方向和具体位置等等,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对我们确定是否属于他杀,有几名作案嫌疑人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通过分析现场足迹,判断足迹遗留人的人身特点和职业特点不同人的人身整体结构的差异性制约了人行走运动中的用力方式和特点,因而决定了每个人行走时运动形态的差异,加之每个人不同的行走动作习惯,反映到足迹上也是各有差别。
案发现场的每一枚足迹,都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和附属特征等信息,都与行为人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现场足迹分析判断,可以看出行为人的生理特点和行走习惯特征,如性别、身高、年龄、体态等,有的鞋印上的一些特殊的磨损点还能帮助我们来确定行为人的职业特点,为侦查工作提供嫌疑人排查范围。
三、通过分析现场足迹,重现案发现场,推断案发过程现场足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作案过程中的客观反映。
足迹分析在侦查破案过程的运用和改进作者:孔德伟金山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7期[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犯罪分子的作案形式方法也愈发先进严谨,他们为了躲避警察的追踪,防止留下指纹,都会选择戴手套作案,更有甚者选择毁掉指纹以躲避警察,我国的刑侦技术不断提高,在作案人员手段高明的背景下,对足迹的分析就极为重要。
[关键词]公安痕迹足迹应用中图分类号:D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392-011 前言足迹分析,已经成为了破案的重要线索,从足迹中可以分析出嫌疑人的身高、体重、性别,甚至是年龄,可以给破案带来极大的进展,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
2 足迹分析在破案过程中的运用2.1 足迹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成年人的足迹变化极为微小,人的脚印是脚部与鞋子和地面之间的物理变化,在行走或者站立的过程中足迹会有不同的展现,但是会有着比较稳定的、不变的呈现,所以,通过足迹的稳定性来确定作案人员的大概情况是合理的。
足迹可以表现出作案人员的足部大小,它具有连续性,可以表现出作案人员的动作状态,或是奔跑,或是打斗,通过这些还可以分析出作案的过程,更有利于对事件的还原。
2.2对鞋袜的分析应用足迹分析中,可以通过对鞋袜的分析缩小追查范围,可以确定出鞋子的种类,有效缩小范围,对鞋子的种类的确定可以从材质、工艺以及花纹进行判断,还可以根据鞋子的价值来确定作案人员的经济条件再次缩小搜查范围,从鞋子的品牌可以发现作案人员的品牌偏好,从鞋子的型号也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的体型以及身高。
2.3足迹分析可以用来分析作案人员的性别男女在身体上有很大的不同处,有着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特征,在普遍情况下,男性的脚掌长度远大于女性,并且走路步子较大,距离较远,足迹呈现的形状也是凹凸不平的,而女性的足迹呈现的多为直线型,通过对自己的分析,可以准确的分析出作案人员的性别,缩小追查范围。
浅谈足迹检验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作者:青峰邬江来源:《法制博览》2017年第02期摘要:足迹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出现率比较高的一类痕迹物证。
利用足迹特征可以有效地分析作案时间、作案人数、案件性质等,确定案件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准确地判定犯罪嫌疑人身份,为案件诉讼和审理工作提供证据。
关键词:足迹检验;案件;作用中图分类号:D91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5-0159-01作者简介:陈青峰(1987-),男,浙江绍兴人,本科,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学专业,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刑事犯罪侦查大队技术中队,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
足迹是人站立、行走等活动中,所受重力与人体肌肉力的合力,通过足作用于地面等承痕体所形成的痕迹,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物证。
当前,刑事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指纹和DNA技术凭借其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运用足迹等传统证据为侦查破案服务,是技术人员必须研究的课题。
笔者结合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实际,对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阶段的作用(一)利用足迹分析研究案情1.利用足迹分析犯罪活动过程。
犯罪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犯罪嫌疑人从进入现场进行犯罪活动一直到离开现场,必然要留下足迹,足迹的分布、方向、重叠、新旧等状况反映了人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活动时间的先后。
只要确定了现场足迹是犯罪嫌疑人所留,就可以根据该足迹分析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就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进出现场的入口和出口,确定犯罪嫌疑人进入现场和离开现场的路线。
2.利用足迹分析作案人数,推断犯罪嫌疑作案时的心理活动等,为侦查提供有关分析研究案情的资料。
现场足迹可以反映出到过现场的人数,所以现场足迹是分析作案人的依据之一,但分析作案人数之前要排除无关人的足迹,特别要注意同一人穿不同种类的鞋或不同人穿同一种类鞋的假象。
痕迹检验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痕迹检验的理论、观点、方法检验案件中的痕迹,确定痕迹与案件的事实,痕迹与一定人或物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与司法鉴定工作。
它是一门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利用痕迹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可以为侦查提供线索和依据;通过对形象痕迹的科学鉴定可以为案件的终结、起诉、审判提供重要证据。
因此,痕迹检验在侦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手印在侦查中的作用手印检验是指对现场手印进行勘察、显现、提取和分析;对样本手印进行收取;并鉴定现场手印与样本手印是否同一手印痕的全过程。
因为指纹具有人各指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触无留痕和认定人身等特点,手印检验是个人鉴别最简捷且最实用的方法,所以司法界将手印誉为“证据之首”.以往和目前的结果表明,通过手印侦破的案件在利用刑事科学技术方法所破的案件中站很大比重,并有稳步增长的趋势.1. 对现场手印的分析可以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和依据.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通过对手印的分析可以判断现场进出、口,案件性质以及案犯在现场活动的过程;还可以推断作案认输,作案者人身特点、行为特点和职业特点,也可以确定无名尸体身源.例如:1997年10月,某连连长报案称:该连女出纳员丁某保管的一千余元公款被盗,请求派人查破.侦察人员赶到现场后,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立柜抽屉、锁头完好无损,未发现撬压痕迹.后又经反复认真检查在存放钱和菜票的抽屉上发现两枚可疑指纹,经技术人员检验,两指纹线条清晰,中心花纹完好,具有很高的鉴定价值。
侦查人员又经过细致的调查核实,发现同连的职工李某有重大嫌疑,密取李的指印,经比对检验认定现场指纹为李某左手食指、环制所留,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李某终于供认。
2. 手印检验的结论可以为诉讼、审判提供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0条规定:“手印鉴定书可作为诉讼证据之一。
(1)可以通过现场手印和嫌疑人样本手印的比对检验提供证据。
如:1999年8月23日,在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灵隐寺小辈山脚处发现女尸一具。
司法实践法制博览2019年01月(中)探讨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相关作用李新华李保国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山西晋城048000摘要:新形势下随着犯罪手段和形式越来越隐蔽化,足迹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反应性,使得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在侦查破案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公安机关案件侦查提供了条件。
因此,本文将围绕案件性质分析、侦查线索提供、并案规律总结以及有力证据发现四个方面来分析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相关作用。
关键词:足迹检验技术;侦查破案;作用中图分类号:D91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2-0165-01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现场提取的嫌疑足迹是十分重要的证据。
足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足迹检验技术为侦查破案提供了非常科学可靠的法庭证据。
首先,足迹具有特定性。
足迹是具有唯一性的,在现场留下来的足迹通过技术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判断其步伐特征、形象特征,并且这些特征都是特殊和唯一的;其次,足迹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现场收集和记录的同一人的足迹特征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比其他证据更具有说服力;最后,足迹具有反应性,只要在案件现场留下足迹,就可以通过检验鉴定、分析出嫌疑人的行为特征甚至同一认定。
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他们在作案后可能会迅速逃窜,但通过足迹检验可以分析出他们的脚步动作、行为方向等,同时也可能有同类案件发生,在足迹联网情况下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嫌疑人的身高、性别等特征,甚至进行其他证据的对比来发现嫌疑人踪迹。
由此可见,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案件性质的分析新形势下从刑事诉讼角度来说,无论是犯罪嫌疑人的足迹还是指纹等,刑事案件侦查所获得信息和证据都是可以作为证物的,足迹检验技术的应用可以判断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立案侦查的重要依据。
以命案为例,指纹鉴定存在怀疑时,就需要更加准确有利的证据作为支撑,这个证据要有明确的识别性,可以准确判断命案性质,足迹就是侦查破案性质判断的重要内容。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应用摘要随着犯罪特点日趋智能性、组织性、流窜性,作案人反侦察意识越来越强,现实工作中,戴手套作案,破坏现场的非常普遍,在犯罪现场中能提取到被称为“证据之王”的手印相对减少;而随着刑事技术装备的不断提高,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的各种微量物证和犯罪所留的足迹越来越多。
因此在缺少其他证据的情况下,足迹的检验鉴定对侦查破案指明方向,确定范围,认定人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大量的现场足迹信息转化为破案力,是摆在刑事科学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现场足迹检验技术侦查破案综合应用中图分类号:df794 文献标识码:a痕迹技术人员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发现痕迹、采取痕迹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更要善于充分利用现有的痕迹物证着手进行分析研究。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现场足迹检验鉴定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进行浅述。
一、根据现场遗留的鞋印,确定事件性质一个事件,是不是案件,定性是关键。
这个事件是不是案件?是自杀、他杀、自然死亡、猝死还是意外?现场有没有伪装?定性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定性不准确将可能造成冤假错案,引起当事人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
二、根据现场鞋印,结合外围现场分析作案人数在一起案件中,对作案人数的准确分析,决定侦查范围和方向的确定,影响案件侦破的速度和质量。
发案以后,现场由于发现人的进入、受害人自己的鞋印、以及无关人员的围观,造成现场鞋印复杂,种类繁多。
如何准确确定嫌疑鞋印,就要结合调查访问,中心现场及出入口处的留痕情况,综合分析比对,排除无关鞋印,确定嫌疑鞋印。
只确定中心现场嫌疑鞋印,有时对于团伙作案并不能准确判断作案人数,这就要结合外围现场的鞋印勘验并与案情结合,才能较为准确地确定作案人数。
三、根据现场鞋印,分析鞋的种类,推测作案人的社会属性鞋的种类非常多,主要有塑料鞋、皮鞋、胶鞋、布鞋等,各种鞋的材质使用,生产工艺,制作流程各不相同,在鞋印的反映上会出现不同的留痕特征。
足迹,也叫脚印,是指人赤脚或穿着鞋袜的脚蹬在地面等承痕体上,所形成的痕迹总称。
它在犯罪现场出现率较高,因此,足迹的检验鉴定应包括:赤脚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检验鉴定。
也可称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检验鉴定。
足迹检验鉴定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活动,它是具体的运用足迹检验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刑事犯罪现场犯罪嫌疑人遗留现场足迹所反映出的特征,对嫌疑人的足迹(包括赤脚印、鞋、袜的样本及鞋、袜本身)进行检验,论证并就事实作出应有的结论,即认定同一或否定同一的结论。
足迹的检验鉴定结论,是一种科学的结论,它是刑事诉讼中的七种证据之一。
足迹也因为其固有的某些特征,在侦查破案中发挥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足迹具有一定的特定性,通过对足迹的分析鉴定,可以判断人的身高、年龄、体重、走路姿势等,也可以分析遗留时间、作案时行走路线等,在条件较好时,也可以通过步法追踪,直接发现并抓获犯罪嫌疑人。
同时,足迹又具备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职业、习惯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步法特征也不相同,由于步法特征是经过长期习惯形成的,所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而该特性不会由于换鞋而改变。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日益发展,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系列化、团伙化,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刑事犯罪现场上,犯罪嫌疑人通过带手套等方法隐匿犯罪证据,作为“证据之王”的指纹在现场的遗留日趋减少,所以对犯罪现场遗留足迹的检验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因此足迹的检验鉴定也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
对于犯罪现场所提取的足迹,首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确定了是犯罪嫌疑人所留时,就要对足迹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年龄、职业、体重等特征,尽可能多的为侦查破案提供服务。
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1 澄清事实、判明案件性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所发生的事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立案。
如在人员死亡案件中,首先应该确定是他杀、自杀或意外事件,通过对现场遗留足迹的鉴定,可以判断是属于死者的、第三人的或多人的,如果排除死者的足迹外还有他人的,就为我们判断他杀提供了可能的证据。
1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试论足迹分析对侦查破案作用
年 月 日 学生姓名 梁智丽
司法鉴定技术 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陈汉彬 指导教师姓名 2
【内容摘要】足迹也称脚印,是指人赤脚或穿着鞋袜时脚踏蹬在地面等承痕体上,所形成的痕迹总称。而罪案现场的足迹往往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活动中线索,是在犯罪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痕迹之一。无数的事实证明,通过对罪案现场足迹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能够较好的揭示嫌犯体态、行走特点、行走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有助于准确划定侦查范围,从而开展案情的分析和模拟,进而为查明案情提供强有力的线索或证据。
【关键词】足迹分析 刑事案件 犯罪嫌疑人 一、足迹与足迹分析理论概述 ......................................................................................................... 3 (一)足迹的概念 ......................................................................................................................... 3 (二)足迹分析的作用 ................................................................................................................. 3 (三)加强足迹分析的重要性 ..................................................................................................... 3 二、足迹分析的主要内容 ................................................................................................................. 3 (一)与人体相关的信息 ............................................................................................................. 3 (二)与媒介相关的信息 ............................................................................................................. 6 三、足迹分析对侦查破案的作用 ..................................................................................................... 8 (一)根据现场遗留足迹,分析案件性质 ................................................................................. 8 (二)提供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 ......................................................................................... 9 (三)根据现场鞋印类别,推测作案人的社会属性 ................................................................. 9 (四)证实犯罪人体特征,提供侦查破案证据 ....................................................................... 10 结语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1 3
前言 足迹作为是刑侦办案中最常见的“手足工枪” 四大类痕迹之一。足迹分析虽然不具备指纹DNA、血液样本等巨大的数据库支撑功能,但并不影响其在侦查环节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对足迹的分析判断现场出入口和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上作案过程的主要依据,提取现场足迹,是寻找案后足迹的先决条件、是同一认定的基础。
一、足迹与足迹分析理论概述 (一)足迹的概念 足迹,是指人在站立、行走活动中,赤足及所穿鞋、袜与地面等物质客体相接触所形成的痕迹,俗称脚印。刑事科学技术所研究的足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活动中足与地面等物体表面接触时所留下的痕迹①。 (二)足迹分析的作用 足迹的检验鉴定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活动。足迹的检验一般分为穿鞋足迹、赤脚足迹和穿袜足迹检验。通过对罪案现场发现的足迹进行缜密的提取、分析和检验鉴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证明和再现作案过程,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依据。足迹也因为其固有的某些特征,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足迹分析的重要性 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以及犯罪特点日趋智能性、组织性,作案人反侦察意识越来越强,现实工作中,作案人往往戴手套作案,破坏现场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犯罪现场中能提取到的手印相对大大的减少了;然而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分析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为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所重视,这是由足迹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新时期,只有大力提高足迹分析技术水平,才能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足迹分析的主要内容 在行走时每一只脚都要经过“踏”“滚”“蹬”三种状态。因此,对足迹的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犯罪嫌疑人足的长宽、体态、行走特点、行走习惯动作等信息。因此,通过足迹分析不仅是足外形结构简单的图像映现,还是足迹遗留个人信息的储存库,是分析案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划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的重要依据。 (一)与人体相关的信息 4
通过分析罪案现场不同足迹的特征,可以得出与人体相关的信息或其他有力的证据,例如可以大概判断出行为人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等。 1.根据足迹分析行为人性别 男女由于存在性别本质上的差异、社会生活条件、生理的不同特点以及劳动状况等各方面的不同,其足迹特征也会有不同的反映。通过分析其中的差异,有助于判断行为人的性别。 (1)男性足迹特征 在生理解剖结构上,男性一般比女性身材高,这是通过足迹区别性别的关键因素,此外男性骨骼粗大,脚也较大较长,脚弓较高,踝关节强劲有力,步幅也较大,使得男性脚印表现出的痕迹相对较长且脚跟印痕胶深。男性脚印在现场反映的起落脚有力,跨步大,步宽较窄,较清楚,起脚时多偏内,蹬、踏、压痕也很明显,压痕重而不均匀,多偏外压,边沿不够完整,这与女性脚印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根据足迹的外观特征对判别嫌疑人的性别进行初步的判别②。 (2)女性足迹特征 女性与男性相比,身材较矮小,骨骼较短小,较窄而短,脚弓较低,骨盆低而宽,体型轻,使得女性脚印在现场反映的起落脚较男性没显得那么有力。因此,女性的足迹往往窄而短,浅而轻,根据这些特征就能够较好地判别嫌疑人的性别。同时女性步幅平稳,起落平稳,跨步小,因此女性脚印与脚印之间的间隙并没有男性大。外起足或偏外起足较多,特别是城市女性,这是由于城市女性长期行走习惯而形成的。起脚时多偏外,蹬、踏、压痕很少见,压痕轻而均匀,足迹边沿清晰完整。 2.根据足迹分析行为人年龄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体的身体机能也会随着变化,人在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各种身理行为均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人足的这种变化,可以帮助推测行为人的年龄阶段。有关年龄阶段的足迹特征反映简述如下: (1)8~17岁少年阶段的足迹特征:此年龄层的少年由于腿部肌肉正在发育,力量还不是很足,因此这一阶段的人的足迹特征出现一些不稳定特征,比如步长长短不一、步行线弯曲较大,但这些不稳定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稳定。总的来说,少年阶段的足迹特征中,步幅不定型,步角小,走路多歪扭。并且由于身体重心往前倾,导 5
致前掌重压点往脚掌移,拇趾痕前内侧压痕明显。因此,如果对足迹的鉴定中发现诸如此类的特增,再加上其他的辅助证据就可以合理推定嫌疑人为8~17岁少年③。 (2)18~28岁青年阶段的足迹特征:在此年龄段,人的身体机能逐渐成熟,腿骨骼也基本定型,肌肉完善,因此足迹在现场反映会和少年阶段有相对明显的差异。表现出的足迹特征为:起、落足高而有力,步子长,一般为足长的三倍以上,由于步长,重心高,行走时身,体摇晃幅度大。因此,如果对足迹的鉴定中发现诸如此类的特增,再加上其他的辅助证据就可以合理推定嫌疑人为18~28岁青年。 (3)29~39岁壮年阶段的足迹特征:这个时期,人的各部分机能已经发育成熟和稳定,行走动作规律也相对稳定,足迹反映出的特征为:起落脚平稳,压痕前后、内外侧比较均匀。蹬、挖痕不如青年重,开始出现挑、擦痕,但都反映不强烈,力量不大,由此特征可区分壮年与青年。因此,如果对足迹的鉴定中发现诸如此类的特增,再加上其他的辅助证据就可以合理推定嫌疑人为29~39岁壮年。 (4)40~49岁中年阶段的足迹特征:踏入这个年龄的人行走特点运步缓慢,起脚慢、落脚重,所以会出现压痕前轻后重,跟压面积大而明显的足迹特征。鞋底足迹边缘不完整,常见擦、挑痕,蹬、挖、抠痕出现很少。而因为随住年龄增长步长开始变短,步宽开始变宽。因此,如果对足迹的鉴定中发现诸如此类的特增,再加上其他的辅助证据就可以合理推定嫌疑人为40~49岁中年④。 (5)50岁以上老年阶段的足迹特征:步入老年阶段步行特点比中年起、落足低而更加缓慢。步长逐渐变短,步宽初期变窄,后期变宽。与中年相比,前掌压痕更轻,后跟压痕更重,擦痕突出,常伴有抬痕、挑痕且稳定明显。因此,如果对足迹的鉴定中发现诸如此类的特增,再加上其他的辅助证据就可以合理推定嫌疑人为50岁以上老年⑤。 3.根据足迹分析行为人身高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组织的身高与脚长关系的统计研究结果,身高与脚长的比例系数为6.876各个地区虽有一些差异,但整体上影响不大。 (1)平面足迹 赤脚印长X系数=身高 (鞋印长-放余量-内外差+痕迹差)X系数=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