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38共3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30
科技创新课件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推动着各行业的进步和变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设计了一套科技创新课件,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一部分:科技创新的概念和意义(200字)科技创新旨在通过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可以增强科技实力,引领技术潮流。
因此,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科技创新课件的特点和设计理念(300字)科技创新课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设计理念:1. 实践性强:科技创新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调研和模拟情境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个性化学习:科技创新课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
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和任务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开放性交流:科技创新课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点子和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科技创新课件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评价(500字)科技创新课件的使用方法:1. 教师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研究课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任务,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来培养科技创新的能力。
3. 学习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课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科技实验视频、科学文献、案例分析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科技创新课件的效果评价:1. 学习兴趣提升:科技创新课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汪洋雪盼
辅导教师:谢小强
学校:阜康市三中
一、原理介绍:利用大气压自动控制出水量从而达到自动给水的目的。
二、使用方法
1、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2、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
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三、适用范围:给小动物喂水,生活中常见的吊瓶、自动水冲式马桶。
作品名称:摇头娃娃
作者:党瑞玥
辅导教师:谢小强
学校:阜康三中
原理介绍:利用重心原理(不倒翁原理)
作者:党瑞玥
辅导教师:谢小强
学校:阜康市三中
原理介绍:利用水滴放大镜的原理进行野外聚集太阳能达到加热的作用。
使用方法:在塑料薄膜上加入水形成一个放大镜进行加热。
作品名称:弹力发射器
作者:韩磊
辅导教师:谢小强
学校:阜康三中
原理介绍:利用弹性势能发射物体,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作品名称:称量空气演示仪
作者:党瑞玥
辅导教师:谢小强
学校:阜康三中
原理介绍:利用蜡烛加热空气,使天平称中空气热胀冷缩,使天平失去平衡,物理教学中常用来进行密度和温度、体积关系的讲解。
目录船舶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5年来,船舶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方面总体来说有进步,也有不足,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科技创新龙头学院还有很大的差距,原因有很多,下面将一一回顾。
一、现有基础和取得的成绩(一)科技创新基地情况船舶工程学院拥有自己的创新基地———船舶工程学院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又称创新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7月位于41号楼218房间,是船舶工程学院领导在全院办公室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特批成立的一个专门用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由船舶工程学院团委学术科技部(原船舶工程学院科协)负责日常管理与维护。
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经过了一年的发展,尽管还存在硬件和软件多方面的不足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短短的一年间已经有化学防护气囊、自动变速公路自行车、基于集散控制多功能组合机器人(仿生蛇II代)、通过对鼠标进行改进来实现手写输入、全方向移动吊架、船体分段仿真模型、新型鼠标、船舶建造工艺流程静态演示仪、半潜式海洋工程钻井平台模型等多件作品涌现,也出现了一批新的科技创新带头人。
同时,我们今年也与学校其他学生创新基地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学生创新基地之间的优势互补。
我们和工程训练中心下设的学生科技创新基地———SunWise创新工作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计划,由SunWise创新工作室提供资金和大型机械加工设备,由我们提供人员和制作场地,在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建立一个专门的模型制作小组。
目前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的船模小组正在与SunWise创新工作室合作开展2208号中国新型双体导弹快艇模型的制作活动。
同时,我们应建工学院的要求,也将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对建工学院开放并负责对建工学院的建筑模型小组进行初步的模型制作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了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的资源为全校热爱科技创新的同学服务。
(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取得的成果以下是我院近两年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立项通过情况统计:在2004年只有3项提示性警报锁及便利照明装置崔金喜 02-121 旅客列车过道门制动装置任光磊 03-111 便携式公共卫生马桶垫纸姜玥 02-113而在当大学生船模创新中心成立后的2005年达到了13项之多基于集散控制多功能组合机器人(仿生蛇II代)杜勉珂02-115通过对鼠标进行改进来实现手写输入吴凡02-131全方向移动吊架陈磊 04-116自动变速公路自行车彭正梁 04-115双柱壳体组合自救型潜艇佳星 04-116新型鼠标彭亮斌 02-113船用损管气囊唐兵 02-114防泄式测流自动保险节能煤气阀门丁小强02-116磁悬浮与式船舶下水模型于昌利 02-116船体分段仿真模型杜庆贵 02-114新的营销方式与企业的发展(学术论文)张德运 02-131封闭光路设计朱福斌 03-115无线电飞机模型邵琳 04-115 由2004年的4项变成2005年的13项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船模创新中心的作用与效果,同时也说明了我们船舶工程学院正在努力成为新的与我校特色紧密相关的学生创新基地。
杨震摘 要: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
文章分析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则,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措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措施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当今时代,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靠教育。
高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如何肩负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使大学生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个重大课题。
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因此,高校应该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拓展新途径、新方法。
2.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料汇编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团委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编印引言创新体现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
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要把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精神的树立、科学道德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弘扬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要有宽宏失败的气度,潜心研究的修养,严谨求是的学风,克服急功近利倾向,摒弃浮躁之风。
————教育部部长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编委会成员主编:杨玉(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校团委书记)副主编:王松(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老师(/))执行主编:靳建城(2006级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编者:刘珊边宏伟单萱萱袁丽红赖慧韩少腾朱德涛彭玲尹江波杜思刘瑞伟刘畅序一:创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陈冠军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与国务院作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的基地。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并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以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指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即有它的精神内涵,也有它的客观内容。
我们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结合我们学校创新的主体——高校里的同学和老师们,走出一条适合高校、顺应国情、走向世界的创新之路。
创新贵在自主,就是由自己掌握创新的每个组成部分、每个环节。
自主创新可以是原始的、集成的、也可以是引进后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
作为在校的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如何树立创新意识、如何学习创新将是大学本科生涯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对于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生来说,创新似乎是难以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