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8
日本文化特征总结日本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其特征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传统价值观念、礼仪与道德规范、美学艺术、食物与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组织和教育等方面。
以下是对日本文化特征的一些总结。
首先,日本人重视传统和家族。
他们对家族的尊重和忠诚是日本文化的核心。
日本人传承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比如茶道、花道、剑道等,这些活动代表着日本人对美学和精神修养的追求。
同时,日本人也重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例如尊敬长辈、关怀家人,以及遵守家庭规矩。
其次,礼仪与道德规范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礼仪、礼节和表达方式,比如鞠躬、握手和礼物交换等。
此外,道德规范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人有着严格的道德观念,诸如诚实、勤勉、谦逊以及尽快回馈社会等。
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艺术文化的国家。
美学在日本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刻、戏剧等多个领域。
日本传统建筑以简洁和谐的设计著称,例如日本的庭院和寺庙等。
日本的美术作品以印象主义的风格为主,具有独特的形式和意境。
此外,日本的传统戏剧如能剧、歌舞伎等也深受人们喜爱。
饮食习惯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的饮食以米饭、鱼类和海鲜、豆腐、蔬菜和海带为主,这种饮食结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健康和均衡的饮食习惯之一。
此外,日本的烹饪方法也十分独特,例如寿司、生鱼片、烤肉和火锅等。
日本人对食物的细节和品质要求高,注重食物的口感、摆盘和味道。
日本社会组织和教育也反映出日本文化的特点。
日本社会以团结、纪律和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
人们通常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要求,注重个人责任和义务,尊重上级和长辈。
此外,日本的教育体制也非常严格,注重纪律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感、自律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的来说,日本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传统价值观念、礼仪与道德规范、美学艺术、食物与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组织和教育等。
这些特征反映了日本人对传统的珍视、对美学的追求、对社会和个人责任的重视,以及对品质和细节的苛求。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日本是一个文化艺术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文化和艺术不仅在日本本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且经过传播和影响,已经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日本的文化和艺术。
一、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日本人心灵和精神的世界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和风和茶道。
和风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和风的形成,早在一千年前,日本与唐朝进行交往时便开始了。
和风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建筑、服饰、绘画和花艺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打造了日本的美学气质。
和风的建筑设计,如寺庙和城堡的造型和装饰精致考究;和服的制作和穿着;传统油画笔法美学等都是和风的代表性表现。
茶道,则是日本文化的另一个代表性表现。
它强调的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达到心灵和心境上的高质量。
茶道主张在喝茶的过程中,借着泡茶、品茗、赏景等环节,表达出了心中的感悟和认知,以达到美、和、雅的境界。
二、日本传统艺术日本传统艺术精彩纷呈,包括了绘画、雕刻、花艺、书法、茶道等一系列艺术表现形式。
其中,日本的绘画以山水画、人物画和动物画等为主要类型,形式多姿多彩。
日本山水画注重表现“意境”,画家通过静态、空灵、朦胧的手法,施展其真情实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人物画则更加注重神态和动态的表现,常常将人物与动植物甚至天地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日本的雕刻艺术以木雕和陶瓷雕刻为主要形式,注重自然、简洁和清新的表现,尤以雕刻能手高度崇尚自然主义和简洁实用的精神理念。
他们用自然的木材或陶器作为材料,雕刻出流畅的线条和流动的形态,展现出想象和创造的美感。
花艺则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茶道和花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
花艺不仅仅是一种花卉装饰的艺术,更是表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谐和美好的认识,他们通过花艺的秉承,表达对生命的敬重和对自然的感恩。
三、现代日本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为什么日本的文化如此独特?日本这个岛国,以其精致的宫殿、千姿百态的花灯、优美的艺术品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之一。
但是,你可曾思索过,为什么日本的文化会如此独特呢?1. 岛国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围海洋的影响。
这种孤立的环境让日本人经历了很多艰难的岁月,比如强烈的天灾和频繁的内战。
他们必须与自然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并且要寻找生存的方法。
这些困境不仅让日本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而且也湘化着他们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2. 与外来文化的接触虽然日本是一个岛国,但是它从来没有与世界隔绝。
在日本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中国文化、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美国文化。
其中,中国文化是日本最早接触的文化之一。
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模仿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逐渐把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融入进去,以形成独特的和谐。
而且,日本从来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接受任何外来文化,他们对外面的文化进行了选择,并且使它们与本土的文化融合。
3. 独特的社会结构日本的社会结构也是日本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日本,社会结构主要是以家族为中心的。
人们认为家族是生活的基本单位。
一个人不仅要尊敬上级,而且要关注家族的利益。
这种强调家族关系的文化传统,也为日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 必须从细节入手日本人比较‘厚道’, 温和, 和蔼,体现在日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
例如在日本,“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和“すみません”是日常用语,很多日本人也许一天都要说它好几次,这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已经渗透到了日本人的血液中。
另外,日本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细节,这种注重细节的思想也渗透到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中。
从日本料理到管理方式,日本人善于从细节入手,以严格的标准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完美。
5. 追求完美的精神日本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追求完美。
日本人非常喜欢美,特别是鉴赏美是当作一发展的嗜好。
日本文化深度了解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从古代传统到现代创新,日本文化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索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
1. 古代传统日本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代。
古代传统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茶道是日本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强调自我修养、礼仪和美学。
茶道注重细节和平静的氛围,通过烹茶和享用茶来体现内心的平和与谦逊。
另一个重要的古代传统是和服。
和服是一种传统的日本服装,通常由丝绸制成,色彩鲜艳。
和服不仅是一种服装,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展示了日本人民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
2. 艺术与文学日本的艺术与文学也是展现其深厚文化的重要方面。
木版画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形式之一,最著名的是江户时代的浮世绘。
浮世绘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传统的日本陶瓷艺术、花道和园林艺术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方面,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
经典作品如《源氏物语》和《枕草子》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这些作品展示了日本文化的精神和哲学思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传统节日日本有许多独特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人们庆祝和纪念特定事件或时刻的重要方式。
例如,樱花节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人们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聚会和赏花。
此外,七夕节、盂兰盆节和新年等传统节日也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4. 浴衣和美食浴衣是日本夏季常见的传统服装,通常由轻盈的棉质材料制成。
浴衣不仅可以在夏季火花四溅的节日和庆典上穿着,也可以在温泉和公共浴池中穿着。
浴衣是日本独有的文化特征之一,展示了人们对自然和传统的热爱。
日本美食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寿司、拉面、日本烧和和菓子等传统食品都有着独特而精致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通过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5. 动漫与电子游戏日本的动漫和电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关于日本文化的特点,你知道多少?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
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
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
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
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
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的进入。
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
这种开放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带来的是日本文化的两面性。
开放的同时关闭, 一时开放一时关闭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具有两面性。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仰多神论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神, 神支配人们的幸福与不幸。
六世纪时佛教传到了日本。
现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与习惯中一般来说喜庆时以神道仪式庆贺,不幸之事采用佛教仪式。
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极大地融合性, 使外来文化和土著文化保持其不同的同时得以并存。
2、主导性、选择性、融合性、保守性日本的主体性又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主导性:吸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日本的文化和风俗日本,一个独特的国度,因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而备受关注。
日本文化充满着神秘和诱惑的色彩,比如他们的浴衣文化、武士道、绿茶、花艺、花道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下日本的文化和风俗的诸多方面。
一、浴衣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浴衣文化在当代的日本已经不再流行。
然而在传统方面,浴衣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则是。
浴衣是日本人在夏季佩戴的一种特制民族服饰。
依按照传统规矩,这种服饰应该是由纯棉、麻或绢制成,并且染上淡淡的色彩。
在夏季,无论是男人、女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佩戴浴衣,去泡温泉或者参加节日活动。
二、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里所说的“武士”,所指的就是日本的传统武士。
据史书记载,日本的武士道起源于战国时期。
当时,日本各地王侯之间经常发生权力争夺战,因此,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勇猛无比的武士。
这些人便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精神文化气息,即“武士道”。
这种文化体系包括:修身、尊重传统、追求目标、忠诚、义勇和友善等等。
三、绿茶绿茶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日本,绿茶也被称为“茶道”,是日本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
在日本,所有的人们都一直在热衷于品尝绿茶。
日本人认为,喝绿茶可以消除疲劳、给人带来清新、焕然一新的感觉。
同时,绿茶也被称为日本的国饮,是一种名贵的、珍贵的饮料。
四、花艺花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文化,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场合。
花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插花和花束艺术。
插花是指把鲜花插在花器中、进行造型的艺术。
而花束艺术是在花束中,通过设计色彩、造型、对称等多种技巧,使花束实现美感上的和谐与精致。
五、花道说到了花艺,我们也一定要提到另一个文化符号——花道。
花道可以说是日本文化与花艺之间的深度结合,这一传统文化技艺在日本的历史上也有着世俗宗教的背景。
通过花道,日本人可以在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在身心上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快的体验。
日本的风俗文化有哪些四面环海的岛国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日本独特的民俗。
日本风俗文化传承于我国,发扬于日本本土,你对这些文化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的风俗文化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的风俗文化1、社会习俗日本对礼貌礼节看得很重,所以跟日本朋友交往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一点很轻微的失礼都有可能使对方不快。
鞠躬礼是日本最普遍的礼仪,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浅浅鞠躬即可,对于长者或者地位较高的人,则应该深鞠躬。
在日本朋友家里作客时,一定要主动脱鞋,即使是拖鞋也要脱在外边。
日本人吃面条时发出的声音很大,表示对所食用的食物十分满意。
送礼方面,中国的字画、文房四宝等很受欢迎,但需精心包装,而且数量方面应该避免出现偶数,日本人通常用1、3、5、7等奇数。
日本忌讳“4”和“9”两个数字,因为在日语的发音中“4”同“死”,而“9”同“苦”。
另外日本人忌讳绿色,讨厌荷花。
2、服饰当代日本人的服装可以分为传统式服装即和服和现代式服装两类。
现在,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专门从事茶道、花道的教师等特殊工作的人外,绝大多数日本人大部分时间都身着现代式服装,传统式和服礼服只在节日或举行某些仪式时才穿用。
和服又叫做“着物”,其含义可以因定义的宽窄有很大区别。
狭义的“着物”只指“长着”(类似于我国的长袍),广义的则应包括“襦袢”(内衣)、“羽织”(短大衣外套)、裙裤、腰带等等。
男式和服的色彩比较庄重、单调,多在背后饰有“家纹”即家徽。
女式和服比男式和服更为艳丽,腰带更宽,打结处好像是一个小包袱。
女式和服花色繁多,高档礼服用丝绸作原料,饰以刺绣或手绘的图样,价格十分昂贵。
这种和服是我们在影视音像媒介中经常可以看到的。
3、茶道日本茶道举世闻名,是日本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的一种仪式,也是日本人接待贵宾的一种礼仪。
日本茶道来源于茶叶之乡中国,茶叶刚传到日本的时候,非常贵重,喝茶成为上等阶层的时髦摆阔行为,后来经过几位茶道大师的改造,把佛教的“禅”引入茶道中去,使茶道逐渐完善,最终演变为贵族阶层的一种礼仪。
一、极端的病态之美日本民族对极端之美的追求近乎偏执。
比如日本人认为最美丽的时刻便是樱花凋落的瞬间。
因为看到满树樱花在短时间内凋落的一干二净,铺天盖地,毁灭的极为壮观,震撼人心。
对于死亡霎那都追求优美的日本人必然也会在艺术上倾向极端,甚至可以称为病态。
这种病态表现在动画上,就出现了如《炎之蜃气楼》《绝爱》中狂热的同性恋情节。
“刚认识他时,他一边翅膀的羽毛已经折损了,而另一边的羽毛后来也被我拔光殆尽。
因为我不要他飞,不要他从我手中溜走”,“ 如果爱可以传达一切,而不需要手、脚、眼睛、耳朵。
那么这些我就都可以不要!”。
以及在《浪客剑心》中出现的对杀戮的刻意美化。
"我杀你固然有些残忍,但又不能不杀,所以,我尽量杀的漂亮一些,我要用最美丽的刀,最得体的动作来取你首级,这样也对得起你,你也可以死而无撼了。
"这不禁让人们联想到了日本的武士道。
武士道强调“做为一名武士应有随时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准备,主张要成就任何伟业,就必须达到迷狂的境界”。
因此日本武士不仅会轻易的选择剖腹自杀,而且经常研究如何使剖腹的动作更加美观。
这种日本人以为傲的做法,实在不能不说是种病态。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会生产出《死亡笔记》,《黑之契约者》,《天使禁猎区》这样的颓废甚至变态,但又极唯美的动画片了。
二、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日本动画片善于描写人物间微妙的感情,十分注重细节的刻画。
动画片中经常出现大量对白或者自白。
这些话语将动画人物的情绪起伏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出来。
而观众也是通过这些语言一步步的走进动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于是变得丰富生动起来。
“我突然有一股想哭的冲动,nana伸出的手,竟然是这么的温暖.,连我的内心都感觉到温暖。
”(《NANA》)“我喜欢樱花,不过不知为何,花落后反而又松一口气,是因为能摆脱为消逝的东西而惋惜的感觉吗”(《蜂蜜与四叶草》)。
对内心世界的刻意描摹,是日本动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区分它与美国动画的主要标志之一。
那么日本动画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特色呢?正如《试论日本漫画与日本文化的互动作用》一文中作者所写的“正因为日本人的感情是不轻易外露的,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感觉器官就被训练得异常发达,自能感觉得到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而作出恰到好处的反应。
”原来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本身就是日本人的生活重心,他们时刻留意着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小心翼翼的进行着人与人的交往。
因此,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对于情感细腻而敏感的日本人来说驾轻就熟的题材了。
三、无处不在的悲观情绪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震台风频繁,人民生存不易,大自然的反复无常以及人们的无能为力,这使得不安全感深植日本人心中。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形成了日本文化中普遍的悲观情绪,严重的甚至演变成消极厌世。
这一现象在很多日本动画中充分显现出来。
《新世纪福音战士》无疑是这类动画的代表。
当世界末日来临时,人们非但不能一致对外,反而相互猜忌、妒嫉、陷害,人性的弱点加剧了灾难的到来,人类最终走向灭亡。
动画片最后只将一片绝望的黑暗留给了观众,寂静的令人窒息。
在《地狱少女》中,黑色基调更为明显。
迷茫与绝望的情绪弥漫于整部动画片之中。
被欺凌被损害者无法解脱,只能寄希望与地狱少女,用死后灵魂下地狱来换取对恶人的惩罚。
《苍穹的法伊》中,面对敌人的来袭,即使城市几近全毁,领导者们依然因为对权力的争夺而屡次内讧,是最后的毁灭变得无可挽回。
日本人对于未来的深深恐惧与对人性的失望在这些动画片中可见一斑。
四、善恶模糊的战争题材战争是日本动画片的常见主题。
但是和我们经常见到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战争片不同。
日本的战争动画片里是很少有纯粹的正义方和邪恶方出现的。
也就是说在战争里谁都不是坏人。
既然都不是坏人,那么产生战争的原因就只有一个:沟通的不畅,理解得不够。
因为不能充分的理解的彼此,产生了误会,所以才会有战争。
日本动画片里也会通过对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场景描写来控诉战争的罪行,但控诉的只是战争本身,而非战争双方。
听上去是不是匪夷所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正如《暧昧的原色——日本动漫的二战情节》一文中写道〝日本动漫中是不可能出现‘正义战争’和纯粹的‘大坏蛋’这种角色的,因为这等于是打了身为战争发动者和大坏蛋的自己一个大耳光〞。
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是战争中的非正义方。
如果按照我们正常的善恶论来处理动画片的话,那么片子里坏人应得的下场就是日本作为战争发动者的下场。
日本人自然不会甘心出现这种情况的,因此前思后想,就创造出了这种“泛正义论”。
因此就有了《今天开始做魔王》里被侵略国也作坏事的场景;《圣斗士》里只是因为职责不同而战斗的圣斗士;《浪客剑心》里因为立场不同,保护对象不同而生死搏斗的忍者;《高达》里到最后也无法分辨出谁是坏人的战争,因为大家好像都很有道理的样子。
五、对大自然的情有独钟日本自然环境优美,四面环海,海岸线绵延曲折,境内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大。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日本人,形成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性格。
日本人钟情大自然,加上细心的观察,使得日本动画片中经常会出现大量刻画精美的自然环境的画面,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笔触细腻的令人惊叹。
日本动画对自然背景要求极为认真,据说很多日本动画家都是经常背着相机到处游历,看到美丽的风景就拍摄下来,等以后用在动画片中。
动画大师宫崎俊就对大自然情有独钟,在他的很多作品都以和平和环保为主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比如《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大块大块的农田,绿色的山林和无际的蓝天白云。
如今日本动漫产业已经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动漫产业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间交流的密切,每年都有大量日本动漫作品涌入我国。
日本动画作为日本的文化产品,必然带有深深的日本烙印。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
日本动画也不能例外。
每年上百部的动画片里不可避免的会有落后的、反面的作品,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出色的作品存在。
如《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网球王子》等日本动画中的集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这是我们对待日本动漫正确的态度。
避免出现日本动漫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吸取日本的有益经验,“师夷长技以自强”,努力发展有我国特色的中国动漫事业。
我想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超能力超能力十分神奇,在动漫游戏中,有许多超能力者。
如《海贼王》里面的恶魔果实。
《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里面的code和geass。
《钢铁神兵》里铁兵的太阳的碎片,动画第二部里四灵兽之凤的再生;漫画里七魔兽之一的独角兽的角具有疗伤效果。
《僵尸借贷》里面的女主角拥有的死神之眼可以看到人颈上预示死亡的黑色圆环,“活死人”们拥有硬化灵体的能力,《凉宫春日的忧郁》里面的超能力者古泉一树。
《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的场所——学园都市是一个能力开发的地方。
《黑之契约者》中所有被称作“契约者”的人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超能力。
《全职猎人》中的念能力。
《家庭教师》中黑手党的各位都有戒指和匣子,《犬夜叉》中的日暮戈薇可以看见四魂之玉,《夏目友人帐》中的夏目,能够看到妖怪,而且拥有强大的妖力,可以封印妖怪,《驱魔少年》中的驱魔师,《蔷薇少女》中的Rozen maiden。
《无法逃离的背叛》中祗王一族以及戒之手们的各种能力。
《闪灵二人组》里面两个主角各自有着不同的超能力,其他人也有不同的超能力。
《爱丽丝学园》中的爱丽丝是他们的超能力,《吸血鬼骑士》中吸血鬼都有不同的超能力。
《机动战士高达SEED》中基拉、阿斯兰、真和拉克丝的seed。
《11eyes罪与罚与赎的少女》《奇幻贵公子》《绯弹的亚里亚》《光之美少女》等。
神话传说动漫常会借鉴神话和传说。
如《圣斗士》参考了《希腊神话》(也参见的但丁《神曲》)《钢铁神兵》参照中国灵兽传说以及希腊神话。
《命运长夜》中则有凯尔特神话、巴比伦神话、希腊神话等英雄以从者的形象登场。
《新世纪福音战士》参考了《圣经》.《KOF97》和《碧奇魂》参考了八歧大蛇的传说.《僵尸借贷》引用了我国古代的秦王令徐福寻找长生之法的传说,男主人公之一就是徐福以“尸解之法”创造的长生的存在.《梦幻妖子》是以传说中仙女的羽衣为线索而展开的.《死神》.《龙珠》.《毒伯爵该隐》.《地狱少女》《魔法禁书目录》《少年阴阳师》《人鱼的旋律》《小女神花铃》《魔侦探洛基》《神是中学生》《滑头鬼之孙》《夏目友人帐》等。
《龙猫》在宁静的乡间夜晚吹着陶埙的トト口,没有华丽的色彩,一切都是淡淡的自然的,有一丝感伤,她们种下的每一棵橡树子的发芽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梦想,在这部宫崎骏1988年导演的《邻家的龙猫》(となりのトト口)中,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出现过几场的龙猫,成为我们永远的至爱,当然忘不了还有猫巴士车,那些玩具永远有人要抱回家。
觉得完美的家庭是要有兄弟姐妹的,相信每一个看过《龙猫》的20世纪70年代生人一定会对那种单纯深切的姐妹深情感到无比亲切,每次看到这部电影总是回想起童年里总也甩不掉的远远跟在身后哭着跑的弟弟妹妹们,小梅在那一刻成为每一个观众自家的妹妹,所以每个人都在那一刻焦急的寻找着走失的小梅……据说,在宫崎骏的家乡,流传有着一种叫TOTORO 的生物,大人们是看不到的,只有听话的好孩子才能看到。
宫崎骏就将它搬上了银幕。
From 宫崎骏:“日本这国家恩泽于四季多变,充满了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色。
而电影《龙猫》《龙猫》就是选取了充满了大自然气色的乡间作背景。
”“澄清的小河、森林、田地,住在其中的人、鸟、兽、昆虫,夏天的闷热、大雨、突然挂起的劲风、恐怖的黑夜……这些东西全都显出日本的美态。
我觉得保护这些可以让生物蓬勃地生长的自然环境很重要。
”“这个故事中场出现的古怪生物龙猫,在很久以前便悠然地住在森林的深处,从未在人前露面。
”“这些年来,大自然看来受到很大的破坏,不过身边的花草树木、小河都仍是相互存在着。
花、小石、昆虫等,其中有些外形不大美观的,不过也可以尝试用手触摸并细心观察。
当你重新审视对大自然的看法时,或许你也会碰到龙猫呢。
”《萤火虫之墓》是一部描写战争受害者孤儿的故事。
影片对饥饿的描写非常生动,可以说与吃人肉的事件有相似之处。
这是战败的日本才能得到的稀有的挫折和教训。
作品出色地再现了由饥饿萌生的各样的爱憎感情和对人的不信任。
再现了那种在现在已看不到了的那个时代的氛围。
由饥饿的眼睛看到的大米、蔬菜、西瓜……都是崇高的。
电影采用动画片形式,给了这些小道具以充分的表现。
这是是一部以“死”为主题的作品,它没有政治说教,而是对“死”进行了正面进攻,认真地正视它。
这使作品带来了一种新鲜感。
它和同时上映的另一部动画片《龙猫》各自完成了对“生”与“死”的抽象主题极富挑战意义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