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执笔者:周鲜春

2011年6月15日幼儿姓名:吴宝双性别:男兴趣爱好:玩汽车,帮老师做情

幼儿具体行为特征表现:

吴宝双“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严重,与同伴交往时比较自我,容易与同伴发生矛盾,因为性子急噪,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或是打小朋友,或是用嘴咬小朋友,而且,攻击行为的速度非常快,

班里有一半多的小朋友都曾经被他攻击过。所以在班里,没有小朋友

愿意和他作朋友。每次攻击行为产生后,他都会在大人的提示下进行

道歉,承认错误。虽然他会欺负小朋友,但他又非常喜欢与同伴交往,

会主动地去靠近他自己想接近的同伴。

吴宝双自我调控能力比较薄弱,不但表现在交往方面,而且在学

习活动中也如此,他在活动中注意力容易分散,遵守规则意识薄弱。

吴宝双的父母亲是经营工厂的,双休日时间一般都在父母亲的厂里度过,喜欢与厂里的工人玩在一起,因此也沾染了工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乱吐口水,说一些不好的口头禅。多次教育,也不见其改正。

尽管如此,吴宝双也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强,

愿意帮助老师做各种事情,比如帮忙放小椅子,照顾自然角,而且表

现得很自豪。对于自己认定的事物,他会非常执著,想这样就一定要

这样子做。比如,他今天要当小班长就一定要当上,不然,他会一天

都追着老师问这件事。

家庭背景

吴宝双父母是开木材厂做生意的,平时的教育都由母亲承担,当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母亲都是采取强制性教育,通过打和骂进行纠正,因此这样对王佳晨的情绪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除了五天在园时间,吴宝双的双休日一般都是在厂里度过。通过了解,木材厂个别工人、客户的素质不是很高,因此对吴宝双的一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目标

1、帮助他克服急噪、容易激动的情绪,逐步使他能够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正确的方法与同伴进行交往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2、帮助他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参与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与集体保持同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措施

1、教师不断利用语言鼓励和语言提示,使他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经常请他在学习活动中担任一些“重要角色”,如请他当“小老师、小帮手”,发挥他“小班长”的作用,让他在为大家的服务过程中感受自己被肯定、被接受的的喜悦。

2、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络,交流王佳晨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发挥好家长的配合作用。

效果记录

将近半个学期的努力,王佳晨的攻击性行为已基本得到改善,攻击行为逐渐减少。虽然有时会与同伴发生一些矛盾,但他已经知道寻求老师的帮助进行解决。王佳晨不出现攻击行为,班里平静了许多,这一点是他最可喜的进步。希望他能一直保持下去。

在学习习惯方面,他还具有较明显的选择性,进步不够明显,对于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他会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在需要注意力控制的学习活动中,他会表现的很不耐烦,而且会寻找各种理由离开集体活动,比如借要小便的理由在卫生间玩。

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执笔者:周鲜春

2011年6月15日基本情况许明恒,男,5岁,独子。

1、主要问题是: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频繁,在班上爱惹是生非,

常与同伴发生争执,甚至粗暴地伤害他人,但本人却未能正确认识到

危害性和严重性。同伴们远离或拒绝与其交往,家长们也厌恶。他不

仅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本人也因受到排斥、孤立而心理不平衡,

情绪异常。

2、行为分析与判断:许明恒个性外向,争强好胜,有“乐群外向”的特点,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良的倾向。智力与注意力正常,

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属于非智力因素问题,应着重考虑情感教

育和行为习得的原因。

3、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许明恒的攻击性行为较为严重,我

们非常关注。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过观察和分析,认为其攻击性行

为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生理特征的影响。许明恒,身高体壮、力大无比。性格外向、

好强冲动、精力充沛,在同龄幼儿中处于优胜地位。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在其攻击性行为中稍微影响而已。

B.认知与行为的脱节。在许明恒的适应性发展课程《手拉手》做的

情境选择中是否应该合作、分享、帮助、谦让时,他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对是否可以推人、骂人,抢夺等行为回答是否定的,在日常活动

中也能指出他人不良的行为,说明许明恒对在与人相处、为人认可和

接纳的行为方式已有较明确的认识。但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玩耍的

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大打出手”,说明了陈××在认知和行为上出

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

C.成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影响

许明恒目前表现出来的突出的行为就是不能用正确的积极的方式

解决同伴的纠纷,相处的技能缺乏。

在多次的家访,与许明恒父母交流,在听取邻居、家人们的反馈讨论中,我了解到,许明恒的爸爸工作十分繁忙,很少与孩子相处,情感交流甚少,教养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人身上。妈妈也因工作和家务的繁琐常让其独自和小朋友玩耍,缺乏耐心、细心地指导孩子与同伴沟通相处的技能。在孩子与同伴交往中没能及时发现不良的行为举动给予阻止、批评。孩子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的反应,因妈妈的疏忽没有被阻止,得到解决方法的指导,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推理: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不一定要躲开,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认为“胜利”的体验比“躲避”消极反应要开心得多,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当这些行为不断反复后,演变成为一种习惯。

妈妈缺乏科学、正确的教养方法,简单地训斥,以暴力对付孩子,为避免孩子被他人批评和大人的尴尬,让孩子远离群体,独立活动较多。殊不知,这种消极的方法,非但不会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反而让孩子失去了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经验积累。

D.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多次到许明恒家中家访,发现家中物品杂乱,有许多例如《奥特曼》之类的武打暴力影视VCD碟、图书,有许多刀、枪、棍等玩具。许明恒最崇拜奥特曼,武打战斗场面看得十分入迷,还常把《奥特曼》碟、书、模型等等带来幼儿园。许明恒非常好模仿,是非辨别能力差,在日常活动中时常模仿搏斗、拳击、脚踢动作,误把“暴力”当“英雄”了,一些攻击性行为则是因此观察和模仿而得的。

E.寻求关注的方式不对,渲泄压抑情绪。

许明恒因其的攻击性行为与同伴的关系非常糟糕,同伴们都躲避、排斥、远离他。个别家长也恐吓怒斥他,老师也会因其伤害他人而流露出不悦。幼小的心灵中感受到了孤寂、冷漠,为了他人的关注,干脆以抢夺他人的物品,让他人追逐等等“攻击性”行为寻求注意及他人的理睬。偶尔也因别人习惯的判断受到他人的冤枉内心积累了愤恨,把一种对“权威”的不满与他人的不公发泄在弱小或非权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