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翻译对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英汉否定概念的对比与翻译概述否定是语言中常用的一种语言现象,通常表示对某一事物或情况的否定或否认。
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否定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涉及到了翻译时的问题。
对比与分析一、否定句的构成在英语中,否定形式通常由否定词(如not、never、nothing、nobody、nowhere等)放在谓语动词之前,表示否定。
例如:“I don’t like coffee.”(我不喜欢咖啡。
)而在汉语中,一般采用“不”字或“没”字来表示否定,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者修饰动词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前。
例如:“我不喜欢咖啡。
”或者“我没喝咖啡。
”二、双重否定在英语中,虽然双重否定是允许的,但通常被视为不标准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如:“I don’t have nothing.”(我没有什么东西。
)实际上应改为:“I don’t have anything.”(我没有任何东西。
)而在汉语中,双重否定则被视为强调某一否定的表达方式,并且是语言中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
例如:“他不会不来。
”(他一定会来。
)三、否定词的使用在英语中,有些否定词的使用必须要注意其语境。
如never,有时候表示“从未”,有时候表示“不曾”,而not则是通用的否定。
例如:“I have never been to America.”(我从未去过美国。
)与“Nothing has happened.”(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在汉语中,一般采用“不”字,而不用其他的否定词,如“never”或“none”。
例如:“我不曾去过美国。
”与“这里没有什么。
”。
四、肯定的否定在汉语中,则采用“几乎不”或“很少”等词语,表示否定。
例如:“我很少去电影院。
”翻译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该句子是否含有否定的概念,并采用适当的译法进行翻译。
例如:原句(英语):He doesn’t invite anyone to his party.翻译(汉语):他不邀请任何人参加他的聚会。
“不是没有X”和“not without X”语义分析内容摘要:双重否定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双重否定是一种特殊的语法手段,是人们在否定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在形式上,双重否定具有两个否定成分,但是在意义上却是肯定意义。
不同语言表达双重否定的方式不一样。
“不是没有X”和“not without X”是汉语和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
这两个结构属于显性双重否定表达。
本文通过对比以上两个结构的语义特点,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共性及差异。
关键词:双重否定“不是没有X”“not without X”语义对比一般来说,语义双重否定可以分为两类型;显性和隐性双重否定。
所谓的显性双重否定指的是,在句法结构表层就能找出双重否定结构,如,(1)我不是不想念家(2)他不是没有钱(3)The judge was notunjust、(4)Daily aspirin is notwithout its drawbacks。
在例句(1)和(2)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否定语素;“不....不”及“不....没有”,在例句(3)(4)也有两个明显的否定要素,一个否定副词“not还有一个表达否定意义的词语“unjust 和without”。
隐性双重否定是显性的相对应,从句法结表层无法找出两个显性的否定表达。
隐性语义否定主要由显性否定标记与隐性否定词构成的,如:(5)王老师没有拒绝任何学生的请求。
(6)Peter is not absent from class。
上面两个句子中“拒绝”和“absent”都是隐性否定词。
双重否定结构“不是没有X”和“not without X”属于显性类型。
下面我们来对这两个结构进行进一步讨论。
一.“不是没有X”和“not without X”语义句法表现1.在“不是没有X”结构中,“没有”先对“X”?M 行否定,然后,“不是”对“没有X”进行二次否定,实现否定之否定表达肯定意义的定律。
浅释“不”与“没(有)”的区别吴琅琅人文学院中本071班 07010127摘要:“不”与“没(有)”均可做否定副词,其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区别。
笔者通过对若干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将二者用法上的区别做一归纳,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主客观方面与时间性方面。
并对此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不;没(有);区别“不”和“没(有)”作为两个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受到了人们相当大的关注。
虽然二者都可作否定副词,但在使用上仍存有一定的区别。
而对于“不”和“没(有)”区别的研究,学界已经做的比较深入,不少学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为此,笔者阅读了若干文献资料,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二者在作否定副词时的区别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主客观方面大部分学者都将此区别放在了一定的高度上。
学者白荃更是认为主客观方面的不同是“不”和“没(有)”最主要的区别。
“一些语法论著或工具书已经各有侧重地作出了解答,概括起来,那就是‘不’否定主观意愿,‘没’否定客观事实。
所谓‘主观意愿’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通常是句中的主语)做某事的意愿,也包括说话者的主观评价和认识。
所谓‘客观事实’指的是动作的发生、进行、完成、或过去的经历。
”①例如:⑴我今天不上学。
⑵我今天没上学。
⑪句带有一种主观色彩,暗含由我自己决定,我说了算,我就是不去上学了。
⑫句则只是客观地陈述一个事实,是学校放假,或者家里有事等等客观原因决定了我不去上学了,没有体现我的想法。
又如:⑶水不凉。
⑷水没凉。
在⑬句中,“不”用以否定事物的性质状态,表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认定,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对水的冷热感知程度也就不同,带有一定的主观意愿。
而“没”否定事物的一种性质状态时,隐含有这一事物的性质状态是逐渐变化形成的意思,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没”指事物的性质状态尚未发展到某一阶段,如⑭句就隐含了水有一个由热变冷的过程,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
英汉语言对比第十二讲第十二讲第七章英汉否定句式对比第一节英汉否定词语用法对比英语:not no never, neither, nor, none, nay, nobody, nothing, nowhere,等;汉语:不,没,无,非,未,否,勿,毋等1. “not”与“不”的比较1)相同都是否定副词,都可以用来否定动词和形容词,在句中作状语. 都不能修饰名词。
例,他今天下午不来。
他这个人不聪明。
He will not come this afternoon.He is not clever.2)不同A 在否定谓语是,not 不受时态的限制;但汉语中,对过去发生的事,如果强调“动作性(做不做)”,我们用“不”,如果强调“事变性(有没有这件事)”,我们用“没”。
姐姐怎么不听戏去?原来请他的,他有事,没来。
I have not finished yet.B 汉语中的“不”有时带有情态意义。
你去请他了吗?去了,但是他不来么!(不愿意)C 在否定的判断句中,not和“不”的用法相似,都是对“是”加以否定。
He is not an expert.他不是专家。
英语中可以用no来否定表表语的名词,不过语气要更强一些。
Ralph knows he is no expert.2. no 与“没”的比较1)在表“无”或“不存在”的概念时,英语可用no,汉语可用“没”来否定名词。
我没钱。
教室里没学生。
I have no money.There are no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英语也可以用not。
I have not any money.There are n’t any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2) 汉语中的“没”可否定名词和动词,但不能否定形容词。
英语中no通常也只能否定名词,但在比较级中,no可以否定形容词。
No 不否定动词。
没勇敢?He is no taller than I .No open the door.3) 在简短回答中,英语只能用no,不能用not。
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没有)”语义区别的认知分析作者:刘顺华娄仁彪来源:《语言文字学》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下,利用事件语义学理论,从空间位移事件和时间位移事件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和“没(没有)”的语义差别,发现“不”表示的是说话者站在位移事件起点对未然事件进行否定,“没(没有)”表示的是说话者站在位移事件终点对已然事件进行否定的否定词;“不”表示该事件在时间轴上没有界线、无内在终点,“没(没有)”表示是该事件在时间轴上有界线、有内在终点。
关键词:“不”,“没(没有)”,语义区别,认知“不”和“(没)没有”是现代汉语最基本的两个否定词,二者意义之间的区别,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第一种从主、客观的角度,认为“不”表示说话者对事件的主观否定,“没(没有)”表示说话者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如白荃等。
第二种从表时方面,认为“不”用于现在和将来时,“没”用于过去和现在时,如聂仁发等。
第三种是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综合,如吕叔湘等。
但以上研究都未明确区分出“不”和“(没)没有”的语义区别,更未对其进行解释。
功能主义语言学中的事件语义学理论从位移事件的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验证“不”和“没(没有)”的语义差别。
一、位移事件的空间层面位移事件由于需从起点位移至终点,因此存在空间属性。
人们在报告某个移位事件时,会因所参照点不同而选用不同词汇。
反之,有些词语本身就会在空间上体现出某一优势位置作为其意义的一个内在属性,如“楼上”、“外面”。
除了这些方位词,否定副词“不”和“没(没有)”也同样包含一定的优势位置属性。
在空间层面,否定副词“不”和“没(没有)”的语义区别就是由于说话者的视角不同而产生的。
“不”是说话者站在起点来论述某一位移事件,“没(没有)”是事说话者站在终点来论述某一位移事件。
我们以包含空间位移意义的动作动词“来”为例句核心动词,举例如下:(1)他不来。
;;;;;(2)他没来。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习得偏误研究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人们用它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现在世界上已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
其中汉语的学习难度之大是全世界公认的。
在现代汉语中,“不”和“没”是否定句中最常见的否定副词,这对否定副词有其内在的复杂性,使得它们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这也是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否定副词时出错最多的地方之一。
由于汉语和蒙语语系不同,分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因此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法偏误。
其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是蒙古学生使用偏误率比较高的语法项目之一。
在蒙语否定句当中,大部分动词后面加否定式附加成分表示否定,对应汉语即为“不”和“没”,所以蒙古国中学生在使用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时常会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产生偏误。
本文对蒙语否定附加成分“-г?й”与其对应的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进行研究,对其语用及语义进行历时的研究总结,并将其进行对比。
以蒙古国“彩虹SF”高中学校为例,有针对性地探讨蒙古中学生使用“不”和“没”产生的偏误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索蒙古中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关于中学生习得否定副词的针对性教学建议,为蒙古中学生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本文包括绪论和结论在内,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主要原因、研究对象和范围,阐述了关于否定副词“不”和“没”语料来源以及对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章比较分析了蒙语附加成分“-г?й”与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异同点。
第三章主要分析在“彩虹SF”高中学校进行的调查问卷及其结果。
第四章通过分析整理的偏误,总结蒙古中学生常出现的偏误类型。
第五章分析了蒙古高中学生习得“不”和“没”的偏误来源分析。
第六章是教学建议,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教学方面,结合自己的实习经验提出建议。
第七章是结论,归纳全文的重点。
否定词“不”和“没有”的语义及用法解析中文0801班仲晗1081530130在日常交际中,否定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拒绝接受、拒绝承诺。
汉语直接拒绝请求、提议、意见的方式比较简单,直接在动词、名词前加否定词“不”或者“没有”就可以。
“不”和“没有”都是否定副词,都可以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前面。
其句式为:主语+不(没有)+VP/N。
请看下面的例句:①我不想吃饭。
②我没有吃饭。
此两句话都是对“吃饭”这个动作的否定。
虽然都表示否定,但“不”和“没有”在语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
“不”表示对主观愿望和性质状态的否定,多用于现在、将来,也可用于过去。
而“没有”可用于否定存在、领有以及动作行为的发生、完成。
不”与“没有”使用范围的差异反映了它们在语义上的不同。
我们先分析同一个词用“不”和“没有”否定时语义有什么不同。
以单音节形容词为例。
部分单音节形容词既能用“不”又能用“没有”否定,但意义上有明显区别。
例如:1、A.天不亮,我们就起来了。
B.天没亮,我们就起来了。
“不亮”是对天“亮”这一性质的否定,而“没亮”是对天“亮”这一变化的否定。
又如:2、A.老王身体不好,要多休息。
B.老王身体没好,让他休息。
“不好”是指身体状况,“没好”是指身体恢复情况。
“不”否定的是性状,是静态的,“没有”否定的是变化,是动态的。
如:3、A.我们村子还不富,还是节约点。
B.我们村子还没富,还是节约点好。
4、A.王婶看上去一点不老。
B.王婶看上去一点没老。
5、A.天总是不晴,真没有办法。
B.天还是没晴,不知要等到哪一天。
A句都表示不具有某种性质,是静态的,B句则表示某种性质没有出现,是动态的。
形容词用“不”否定时不改变其性质,而用“没有”否定时,却从静态变动态。
可见,“没有”具有活动特征。
所谓活动是指存在一个过程,如由“不亮”到“亮”,由“不好”到“好”,由“不富”到“富”,“没有”否定的就是这一过程的实现。
不具有活动过程的不能用“没有”否定。
韩国语否定副词“ [an]”和“ [mot]”的句法分析——兼谈
与汉语“不、没”的对比
郑慧
【期刊名称】《东北亚外语研究》
【年(卷),期】2015(003)003
【摘要】韩国语否定副词"[an]"、" [mot]"都用来表示否定,但在句法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而这些差异也成为了韩国语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在文中着重分析" [an]"和" [mot]"的句法差异,主要从句法功能、搭配限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同时,和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不"、"没"进行对比。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郑慧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553
【相关文献】
1.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否定副词“不”与“没”的对比分析 [J], 闫瑾;王振来
2."不"与"没(有)"的语义表达功能辨析——对外汉语中否定副词教学策略 [J], 刘莉
3.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教法分析——以“不”“没”为例 [J], 闫梦月
4.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区别再考--以韩语的否定副词使用为参照[J], 刘均国
5.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区别再考——以韩语的否定副词使用为参照 [J], 刘均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语义特征导致了二者的用法不同,特别是“不”与“没”在表时上有很大差异。
同时二者的差别还体现在与现代汉语中表示体范畴的词组合能力上。
“不”和“没”的区别并非二者是否受时间因素制约的问题,也并非单纯的语义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时、体、语义和语境等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
所以单纯从语义角度去解释,有些问题仍然得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本文将从“不”与“没”与谓词组合能力,以及二者的表时差异,表体差异三个角度,比较“不”与“没”的不同。
另外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语境对副词“不”和“没”的区别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不”;“没”;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目录摘要 (Ⅰ)引言 (1)一、“不”和“没”与谓词的组合 (1)1.“不”和“没”与活动性谓词的组合 (1)1.1 一般动作性动词 (1)1.2 趋向动词 (2)1.3 心理动词 (2)1.4 动补短语 (3)2. “不”和“没”与非活动性谓词的组合 (4)2.1形容词 (4)2.2 状态动词 (5)二、“不”和“没”的表时差异 (6)1. 特例一类 (7)2. 特例二类 (8)3. 特例三类 (9)4. 特例四类 (10)三、“不”和“没”的表体差异 (10)1. 现实体标记“了” (11)2. 经历体标记“过” (11)3. 持续体标记“着” (12)结语 (13)引言随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不”和“没”的意义和用法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
同时由于汉语地位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
但是“不”和“没”用法经常困扰他们,这更加引起了学者对“不”和“没”的重视,特别是引起国内语言学家的兴趣。
然而对“不”和“没”的区别各家都有自己的观点。
主要集中在“不”和“没”的语义特征和二者与时间、体的关系。
如:“‘没有’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不’可用在所有的助动词前,‘没’只限于‘能、能够、要、肯、敢’等少数几个。
汉韩否定词对比及韩国学生使用汉语否定副词的偏误分析中文摘要否定词是语言表达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任何语言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汉语中,“不”“没(有)”“别”是十分重要的三个否定副词,使用频率最高,而且构成的否定结构情况相当复杂,很难掌握。
而在韩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副词是“안”“못”和“말다”,三个词语的意义分工比较明确,加之韩语中有其表达时态的方法。
较之汉语,韩语否定词的语义和结构更加清晰。
在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不管韩国学生的汉语水平如何,在使用否定副词的时候都会出现误用、错用等情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汉韩否定词的差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韩国蔚山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找到韩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否定副词时,所存在的问题,及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分析偏误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本文一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研究成果以及本文采用的调查方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汉语否定词“不”“没(有)”“别”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韩语中否定词的基本用法和结构;第四部分介绍了汉语否定词和韩语否定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两者进行对比,找到差异;第五部分通过对问卷的偏误统计,通过对问卷中不同时期学习者使用否定副词的偏误统计,和对不同否定结构出现问题的数据统计,找到学习汉语否定词时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对韩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第六部分为总结部分。
关键字:汉语否定副词 韩语否定词 不 没(有) 别 偏误作 者:张 月指导老师:王建军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Negative Adverb and the Analysis of Error in Chinese NegativeAdverb for Korean StudentsAbstractNegative is a language categor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all languages. Negative adverb of “不”“没(有)”“别”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negative adverb in Chinese. But their negative expressions are so complicated for foreigners to learn.In Korean, “안”“못”“말다”are basic negative adverb. Their grammatical meanings are clea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pecial forms to mark different times in Korean. Compare to Chinese, the negative structure is easier in Korean. We find whatever level Korean students are,they will make mistakes on negative adverb.Based on formal research,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negative words. Also we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for Korean students. Totally 96 students from University of Ulsan participated in this test.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es, we try to find out important parts and difficult parts in Chinese negative adverb for Korean students. We hope these states will help Chinese teachers in their teaching.This paper contains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he survey of the study and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usage of Chinese negative adverb “不”、“没(有)”、“别”. The third part describes the usage of Korean negative words. The forth part introduc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negative words and Korean negative words. The firth part analyses the statistical figures and the reason of errors, and also try to find out the way to resolve these errors. And the sixth part is a conclusion.Key words: Chinese negative words Korean negative words ErrorWritten by: Zhang YueSupervised by: Wang Jianjun目录绪论 (1)第一章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有)”“别”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 (6)第一节否定副词“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 (6)一、否定副词“不”的语义特征 (6)二、否定副词“不”的语法特点 (7)第二节否定副词“没(有)”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 (9)一、“没(有)”的语义特征 (9)二、“没(有)”的语法特点 (10)第三节“别”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 (11)一、“别”的语义特征 (11)二、“别”的语法特点 (12)第二章韩语常用否定词的用法 (13)第一节“안”的否定用法 (14)一、单纯否定 (14)二、否定主观意愿 (14)三、单独使用 (15)第二节“못”的否定用法 (15)一、否定某种能力 (15)二、否定可能性 (16)三、表示禁止或拒绝 (16)四、否定某种期待 (16)第三节“말다”的用法 (17)第三章汉韩否定词的对比 (18)第一节汉韩否定词的对应关系 (18)一、“안”与汉语否定词的对应情况 (18)二、“못”与汉语否定词的对应情况 (19)三、“말다”与汉语否定词的对应情况 (19)第二节汉韩否定词的差异 (20)一、汉韩否定词语义的差异 (20)二、汉韩否定词位置的差异 (20)三、汉韩否定词时态的差异 (21)第四章韩国学生否定副词“不”“没(有)”“别”的使用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22)第一节韩国学生与“不”“没(有)”“别”相关的偏误现象 (22)一、偏误调查过程 (22)二、偏误调查结果 (22)第二节韩国学生“不”“没(有)”“别”偏误产生的原因 (28)一、母语的负迁移 (28)二、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 (28)三、教师、教材的因素 (29)第三节对韩汉语教学中否定副词“不”“没(有)”“别”的教学建议 (30)一、掌握汉韩否定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的异同 (30)二、加强汉语否定副词固定搭配的练习 (31)三、改进汉语教学的方法 (31)结语 (33)参考文献 (34)附录一:汉语否定副词使用情况调查表 (36)附录二:各题偏误统计数据表 (38)致谢 (41)绪论第一节选题意义否定是一个重要的语言范畴,在任何语言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都有其特定的表达的方式。
第一章前言一、研究背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而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副词是“不”和“没(有)”。
由于这两个词构成的否定结构相当复杂,它们一向被认为是基础汉语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对第二语言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误。
学生在运用否定词“不”和“没”常出现错误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语言迁移现象。
语言迁移是在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中,学生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的现象。
印尼学生在运用“不”和“没”中受到了印尼语的影响。
他们简单地把汉语中的“不”和“没”直接对应为印尼语里的“tidak”和“belum”。
实际上,汉语与印尼语否定副词虽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不同的语义功能。
在一定的情况下,“不”和“没”有时候可以翻译成“tidak”,有时候可以翻译成“belum”。
这导致印尼学生对这两个否定词感到混淆,出现错误的频率较高。
因此,为了了解学生运用“不”和“没”中存在的错误,以及印尼语对学生“不”和“没”使用偏误的影响,笔者进行此项研究。
二、研究现状之前已经有一些有关“不”和“没”、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研究,其中白荃(2000)在《“不”、“没”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中强调了留学生在运用“不”和“没”作为副词时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指出了“不”和“没”的主要区别及其使用时出错的主要原因。
江秋丽(2012)在《“不”和“没”的语用区别及其对外课堂教学设计》中侧重研究了“不”和“没”各个方面的区别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设计。
刘泽海(2008)在《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中强调母语是在学外语时不能被忽略而最有影响的因素。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主要影响是通过语言迁移出现的,尤其是母语习惯的迁移。
目前关于“不”和“没”的研究虽然很多,但跟印尼语有关的却不多,所以笔者想研究印尼语对“不”和“没”使用偏误的影响。
三、研究问题研究问题分为学生对否定副词“不”和“没”的掌握情况如何,印尼语对学生在使用“不”与“没”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印尼语的影响。
浅析否定副词——以“不”和“没”为例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喜欢中国,想要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留学生而言,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法是一个特别大的难点,语法没有特别严格确切的形态变化,但又是关乎到留学生的日常交际,其中,“不”和“没”作为两个最基本的否定副词无论是在我们日常交流中还是在书面表述中的使用频率都非常高。
一、“不”和“没”的基本用法1.“不”的基本用法及意义否定副词“不”主要是用于否定动词、形容词和部分代词,属于静态的否定,有比较强的主观意愿。
(1)主语+(状语)+不+动词/动词性短语1)我今天不想上课。
2)他总是不听老师的话。
3)对于留学生,教师讲述知识点时要细致清晰,否则留学生不容易理解。
4)他做了一件错事,但他不想告诉他父母。
5)他不愿意向别人述说他的委屈。
通过例句发现,“不”可以直接否定绝大多数的动词,包括能愿动词、心理动词、系动词等。
(2)主语+(状语)+不+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1)这朵花一点儿也不好看。
2)这家店的桌椅上面都是灰尘,看起来不卫生,食物也不好吃。
3)他的回答太模棱两可了,我不太明白。
“不”否定形容词性短语时,主要是否定那些有副词作状语具有修饰和限定作用的形容词性短语。
(3)主语+(状语)+不+代词代词主要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种,否定副词“不”可以否定指示代词和部分疑问代词。
1)你不这样试试,怎么知道不会成功呢?2)他的相貌不怎么样,但他非常有才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2.“没”的基本用法及意义否定副词“没”属于动态的否定,更多的否定客观状态。
(1)主语+没+动词/动词性短语主要是表示对现在或过去的事情的发生、动作的完成或经历的否定。
1)你今天吃早饭了吗?-我没吃。
2)他没去参加考试。
(2)主语+没+形容词1)今年的庄稼还没成熟。
(3)主语+没+代词否定副词“没”修饰的代词主要是疑问代词和可以替代动词、动词性短语的指示代词。
浅析英汉否定概念的对比与翻译英汉语言是世界上两种重要的语言,它们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否定概念上,英汉语言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英汉否定概念的对比入手,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翻译,探讨英汉语言中否定概念的异同点。
一、英语中的否定概念在英语中,否定概念主要通过not、no等词来表达。
not是最基本的否定形式,通常放在动词之前,构成否定句。
例如:I am not happy.(我不快乐。
)She does not like coffee.(她不喜欢咖啡。
)He has not been to America.(他没有去过美国。
)汉语中的否定概念同样可以通过添加否定副词来加强表达。
例如:“几乎不”、“不太”、“极少”等。
例如:他几乎不来访。
(He hardly ever comes to visit.)她几乎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She barely understands what I'm saying.)他们几乎不认识对方。
(They scarcely know each other.)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中并没有像英语中的否定前缀那样专门用于构成否定词的形式。
在汉语中,否定的表达主要依赖于否定词“不”或者其他否定副词等。
从上述对英汉否定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在否定表达上存在一些异同。
英语中的否定概念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可以通过not、no以及一些否定副词和前缀来构成否定句或者否定词,表达的方式更加多样。
而汉语中的否定概念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于否定词“不”以及一些否定副词的使用。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否定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确保表达的准确和自然。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英汉否定概念的对比翻译。
例1:英文:I am not happy.中文:我不高兴。
例2:英文:She hardly ever comes to visit.中文:她几乎不来访。
浅析英汉否定概念的对比与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否定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否定词的使用、否定句的结构以及否定的语气和含义等方面。
本文将对英汉否定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一、否定词的使用在英语中,常见的否定词包括no、not、none、neither、nor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助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等连用,用来表示否定的含义。
I am not going to the party.(我不去参加派对。
)中的not用来否定主语I的动作去。
而在汉语中,否定词通常由“不”、“没”、“无”、“非”等表示,用来否定动作、状态或者属性。
我不去参加派对。
汉语中的否定词是“不”,表示否定主语“我”要去参加派对的动作。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英语中的否定词准确地对应到汉语中的否定词上,避免遗漏和错误,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否定句的结构在英语中,否定句通常由主语+助动词/系动词+not+其他成分构成,例如:I do not like coffee.(我不喜欢咖啡。
)中的do not构成了否定句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和汉语的否定句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语言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保持句子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
三、否定的语气和含义在英语中,否定句通常用来表示真实或者虚假的否定,例如:He is not coming to the party.(他不来参加派对。
)中的否定表示他确实不来参加派对的真实情况。
而在汉语中,否定句除了表示真实或者虚假的否定外,还可以表示禁止、不允许、无法等含义,例如:你不能迟到。
中的不能表示被禁止迟到的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准确理解和表达否定句的语气和含义,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四、在翻译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否定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 句子结构不对称。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翻译对比研究作者:肖桂菊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
摘要:“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两个最重要的否定副词,都可以用在形容词/动词前面,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都极高。
本文试从“不”和“没有”的用法和句式上分析“不”和“没有”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不;没有;否定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一、否定动词
1.凡属主观上不愿意做或不准做的事,即否定表示主观意愿、安排的动词,包括心理感觉动词(状态类心理动词)和主观评价性动词,一般都用“不”,不用“没有”。
We shall not always expect to find them supporting our views.(肯尼迪就职演说)
我们并不期望这些国家总是支持我们的观点。
显然只能用“不”,用“没有”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
2.对表示“情理上需要或能力上可以做到”这类意义能愿动词如:应该、应当、可以、能等的否定,只能用“不”,不能用“没有”。
“不”可以放在所有的能愿动词前,“没有”只限于放在“能、能够、要”等少数几个能愿动词前。
The King’s English is a model——a rich and instructive one——but it ought not to be an ultimatum.(高级英语)
译文:标准英语是一种典范——一种丰富而有指导作用的典范——但并不应当是一种最高的典表示的是一种社会规则或是为人处世的法则,同样不能用“没有”。
3.属性、判断、关系类动词如:等于、是、符合、姓、在、包含、具有、相等……一般用“不”,不用“没有”。
例:
China does not meet any of those criteria.
中国不符合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项。
总结性或者判断性地指出中国不符合这些标准中的一项,按照汉语使用习惯,只能用“不”。
4.“没有”表示未然,主要用来修饰即将发生或尚未发生的动作行为。
“不”表示已然,主要用来修饰已经完成或经历的动作行为。
比较:
He didn’t come,because he didn’t get the ticket.
译:他(还)没来,因为没买到票。
He didn’t come because of the traffic jam and he would be here soon.
译:他(还)没来,不过马上就到,路上堵车。
上述句子中“没来”表明的是一种与相“来了”对应的事实。
“没来”相对于是说话人说话时刻的一种状态,即在说话人说话时他没来,因此是一个未然事件。
此种语境下句中“没来”后面的成分用于解释客观原因,或是对说话时刻的“没来”的事实进行补充、修正。
二、否定形容词
5.对表示事物内在性质及状态的发生的否定以及这类形容词的否定,一般用“不”,而否定事物外部性质及“没有”,如呆板、矮、暖昧、安静、安宁、安全、敞亮、畅通、潮湿、沉、沉痛、沉重、沉着、充分、纯正、聪明、粗鲁……
Life is not easy for any of us.
生活对于我们任何人都不容易。
“不容易”表明生活艰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处,是一种普遍性质;在时间结构上表现出均质的特征,无内在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否定副词“没(有)”具有很强的排斥性。
三、“不”和“没有”的常见句型
6.“动词/形容词+了+没有”表示疑问的句式,句末用“没有”,不用“不”
英语中,表示疑问的句式中常常并不出现no 或者 not 之类的否定词,按照汉语习惯,翻译过来就需要在句末加上“没有”。
例: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yet?你吃饭了没有?
7. 双重否定的结构用“不”,不用“没有”
英语中,常用双重否定表肯定,这种双重否定结构通常是“not + 含否定意义的词”但是有时使用正反译法或是反正译法翻译时,我们将一些不含否定词的词或词组,如用have to 表示“不得不”。
Walking through the alleys of this venerable water town, one cannot fail to appreciate its pristine and intoxicating atmosphere.
走过这个古老的水乡古镇的小巷,人们不能不欣赏它的质朴,令人陶醉的气氛。
8. 在肯定否定相迭表示疑问的句式里只能用“不”而不用“没有”
英译汉时,英语中的疑问句常被译成肯定否定相迭的汉语疑问句。
Would you mind if I take the seat next to you?
我坐你旁边,你介意不介意?
四、“不”和“没有”的共性
9.在有些情境中,既能用“不”否定又能用“没有”否定。
可以看出,“不”用于否定句子,“没有”用于否定动词。
It was Tim not Jim who came to the seminar.
Jim,不,是Tim 来了。
10.否定“把”字句和“被”字句时位置相同
“不”和“没有”都可以否定“把”字句和“被”字句,否定时,“不”和“没”都放在“把”字和“被”字前面。
如:不把话说完——没把话说完,不被世人承认——没被世人承认。
Li Bai wasn’t give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rt.
李白在朝廷不被重用/李白在朝廷没被重用。
参考文献:
[1]陈垂民. 说“不”和“没有”及其相关句式[J]. 暨南学报,1988,(1) .
[2]李铁根.“不”、“没(有)”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J].汉语学习,2003.
[3]聂仁发.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汉语学习,2001,(1).
[4]史锡尧.“不”的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J],汉语学习,1995,(1).
[5]王环宇. 谈谈“不”和“没有”的语用区别及“不”和“没有”的位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6]张孝忠.“不”和“没(有)”用法举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