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第二章 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一节 鸡球虫病

  • 格式:docx
  • 大小:295.21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寄生虫学

第二章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一节鸡球虫病

定义:

鸡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Sporozoa)、艾美耳科(Eimeriidae)、艾美耳属(Eimeria)的7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流行特点:

鸡球虫病分布广,危害大。鸡球虫是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特异性都很强的原虫,鸡是各种鸡球虫的唯一宿主。

全世界报道的有9种球虫,其中7种球虫受到公认,它们是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多为宽卵圆形,少数为椭圆形,大小为19.5~26.0微米×16.5~22.8微米,平均为22.0微米×19.0微米;卵形指数为1.16;原生质呈淡褐色,卵囊壁为淡黄绿色)、毒害艾美耳球虫(E. necatrix)(卵囊为卵圆形,大小为13.2~22.7微米×11.3~18.3微米,平均为20.4微米×17.2微米;卵形指数为1.19;卵囊壁光滑、无色)、堆型艾美耳球虫(E. acervulina)(卵囊卵圆形,大小为17.7~20.2微米×13.7~16.3微米,平均为18.3微米×14.6微米。卵囊壁淡黄绿色)、布氏艾美耳球虫(E. brunetti)(卵囊大小为20.7~30.3微米×18.1~24.2微米,平均大小为18.8微米×24.6微米。卵形指数为1.31)、巨型艾美耳球虫(E. maxima)(卵囊大,是鸡球虫中最大的。卵圆形,一端圆钝,一端较窄。大小为21.75~40.5微米×17.5~33.0微米,平均为30.76微米×23.9微米。卵形指数为1.47。卵囊黄褐色,囊壁浅黄色)、和缓艾美耳球虫(E. mitis)(小型卵囊,近球形。卵囊大小为11.7~18.7微米×11.0~18.0微米,平均大小为15.6微米×14.2微米;卵形指数为1.09 ;卵囊壁为淡黄绿色,初排出时的卵囊,原生质团呈球形,几乎充满卵囊)与早熟艾美耳球虫(E. praecox)(卵囊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9.8~24.7微米×15.7~19.8微米,平均为21.3微米×17.1微米,卵囊指数为1.24。原生质无色,囊壁呈淡绿色)。

各种球虫的致病性不同,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为最强,其次为毒害艾美耳球虫,但生产中多是一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但其免疫力发展很快,并能限制其再感染。球虫病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雏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毒害艾美耳球虫常危害8~18周龄的鸡。

二、形态

鸡球虫各阶段形态如下所示:

1.卵囊:孢子生殖产生

卵囊壁2层,内衬一层膜。可能有卵膜孔,孔上有一盖,称极帽(鸡球虫无极帽)。该属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每个囊内含2个子孢子。卵囊和孢子囊内分别有或无卵囊残体和孢子囊残体(孢子囊和子孢子形成后的剩余物质)。孢子囊一端有一突起,称斯氏体(Stieda body)。子孢子通常呈长形,一端钝,一端(前端)尖,也可为香肠状,通常有一个蛋白性的明亮球称折光球,其功能不详。见图2-1-1“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结构示意图”和图2-1-2“巨型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图2-1-1 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结构示意图

图2-1-2 巨型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2.裂殖子和裂殖体:裂殖生殖产生

裂殖子和裂殖体由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的裂殖生殖形成。裂殖子和子孢子均有顶复体。子孢子、裂殖子和孢子囊残体均含有碳水化合物颗粒。孢子囊残体还含有脂肪颗粒。子孢子和裂殖子均覆有表膜。表膜有2层,外层为连续的限制性膜,内层在极环处终止。它们均含有22~26个亚表膜下微管,1个类锥体,由螺旋形排列的微管组成。在类锥体前端有1或2个环,有1个极环,1个有或无核仁的核,几个棒状体,几个微线体。还有明亮球、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微孔、脂质体、卵形多糖体和核糖体。见图2-1-3“毒害艾美耳球虫裂殖体”,箭头所标为裂殖体。

图2-1-3 毒害艾美耳球虫裂殖体

3.大小配子体:配子生殖产生

见图2-1-4“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小配子体和大配子体”, MIC为小配子体,MAC为大配子体。

图2-1-4 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小配子体和大配子体

MIC:小配子体MAC:大配子体

三、生活史

狗吃了有棘球蚴的家畜内脏时受感染。其粪便可污染牧草和环境。牛、羊等家畜吃进棘球绦虫的虫卵(见图1-7-5“细粒棘球绦虫虫卵”)以后,六钩蚴随血液到肝、肺等处生长发育为棘球蚴。具体图

1-7-6“细粒棘球绦虫发育史”。

图1-7-5 细粒棘球绦虫虫卵

图1-7-6 细粒棘球绦虫发育史

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动画(rgd5377@)。

四、诊断

初期,虫体尚小时,一般不显症状。后期临床症状与寄生部位密切相关。寄生在肺脏时,有长期慢性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肺浊音区扩大等现象。寄生在肝脏时,最后多陷于营养衰竭,极度衰弱而死。

棘球蚴病的生前诊断较困难,可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血清学诊断。

间接血凝试验(IHA)是将抗原(或抗体)包被于红细胞表面,成为致敏的载体,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从而使红细胞拉聚在一起,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该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

剖检时,发现虫体可以确诊。见图1-7-7及图1-7-8“肝、肺脏中的棘球蚴包囊”。

图1-7-7 肝、肺脏中的棘球蚴包囊(一)

图1-7-8 肝、肺脏中的棘球蚴包囊(二)

五、防治

确诊为棘球蚴病的家畜,应尽早屠宰,以减少经济损失。屠宰后,凡有棘球蚴的内脏或其他组织,应一律销毁,绝对禁止喂狗或到处抛弃。

对犬进行定期驱虫,常用药物有氯硝柳胺(商品名为灭绦灵)和氢溴酸槟榔碱,驱虫后的犬粪要无害化处理。保持畜舍、饲草料及饮水卫生,防止犬粪污染。人与犬接触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对野犬也应采取一定措施。

六、拓展

棘球蚴病的防治

我国卫生部已经从2005年开始在重点流行省(区)启动棘球蚴病试点防治规划。一般而言,防治规划分成计划、攻击和巩固等3个阶段。我国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有些还处在计划准备阶段,包括专业队伍的组建与培训、基线调查(犬及肉食动物、家畜、野生啮齿类、人群)、政府官员(农业、卫生、广电、教育、公安和民政等部)的介入、犬主人的动员和参与及经费安排等。攻击阶段需要实施的基本措施,首先是教育牧民、农民和其他居民,使能主动配合、积极参与。防治活动的关键在于治疗家犬、消除野犬(包括用“安乐死”的办法),在藏族地区要注意取得宗教人士的理解与支持。由于犬体内的棘球绦虫须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