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8
兽医寄生虫病学一、名词解释1、寄生虫的概念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生活,并从宿主身上取得营养物质的动物。
2、宿主概念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3、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从寄生部位来分:凡是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称为内寄生虫,如线虫、绦虫、吸虫等;寄生在宿主体表的寄生虫称为外寄生虫,如蜱、螨、虱等。
4、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从寄生虫的发育过程来分:凡是发育过程中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称为单宿主寄生虫(也称为土源性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
如发育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就称为多宿主寄生虫(也称为生物源性寄生虫),如绦虫、吸虫等。
5、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从寄生虫寄生的宿主范围来分: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这种寄生虫就称为专一宿主寄生虫。
例如马的尖尾线虫只寄生于马属动物,鸡球10、保虫宿主虫只感染鸡等。
有些寄生虫能够寄生于许多种宿主,这种寄生虫就称为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虫、旋毛虫等。
6、终未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
如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所以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弓形虫的有性生殖阶段(配子生殖) 寄生于猫的小肠内,所以猫是弓形虫的终未宿主。
7、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
如猪带绦虫的中绦期猪褒尾蚴寄生于猪体内中,所以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的无性生殖阶段 包囊)寄生于猪、羊等动物体内,所以猪、羊等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8、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某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第二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为补充宿主。
如双腔吸虫在发育过程中依次需要在蜗牛和蚂蚁体内发育, 充宿主就是蚂蚁。
9、贮藏宿主(转续宿主)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称为贮藏宿主或转续宿主。
如鸡异刺线虫的虫卵被蚯蚓吞食后在蚯蚓体内不发育但 保持感染性,鸡吞食含有异刺线虫的蚯蚓可感染异刺线虫,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兽医寄生虫学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
可用锑制剂治疗.3。
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
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
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
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
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1。
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
由虻及吸血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
寄生虫第一章绪论1、★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一门科学,更确切的说是研究寄生虫和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学科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描述寄生虫学阶段,实验寄生虫学阶段,现代寄生虫学阶段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1、共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三种方式2、★寄生生活:是生物间相互的一种类型,一种生物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而采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物,并对被寄生物造成损害,在上述关系中,寄生的一方就是寄生虫,被寄生的一方称为宿主。
3、寄生虫: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4、★土源性寄生虫:是指随土、水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是指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而传播的寄生虫5、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虫体出现大量的反之而后强致病力,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6、★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及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及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7、贮藏宿主:是指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的宿主8、保虫宿主:如果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野生动物被称之为这种家畜的保虫宿主9、传播媒介:通常指在脊椎动物宿主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低等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10、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损伤,继发感染11、★通过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的幼虫,有时误如一个非专性的宿主体内,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之后,终因环境不适而死亡,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12、★人畜共患病:第三章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1、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2、蠕虫包括吸虫,线虫,绦虫,棘头虫等;原虫包括:锥虫,弓形虫,巴贝斯虫,球虫等第四章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一、吸虫1、无体腔,无肛门,体壁负责代谢活动,原肾管型排泄系统,除分体科外,均为雌雄同体,虫体有两个吸盘2、生活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注:日本血吸虫没有雷蚴期)二、绦虫(雌雄同体)1、无体腔和呼吸器官,没有消化系统,体壁负责代谢,全身分为头节,颈节,链体三部分★解离:绦虫随着新节片的不断生成,老的节片逐节或逐段从虫体后端脱离,保持绦虫每个虫体的固有长度,这种现象叫做解离,圆叶目是真解离,假叶目是假解离2、生活史:虫卵(圆叶目的卵无卵盖,假叶目的卵有)→中绦期→成虫★假叶目的中绦期:原尾蚴(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实尾蚴或裂头蚴(在第二中间宿主)★圆叶目的总绦期:似囊尾蚴型,囊尾蚴型(包括囊尾蚴,多头蚴,棘球蚴)三、线虫(雌雄异体)(大多数雄虫尾部有交合伞)1、消化道完全,分口,咽,肠,肛门,单管型生殖系统,排泄系统有肾型和管型两种大多数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如后圆线虫,六翼泡首线虫,兰氏类圆线虫)或胎生(旋毛虫)★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仍然停留在卵壳内而不孵出的虫卵★感染性卵囊:与感染性虫卵一样,只是感染性卵囊是针对原虫而言披鞘幼虫:蜕化后的旧角质皮仍包裹在身体表面的幼虫2、生活史: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旋毛虫型,旋尾线虫型,原圆线虫型,丝虫型,龙线虫型、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型,蛲虫型,毛尾线虫型,钩虫型,圆线虫型四、棘头虫1、虫体为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等不同形态,前端有一个与身体成嵌套结构的,可以伸缩的吻突,其上有有小棘或小钩,体不分节,有假体腔,无消化系统2、生活史:中间宿主为食粪甲虫和昆虫。
兽医寄生虫学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理解其病原、流行特性、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较好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卵囊有很强感染力。
常有明显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各种野生动物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引起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体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睑部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边脱毛形成特殊“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
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重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某些野生动物,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
日本分体吸虫病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猪带绦虫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重要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人是猪带绦虫终末宿主。
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
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各种野生动物和人肝、肺及其她器官内。
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映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
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测有无包囊。
(二)各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
由虻及吸血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
临床上皮下水肿和胶冻样浸润为本病明显症状之一。
兽医寄生虫学寄生虫是引起动物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兽医寄生虫学则是研究动物身体内外寄生虫的学科。
通过了解不同寄生虫的生活史、传播途径以及对宿主的影响,兽医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本文将介绍寄生虫的分类、生活史以及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
一、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可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动物体内,如蠕虫、原生动物等;外寄生虫则寄生于动物体表或附近环境中,如蜱虫、虱子等。
根据其寄生方式,寄生虫可进一步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通常包括虫卵、幼虫、成虫等阶段。
以蠕虫为例,其虫卵会通过宿主的排泄物排出体外,经环境中合适的条件孵化出幼虫,然后寻找合适的宿主进行寄生。
寄生虫的寄生过程受到环境条件、宿主免疫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兽医寄生虫学的应用1. 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通过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生活史以及宿主对虫卵或幼虫的易感性,兽医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驱虫、合理使用驱虫药物等,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2. 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当动物出现与寄生虫相关的疾病症状时,兽医可以通过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应用驱虫药物、手术摘除寄生虫等。
3. 寄生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某些动物寄生虫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兽医寄生虫学在预防和控制动物寄生虫病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兽医寄生虫学也在不断进步。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兽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寄生虫的致病机制,从而提高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此外,兽医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合作也将为兽医寄生虫学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总结: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兽医领域中相关寄生虫的学科,通过对寄生虫的分类、生活史以及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兽医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未来,兽医寄生虫学还将在科技进步和跨领域合作的推动下不断发展,为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多贡献。
《兽医寄生虫学》-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一.寄生虫与宿主类型(一).寄生虫与寄生虫类型1.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身上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动物。
2.寄生虫类型(1).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内寄生虫:寄生于消化道的线虫、绦虫、吸虫等;外寄生虫:寄生于皮肤表面的蜱、螨,虱等。
(2).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蛔虫,钩虫等;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多种绦虫和吸虫等。
(3).长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长久性寄生虫:蛔虫,绦虫;暂时性寄生虫(间歇性寄生虫):蚊子等。
(4).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专一宿主寄生虫:人的体虱只寄生于人,鸡球虫只感染鸡等;非专一宿主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可以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动物和人。
一般来说对宿主最缺乏选择性的寄生虫,是最具有流动性的,危害性也最为广泛,其防治难度也大为增加。
(二).宿主与宿主类型1.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2.宿主的类型(1).终末宿主: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人是猪带练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有性生殖阶段(配子生殖)寄生于猫的小肠内,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的中绦期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中,所以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的无性生殖阶段(速殖子、慢殖子和包囊)寄生于猪、羊等动物体内,所以猪、羊等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3).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双腔吸虫在发育过程中依次需要在蜗牛和蚂蚁体内发育,其补充宿主是蚂蚁。
(4).贮藏宿主(转续宿主)或叫转运宿主:鸡异刺线虫的虫卵被蚯蚓吞食后在蚯蚓体内不发育但保持感染性,鸡吞食含有异刺线虫的蚯蚓可感染异刺线虫,所以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5).保虫宿主:耕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7).带虫宿主(带虫者):牛的巴贝斯虫。
(8).传播媒介: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巴贝斯虫等。
兽医寄生虫学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
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
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
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
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
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
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
由虻及吸血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
兽医寄生虫病学1:寄生虫类型1.内寄生虫(线虫、绦虫、吸虫等)与外寄生虫(蜱、螨、虱等)。
2.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与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如多种绦虫和吸虫等)。
3.长久性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与暂时性寄生虫(间歇性寄生虫,如蚊子等)。
4.专一宿主寄生虫(人的体虱只寄生于人,鸡球虫只感染鸡等)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如日本血吸虫、弓形虫、旋毛虫等)。
2:宿主的类型1.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
2.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
3.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需要两个中间宿主时,后一个中间宿主就称作补充宿主。
4.贮藏宿主(转续宿主或转运宿主)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如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5.保虫宿主某些惯常于寄生某种宿主的寄生虫,有时也寄生于其他宿主,这样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6.带虫宿主于隐性感染状态,7.传播媒介肢动物。
3:寄生虫的分类1.不需中间宿主的发育史,又称直接发育型。
2.需要中间宿主的发育史,又称间接发育型。
4: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1.经口感染。
2.经皮肤感染。
3.接触感染。
4.经节肢动物感染。
5.经胎盘感染。
6.自身感染。
5:寄生虫免疫逃避的机制1.组织学隔离。
2.表面抗原的改变。
3.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
4.可溶性抗原的产生。
5.代谢抑制。
6:消化道与呼吸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1.虫卵漂浮法2.虫卵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和离心沉淀法。
7:驱虫药的选择原则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
8:弓形虫病病原1.形态特征滋养体、包囊和卵囊。
2.发育过程终末宿主:猫;中间宿主:各种动物。
在猫体内形成卵囊。
9:弓形虫病症状与病理变化病猪高热稽留,便秘或腹泻,呕吐,体表淋巴结肿大,耳部和腹下有瘀血斑或较大面积发绀。
孕猪发生流产或死产。
病变主要是肺脏、淋巴结、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肿胀以及全身多发性出血、瘀血等。
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寄生虫学》要点一、名词解释1、寄生虫的概念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生活,并从宿主身上取得营养物质的动物。
2、宿主概念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3、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从寄生部位来分:凡是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称为内寄生虫,如线虫、绦虫、吸虫等;寄生在宿主体表的寄生虫称为外寄生虫,如蜱、螨、虱等。
4、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从寄生虫的发育过程来分:凡是发育过程中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称为单宿主寄生虫(也称为土源性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
如发育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就称为多宿主寄生虫(也称为生物源性寄生虫),如绦虫、吸虫等。
5、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从寄生虫寄生的宿主范围来分: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这种寄生虫就称为专一宿主寄生虫。
例如马的尖尾线虫只寄生于马属动物,鸡球虫只感染鸡等。
有些寄生虫能够寄生于许多种宿主,这种寄生虫就称为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既能寄生于动物,也能寄生于人的寄生虫——人兽共患寄生虫,如日本血吸虫、弓形虫、旋毛虫等。
6、终未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
如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所以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有性生殖阶段(配子生殖)寄生于猫的小肠内,所以猫是弓形虫的终未宿主。
7、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
如猪带绦虫的中绦期猪褒尾蚴寄生于猪体内中,所以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的无性生殖阶段(速殖子、慢殖子和包囊)寄生于猪、羊等动物体内,所以猪、羊等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8、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某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第二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为补充宿主。
如双腔吸虫在发育过程中依次需要在蜗牛和蚂蚁体内发育,其补充宿主就是蚂蚁。
9、贮藏宿主(转续宿主)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称为贮藏宿主或转续宿主。
类别病名兽医寄生虫学病原发育过程及流行特点中间宿主病理变化防治滋养体、包囊、卵囊,二分裂主要危害猪:突然废食,高热稽留,便秘或腹泻,呕吐,呼吸困难,咳嗽,磺胺类药物、弓形虫病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日本分体吸虫龚地弓形虫法繁殖利什曼原虫雌雄异体,粪便虫卵(含毛蚴)-水中孵毛蚴-钉螺无性繁殖成母胞中间宿主吸血昆虫白蛉肌肉强直,体表淋巴结肿大,耳部和腹下有淤血斑或较大面积发绀,孕猪流产或死产。
成年羊呈隐性感染,以妊娠羊流产为主。
皮肤型局限在唇和眼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眼镜”,体毛大量脱落,形成湿疹。
体温升高、贫血、脾和淋巴结肿大。
感染5-8周局部出现丘疹或荨麻疹,称尾蚴性皮炎。
腹泻、肝脾肿螺旋霉素、氯林霉素有效锑制剂治疗病(血吸虫日本分体吸虫蚴、子胞蚴、尾蚴-水中经皮肤侵钉螺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母牛感染可导致不孕或发生流产。
由虫卵吡喹酮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病)猪囊尾蚴病(猪囊虫)入终末宿主变童虫-肠系膜小静脉发育为成虫。
小肠猪带绦虫孕卵节片-虫卵(含猪带绦虫的幼六钩蚴)粪便-在横纹肌和心肌发虫囊尾蚴育为成熟囊尾蚴-小肠发育有钩绦虫呈白带状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
猪在横纹肌和心肌发育为成熟囊尾蚴,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吡喹酮、丙硫消瘦、水肿。
寄生部位有相应症状。
肌肉发现囊尾蚴咪唑棘球蚴病棘球绦虫中绦雌雄同体,小肠细粒棘球绦虫-粪家畜和野吡喹酮、丙硫(包虫病)期幼虫便虫卵(含六钩蚴)和孕节-在肝肺发育成棘球蚴肌肉中包囊幼虫-宿主胃释出幼虫-生动物寄生于肝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成虫侵入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引起肠炎,带血性腹泻。
幼虫进入肌咪唑阿苯达唑(丙旋毛虫病旋毛虫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变为性成熟旋毛鼠是猪的虫成虫-肠黏膜产出幼虫-横纹肌纤感染来源肉发生急性肌炎,发热和肌肉疼痛,吞咽咀嚼行走困难,脸特别是眼睑水肿。
硫咪唑)、甲苯达唑、氟苯维形成包囊钙化达唑伊氏锥虫病(苏拉病)伊氏锥虫纵分裂法虻、吸血蝇机械传播寄生于血液、淋巴液及造血器官中,毒素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萘磺苯酰脲、伤,体温升高和运动障碍,对造血器官损伤引起贫血、红细胞溶解喹嘧胺、三氮、贫血和黄疸,血管壁渗透性增高,导致皮下水肿和肝脏损伤;虫脒体对糖消耗出现低血糖症和酸中毒多种动物共患寄生新孢子虫病犬新孢子虫卵囊、速殖子(滋养体存在于中间宿主内)、包囊(组织囊存于中枢神经系统)犬为中间宿主出现时,引起严重神经肌肉损伤,萎缩,共济失调,复方新诺明、犬脑炎、肌炎、肝炎等,妊娠后发生死胎或胎儿。
《兽医寄生虫学》-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一. 寄生虫与宿主类型(一).寄生虫与寄生虫类型1.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身上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动物。
2.寄生虫类型(1).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内寄生虫:寄生于消化道的线虫、绦虫、吸虫等;外寄生虫:寄生于皮肤表面的蜱、螨,虱等。
(2).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蛔虫,钩虫等;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多种绦虫和吸虫等。
(3).长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长久性寄生虫:蛔虫,绦虫;暂时性寄生虫(间歇性寄生虫):蚊子等。
(4).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专一宿主寄生虫:人的体虱只寄生于人,鸡球虫只感染鸡等;非专一宿主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可以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动物和人。
一般来说对宿主最缺乏选择性的寄生虫,是最具有流动性的,危害性也最为广泛,其防治难度也大为增加。
(二).宿主与宿主类型1.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2.宿主的类型(1).终末宿主: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人是猪带练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有性生殖阶段(配子生殖)寄生于猫的小肠内,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的中绦期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中,所以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的无性生殖阶段(速殖子、慢殖子和包囊)寄生于猪、羊等动物体内,所以猪、羊等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3).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双腔吸虫在发育过程中依次需要在蜗牛和蚂蚁体内发育,其补充宿主是蚂蚁。
(4).贮藏宿主(转续宿主)或叫转运宿主:鸡异刺线虫的虫卵被蚯蚓吞食后在蚯蚓体内不发育但保持感染性,鸡吞食含有异刺线虫的蚯蚓可感染异刺线虫,所以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5).保虫宿主:耕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7).带虫宿主(带虫者):牛的巴贝斯虫。
(8).传播媒介: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巴贝斯虫等。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名病原生活史感染途径症状病变诊断防治原虫)弓形虫病(寄生于人和多种温血脊椎动物的有核细胞内)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卵囊中:人和动物终:猫及猫科动物经口、胎盘、皮肤及粘膜猪:高热,紫红斑,呈腹式呼吸牛:不表现症状或只流产主要在肺、淋巴结、肝。
以上器官肿大并有出血点、坏死灶病原学:脏器涂片、集虫、动物接种血清学:ELISA、HIA分子生物学:PCR、DNA杂交磺胺类禁止猫进入蓄舍原虫)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人和脊椎动物单核吞噬细胞)无鞭毛体(人和脊椎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前鞭毛体(白蛉消化道)人、犬及多种野生动物传媒:白蛉渐进性和大面积对称性脱发,呕吐,肌肉萎缩脾、肝、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性贫血病原学:穿刺法、皮肤活组织检查法血清学:ELISA、IHA、IFA分子生物学:PCR锑制剂避免白蛉叮咬吸虫)日本血吸虫病(人和动物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雌雄异体雄虫:乳白,粗短雌虫:黑褐,前细后粗中:湖北钉螺终: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皮肤为主胎盘口食入尾蚴黄牛:高热,食欲不振,腹泻,犊牛发育受阻,母畜流产其他动物症状较轻。
以肉芽肿和肝硬化为主。
肝、肠壁大量灰黄色虫卵;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大量虫体病原学:直接涂片、直肠粘膜检查、饱和盐水、粪便毛蚴孵化法、解剖诊断血清学:ELISA、IHA、环卵沉淀试验分子生物学:PCR吡喹酮绦虫)猪囊尾蚴病(中绦期幼虫寄生在肌肉、心、脑、眼等)囊尾蚴:椭圆,黄豆大,内有无色液体虫卵:内含六钩蚴中:猪和人(虫卵终:人(尾蚴)经口猪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消瘦,水肿。
幼虫可在脏器间移行引起相应症状猪肉苍白,肌肉及脑、眼、肝等部位可见囊尾蚴病原学:直接观察心肌咬肌有无虫体血清学:ELISA、IHA同上病名病原生活史感染途径症状病变诊断防治绦虫)棘球蚴病包虫病(人和动物的肝、肺及其他器官)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包囊状,内含液体虫卵:内含六钩蚴中:各种家畜,人和野生动物终:犬、狼等肉食动物经口轻度无明显症状重度绵羊消瘦,被毛逆立常脱落;牛消瘦,呼吸困难肝、肺表面凹凸不平,有棘球蚴寄生;腹腔和其他脏器也发现棘球蚴剖检尸体肝、肺血清学:ELISA、IHA吡喹酮、丙硫咪唑线虫)旋毛虫病(猪旋毛虫最严重)旋毛形线虫,虫体细小,毛发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