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
- 格式:pdf
- 大小:142.29 KB
- 文档页数:3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色彩不仅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美感,还可以引导人们的情绪和注意力,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色彩的运用,以达到美化环境、调节人们情绪的目的。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植物的色彩、建筑物的色彩、地面材料的色彩等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植物的色彩植物的色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会给人一种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感觉,适合用于庭院和花园的设计中;而蓝色和紫色的花卉则会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适合用于公园和休闲区的设计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和氛围,选择合适的植物色彩,以达到设计的目的。
除了花卉的色彩,植物的叶色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因素。
绿色是植物的主要叶色,可以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但在设计中也可以通过选择植物的叶片颜色来增加景观的层次和趣味。
紫叶植物、黄叶植物等可以为景观增添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对比,提升整体的美感。
建筑物的色彩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建筑物的外墙颜色、屋顶颜色以及窗户的颜色都会对整个景观产生影响。
在古典园林中,建筑物的颜色多以素雅的灰白色和青砖色为主,这样的色彩可以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而在现代园林中,建筑物的色彩更加多样化,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风格,选择适合的色彩,以丰富整体的景观效果。
三、地面材料的色彩地面材料的色彩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部分。
不同颜色和材质的地面材料会对整体景观产生影响。
在广场和步行街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选择具有鲜明对比的地砖或石材,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地面效果;而在花园和庭院的设计中,则可以选择质感柔和、色彩温和的地面材料,以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地面材料的色彩还可以用来引导视线和气氛。
浅析园林设计中色彩情感的运用摘要:本文根据对色彩基础理论的阐述以及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简述了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里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分析色彩情感在园林设计中实际应用,为色彩在园林设计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色彩情感,色彩运用色彩属于美学的范畴,园林设计又涉及到美学。
掌握并熟练应用色彩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色彩应用往往会巧妙地掩盖设计上的缺陷。
园林设计中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不仅给人以美的视觉冲击,也同时会使人的心情变的舒畅。
欣赏景观的同时,在环境中又愉悦了心情,这也是我们园林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的最高追求,而在影响人的心理上,首当其冲的就是色彩,所以说色彩的重要性在园林设计中举足轻重。
如何选出最佳的色彩搭配方案,首先要了解色彩的基础理论,熟知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下面从色彩的基础理论着手,简述并分析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一、色彩的基础理论色彩是光的产物,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
“色彩是大脑对眼睛的视网膜接受光线后的响应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1]当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把这七种颜色按顺序组成一个圆环,我们叫做色环。
色环中颜色互相搭配就产生了色谱,而色谱依据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来进行变化。
色彩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而有彩色系中又可根据其不同的分类特性分为:冷色系和暖色系、亮色系和暗色系、艳色系(高纯度)和灰色系(低纯度)。
二、色彩的情感七色光由于波长的不同,对视觉刺激程度也就不同,从而使大脑感觉出不同的色彩。
色彩为什么能够去影响人呢?这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由个不同的形态所组成,如感觉、知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内在的感觉的一种。
因而,视觉观察的色彩作用于心理,不是对其单纯的反映,而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心理反映。
另外,对色彩嗜好和色彩的象征性也会给色彩带来某种特别的心理效应。
三、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1、色彩的色相情感的运用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为园林景观注入生机与活力,更能够传达设计者的理念与情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体现设计者对自然的理解与对人们情感需求的把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需要精心考虑与设计的。
本文将会对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色彩的分类、色彩在不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色彩的分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主要分为暖色调、冷色调和中性色彩三种类型。
暖色调。
暖色调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等颜色,这些颜色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表现热情、活力、欢乐等情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暖色调的植物和花卉经常被用来强调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冷色调。
冷色调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颜色,这些颜色给人一种冷静、清新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表现深邃、清新、宁静等情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冷色调的植物和花卉经常被用来表现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中性色彩。
中性色彩包括灰色、棕色、黑色、白色等颜色,这些颜色给人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表现沉稳、端庄、厚重等情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中性色彩的植物和花卉经常被用来表现对生活的理解和求稳的情感。
二、色彩在不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 公园景观设计。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要符合公园所要传递的情感与氛围。
在运动场所,可以使用鲜艳的红色和橙色来增加场地的活力感;在休闲区域,可以使用清新的绿色和蓝色来营造宁静的氛围;在散步区域,可以使用柔和的灰色和棕色来增加人们的放松感。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为公园增添趣味与魅力,更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色彩的应用效果1. 增添活力。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能够为环境增添活力与趣味。
使用鲜艳的红色和橙色能够令人感到欢乐与活跃,使用清新的绿色和蓝色能够令人感到清新与宁静,使用大气的黑色和白色能够令人感到端庄与庄重。
浅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至关重要。
正确使用色彩可以为景观增添丰富的层次和视觉效果,提升人们的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色彩与人的情感联系、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搭配等方面,浅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色彩与人的情感联系色彩是人们感知物体颜色的基础,同时也是情感与心理方面的表达。
色彩不仅仅是美学问题,更是生命问题。
不同颜色可以对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正确的使用色彩可以为人们带来多种意义上的愉悦和舒适。
二、色相、明度、饱和度1. 色相色相是指颜色在光谱中的位置。
色相的选择应根据景观的需求和设计理念来决定。
例如:绿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被用作主色调,因为绿色能让环境更为柔和,具有一定的自然感。
而红色常被用于园林景观中作为点缀色,因为红色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具有一定的亮度和鲜明感。
2. 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明度亮度高的颜色给人以高亢、明丽的感觉,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兴奋感;而明度比较低调的色彩能适用于一些比较安静的区域。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
纯度高的颜色更加鲜明,但过于鲜艳的颜色会使人产生疲劳感,因此需要适当调整饱和度。
一般来说,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常常用于强调环境的特定部分或者增强景观的表现力。
特别提醒:园林景观设计中所用的颜色不要过于丰富,要选择合适的主色调,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加入其他颜色,以达到既不单调又不繁琐的设计效果。
三、色彩搭配对比色搭配意味着将两个互补的色相结合在一起。
在园林景观中,使用对比色搭配能够凸显出环境中的特定部分,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例如:将紫色与黄色搭配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且能够使这两种颜色更为鲜艳,看起来更加显眼。
相类色搭配指的是将几种近似的颜色搭配在一起。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相类色搭配能够产生柔和、协调的效果,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定的大自然的气息。
例如:利用多种绿色的色调,能够产生一种自然、和谐而深沉的色彩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色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和运用,可以为园
林增添鲜明的特色和美感。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塑造空间
氛围、表达主题意境、引导视线和营造视觉效果等。
色彩可以用来塑造园林的氛围和情感。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如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宁静和清凉,绿色代表生机和平和,黄色代表明亮和快
乐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色彩,可以为园林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
到情绪的宣泄和放松。
色彩可以用来表达园林主题和意境。
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境,色彩可以成
为表达主题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苏州园林中常用的青砖和翡翠绿色,可以体现出江南园林
的古朴和自然之美;而现代园林设计中,鲜艳的色彩和大胆的组合,常常用来表达现代都
市生活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色彩还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营造视觉效果。
通过巧妙的色彩运用,可以引导人
们的视线流动,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设计师想要强调的重点部位,从而达到凸显景观特色和
引起人们兴趣的效果。
色彩还可以通过对比和搭配的方式,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增强
人们对景观的感知和记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应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要素。
需要考虑园林中的植物和
建筑等元素的色彩,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需要考虑色彩的搭配和对比,避免出现过于单调或过于杂乱的效果。
还要考虑色彩对人们的情感和视觉感受的影响,选择适合的色彩表达园林的主题和意境。
浅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遗漏的重要元素,它能够在视觉上增强空间的感官体验,为空间带来更多情感和生命的活力。
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正确地运用色彩将为设计作品增色不少。
以下将针对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进行浅谈。
一、色彩的分类根据颜色学理论,色彩可以分为三大类:辐射色、光谱色和混合色。
辐射色包括黑、白和灰,其颜色并非由光的波长组合而成,而是通过变换光的强度得到的。
光谱色是指彩虹七种色带,它们的颜色都可以通过光的波长确定,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
混合色是由光谱色和辐射色混合而成,包括棕色和粉色。
二、色彩的作用1.情感作用色彩对情感有极大的影响力。
明亮的色彩能够令人感到愉悦和活力,而暗淡的色彩更容易引起人的阴暗情绪。
红色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往往被用作表达热情、动感和活力的颜色。
蓝色则有着平静、清新、深远的情感特征,在景观设计中通常以表达着清新、宁静、柔和的效果。
橙色比较鲜明,活泼且充满创意,常用于表达快乐、温暖和童真的情感。
2.视觉作用色彩对于空间的感官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浅色调的色彩会让人感到空间更加宽敞和明亮,比如对于开放式的公园和广场,我们通常会选用浅绿和浅黄的颜色。
而深色调的色彩则能够让空间更加深邃和稳重,比如表现出喜马拉雅山脉那壮丽的山川地貌时,通常会选用宝石绿和深蓝色等湛蓝色系。
3.表现作用色彩在景观设计中还具有表现作用,它可以将景观的歌迷特征体现出来。
比如,在一个绿色环绕的公园中,我们可以用浅绿调的颜色处理道路和步道,与周围的绿色植物相协调,将辐射出的纯绿色的美感带给游客。
而在山脉公园中,则会增加深色的灰褐色以表达出该公园特有的地貌特征和山的质感。
1.根据选材确定环境色彩首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构成景色的材料决定环境色彩。
材料气质的不同,需要用到的色彩就会有所变化。
比如,在富有鲜明亲水感的水景中,配色方案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以蓝色为主色搭配部分红、黄、青等色,以营造出富有生机、前卫活泼的效果。
探讨就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色彩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够提升品质、创造氛围、调节心情等。
在园林设计中,色彩有其独特的应用,下面将以此为主题探讨就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一、色彩对空间的营造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种空间,利用色彩可以让空间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色彩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例如,明亮的色彩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记忆空间结构,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在视觉上创建空间的对比度,让空间更加清晰明了。
二、色彩对空间的情感调节作用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颜色的不同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红色是一种强烈而充满激情的色彩,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
而绿色则是一种非常安静的色彩,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安宁和放松。
因此,园林设计师们会在设计中考虑色彩的运用,以达到调节人们情感的目的。
三、色彩对植物的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而色彩也是植物色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例如,黄色是较明亮、暖和的颜色,它可以为园林增添阳光感;红色是一种高度饱和的颜色,常常被选用作为重要的色彩点,它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绿色是园林中大量使用的颜色,它是大自然的色彩,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园林的真实和自然。
园林设计师们会运用颜色对植物进行选择和搭配,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四、色彩对装饰的作用在园林设计中,色彩不仅用于植物搭配,还可以用于园林装饰品的选择和搭配。
例如,彩色的垃圾桶、坐椅、花瓶等都可以为园林增色。
此外,灯光也是色彩的一种运用,通过不同色彩的灯光搭配,可以改变园林的氛围和情感。
总之,色彩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掌握好色彩的运用,不仅能让园林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更能够调节人们的情感状态,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它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氛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色彩的运用可以给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不同色调和色彩搭配,来展现出空间的深浅和距离感。
在景观设计中,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可以突出中心区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使用柔和的颜色可以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使用对比色,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在植物选择中,可以使用相近的色调来创造出和谐的整体效果,或者使用差异较大的色调来突出某个重点区域。
色彩的运用可以给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
不同的色彩可以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共鸣。
红色和黄色常常被认为是热情和活力的象征,可以激发人们的乐观和积极情绪;而蓝色和绿色则被认为是平静和和谐的象征,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安宁和放松。
设计师可以根据景观的功能和定位,选择适合的色彩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体验。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使用丰富的色彩来激发人们的活力和热情;而在静谧的庭院设计中,可以使用柔和和谐的色彩来创造出放松和平静的氛围。
色彩的运用还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独特的特色和个性。
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园林景观与众不同。
在植物选择中,可以选择不同色彩的花卉植物来形成花坛或花墙,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色彩鲜明度。
还可以使用艺术性的色彩元素,如彩绘、彩色瓷砖等来装饰建筑和景观元素,使之更加鲜明和独特。
通过巧妙的色彩运用,园林景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特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为景观设计增加丰富的层次感和情感体验,为园林景观增加独特的特色和个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色调和色彩搭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和视觉享受。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的力量,创造出丰富多样而又独一无二的园林景观。
浅析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在园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色彩是人类感知事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影响着整个园林景观的效果,能够传递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可以烘托出园林的氛围和主题。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递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和体验,比如红色代表活力和热情,绿色代表生机和和谐,蓝色代表宁静和安详。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的色彩,可以使景观更好地表达出园林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意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独特的氛围和主题。
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和丰富性。
园林设计中常常采用不同色彩的植物搭配,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层次,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比如在庭院中种植一片红色的花朵,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突出和强调花朵所在的位置;在公园的绿地中植入一块黄色的花卉区域,可以让整个绿地更加生动活泼。
通过巧妙地利用植物的色彩,可以使景观更具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还可以在视觉上调节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不同色彩的植物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比如红色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绿色会让人感到平和和舒适,紫色会让人感到神秘和浪漫。
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调整人们的情绪和感受,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放松和舒适的环境。
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还可以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色彩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当人们走在被色彩斑斓的花坛旁时,可以感受到色彩带来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增加人们对园林的美感和满足感。
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运用在园林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的色彩,可以烘托出园林的氛围和主题,增加景观的层次和丰富性,调节人们的情绪和感受,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园林景观植物色彩的运用,以创造出美丽、舒适和有意义的园林景观。
浅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色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可以赋予园林以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帮助设计者实现各种设计目标,比如增强景观的美感、提升人们的情绪状态,甚至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行为。
本文将从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色彩的分类和运用以及色彩应用的实际案例等方面来进行浅析。
一、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色彩可以丰富园林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突出园林的主题和特色,使其更具有个性化和独特性。
色彩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
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情绪,比如红色会给人焦躁和紧张的感觉,而绿色则会给人一种平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营造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
色彩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活动。
在园林中合理使用色彩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景观,找到正确的路径和位置。
二、色彩的分类和运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可以按照其明度、纯度和色调来划分。
明度即颜色的明暗程度,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而色调则是指颜色相对于光谱中其他颜色的位置。
根据这些特点,色彩可以被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明亮色彩和柔和色彩等不同类型。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色彩类型。
比如在追求舒适和放松的园林中,暖色调和柔和色彩会更适合,而在追求活力和兴奋的园林中,冷色调和明亮色彩会更加合适。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也需要考虑到色彩的搭配和比例。
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使景观更加和谐统一,而过度的色彩搭配可能会造成视觉疲劳和混乱。
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空间特点来进行色彩的搭配。
色彩的比例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色彩在园林中所占的比例会影响到人们对景观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在使用色彩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比例控制。
三、色彩应用的实际案例1. 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一座集科研、教学、旅游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各类植物数以万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第27卷 第3期四川林业科技 Vol.27, No.3
2006年6月JournalofSichu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 Jun., 2006
收稿日期:2005207221
作者简介:李志强(19792),男,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
浅谈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李志强(西南农业大学,中国重庆 400716)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色彩在园林植物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的心理情感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来探讨今后园林植物设计的“人性化”道路。关键词:植物设计;色彩;园林绿化;情感心理中图分类号:S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508(2006)03-0076-03
ApplicationofcolourtotheDesignofLandscapePlantsandHomanPsychologicalSentiments
LIZhi2qiang(SouthwestAgricnltnralIi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China)
Abstract:Basedontheapplicationofcolourtothedesignoflandscapeplantsanditseffectonhumanpsychologicalsentiments,adiscnssionismadeonthehumanapproachofdesignoflandscapeplantsinthefutureinthispaper.Keywords:PlantDesign,Colour,Landscaping,PsychologicalSentiments
色彩对人的身体健康、思维方式、行为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色彩可以催眠,有的色彩可以引起食欲,也有的色彩可以使人消除疲劳,增强思维灵敏性。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的精神优为舒适,心理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色彩在植物设计中多方面地反映了人们心理审美视觉感受,直接地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空间、人与环境、人与光色等),因此设计者对色彩的研究应以人的生理和心理为基础,通过对人的感觉、知觉、习惯、智能等各种活动规律以及对限度、舒适性等的要求,使设计者在围绕植物设计时,能从色彩上满足这些要求,寻求植物设计色彩与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间相适应的关系,创造出植物配置的艺术性,丰富的色彩传达力,以达到调动人们情感,丰富人民生活情趣的目的。1 色彩构成与属性将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
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就叫色彩构成。物体反射阳光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颜色,称为色相,如:黄,红,绿,
橙,紫等。物体颜色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据测定:
白色明度最亮,黑色明度最暗,其他颜色明度依次为:黄,橙,绿,红,蓝,紫。物体颜色的浓淡或深浅程度,称为彩度或纯度或饱和度,艳丽的色彩其饱和度高,如红色最高,其次是紫,黄,绿,蓝等。白、黑色无彩。2 植物设计的情感效应植物设计是指在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以及园林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在不同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配合,创建而形成的既符合生物科学又符合审美要求,生态与实用相结合的绿色空间。在植物设计过程中,影响园林色彩最明显的则是植物的花与叶。其季相景观的形成,一方面在于植物种类的选择,一方面在于其配置方法,尤其是那些比较丰富多样的优美季相。今天,人们对于园林的欣赏趋向于对自然美的真实追求,对优美环境的空间体验,以致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舒适与愉悦,在精神上得到陶冶与升华。要求在园林造景中,既要注意到现实存在的实体环境,也不可忽视观赏者们的另一环境,心理环境的发掘与体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除产生物质需要,也存在强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当人们在情感力量比较柔和,平静时,往往产生对清风、明月、垂柳花前与月下的向往;而在心理情感壮阔、激荡之时,其又常常表现是苍松、翠柏、远山、郁郁葱葱的树群和奔腾的大海。究其原因:植物除具有园林中的线性美、动态美、静态美的同时,植物景观还有一种影响人心理时空与情绪的景观要素,即景观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不可缺少人的心理反应。它时刻受人们审美心理氛围的影响,植物及其组合搭配成景后,被欣赏者通过各种感官媒介[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产生印象,并产生反射后形成相应的心理反应,焕发各种内在情感,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感受。3 色彩在植物设计中的应用3.1 色彩的调和(1)单色调和 指的是单色相的调和在同一颜色中进行浓淡明暗的相互配合。比如在红色系中有深红,浅红,淡红,粉红等色彩,如果按照其浓淡顺序排列的话,会呈现渐变褪晕的美丽色彩,给人以调和韵律之感。同样,在花坛等以色彩配置为主的设计中,可以将其单色调和配置,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近色相的调和 指的是原色与相邻色的组合,如红与橙,黄与绿,蓝与紫,紫与红等。这种组合由于色相,明度,彩度上都较接近,容易取得协调,而且还具有高雅,柔和的气质。比如在以长绿乔木雪松,柏树等为背景树,在其前面栽植黄刺玫,珍珠梅等花灌木,早开花的时节,色彩不但调和,而且黄色白色明度较高,给人有耀眼的突出感。(3)中差色相的调和 色相相间又接近的颜色。
如红与黄,绿与紫,橙与绿,蓝与黄等。在广场草坪中布置绿叶乔木,再配置开花灌木或观果植物,比如开红花的月季,蔷薇,紫薇,木芙蓉,红山茶等,观果的如南天竹,忍冬,地锦等只要开花或观果的面积不是很大,不是很突出,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以蓝天做背景能给人以清爽、悦目的感觉。3.2 对比的色彩(1)补色的对比 互为补色的颜色的组合,由于
色相,明度的差异大,而造成对比强烈,醒目,能够给人造成欢快,热烈的气氛。对两种色相的配合来说,
常常采用补色对比的方法:数量相同时,补色对比的花卉较单色花卉在色彩效果上强烈得多,尤其是在灰色的建筑物或铺装广场前,这种效果就更加明显。如黄叶假连翘与紫鸭趾草、黄刺玫与紫藤共同种植配置成色块,这样能使黄色更亮,紫色更艳。因为黄色为紫色是两种互补的颜色,当它们共同种植时,各自的鲜明度均得以加强。如橙红色与蓝色是互补色,比如用开橙红色的郁金香与开蓝色花的风信子配置在一起,可以提高色彩的明度,容易引人注目,
也会收到欢快,喜庆的效果。(2)三色系的对比 三色系的对比即是红、黄、
蓝三色和橙、绿、紫三色的对比。这种色彩的组合效果与补色的效果相似,如果在大环境中运用得当,会取得明快,悦目的艺术效果。比如紫色三色堇与黄色金盏菊组合的花坛,或在草坪上栽植红色碧桃,红枫等色叶植物,都会收到强烈而活跃的效果。
4 植物设计色彩对人的心理情感的影响 色彩的情感心理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色彩的一种认知而形成的,不同色彩具有不同的代表意义。所以在植物造景中,要按照色彩的特定含义来加以应用,才会收到感染人的艺术效果。1.红色。属于暖色调,视觉刺激强,使人感觉活跃、热烈、富于朝气,又使人感觉到发达、向上。所以在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联系,
便自然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的常用色彩。同时
773期李志强:浅谈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 红色又易联想到血液和火焰,因此它有一种生命感、跳动感,所以红色极具注目性,透视性和美感。但如果使用过多易引起刺激性强而使人倦怠。在公园的植物造景中,多用于出入口,对景位置,在广场和喜庆节日时的开花树木及布置花坛使用。同时具有色彩的收缩感,在大空间内可用药色花卉去充满、扩张而使空间不空旷。使得空间显得喧闹而有缩小感。2.黄色。属于暖色调,是明亮和娇美的颜色,有很强的光明感,使人感到明快和纯洁。幼稚的植物往往淡黄色,又有新生、单纯、天真的联想,还可以让人想起极富营养的奶油及其它食品。在植物配置中盛开的黄花常常给人“万绿丛中耀眼明”的美感。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在树丛前,草坪边,建筑前多用黄色花系比如黄刺玫,连翘,金花茶,金丝栎等花灌木和一些花卉比如金盏菊等,这样会取得动人明快的效果。3.橙色。兼有红与黄的优点,明度柔人,使人感到温暖又明快。一些成熟的果实往往呈现橙色。因此,橙色又易引起营养、香甜的联想,是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颜色。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选用橙色的观果植物比如柑橘、柿子等,能给人以丰收的景象。4.蓝色。是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恰好与红色相对应。苍天、大海的印象是蓝色的,因而易产生高远、清彻、超脱、远离世俗的感觉。在园林植物中,开蓝色花的植物不是很多,用开蓝色花的植物或蓝色观果植物与绿色树搭配,具有特殊的沉寂感,适宜于公园的安静休息区,疗养院,老人活动区等。5.绿色。具有蓝色的沉静和黄色的明朗,又与大自然的生命相一致,是大地的底色和基调颜色,象征春天,青春,欢快,活力,给人以宁静,休闲和平和的感觉,因此,它具有平衡人类心境的作用,是易于被接受的色彩。所以,在植物造景中,把不同深浅的绿色搭配在一起,可以形成无比美妙的色彩组合。也可以以绿色为底色,配以不同颜色的花卉,更能取得鲜艳夺目的动人效果。6.紫色。属于中间色调,具有优美高雅、雍容华贵的气度。明亮的紫色可以产生妩媚、优雅的感觉,它既蕴含红的个性。又有蓝的特征。暗紫色会引起低沉、烦闷、神秘的感觉。所以在植物造景中,紫色的花卉不宜面积过大,以免造成沉重感。在配置中,
紫色花卉如能配以黄色花卉,则色彩效果会明亮,活泼起来。7.白色。是冷色与暖色之间的过度色,其明度高,色彩明亮,给人以纯洁,干净,明快,简洁的感觉。在自然界中,开白色花的植物最多,约占1/3,也是园林中应用最多的开花植物。在公园的植物造景中,白色花卉对园林色彩的调和起到重要作用,园林景色多喜好明快、开朗。如果色调偏暗(如紫色的矢车菊),可以植入大量白色花卉而使色调明快起来;
为了减轻色彩的强烈对比,混入大量白花可使对立缓和而趋向于调和,如黄色万寿菊与蓝紫色三色堇中加入白花。另外,在不同的季节,根据冷暖需要,
在原花卉中加入白花花卉并不减其冷感或暖感。白桦可以和暖色系、冷色系的花木相配置,会取得调和色调,亮丽色彩的效果。
5 结语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进行色彩配置时,要对其色彩知识有所了解,对其各种园林植物的色彩随着时间的变化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大量的运用色叶植物,花卉和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素材,结合不同场合给人们带来不同心理情感选用植物色彩,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使今后的园林设计更富有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何国兴.颜色科学[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2] 林友智.居室色彩与心理效应[J].住宅科技,1996,(1):33~34.[3] 藤小华.浅谈校园建筑的绿化与设计[J].南昌高专学报,2003,(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