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_6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2009年高考浙江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Hey , you haven’t been acting like yourself . Everything OK ? ——。
A、I’m fine, thanks B、Sure , it is C、That’s good D、It’s OK(2)I don't understand what the engineer means , but I’ve got________rough idea of________Project plan . A、the ;a B、不填;the C、the;不填D、a ; the(3)_________and short of breath , Andy and Ruby were the first to reach the top of Mount Tai . A、To be tried B、Tired C、Tiring D、Being tired(4)——I’ve read and another book this week . ——Well , maybe________is not how much you read but what you read that counts . A、this B、that C、there D、it(5)The incomes of skilled word went up ________, unskilled workers saw their earnings fall. A、Moreover B、Therefore C、Meanwhile D、Otherwise(6)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give etudents quick and easy________to the digital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 A、access B、passage C、way D、approach(7)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evidence__________that music activities enegag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in . A、indicate B、indicating C、to indicate D、to be indicating(8)The medicine word more effectively________you some hot water after taking it . A、as B、until C、although D、if(9)Over the past decades , sea ice _________in the Arctic as a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 .A、had decreased B、decreased C、has been decreasing D、is decreasing(10)It took___________building supplies to contruct these energy—house . It took brains , too . A、other than B、more than C、rather than D、less than(11)The good thing about children is that they _____________ very easily to new envionments. A、adapt B、appeal C、attattch D、apply(12)—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_________you could pick me up at the airport ? —No problem A、when B、that C、whether D、what(13)The doctor recommended that you ________swim after eating a large meal . A、wouldn’t B、couldn’t C、needn’t D、shouldn’t(14)I have reached a point in my life ___________I am supposed to make decisions of my own . A、which B、where C、how D、why(15)John is very ____________——if he promises to do something he’ll do it . A、independent B、confident C、reliable D、flexible(16)Practising Chinese kung fu can not only__________one’s strength , but also develop one’s character . A、bring up B、take up C、build up D、pull up(17)—Do you want another drink ? ——___________ . A、I don’t think so B、No way C、Not at all D、I wouldn’t say no(18)____________, the pay isn’t attractive enough ,though the job itself is quite interesting . A、Generally speaking B、On thecontrary C、In particular D、To be honest(19)In the good care of the nurses , the boy is____________recovreing from his heart operation . A<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 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quietly B<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 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actually C<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 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practically D<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 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gradually(20)—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 —It’s fantastic . The only pity is that I_______the beginning . A、missed B、had missed C、miss D、would miss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1~4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英语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两部分,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10页,非选择题部分11至12页。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选择题(共8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铅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标号涂黑。
1. —Hey , you haven‘t been acting like yourself. Everything OK ?—.A. I‘m fine, thanksB. Sure, it isC. That‘s goodD. It‘s OK【解析】考查情景交际。
甲:你一直表现得不像你本人,还好吧?选I‘m fine, thanks。
Sure 用于赞同和肯定。
That‘s good(太好了)可用于表扬。
OK可用于表示满意,同意。
It‘s OK 可用于安慰。
【答案】A。
2. I don't understand what the engineer means, but I‘ve got rough idea ofproject plan.A. the; aB. 不填;theC. the;不填D. a ; the【解析】考查冠词用法。
句意:我对那个项目计划有个粗略的想法。
第一选为泛指;第二选指双方在说的那个,为确指。
【答案】D。
3. and short of breath, Andy and Ruby were the first to reach the top of Mount Tai.A. To be triedB. TiredC. TiringD. Being tired【解析】考查非谓语。
由一道2009年英语高考题引起的思考摘要:本文从2009年江苏高考卷的一题情景对话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新课标下对口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也分析了现行教学中薄弱的口语教学存在问题的五方面原因,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展开明确了思路和方向。
针对问题,本文也重点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两种情景对话教学方法:一是同类场景归类法,二是口语核心词汇法。
关键词:高考;情景对话;同类场景法;口语核心词汇法作者简介:毛一新,任教于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校高三英语组。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英语教学法研究经历了大约两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每次变革无不与社会形态、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我国,英语教学法的研究也是从翻译法开始的,随后是听说法、交际法的深入研究。
这反映了世界英语教学研究的整体趋势。
目前,国外的英语教学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时代,多种观念的碰撞使人更能看到英语教学的本质,也对我国英语教学带来某些启示,为全球化新时期的英语教学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近年出台的新课标其实也顺应了这一育人思路。
在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描述中,明确指出了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更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较以往的大纲不同的是提出了跨文化的交际要求和比较具有前瞻性的拓展国际化视角的要求。
如何把课表要求落实到教学实处,并且兼顾到学生对高考分数的追求实属难题,是值得每个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而高考试题就是一线英语教师值得研究思考的很好的对象。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所有高中师生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出现的一些新信息和新题型,更需要教师提高对新课标大纲精神的具体解读能力,以便把实用性和应试性很好地结合到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去。
比如,拿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上出现的单项选择第23题情景对话为例:—Bill, can I get you anything to drink?—________.(2009江苏高考)A. You are welcomeB. No problemC. I wouldn’t mind a coffeeD. Doesn’t matter答案为C.该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点是别人提供帮助时候的地道回答,虽然学生可以用排除法解题,但是正确答案C“I wouldn’t mind a coffee.(“我不介意来杯咖啡”即指“我想来杯咖啡”)。
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第一部分,听力。
听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力是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能力。
今年的听力考查,是通过考生听录音,然后回答试卷上试题的形式来实现的。
任何一段对话和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主旨和要义比较明确,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需要考生自己去归纳、概括。
对话或独白中都有一些具体的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这些信息都是理解和把握对话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听力考试的重点项目,对说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都要做出简单的推断。
对说话背景、说话之间的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考生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这次测试考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今年高考听力模式和去年相比没有较大改变,其选材完全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情景,是考生听起来感到熟悉、亲切,有利于考生临场发挥。
语速恰当,难度适宜,测试时间把握很准,侧重考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所听到的语言材料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部分试题有如下特点:1、整体题型稳定,难度合理。
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卷听力试题的考查形式与要求基本稳定,所考查的语言能力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在短对话和长对话或独自所提供的情境中考查考生各项听力技能,这与以往的考试形式相同,有利于考生在考试中以平和的心态正常发挥。
考试的题型也与2008年的听力题型相同,难度基本一致。
2009年听力测试的语言材料选材丰富,体现了在情景中交际的特点,交际功能多样地道。
考试中选用真实的口语材料,题材反映真实生活,这有利于考查考生生活实际中所需要的听的能力。
对语言材料的总词数有所控制,与2008年高考英语卷持平。
2009年听力试题整体难度和区分度基本保持平稳。
2、设问角度多样化,全面考查听力技能。
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卷听力测试注重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力图更加全面的考查考生的各项听力微技能。
考点的设置注意了不同层面,如对具体信息的理解分为捕捉具体信息和综合理解两个层面。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2009年高考英语深度透析江西临川贺莹文章来源:《求学》文科版2009年9期更多文章在转载请注明出处200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而各地试卷的考点,难度仍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
对于2010届考生来说,了解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特点,把握2010年的考查趋势将是非常重要的。
从宏观上来看,部分地区的英语试题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已走向成熟,框架结构、题型、题量及难易程度已基本稳定;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山东,广东,江苏等省份2009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则注重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题量较大,难度较去年略有提升。
与此同时,2009年是浙江、安徽、辽宁、福建和天津五省市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一年。
到2010年,全国各省市地区都将进入新课改阶段。
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加大词汇量,突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考查将会是新课程改革的鲜明特色。
词汇与语法大关(一)词汇量·要求越来越高难易趋势:2009年高考词汇要求从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2000个猛增到3000个左右单词及400个左右常用短语。
高中毕业时课外泛读词汇量应达到36万。
如2009年山东卷,阅读理解四篇阅读材料的阅读量略高于去年(2008年1842词,2009年1921词)。
但要注意的是,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2009年山东卷试题继续降低了对新课程标准中八级词汇的要求,除阅读部分有少量不影响答题的生词外,其他部分基本上没出现超纲词汇。
备考建议:这就提醒考生在今后应对所在省市的高考英语考纲词汇给与高度的重视,多借鉴参考那些“新课改”走在前面的省份的英语考纲词汇。
在平时阅读训练中,考生应及时记录一些陌生词汇,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为高考词汇量大增这一关打好坚实的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
2009年英语高考试卷评析、阅卷心得及应对策略第一篇:2009年英语高考试卷评析、阅卷心得及应对策略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评析、阅卷老师评卷心得及应对策略2009年各省英语高考试题整体难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灵活设置了细节难度。
试卷的总词数和使用的英语单词量都有所增加,。
体现了高考英语课程词汇量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原则。
无形中考查学生细节问题关键词汇的处理能力。
阅读部分复杂句式明显增多。
,试卷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部分的长句、难句较多。
有的文章中,一句话有近50个单词,且独立成段。
这就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长难句、突破生词、理解句意,并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语篇整体理解、逻辑推理分析题目设置方式灵活多变,多角度考查学生输入,加工和输出信息的能力。
总之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推进素质教育,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了英语测试改革的总方向:“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符合新课程的发展要求,与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指导思想相吻合,是一套成功的高考试卷。
一、要系统研究如何重视基础重视基础知识是教学常识,但是不同的教师对此是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的,比如,哪些知识才算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深化到什么程度,如何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等。
在所有这些问题中,我想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做系统研究,就是重视基础要如何操作。
比如今年高考中考到的cover和hand两个词,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这是基础词汇,但是高考对这两个词的考察没有局限在其本义上,二是考察其在特殊语境中的含义,这就对如何落实基础词汇的教学提出了要求。
具体题型分析和应对策略:第一部分听力今年的听力试题材料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实际,语速也适中,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但发音清晰规范,信息量较大,语境真实完整,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内容涉及考生较为熟悉的话题,情景丰富,真实可信,有利于检测考生对不同环境中口头语言运用的感悟和接受能力。
2009年浙江英语⾼考试卷虽在题型、总体结构等⽅⾯有所变化,英语听⼒提前单独考查,原150分的试卷,分值改为120分,但本次考试时间不变,因此,试卷结构除了“短⽂改错”⼤题的命题形式有所调整,删去了原卷中的“单词拼写”⼤题,词汇量要求增加以及对阅读量的调整(增加)外,其他基本没有变化。
⽴⾜基础⽂化⽴意 试卷⽴⾜稳定,严格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纲》。
试卷的词汇量要求增加,但不超纲,出现了如recommend, reliable, access, adopt等⾼中词汇。
试卷阅读量稍⼤于去年。
从总体上讲,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较好。
试题的选材贴近⽣活,贴近时代,强调基础性和语⽤性。
我省⾼中新课改后的第⼀份英语试卷对稳定中学英语教学、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
⽴⾜基础:基于命题传统,题⽬设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题型上严格遵守考试说明,努⼒命制好短⽂改错这⼀经过微调的⼤题。
主要测试⽬标定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等语⾔交际能⼒上。
重视对考⽣逻辑推理和发散性思维能⼒的检测;强调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
部分试题要求考⽣具备获取、归纳、加⼯信息的能⼒。
⽂化⽴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实际运⽤,强调语感和语⽤在语⾔学习中的作⽤,注重社会⽂化和价值取向,检测考⽣的⼈⽂素养和学习策略。
即使是在单选题及完形填空中,考查修辞的试题也⽐过去有所增加。
关注能⼒强调综合 单项选择题考查重点突出,覆盖⾯⼴,没有出现偏、繁、旧的题⽬,⽽是将语⾔知识的考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考查。
强调语⾔的实⽤性和交际性。
如第3⼩题对⾮谓语动词的考查,仅靠反复操练是难以奏效的。
有8个⼩题考查词义辨析,占40%。
完形填空以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为题材,讲述了⼀群年轻⼈造访⼀座城市流浪⼈员的“住所”,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并发出了“不要绝望,要⾏动”的感叹。
绝⼤部分挖空处综合考查理解能⼒、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
2009高考英语试题解析(大纲II卷)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总卷评析】从测试反馈和卷面总体分析的情况来看,体现了语言能力的考查和高考试题体现的选拔性,突出了考试大纲对语言基本功的测试。
第一卷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语音知识【总体评析】观察试题单词,可看出均侧重基础和高频词汇的考查。
所以,总体而言,语音知识这道大题,难易度的设置较为适中,有选拔的梯度设计。
这套试卷选取了字母两个辅音字母―c, x‖、一个元音字母及一个元音字母组合―i, ei‖和一个半元音字母―y‖来进行基本语音考查。
基本上能涵盖完整的元辅音及组合元音字母发音的考查。
从辨音难易度来看,第1、2和4小题读音区别度比较明显,考生不易失分。
第3小题的迷惑度较大,再次就是第5小题具有一定得迷惑度,但相对第3小题来看,要容易得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have A. gave B. save C. hat D. made 答案是C 1. July A. diary B. energy C. reply D. daily 【答案】C 【解析】该选项y读音/ai/,而,其余发/i/。
区别度较大,考生一般不易失分。
2. medicine A. twice B. medical C. perfect D. clinic 【答案】A。
【解析】字母―c‖发/s/,而其余排除项发音/k/,比较明显,不含糊,考生基本能判别。
3. seize A. neighbour B. weigh C. eight D. receive 【答案】D。
【解析】seize中的―ei‖读音/i:/。
而其余项读音/ei/。
4. determine A. remind B. minister C. smile D. tidy 【答案】B。
【解析】该字母读音/i/,其余排除项读音/ai/。
09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紧张的高考已经告一段落,高考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个结束,但是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却是个开始,如何研究新高考英语题型,从高考试题中发现出题者的意图,从而调整英语教学的重点,把握教学的方向,这是每位英语课任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
纵观全卷,2009年浙江高考英语卷无论在命题设计、难易程度、题量、题型等方面与2008年的试卷相比,都体现了稳中有变、稳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
从全市的统计分数上看(全市平均分比去年低了4.5分),总体难度比去年稍难;从试卷上看,主要体现在完形填空部分。
整份试卷在考查了各项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更侧重考查考生对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体现在:单项选择题——设题灵活,覆盖面广。
此部分由2008年的每小题1分改为今年的每小题0.5分,共20小题的总分也由原来的20分降为10分。
从考点的分配来看,基本与《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考试说明》上的样卷相符。
设题都比较常规,既无偏题怪题,也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结构和形式的繁杂,而是强调考查考生在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各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旨在检测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也充分强调了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题目灵活,语境也较强,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整体比较简单,没有出现if虚拟语气,独立主格这些难的语法点。
从句部分仍是考试的重点,涉及到的语法基本上在高一4个模块中的重点项目,剩余的词汇及短语题,也是最基本的黑体词汇了。
从单项选择的分值及试题难度可以看出,新课程英语降低了英语语法的功能,避免了出难偏怪等语法难题,这对我们平时的教学有些许启示,不要出难偏怪的语法题目来增强学生语法难学的负担,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
完形填空题——立足篇章理解,侧重词义辨析。
今年的完形填空题和去年相比,在难度上有明显加大。
虽然今年此题的分值由原来的每小题1.5分降到了每小题1分,20小题的总分由原来的30分降到了20分,但由于今年的难度加大,仍然有可能在客观上造成考生在解此题时失分较多。
本题原来规划取材200~250个词的短文,而实际短文数字达到322词,阅读量有所增加。
主要的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20个小题中没有一处是和语法相关的,考生都必须通过词义辨析来完成。
二是有些句子比较难理解。
有些考生会因为没有完全理解句子含义,或上下文的意义,而直接导致失分。
这篇完形填空讲的是一群年轻人对在城市里见到的一些现象的深刻反思,总体感觉完形填空如果是记叙文,那肯定会简单一些,但是今年的话题不属于记叙文,这种作者对于一种社会现象的自己的深刻的评论的文章,需要学生去领会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再作出选择.从完形填空看,更强调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授一些解题技巧更是重中之重。
根据该题型对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的要求,解题方法应是通过略读和找读等快速阅读方法,充分利用选项提供词汇,着重从上下文及词汇意义上做出选择,而不是从语法的角度进行选择。
阅读理解题——篇幅较长,难度略增。
阅读理解题共有6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任务型阅读,总分50分,是整份试卷中占分数比例最重的部分。
今年的阅读和往年一样,取材较广,有科普类的、广告类的、故事类的、人物传记类。
今年的阅读题比去年稍难,主要体现在阅读的长度和词汇量的增加两个方面,正像我们在考前所预测的那样,在减少了卷面总分而考试时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阅读的长度和词汇量都会有所增加。
而且考纲中规定的在试卷中允许出现3%的生词,大多出现在阅读理解中。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阅读第一节整体阅读量有所增加;第二是阅读第二节在理解难度上有所提高。
先看阅读第一节部分。
今年的文章体裁分布为:记叙文两篇,应用文一篇,说明文一篇,夹叙夹议一篇,整体分布偏重记叙文,所以在阅读量上有所增加,从而增加了考试难度。
再看题型:逻辑题六道,细节题八道(含词汇题),主旨题三道,推理题三道。
逻辑题在阅读题型里属于难度系数比较高的题,比较容易导致考生失分。
再看阅读第二节部分。
今年的功能性阅读文章是比较出乎预料的,由于去年的真题和今年的考试说明上的功能性阅读文章非常容易,都属于送分题。
因此很有可能很多考生对这个部分都没有放注意力,但是今年由于题型本身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而是要求考生在读懂选项内容的基础上,在通过逻辑判断对应问题,这对阅读量的速度和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第二节考生会比平时多花点精力。
综上所诉,09年高考英语阅读对考生的要求在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上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考生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比较多的英文文章,同时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思考力和理解力。
从今年的阅读部分,我们还能得到下面的启发:注重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在高一和高二阶段要注重单词量的积累和科学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并进行有争对性的练习,培养既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整体主旨,理清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又能迅速寻找细节的能力,才能在高考的时候胸有成竹,随时应变。
改错题——过渡平稳,不难得分。
一篇105词的短文排成6行,共有10处错误。
革除了原来10行9处错的模式(往年10行中有一行是正确的)。
今年考题中的10处错误都是围绕学生在平时的书面表达中容易犯的常见错误,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
今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
书面表达题——题材新,不易得高分。
今年的书面表达一改最近三年来的议论文形式,而改成了新闻报道。
这个话题非常顺应崇尚感恩、敬老等的社会大环境,把英语写作落到了实处。
本来对于这类话题,学生并不陌生,也有话可说,但是,要写好却不太容易。
就这么点提示,要全靠考生自己去思考和组织语言,要用上恰当的词汇和句型也并非易事,而且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会觉得词数写不够,或没什么好词好句可写,所以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从今年高考书面表达阅卷统计数据显示:满分30分,省平均分为14.8分,而且得分在24分以上的比例极小,29分的只有6份,满分的没有。
仅这一显示说明:书面表达的挖掘空间还很大。
书面表达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真实的英语语言能力水平。
书面表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来源于听说读写的整个教学环节;书面表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考前一两个月的任务,它贯穿于高中三年的教学中。
然而,目前较普通的现象是把写作教学只看成高考应考的一项措施,其结果是,高中英语写作能力在高一、高二得不到充分培养,相反全压缩到高三阶段才受到师生的急切重视,可这时的训练往往是急于求成,头脚并医,“突击”提高,最后收效甚微,达不到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以上现象已反映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的“症结”:写作训练环节不够,语言基本功薄弱,训练方法单一,写作能力得不到及时培养,写作思维得不到正常开发。
要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书面表达教学“发育不足”的问题,既要适应高考,又要立足于今后的发展和需要,必须系统形成高中整体写作教学训练模式化。
简单来说,写作的教学应该改变目前的放任式教育,分“词-词块-句子-意群-段落-篇章”6个层次来进行写作教学,即由让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写出正确的句子开始,再逐渐过渡到由句子组织成意群,由意群组织出段落,最后才有能力写好一篇文章。
另外,在参加阅卷的过程中,笔者也与其他的阅卷教师进行过交流,总结出大家的几点共识:1)对基础错误的“零容忍”:对于例如诸如are went,high two three in 5.01等等现象,认为这样的词汇出现分数就不可能高,哪怕整篇文章写得也还可以;;2)考生应该绝对避免生搬硬套写作模板或写作套路;3)卷面书写美观很重要,尤其是高中三年片刻都不能忽视对学生英语书写的训练。
自选模块-----------加大任务性阅读考查的深度和广度自选模块为两个任务性阅读理解题,重在深层次理解和综合表达,以及英语基本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应用。
第一题(即05题)阅读理解任务有二:其一,选择所给选项补全所给短文中的空白处。
做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理清文章脉络,确立语境及上下文关系。
只有如此,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其二,根据短文所给信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实际就是复述文中划线句子意义。
根据原文,尤其是本句意义,作简短复述应该不难,难就难在必须语句通顺,且要达意。
自选模块的第二题(即06题)为阅读填空,事实上,本题为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的结合体。
所填内容包括:一是根据上下文猜测文中必要词汇;二是根据上下文写出括号中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
该短文为美文欣赏类短文,文字浅显易懂,故事逻辑性强,与学生生活有关,富有教育意义。
本题中的两个任务,考生应该较容易完成。
对今后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新试题以篇章为主,情境化强,开放性大,进一步凸显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特点,说明英语的学习和复习备考都应以语言能力发展为指向,而不是主要把英语当成知识体系来学习。
一些新的测试题型,如语法填空、信息匹配、任务性写作、阅读表达、开放性写作等,初步显示了对语言能力考查的深度。
完成这些任务,靠的是扎实的基础和充分的实践,而不是靠一味研究高考题型和应试技法。
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就要认真贯彻《课程标准》。
《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
《标准》主张,不能把英语语言单纯看作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教和学,而应该强调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
语言知识学习应该在各种思维训练活动、交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
如学习英语词汇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句子、文章等语境中学习单词,注意扩大阅读量。
关于语法知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语法意识,而不是单纯记忆语法规则。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并给学生提供运用这些语法规则的机会。
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有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四省区的高考试题都依据《标准》对语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听和读是输入,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输出,是表达技能。
大量教学和考试实践证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状况与输入的量和质有很大关系。
课堂内外应加大听和读的输入,以便学生增强语感、内化知识,有效地发展综合语言能力。
当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问题是输入相对不足,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语言知识的时间过多,学生失去了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机会。
同时,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用于做大量高考模拟练习,学生喜欢、水平适当的听读材料普遍缺乏,影响语言技能的发展。
这些现状应该尽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