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选择题热点题型排查练:题型二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3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学科.网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0.1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N A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24224列叙述错误的是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
43461820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化学【总体评价】:王康2017年陕西高考化学继续使用全国卷Ⅱ,从整体上看,延续了2016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逻辑推断能力以及高级运用能力。
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都是考纲中的核心基础知识。
选择题第7题依旧是化学常识的考查,查知识点是大家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难度不大。
第8题考查N A 都是平时重点练习的,其考查的实例也与课堂讲解的例题一致。
第9目描述的数量关系很容易推出具体元素。
第10质,与2014全国II 卷有机选择题类似,较简单。
第11用,与2013年天津选择题第6正确选项。
第12系中的经典题型。
第13小比较,难度不大。
二、大题部分 【必做部分】非选择题必考部分呈现出“稳中求变,突出能力”的特点。
第26提纯的基本思路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方程式的书写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第27题以正丁烷脱氢制备正丁烯为载体,与2016产率的变化原因,如果不能正确读懂图像,将很难作答。
第28题为实验题,2016的选择,陌生方程式的书写,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误差的分析以及氧化还原计算。
此题与9题非常类似,题目情景一致,测定方法相同,设问方式也有相同之处。
【选做部分】2017年选考题变化比较大,第35颖之处在于引进大π键的概念,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查。
第36考查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核心内容,题目中对A 、B 、D 的核心,题目比较传统,平时只要基本功训练扎实,推断题很容易突破。
【真题题号】7【真题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此题考察化学与生活,难度较小。
蛋白质含有肽键,一定含碳、氢、氧、氮元素,而C C 。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1,因此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A 正确;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B 正确;硒是人D 正确。
专项突破练(二)学考第27题1.(2016·浙江10月选考,27)为探究不溶性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1)X的组成元素为H、O和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经一步反应能得到X的化学方程式(要求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 ______。
答案(1)S、CuCu3(OH)4SO4或者2Cu(OH)2·CuSO4(2)4NaOH+3CuSO4===Cu3(OH)4SO4↓+2Na2SO4解析(1)根据反应流程,白色沉淀为BaSO4,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黑色固体为CuO,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所以X中除H、O外,还有S、Cu。
固体中有CuSO4,其物质的量为0。
01 mol,其质量为1。
60 g,1.60 g的黑色固体应为CuO,其物质的量为0.02 mol,所以Cu2+共有0。
03 mol, OH-共有0.04 mol,SO2-,4共有0。
01 mol,X的化学式为Cu3(OH)4SO4或2Cu(OH)2·CuSO4。
(2)若用非氧化还原反应制取X,可用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制取.2.(2016·绍兴一中高二期末)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且X、Y、Z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物质省略):(1)若X是一种生活中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写出Z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X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常温下为固体;Y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又能恢复原来颜色的化合物。
写出Z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Fe3++Cu===2Fe2++Cu2+(2)Cu+2H2SO4(浓)错误!CuSO4+SO2↑+2H2O解析(1)若X是一种生活中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则X是Fe,Y是FeCl2,Z是FeCl3,FeCl3和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练有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碳B.氧C.铜D.磷答案:C解析:碳、氧、磷均为非金属元素,铜为金属元素。
2. 关于固体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的熔点等于液体的凝固点B.固体的沸点等于液体的汽化点C.固体的熔点低于液体的沸点D.固体的沸点高于液体的熔点答案:B解析:固体的熔点等于液体的凝固点,固体的沸点高于液体的熔点,固体的熔点低于液体的沸点。
3. 电子亲和能越大的元素,越容易:A.失去电子B.吸收电子C.释放电子D.共用电子答案:B解析:电子亲和能表示元素接受电子的能力大小,越大表示越容易吸收电子。
4. 下列有机物中哪一种物质可以用于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醇官能团?A.酞菁蓝B.铁盐C.碘D.红磷答案:B解析:醇官能团可以与铁盐反应生成酞菁蓝色产物,可以用于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醇官能团。
5. 一种含有A、B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30%。
若这种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原子量比为1:2,则这种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A.40g/molB.60g/molC.80g/molD.120g/mol答案:C解析:设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x,则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x/5,B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5,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原子量比可以列出方程组:4x/5 = 0.3,x/5x =1/2,解得x = 80g/mol。
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是较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单质?A.氧B.氢C.氦D.铁E.铜答案:A、B解析:氧、氢都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单质,而氦只存在于极少聚集的自然气体中,铁、铜只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矿物中。
2. 下列化学反应中促进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I.反应物浓度增加;II.反应温度升高;III.反应物表面积变小。
A. IB. IIC. I、IID. I、IIIE. II、IIIF. I、II、III答案:C解析: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都可以促进反应速度的加快,而反应物表面积的变小不会影响反应速度。
化学·参考答案与解析专题1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1.解析:选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A项正确;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项正确;燃煤中加入CaO,CaO可以与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并进一步被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燃料,D项正确。
2.解析:选C。
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能与废水中的酸反应,因此可以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项正确;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溶于水,电离出的Al3+、Fe3+水解分别生成Al(OH)3、Fe(OH)3胶体,其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因此可以处理水中的悬浮物,B项正确;氯气与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不反应,不能用Cl2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Na2S来处理,C项错误;烧碱能与NH+4反应生成NH3,因此可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NH3,D项正确。
3.解析:选C。
空调温度低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A项错误;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会产生“白色污染”且浪费资源,B项错误;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项正确;豪华包装会浪费不必要的材料,D项错误。
4.解析:选A。
P的左上角标质量数,左下角标质子数,A项正确;F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B项错误;两个Cl-应放在Ca2+的两侧,C项错误;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D项错误。
5.解析:选A。
人呼出的CO2可与Na2O2反应生成O2,故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A 项正确;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项错误;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原因是其导光性能好,与硬度无对应关系,C项错误;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是其作制冷剂的原因,D项错误。
题型十一 速率平衡型一、单项选择题1.某温度下在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 ,发生以下化学反应:2A(g) B(g)+C(g) ΔH =-48.25 kJ·mol -1。
反应过程中B 、A 的浓度比与时间t 有如图所示关系,若测得第15 min 时c (B)=1.6 mol·L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80%B.A 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 molC.反应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93 kJD.15 min 时,v 正=v 逆=0 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15 min 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c (B)=1.6 mol·L -1,c (B )c (A )=2,故平衡时c (A)=0.8 mol·L -1。
反应达平衡时,c (B)=1.6 mol·L -1,减小的A 的浓度是3.2 mol·L -1,平衡时c (A)=0.8 mol·L -1,所以A 的初始浓度是4.0 mol·L -1,A 的转化率为3.24×100%=80%,故A 正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Δc (A)=2c (B)=2×1.6 mol·L -1=3.2 mol·L -1,A 的起始浓度为3.2 mol·L -1+0.8 mol·L -1=4 mol·L -1,故A 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 mol·L -1×2 L =8 mol ,故B 错误;参加反应的A 的物质的量为3.2 mol·L -1×2 L =6.4 mol ,故放出的热量为48.25 kJ ×6.4 mol 2=154.4 kJ ,故C 错误;15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v 正= v 逆≠0,故D 错误;故选A 。
题型二化学用语型1.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7的原子:17 8Cl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 C解析A项,应改为17 8O;B项,应改为;D项,应改为。
2.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A.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B.球棍模型为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C.符号为18 8O的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D.电子式分别为和的两种化合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答案 D解析A项,S2-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B项,该模型为乙烯的比例模型;C项,常用于文物年代测定的是14 6C。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B.16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2的碘原子:125 53I答案 B解析B项,应改为。
4.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NH3、H2O、PCl3都是极性分子B .CO 2的分子示意图:D .CS 2、C 6H 6、C 2H 2都是直线形分子 答案 A解析 B 项,氧原子半径应小于碳原子半径;C 项,应改为;D 项,C 6H 6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C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 3++3H 2O=====△Fe(OH)3↓+3H +答案 B解析A项,应改为CH3CH2OH;C项,应改为;D项,Fe(OH)3应注明胶体,不应是沉淀。
6.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OH与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B.CO2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D.乙炔的最简式:CH≡CH答案 C解析A项,两者含有的电子数不同,前者为9电子,后者为10电子;B项,CO2分子构型为直线形;D项,乙炔的最简式为CH。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C.S2-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5、质子数为94的钚(Pu)原子:145 94Pu答案 A解析B项,C2H4O2是甲酸甲酯的分子式,其结构简式为HCOOCH3,错误;C项,S2-核内有16个质子,正确的为,错误;D项,应为239 94 Pu,错误。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元素周期律专题汇编Ⅰ—原子结构1.(2017•北京-8)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 S,T 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 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 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 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 S核素符号是117176Ts【答案】D【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故A正确。
B.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T 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T 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D.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17293Ts,故D错误;【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2.(2017•新课标Ⅱ-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O元素、b可能为Na或Mg、c为Al、d为S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b>c>d,a为O,原子半径最小,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金属性较弱,则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c为Al,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C错误;D.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应为a的单质的氧化性强,故D错误。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3.(6分)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它们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它们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4.(6分)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5.(6分)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6.(6分)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Y与X的简单离子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7.(6分)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题型四N A应用型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2.3 g金属钠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100 mL 12 mol·L-1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生成的Cl2分子数为0.3N AD.0.3 mol AgNO3受热完全分解(2AgNO3===2Ag+2NO2↑+O2↑),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 0.25N A答案 B解析A项,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N A,分子数不确定;C项,当浓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D项,4NO2+O2+2H2O===4HNO30.3 mol 0.075 mol所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分子数为0.3mol-0.075 mol=0.075 mol,即0.075N A。
2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为N AB.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N AC.28 g C16O与 28 g C18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4N AD.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答案 B解析A项,1 mol Na2O2中O2-2所带负电荷数为2N A;B项,乙烯、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所以14 g乙烯、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数为N A;C项,28 g C16O中含有质子数为14N A,28 g C18O中含有质子数小于14N A;D项,Cl2和NaOH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数应为N A。
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2N AB.常温下,1 mol ·L-1的Na2CO3溶液中CO2-3的个数必定小于N AC.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为N AD.1 mol苯分子中含有3N A个碳碳双键答案 A解析A项,甲醇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11.2 L甲醇的物质的量大于0.5 mol,故所含有的氢原子数大于2N A,正确;B项,没有指明碳酸钠溶液的体积,错误;C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会降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2 mol H2SO4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会小于N A,错误;D项,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错误;故答案为A。
题型二 化学社会型
一、单项选择题
1.食盐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盐可代替食盐食用
B.加碘食盐添加的是碘酸钾
C.食盐是侯氏制碱的主要原料之一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烧碱
答案 A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成熟苹果的果肉遇碘水会变蓝
B.与锌块相连或与电源正极相连,钢铁一定能被保护
C.纤维素和油脂均可发生水解,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加酶洗衣粉可以很好地洗涤毛织品上的污渍
答案 A
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玻璃受热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B.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纯银器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D.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答案 D
解析 有机玻璃的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有机物,A错误;煤的气化是煤
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错误;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
易被氧化而使银器表面变黑,是化学腐蚀,C错误;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
用,维生素C可以促进硫酸亚铁的吸收,从而改善贫血症状,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
血的效果,D正确。答案选D。
4.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炭经过干馏,石油经分馏、裂化、裂解化工处理,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
工原料
B.比能量低而笨重的铅蓄电池使用时电压不稳定,所以有被其他新型电池取代的趋
势
C.玛瑙饰品的主要成分与建筑材料砂子相同
D.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单晶硅也
可以制备电脑芯片
答案 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答案 B
6.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
B.“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的氧化物无关
C.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环境污染
D.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B
7.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国策不符合的是( )
A.提高臭氧浓度以改善空气质量
B.提升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
C.研发太阳能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D.开发不含氮、磷的洗涤清洁剂
答案 A
解析 氮、磷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开发不含氮、磷的洗涤清洁剂可保护环境,故
D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可获得汽油、煤油等矿物油,煤焦油干馏可获得苯、甲苯等有机物
B.使用“乙醇汽油”、“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可提高空气质量
C.金刚石呈正四面体网状结构、C60呈笼状结构,这两种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不完
全相同
D.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属于皂化反应,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不属于皂化反应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