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5年新高二文理分科考试语文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8
示例评分细则hslx3y3h(1)评分原则: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本次考场作文明确文体为议论文,议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
(2)评分等级: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方式。
此次高二作文评卷,像高考一样采取分项(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20分)打分;但为了便于操作,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
建议以二类中........44..分切入打分...。
(3)参考立意:从小女孩的角度:①明辨是非,不因为亲情而偏袒爷爷的错误行为,敢于劝阻爷爷的不文明言行;②既劝阻自己的爷爷,又向公交司机道歉,是讲文明、懂礼貌的体现。
③主动认错,承担本属于他们爷孙俩的责任。
从公交司机的角度:①坚持原则,不在半途随意停车,既坚持了原则,也是为乘客安全考虑。
②懂得忍让,尊重老人,面对老人的责骂,司机并没有理会。
③恪尽职守,岗位就是责任,不在半路停车,在驾驶过程中不与乘客理论。
从老人的角度:①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②作为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守规则、讲文明;③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倚老卖老。
注意:只有文章与材料内容完全无关,属另起炉灶的,或立意与材料内容相反的,才在四类及以下打分。
(4)个案处理:①缺少标题扣2分。
②400字以上800字以下的完篇作文,可根据评分标准正常打分,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作文,在五类内打分。
③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酌情扣分,最高扣2分。
④确认抄袭、套作的,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⑤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四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言素养较差者,视为五类卷。
⑥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等“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机密☆2017年1月6日16:30前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颀.长稽.核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驾驭.富裕.钟灵毓.秀畅所欲.言C.泥淖.船棹.卓.有成效风姿绰.约D.嗔.怒甄.别文思缜.密日臻.完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落识时务关怀备至融会贯通B.养殖结骨眼青出于蓝余音绕粱C.渲染震慑力心驰神住两全奇美D.签暑吓马威义愤填膺短小精悍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人不易,省己亦难。
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说人________难有自知之明。
从某种意义是说,弄不懂自己的人,也就没有一个客观的________去评价别人、________世界。
________先面对真实的自己,认准自己,オ可能去认知别人、看清世界。
如果读人是与他人思想的交流,那么省己则是自我审视的内察,因此要将读人与省己结合起来。
A.更标准度量只有B.很标志衡量只要C.更标志度量只要D.很标准衡量只有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阔别中原二十年,年近半百的他终于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爹娘,跟情同手足....的同胞兄妹欢聚一堂。
B.“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新的生育高潮即将来临,如何缓解新生人口剧增带来的医疗、教育压力,有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
C.在新能源客车生产领域,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群策群力....改革创新,攻克大客车无人驾驶技术等世界性难题。
D.在“互联网+”背景下,创客空间、创客马拉松、创客嘉年华等新的教学资源及相关活动形式纳入教育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型小镇建设要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在保护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和风貌特色的基础上,打造出鲜明的地域风情。
机密☆2017年1月6日16:30前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颀.长稽.核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驾驭.富裕.钟灵毓.秀畅所欲.言C.泥淖.船棹.卓.有成效风姿绰.约D.嗔.怒甄.别文思缜.密日臻.完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落识时务关怀备至融会贯通B.养殖结骨眼青出于蓝余音绕粱C.渲染震慑力心弛神往两全奇美D.签暑吓马威义愤填膺短小精悍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人不易,省己亦难。
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说人________难有自知之明。
从某种意义是说,弄不懂自己的人,也就没有一个客观的________去评价别人、________世界。
________先面对真实的自己,认准自己,オ可能去认知别人、看清世界。
如果读人是与他人思想的交流,那么省己则是自我审视的内察,因此要将读人与省己结合起来。
A.更标准度量只有B.很标志衡量只要C.更标志度量只要D.很标准衡量只有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阔别中原二十年,年近半百的他终于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爹娘,跟情同手足....的同胞兄妹欢聚一堂。
B.“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新的生育高潮即将来临,如何缓解新生人口剧增带来的医疗、教育压力,有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
C.在新能源客车生产领域,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群策群力....改革创新,攻克大客车无人驾驶技术等世界性难题。
D.在“互联网+”背景下,创客空间、创客马拉松、创客嘉年华等新的教学资源及相关活动形式纳入教育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型小镇建设要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在保护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和风貌特色的基础上,打造出鲜明的地域风情。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学年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说法绝对。
原文说“代表我国书法最高成就的作品有不少就是‘尺牍’”,并不就意味着“‘尺牍’代表了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
) 2.B(理解有误。
根据原文意思,我国书法的形制有纵式书写方式和横向书写格式,自上而下的书写形制也属于纵式书写方式。
) 3.A(于文无据。
“对书信材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书写材质出现多样化,而未提到这几种书信材质是不断发展进化的,更未提到古人对书信材质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延祐初,诏以进士科取士,时科举废已久,有司咸不知其典故,以不称明诏为惧,行省官主其事者,谘问于朋来,动中轨度,因以申请,四方得遵用之。
) 5.A(应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6.B (“当时朝廷里有名的公卿都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理解有误,原文“凡居是官者,多朝廷名公卿,皆以宾礼延见”,意思是说担任江西行中书省、提刑按察司的官员多是朝廷有名的公卿,是他们都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接见朋来,而不是当时朝廷里有名的公卿。
) 7.(1)(熊朋来)曾经写过《瑟赋》,(当时)求学的人争相传诵它。
追随他的弟子日益增多,附近的房舍都被住满,到了容纳不下的地步。
【5分;译出大意给2分;“学者(求学的人、做学问的人)”、定语后置“门人归之者(追随/师从他的弟子/学生、归到他门下的门生/门徒)”、“至(到了……的地步、以至于)”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熊朋来的学问,各部经书中对《三礼》的研究尤为深入,因此当时研究礼学的人,都推崇朋来,把他当作宗师。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是以(因此、所以、因而)”“咸(都、全都、全部)”“宗(把……当作宗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开辟./复辟.模.具/装模.作样差.强人意/参差.错落B.馈.赠/崩溃.针灸./脍炙.人口矫.揉造作/骄.兵必败C.给.力/供给.呼吁./长吁.短叹人才济.济/扶危济.困D.斗争./挣.脱淳.朴/谆谆.教诲忍俊不禁./襟.怀坦白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恻隐订书机顶礼膜拜默守成规B.宣泄挡箭牌开源节流绵里藏针C.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家俱发祥地轻歌曼舞凭心而论3.古诗文默写。
(8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②。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河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阅渎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出现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的分化和“钱荒”的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
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
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发现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