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管理层级架构和我国水泥协同处置MSW的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5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制定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对于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需要严格控制固体废物的来源。
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矿渣、粉煤灰、煤矸石等,这些固体废物的来源需要得到有效的管控,避免过量的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可以采用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同时,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当加强回收利用工作,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此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固体废物处理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水泥生产企业也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固体废物处理记录和台账,确保固体废物处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最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水泥生产企业和广大市民对固体废物处理的重视程度,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固体废物处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总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部门和水泥生产企业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固体废物的管控、处理、监管和管理工作,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工作向着规范、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现状剖析和发展建议
彭政;任永;孙阳昭;闫大海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16(44)18
【摘要】近10年来,我国水泥工业废弃物协同处置取得长足进步,一批水泥窑废弃物协同处置企业稳步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废弃物处置能力。
基于此,介绍了我国协同处置行业整体状况,分析了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最后提出了协调水泥窑协同处置与其他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之间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监管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等建议。
【总页数】4页(P44-47)
【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重金属;飞灰
【作者】彭政;任永;孙阳昭;闫大海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5
【相关文献】
1.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现状及发展建议 [J], 吴火焰;赵香玉;王凯华
2.对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发展的反思与建议 [J], 高长明
3.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孙常生
4.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现状与建议 [J], 邓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是指将某些固体废物与水泥窑生产过程中的回收热量进行结合,从而达到综合利用、合理分配资源、减少废物处置量和污染环境的技术。
首先,要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其次,根据固体废物的特点和水泥窑的工艺流程,确定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具体方案。
最后,要注意安全,妥善处置废物,以防止污染环境。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包括:
(1)水泥窑设备设计要求:满足固体废物高温燃烧过程中温度、压力、湿度等要求;
(2)固体废物处理要求:要求固体废物应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分类和分选,并清洁无污染;
(3)安全控制要求:应严格控制固体废物燃烧过程中的烟尘、气体、温度、压力等因素,以防止污染环境;
(4)管理体系建设要求:要建立健全的废物管理、清洁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是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进程的重要依据,其落实能够有效控制废物燃烧过程中的烟尘、气体、温度、压力等因素,有效防止污染环境,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提供有力支撑。
水泥固废协同处置方案简介水泥固废协同处置是指将水泥设备产生的废渣和其它工业企业产生的固废混合在一起进行处理,达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各自处置,这种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而协同处置通过将不同种类的固废混合进行处理,减少物质循环和资源浪费,减少废渣的产生和危险废物的排放,达到了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方面的目的。
水泥固废协同处置方案的实施固废分类首先需要将产生的固废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种类的固废进行分堆,分别进行标准、无害化处置。
分类的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废弃物、易腐物和其他类别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固废处置的标准,同时也是为了与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进行分离,方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固废处理处理固废的方式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筛分、分级、磁选、浮选等,化学方法包括化学反应、光解、催化反应等,生物方法包括微生物降解、生物氧化、生物吸附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固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协同处置经过固废分类和处理之后,将不同种类的固废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在一起,与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混合在一起进行协同处置。
不同种类的固废混合之后,在水泥生产中可完全代替石灰石、砂岩和黏土等原材料,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效果。
优势和局限性优势1.节约资源:协同处置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能够将有用物质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降低环境污染:水泥固废协同处置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轻废渣危害和排放,赢得了更清洁的环境。
3.节约成本:采用协同处置方式可以减少环保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费用,减少企业的经济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局限性1.处理技术限制:水泥固废协同处置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对于危险废弃物的处理需要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和处置方法。
2.国家政策限制:目前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还比较简陋,不够完善;对于一些危险化学废弃物,国家也有着很严格的控制性政策。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愈加多样化、复杂化、有毒有害化,对于环境的污染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水泥窑废气在高温条件下,可将臭氧消耗物和NOx进行还原或氧化分解,达到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作用。
水泥窑废气的特点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由含有危险废物制成的固体废物的协同处置中,能达到固废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方案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案是指危险废物和其他固废经过预处理后,与水泥生产过程相结合,利用水泥窑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该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危险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化工类废物:包括废酸、废碱、废油和废涂料。
由于其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需采取特殊措施处理。
2.医疗废物:包括被感染的医用废品、药品过期废品和废旧器械等。
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科学严谨的处置措施。
3.电子废物:包括废旧电子产品、电线电缆等,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处置流程1.废物的先进预处理:将固体废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先进处理,降低它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险性。
2.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将经过处理后的固体废物,与水泥生产的石灰石、粉煤灰等材料混合,通过高温下煅烧,破坏有机物,吸收有害物质,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效果。
3.烟气净化:在水泥生产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产生,需要对废气进行净化,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常用的烟气净化技术有湿法除尘、电除尘和脱硝等。
##优点1.处理成本低:与传统的危险废物处置方法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成本较低,特别是在大量减少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资源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的过程中,固体废物在高温下煅烧,可转化为水泥成分之一的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
3.环境效益明显:利用水泥窑进行废物协同处置可以大大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避免了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处理固体废物而制定的一套技术规范,主要用于有效地控制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工艺,以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首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要求水泥窑设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采用合理的设计,确保设备在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废物的排放,满足环境标准要求。
其次,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要求在处理固体废物之前,需要将废物进行分类,并将具有特殊危害性的废物经过特殊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废物污染达到排放标准。
此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也要求水泥窑在处理废物时应当采用合理的技术,确保废物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废物中的有用物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最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还要求水泥窑的处理工艺应当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并及时完成废物处理任务,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总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是一套科学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艺能够有效地控制废物的排放,并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因此,所有水泥窑应当严格遵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以保证水泥窑的安全运行和节能减
排。
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综述所属行业: 固废处理关键词: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处置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主流,中国大型水泥集团企业陆续开展了相关技术探索和项目建设,技术日臻成熟。
主要对国内外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现状、优势、主要技术进行了阐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城市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十二五”及今后较长的一段发展时期,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废弃物产生与消纳矛盾进一步突出,而目前以填埋、焚烧、堆肥等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因存在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风险高、民众接受度差等不足,设施能力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处置需求。
同时,当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水泥企业急需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工信部等各大部委先后出台政策鼓励以水泥窑用于生活垃圾处置。
1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现状1.1 国外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现状将生活垃圾等城市废弃物制成RDF用作水泥生产替代燃料是国际上公认的生活垃圾最佳处理方式。
根据对国外相关水泥企业的调研,德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在水泥工业中使用垃圾作为替代燃料,替代率达到 60%以上;美国 1994 年共有 37 家水泥厂或轻骨料厂用危险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烧制水泥,处理了近 300 万t危险废弃物,占美国危险废弃物总量的 60%。
法国、挪威、瑞士、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充分利用水泥窑焚烧废弃物,并不断提高工艺技术和替代燃料和原料的比率。
2005-2009 年,世界水泥工业又销纳焚烧了近 9 000 万t废料,2009 年,各国水泥工业可燃废料对煤的替代率分别是挪威 98%、荷兰 81%、德国 60%、比利时 50%、捷克 45%、法国 34% 。
1.2 国内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现状受发展阶段及利益分割影响,国内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尚处在起步阶段,比较有代表性项目的有华新水泥武穴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 200 t;中材集团江苏溧阳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 500 t;海螺水泥安徽铜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 300 t。
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现状及建议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成为了人类生活、交流、交易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然而城市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中,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
本文简述了目前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现状分析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主要包括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
目前,我国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状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废弃物收集不规范在很多城市中,废弃物的收集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
有的城市甚至没有专业的废弃物收集机构,致使废弃物被随意倾倒和丢弃,对城市环境卫生构成极大的污染和危害。
2.废弃物运输不科学废弃物的运输是整个管理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但是目前我国的运输系统非常混乱,不少运输驾驶员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很多无证上岗,这样会引发很多的问题,如路上泼洒,散发异味等,对公共交通和周边住户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3.废弃物处理成本太高废弃物处理是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重要一环。
目前,国内废弃物处理是依赖于外包商开展的,而外包商为了赚钱,往往采用非常昂贵的处理方式,从而导致废弃物处理成本太高。
这些昂贵的成本最终会转嫁给用户,甚至会给城市带来换代的风险,使整个行业混乱不堪。
二、改进建议针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改进建议。
1. 完善城市废弃物收集体系城市固体废弃物收集系统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收运平台,招标政府机构、服务商进行标准化收集作业,强化废物分类,分出不同的收集细分类别,并鼓励市民间进行义务回收,从而加强集中处理和分类利用。
2. 改进废弃物运输质量改进城市固体废弃物运输质量,加大对运输人员的选择力度,对符合资格的驾驶员进行彻底的培训和进一步的教育。
鼓励企业精细化管理,采用科技手段来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并制定严格的“废弃物运输管理规定”,硬性规定废弃物车辆不得在城市区内通行,防止“三废”污染。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背景介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是指对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产业。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二、现状分析1. 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随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不断推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实行垃圾分类,这也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2. 处理技术不断升级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多种先进的处理技术,如焚烧、填埋、生化处理等。
3. 企业规模逐渐扩大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
同时,已有企业也在逐渐扩大规模,并开展多元化经营。
三、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
因此,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在未来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更加环保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2. 技术创新的推进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也将会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特别是在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产业整合加速推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中的企业将会逐渐走向整合。
这也将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四、发展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加强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2. 推广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3. 加强产业整合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中的企业应该加强产业整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政府也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