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课件7 苏科版2
- 格式:ppt
- 大小:372.00 KB
- 文档页数:24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开展;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能听见蜜蜂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呢?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猜一猜]〔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响?〔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导语二师: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对于听觉正常的人在空气中是不是都能听见物体振动发出的所有声音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做一做]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举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
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点拨]师: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不同,像蝙蝠、海豚、飞蛾能听见超声波;而大象、鲸能听见次声波。
[小结归纳]〔板书〕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初二物理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某某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二. 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人耳听觉的频率X围;2.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3. 掌握次声波的特点、应用及危害三. 主要知识点分析1. 人耳听声的X围A. 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X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我们称之为可听声。
2. 超声波及应用A.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B. 不同的动物听觉X围不同,有些动物,如蝙蝠、海豚、飞蛾等能听见频率高于20000Hz 的超声,而大象、鲸等能听到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
C.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能量等特点,人们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了声纳装置。
D. 超声波能够成像,如B 超;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的振动,有去污作用,据此人们制成了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还能使塑料之间摩擦生热,从而黏合在一起,商店里的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 次声波知识A. 生活中的次声波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以及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台风、海啸等都能产生次声波B. 次声波的特点是可以传播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预报地震、台风、海啸和监测核爆炸。
【典型例题】例1. 医生在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人们看到了电脑展示的一些图像却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A. 超声波的响度太小B. 声音的响度太大C.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D.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所能听到的频率分析:医生用的“B超”是“B型多普勒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了人的听觉X围的声波,因而人们是听不到的。
其它如“A超”“彩超”也是超声波。
答案:D说明: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一般人的听觉无法听到,我们把这种声波叫做超声波,其特点是:波长短可聚集成狭小的线束,其次功率大,因为超声波频率高而介质振动比较快,能量大。
“六环九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日期:周次:星期:
“六环九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日期:周次:星期:
(二)超声波自学p20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
4、什么叫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5、超声波具有哪些特点?
(1)方向性好(2)穿透能力强(3)能够成像(4)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6、超声波有哪些应用?
(1)声呐测距(2)超声波测速(3)B超诊断(4)超声波清洗(5)超声波碎石(6)超声波焊接
(三)次声波学习p2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7、什么是次声波?有哪些特点?
8、次声波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9、举例说明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三、展示交流
全班同学分为4人一组,9个小组个解答一个问题,其他组同学进行评议,补充和优化。
四、教师点拨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要讲解内容为1、2、5、6、7、8、9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归纳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通过什么方法学到了新知识?
3、谈一谈你还有哪方面的困惑?
六、作业布置:P22 A组1、2
B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