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
- 格式:pdf
- 大小:282.39 KB
- 文档页数:3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第1周200mg、tid;第2周200mg、bid;第3周及以后200mg、qd,规律服药12周。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与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源性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改善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20-02室性心律失常是CHF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ure,CHF)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旦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VA),常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加[1]。
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有不同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使用不当会加重心力衰竭,所以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上应慎重[2]。
胺碘酮(Amiodarone)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α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作用,且具轻度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是一种疗效较好且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3]。
我院对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其中男47 例,女33 例;年龄37~70 岁,平均( 45±6) 岁。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54 期2019 Vol.6 No.54144分析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孟婕,卢玄(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北邯郸 056300)【摘要】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8年1月~1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中纳入98例为对象,采用抽签法把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
用美托洛尔单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再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比对照组73.47%高,P<0.05。
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结合治疗的效果比单药美托洛尔显著。
【关键词】心律失常;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效果【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4.144.01心律失常患者均是因为窦房结异常激动或者激动在窦房结之外,随即导致激动传导缓慢或者阻滞、通过异常通道传导等,造成心脏起源与传导障碍而出现心搏节律异常。
龚茨平等[1]指出,人体内钾、镁水平偏低时便会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心肌应激性降低和房室传导阻滞等状况。
为了寻找一种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的用药方案,本次研究旨在对心律失常患者接受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作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段是在2018年1月~11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中纳入98例为对象,纳入患者病情均符合《病理学(第4版)》[2]中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精神障碍和重大脏器疾病的患者,血压<90/60 mmHg和高血酶、血钾的患者也排除,每分钟心率<70次的患者;纳入患者采用抽签法把9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26~68岁、平均(43.09±6.1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25~69岁、平均(43.12±6.32)岁。
钾镁合剂治疗心律失常98【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326-01心律失常是综合内科及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之一,可引起患者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黑朦、晕厥及心绞痛等症状,严重型心律失常还会导致患者死亡,我院自2010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各型心律失常195 例,在使用传统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钾镁合剂治疗98 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各型心律失常195 例,均符合第八版内科学心律失常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表现,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 例和对照组97 例,治疗组男48 例,女50 例,中位年龄65.2 岁,对照组男47 例,女50 例,中位年龄64.8 岁,治疗组:快节律型房颤58 例,窦性心动过速15 例,房速10 例,室性心律不齐10 例,窦缓5 例,对照组:快节律型房颤55 例,窦性心动过速18 例,房速8 例,室性心律不齐10 例,窦缓6 例,2 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抗心律失常药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用于窦性心动过缓),并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抗凝、静脉滴注血栓通、丹参改善微循环、口服稳心颗粒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钾镁合剂,具体用法为5%GS(或0.9%NS)250ml+10%氯化钾7ml+25%硫酸镁5ml+肌酐0.3 静脉滴注(30 滴/分),疗程5-10 天(视血钾值而定疗程长短,血钾低者疗程宜长,反之宜短),注意:血钾浓度高于5.5mmol/L 或血镁浓度高于1.0mmol/L 时不宜用钾镁合剂。
1.3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经心电图证明。
显效:心率降至(或升至)正常范围,心率转为窦性;有效:心率较用药前下降(或窦缓者心率上升),原有心率失常类型有所好转(如:房颤转为房早或窦性,室性心动过速转为室早或窦性,房速转为房早等);无效:患者心率快慢及心律失常类型较用药前无变化或恶化。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作者:曾强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血清钾、血清镁含量。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3.9%),且观察组血清钾和血清镁含量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门冬氨酸钾镁;临床疗效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心肌严重缺氧而引起的不可逆损伤,而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律失常,这也是导致患者在急性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卫生院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主要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经临床诊断和X线片检查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患者28例、女患者20例,患者年龄分布为45~81岁,平均年龄(56.7±4.6)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3.6±1.3)年。
现采用抛硬币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治疗,具体为: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及时给予吸氧、镇静和止痛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肝素、溶栓以及硝酸盐等常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察患者心电情况。
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23880)进行治疗,1次/1d,50~100ml/次,再将8u的胰岛素加入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中,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1.3 评定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张焕峰编制的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治疗,患者早搏和心动过速减少≥90%;②有效:经治疗,患者早搏和心动过速减少≥50%;③无效:经治疗,患者早搏和心动过速减少1.4 统计学方法文中研究数据主要利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t用于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以P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经治疗,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4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3.9%,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钾、镁水平比较分析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钾、血清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钾、血清镁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患者心肌长时间缺血而导致的一种严重心肌坏死,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常会因为自身体内有氧代谢减弱而引起细胞膜离子通道开放导致Mg+大量流失,绝大部分的患者在Mg+不足时还常常引起细胞内K+浓度不平衡,降低了心肌的传导性,促进心肌兴奋性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最终引起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余巍;王德荣【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7(037)009【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联合治疗.比较2组心律失常疗效和心功能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射血分数及按心率校正的QT时间(QTc)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和心功能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0%、9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78.00%,P<0.05).与治疗前对比,2组治疗3个月后心率和射血分数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QTc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7 as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Provided amiodarone to control group and provided amiodarone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to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arrhythmia and cardiac function, heart rate, ejection fraction, QT time (QTc) corrected for heart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s well as adverse event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s effective rate of arrhythmia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cardiac function were 94.00%, 96.00%, those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 70.00%, 78.00% (P<0.05). Two groups' heart rate and ejection fraction score after 3 month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observation group's improvement was more significant (P<0.05). Observation group's QTc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P<0.05), but control group's QTc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t is safe and worthy to be promoted clinically.【总页数】3页(P275-277)【作者】余巍;王德荣【作者单位】江油市九〇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江油 621700;江油市九〇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江油 62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30例疗效观察 [J], 梁咏梅;苏艳2.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J], 张双保3.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J], 张双保;4.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J], 张双保;5.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30例疗效观察 [J], 梁咏梅;苏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门冬氨酸钾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丁兴宇;邢孔庚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2(015)004
【摘要】根据门冬氨酸钾镁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急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2页(P339-340)
【作者】丁兴宇;邢孔庚
【作者单位】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三亚,572000;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三亚,5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
【相关文献】
1.门冬氨酸钾镁的临床应用 [J], 杨燕燕;李新芳
2.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预防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 [J], 李长栓;张杰
3.门冬氨酸钾镁在心血管疾病上的临床应用 [J], 张传友
4.天门冬氨酸钾镁的药理作用 [J], 石奇龙
5.门冬氨酸钾镁在心血管疾病上的临床应用 [J], 张传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