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盐业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6号——食盐专营办法(2017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12.2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6号•【施行日期】2017.12.26•【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卖、专营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6号现公布修订后的《食盐专营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7年12月26日食盐专营办法(1996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7号发布根据2013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2017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6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科学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食盐专营管理。
本办法所称食盐,是指直接食用和制作食品所用的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食盐生产、销售和储备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盐业工作,负责管理全国食盐专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盐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食盐专营工作。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盐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用盐等非食用盐的管理,防止非食用盐流入食盐市场。
第六条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记录、公示制度,提高食盐行业信用水平。
第七条依法成立的盐业行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引导企业公平竞争。
第二章食盐生产第八条国家实行食盐定点生产制度。
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食盐。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审批确定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颁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布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并报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备案。
关于认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75家企业为
2007—2008年度龙岩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决定
龙政综〔2008〕3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委、办、局(行、社、公司),各群团
组织,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在2007—2008年度经济活动中,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75家企业,按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标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诚实守信,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弘扬企业诚信守约行为,促进社会良好信用观念的形成,推动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决定认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75家企业为2007—2008年度龙岩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附后)。
希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创新业绩,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附件:
2007-2008年度龙岩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
|关闭本窗口|。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盐业公司在销售无碘盐时强制用户购买碘盐行为定性处理问题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0.09.13
•【文号】工商公字[2000]第200号
•【施行日期】2000.09.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市场中介机构
正文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盐业公司在销售无碘盐时
强制用户购买碘盐行为定性处理问题的答复
(工商公字〔2000〕第200号)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福建省盐业公司福州分公司古田支公司在销售无碘盐时,强制消费者购买碘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请示》(闽工商公字〔2000〕第414号)收悉。
现答复如下:
根据国务院《食盐专营办法》的规定,食盐是国家进行专营管理的产品。
盐业公司具有盐业主管机构和食盐专营企业的双重身份,作为食盐专营企业的盐业公司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的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盐业公司在销售无碘加工盐时,滥用其优势地位,强制用户购买加碘食盐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并构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三)项所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应
当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二000年九月十三日。
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1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公布)第一条为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盐生产经营活动,开展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法定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四条食盐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食盐的质量安全负责。
第五条依法成立的食盐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食盐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盐质量安全知识。
第六条从事食盐生产活动,应当依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
食盐的食品生产许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从事食盐批发、零售活动,应当依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食品经营许可。
第七条食盐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食盐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食盐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限量。
食盐的贮存、运输,应当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食盐生产经营禁止下列行为:(一)将液体盐(含天然卤水)作为食盐销售;(二)将工业用盐和其他非食用盐作为食盐销售;(三)将利用盐土、硝土或者工业废渣、废液制作的盐作为食盐销售;(四)利用井矿盐卤水熬制食盐,或者将利用井矿盐卤水熬制的盐作为食盐销售;(五)生产经营掺假掺杂、混有异物的食盐;(六)生产经营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盐。
禁止食盐零售单位销售散装食盐,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贮存、使用散装食盐。
第九条食盐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
禁止销售无标签或者标签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食盐。
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2024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01•【字号】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9号•【施行日期】2024.04.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卖、专营正文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1999年5月30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4年3月28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母婴保健条例〉等十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开发和生产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四章运输和销售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盐业管理,合理开发盐资源,促进盐业生产的发展,保证食盐专营和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护公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盐资源开发和盐产品生产、运输、储存、购销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盐或盐产品,是指固体氯化钠、液体氯化钠以及以氯化钠含量为主要成份的盐制品,包括食盐和工业用盐。
凡居民直接食用以及饮食加工、渔业和畜牧养殖业所用的盐产品为食盐,其他盐产品为工业用盐(简称工业盐)。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盐业管理工作。
省辖市、县(市)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盐业管理工作。
卫生、工商、物价、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地质矿产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盐业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为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护公民身体健康,提高民族素质,食盐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加碘。
食盐加碘、保障全民食用碘盐是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应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其生产、批发、零售实行许可证制度,运输实行准运证制度。
复评督查安排表第一组:组长李雪萍(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成员黎荣火(市直机关工委组织部长)张春水(市委联挂帮干部)督查单位:XX公司、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市委编办、市纪委监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市妇幼保健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财政局、漳平市直工委第二组:组长陈才文(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调研员)成员周兴文(市直机关纪工委副书记,行政监察员办主任)李小燕(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王俊(市委联挂帮干部)督查单位:市烟草专卖局、市委政法委、市经贸委、市供销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林业局、福建省核工业二九五大队、市政府办、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上杭县直工委第三组:组长卢象亨(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调研员)成员曹晓红(市直机关纪工委审理室副主任)陈恒(市委联挂帮干部)督查单位: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市委老干局、龙岩盐业公司、市城乡规划局、市森林公安局、市第一医院、市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广电总局七三一台、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市无线电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连城县直工委第四组:组长何卫民(市直机关工委委员)成员范炳发(市直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炎秀(市委联挂帮干部)督查单位:市邮政局、市公务员局、福建省121地质大队、市民政局、市青草盂检察院、团市委、市农业局、市地税局、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委统战部、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平县直工委第五组:组长李江闽(市直机关工委正处长级干部)成员廖娟秀(市直机关工委工作人员)熊华生(市环保局监察室主任)陈斌全(市统计局党办副主任)督查单位:市司法局、市工商局、龙岩移动公司、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市体育局、市政协委员会机关、市发改委、永定县直工委、新罗区直工委第六组:组长张红(市直机关工委副调研员)成员吴裕才(市直机关工委群团部长)陈巍(市执法局党办副科级干部)督查单位:龙岩电业局、市国家安全局、市人民检察院、福建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市审计局、市外经局、市委党校、市委农办、市农科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第二医院、长汀县直工委。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文本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区划目的 (1)第二条区划依据 (1)第三条区划原则 (2)第四条区划目标 (3)第五条区划范围 (4)第六条区划成果 (4)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第七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 (5)第八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 (5)第九条海洋自然资源 (5)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状况 (7)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7)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9)第十二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 (9)第十三条沙埕港海域 (9)第十四条三沙湾海域 (10)第十五条罗源湾海域 (10)第十六条闽江口海域 (11)第十七条福清湾及海坛海峡海域 (11)第十九条湄洲湾海域 (12)第二十条泉州湾海域 (13)第二十一条深沪湾海域 (13)第二十二条厦门湾海域 (14)第二十三条旧镇湾海域 (14)第二十四条东山湾海域 (15)第二十五条诏安湾海域 (15)第四章海洋功能分区及管理要求 (16)第二十六条海洋功能分区概述 (16)第二十七条农渔业区 (16)第二十八条港口航运区 (17)第二十九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9)第三十条矿产与能源区 (20)第三十一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21)第三十二条海洋保护区 (22)第三十三条特殊利用区 (23)第三十四条保留区 (24)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 (25)第三十五条区划实施管理 (25)第三十六条海域使用管理 (26)第三十七条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 (27)第三十九条技术支撑 (29)第四十条宣传教育 (30)第六章附则 (31)第四十一条区划效力 (31)第四十二条区划附件 (3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根据福建省海域自然属性和开发保护现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划定海洋功能区,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海洋产业发展,实现福建省海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浙江省盐业管理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1.10.03•【字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9号•【施行日期】1991.10.0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工商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盐业管理实施办法(1991年10月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9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盐业管理,保护盐资源,发展盐业生产,保证盐的正常运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盐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境内从事盐资源开发和盐业生产、加工、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省盐务管理局是省人民政府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盐业工作。
市(地)、县(市、区)盐务管理局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
未设盐务管理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指定一个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盐业管理工作。
省盐业公司负责全省盐产品的购、销管理和多品种盐的开发、经营。
第四条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盐业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条例》和本办法的实施,并进行监督检查;(二)负责制定行业生产、销售和发展规划,以及各项管理制度;(三)负责全省盐业生产、运销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协调产销关系;(四)负责盐场技改、基建、扩建和废弃转产(以下简称废转)的审核、申报或审批;(五)负责组织盐业科学研究、科技情报、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科技管理工作;(六)根据有关规定,负责国家储备盐、平衡储备盐的储存、动用(借用)和资金管理;(七)负责盐业专项基金的管理、监督和使用;(八)归口管理盐化工生产和盐场多种经营;(九)依法独立或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盐业市场管理,查处本辖区内的盐业违法案件。
省以下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由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内应当设立盐业执法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盐政执法工作。
福建省盐业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7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3.08.19
【实施日期】1993.08.19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规章性文件修订的决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令
(第7号)
《福建省盐业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贾庆林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九日
福建省盐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盐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盐业管理,促进盐业生产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盐业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盐资源开发、盐业生产和运销活动,均须崐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对盐的生产经营实行计划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盐业的管理,保证盐的生产和运销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福建省盐务局是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地(市)盐务局主管所辖区域内的盐业工作;省盐务局派设在各地的盐业管理部门管辖该销区的盐业工作。
福建省盐业进出口公司统一经营全省盐产品的进出口业务。
第二章资源开发
第五条开发盐资源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盐化工等综合利用项目,扩大出口创汇。
第六条开发盐资源、开办制盐企业,由开发单位向盐业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向企业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私营企业和个人不得开发盐资源。
进行食用盐再加工(含加碘)的,应经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经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制盐企业需要停产、转产的,应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并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章盐场保护
第七条下列区域划定为海盐场保护区:
(一)盐场防护堤临海面三百米以内区域;
(二)盐场外的引潮、纳潮、排洪沟道两侧各十米以内区域;
(三)盐场码头临海面外侧一百米以内区域。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盐场保护区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妨碍盐场的生产和运输。
第八条制盐企业的下列财产和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盗窃、哄抢:
(一)依法使用的土地、滩涂;
(二)盐场防护堤、场内排洪沟、水库、闸门涵洞、坨地、盐仓、桥梁、码头、运盐路;
(三)盐场的生产工具、设备、产品;
(四)已纳入盐场的海水、卤水、盐田中的卤虫、鱼虾、微藻等盐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