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

论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

论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
论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

论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我国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就目前来看,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新时期,党和政府领导人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究竟如何才能保护弱势群体呢?这就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及现状

1、社会弱势群体的含义

自古以来都有弱势群体的存在,但弱势群体这一专业术语的出现时间并不长,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其不同的含义。在传统意义上,弱势群体主要是指老弱病残者和无劳动能力的依赖人群,但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那么在劳动市场和生活机会分配中由于竞争力较弱,综合性能力较低而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群体,如女性,非城市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和失业、下岗人员等也成了这一群体的新成员。總之,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强势群体或正常群体来说的。

2、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

新时期,弱势群体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各级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重点关注。这一方面说明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社会问题的重点部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阶段我国弱势群体构成状况的复杂性以及存在问题的多样性。因此,立足于新时代社会背景来研究弱势群体以及他们的生活现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客观性生理弱势群体的现状。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生理性原因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倚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者和容易被伤害的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这三个具体的社会群体构成。首先,老年人体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的下降,导致他们很多自身要求和利益就受到了忽视,比如收入问题、健康问题、空巢老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很大原因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尤其是农村老人,他们还没有被纳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他们的处境可能更糟糕;其次,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偏低,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也更多,比如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等。他们既具有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也具有生活质量上的低水平性。最后,儿童由于对世界和生活环境的认识还处于幼稚期,所以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侵害的一个群体。当他们遇到侵害时反抗能力弱,也不能正确辨识社会上的诱惑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现状。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国家发展时期因为政策体制不健全而形成的群体。比如农民工、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等,由于社会的原因导致他们陷入了弱势地位。目前,我们对于他们的保护还是有限的,一时间难以有效的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虽然党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对他们的保护,但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保障措施也跟不上实际的需要,所以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还不是很到位。当然关心这一群体也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一个真正公平的社会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努力,只有我们整

个社会都去关怀弱势群体,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才能真正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措施

1、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与保护体现在各个方面,对于大多数的弱势群体来说,政府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越为明显,制定了相应的社会政策,让弱势群体能够更公平的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益和福利成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向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减少他们的生活危机对其家庭生活和个人的心理影响,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协调健康发展。

2、非政府组织或团体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这主要是指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社会行为。目前,这种社会行为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的参与范围和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了。随着我国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群体的公益性越来越高,他们自发组织,参与了各种各样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单位,群众团体,海外组织,慈善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等,他们无偿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当然,我们社会中默默为弱势群体做贡献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不求回报,不炫耀,甚至有的人把其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3、加强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使弱势群体摆脱自身的困境,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的事实案例证明,我们社会中许多问题都具有社会心理因素,在相当一部分的弱势群体成员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想或心理上的误区,而这种问题往往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如果弱势群体一味地处于自己的困境和弱者心态的误区不能自拔,这肯定会使他们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国家和社会既要帮助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困难,又要发掘他们的潜能,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使他们尽早的走出弱者心态的心理误区。同时他们也要学会自我调适,提高自己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正确面对困难和相关社会问题。最好能让更多的弱势群体投入到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

总之,弱势群体作为我们社会中的一部分,我们不仅不应该漠视、歧视他们,反而应该对他们进行广泛的社会支持与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尽早的摆脱生活的困境。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公平,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试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论文关键词]弱势群体法律保护[论文摘要]弱势群体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在弱势群体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弱势群体保护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职能,是改善我国弱势群体保护现状的有效途径。一、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弱势群体是指相对于社会主体人群而言的,由于社会或自身原因,而在社会资源的占有、支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权利未被法律有效保障的人群的总称。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18周岁的自然人,其从生理到心理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护的意识、力量均有限,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属于明显的弱者。(二)老年人。老年人在我国主要是指年满 60周岁的男性或年满 55周岁的女性,他们的生理机能与此前相比,有很大的下降,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维持生计的能力方面不可避免地要依赖他人或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保护。(三)残疾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们。他们需要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便利,给予关怀和保护。(四)妇女。妇女由于其生理特点和肩负的哺育人类后代的责任,与男性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就业方面,故应将其归入弱势群体,照顾其特殊性。(五)失业人员。失去工作的劳动者丧失维持生活需要的经济来源,其生命处于受威胁状态,是市场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弱势群体。(六)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他们虽然可以找到工作,但工种一般较辛苦,城市人不愿从事的工作通常由他们承担。在法律上,他们的权益保护规定不足,几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在社会地位上,明显受到歧视。(七)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者。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倾斜政策导致农村发展滞后,“农民”也成了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二、弱势群体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适用对象非常狭窄。不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受上述法律保护的都是城市的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对我国最需要保障的农村劳动者则几乎没有任何保障。(二)对权利的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法条的用语多属于原则性的宣示,缺乏程序性保障。实体权利没有实现的程序等于一纸空文。因此,对任何问题的解决,立法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法的实施。(三)在观念上,只是从整体上重视弱势群体,而缺乏对弱势个体切实际利益的人文关怀。真正保护了每一个弱势个体的利益,也就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目的。三、进一步加强弱势群体保护的途径(一)立法保护在立法中,要坚持矫正的立法公平,以实现对现实不合理差异的否定。关于特殊主体的特别立法,如《残疾人保障法》、《失业保障法》、《未成年人保障法》等带有立法倾斜性的单行法律、法规,是矫正的公平立法的又一表现形式。目前来讲,我们应从以下凡个方面做出努力: [!--empirenews.page--] 一是尽快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该系统以政府财政为后盾,以现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最低生活保障、公共房屋、疾病医疗救助及其他相关救助措施为核心内容。二是迅速、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通过向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疾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有效地解除公民的后顾之忧,并为避免受保者沦为弱势群体创造条件。根据现实国情和就业格局新变化,在完善现行制度的条件下迅速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使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符合法定资格条件的所有劳动者。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主要包括固定的财政拨款机制,明确界定企业的责任并迅速实现企业负担的平等化,落实个人承担的责任。在明确政府、企业、个人责任的同时,国家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分担相应的社会保障责任。[1][2]下一页四是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应当从速确立工伤保险制度并强制覆盖全体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劳动者,尽快建立面向农民工及其他流动劳动者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并为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二)司法保护 1.强化司法公正,惩治司法腐败,给弱势群体以平等的司法保障首先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您撒下的虽是点滴温情,成就的却是高尚的人生品德!那你知道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篇1 朋友们: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群体随处可见,他们要么居无定所、要么无依无靠、要么备受歧视、要么乞讨度日、要么早早失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弱势群体。 朋友们,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样拥有幸福的家庭,也同样享有温暖的阳光,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关怀,生活却给了我们不同的境遇。 朋友们,当我们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尽情享受着幸福人生的时候,当幸福的孩子被无尽的爱包围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数百万儿童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仍徘徊在校门之外?他们挣扎在生命的底线上,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哀愁,他们的心灵充满了期盼,那就是——能够继续读书! 朋友们,当我们坐在舒适惬意的办公室里安心工作的时候,当我们锦衣玉食,却埋怨生活平淡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工、失业者,正蜷缩于寒风中的某一角落,挺起并不坚实的脊梁坚守着最后的就业希望…… 朋友们,寒冬来临,暴雪突降,当我们躺在柔软暖和的被窝里酣

然入梦的时候,当我们不被寒冬困扰、不为衣食忧愁的时候,您是否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孤寡、残疾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等待着政府有限的那一点点资助,而他们所需要的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就足以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冬天不太冷"…… 朋友们,据有关报道说,中国现存艾滋病人约70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啊!而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本应该和我们一样,有欢乐、有幸福、有美好的未来。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从此他们的生活中不再有阳光,缤纷的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开始变得灰暗……他们,仅仅是想要正常的生活,从不奢求可以成为艾滋病史上的奇迹,仅仅是,不希望人们畏惧,不想被隔离,不想他们的心总那么孤单…… 朋友们,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己所为、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用青春昭示生命,用奉献感悟心灵,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日子里,我们倡议: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伸出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共同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我们的关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或许我们没有能力消除他们的贫穷和困苦,或许我们没有能力让他们都过上跟我们一样的美好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至少可以帮助他们中的一部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或许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或许我们个人的帮助杯水车薪!但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人者,人亦爱之",您的乐善好施将被他人铭记,您的热心关

辩题资料收集1-对社会弱势群体更应该强调特殊保护

. 对社会弱势群体更应该强调特殊保护/平等对待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从语义学上,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和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主要是丧失或没有劳动能力,他们普遍缺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经济是收入。其次,从社会学上,弱势群体指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再次,从法学意义上,"即由于社会条件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存在障碍而无法实现其基本权利,需要国家帮助和是和社会支持,以实现其基本权利的群体。"目前,国际上比较一致的概念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和非弱势人口(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我们估计出的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 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 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

浅谈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基本保障

浅谈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具体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呈现发速发展的景象,而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强调了保障人民群众在各个方面权利和利益平等的原则,引导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恰当行使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尤其是我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特别注重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具体保证。然而,在具体的实现过程当中,许多公民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压力,而受到权利和义务上的各种歧视。尤其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来说,甚至陷入生存的巨大困境,因此,本文从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出发,试图从宪法的角度对我国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进行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宪法;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具体保障 一、引言 2002 年3 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第一次从正式场合运用“弱势群体”的这一术语,这充分说明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后,弱势群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尤其是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二、弱势群体的基本含义 弱势群体,又称为脆弱群体、底层群体在近几十年成了国际通行的一个词汇。它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贫困群体的范围,如何定义却没有权威的文献。在欧美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文献中,弱势群体主要是从丧失劳动能力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界定的,是指社会生活和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依赖人群”。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 生理性弱势群体由于生理原因,导致其在经济条件、权力和权利、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特殊保护,例如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艾滋病群体、无支付能力的绝症患者。 1、老、幼、妇是生理性弱势群体。未满14周岁的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法律上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这部分人是当然的弱势群体。中国的妇女由于其生理原因,在许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参与平等竞争,成为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孤寡老人

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孤寡老人 湛江市社会福利院成立於1957年,迄今已有45年的历史。1983年又成立了儿童福利院。座落在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湛江寸金桥边。全院占地面积7740m2,建筑面积12699 m2。现有床位350张,有工作人员130多人。主要收养孤儿、弃婴(儿)及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届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多次扩建改造,现院内有功能齐全的老人康复楼、儿童综合大楼。我们怀着关心关怀来到湛江市福利院进行慰问。 孤寡老人作为特殊的群体,一直被人们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是社会无依无靠需要别人帮主的人。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发挥社会的力量回报老人的贡献。那么什么事弱势群体呢?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前文已述,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 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各个群体之间实际上存在交叉。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

浅析如何保护城市弱势群体

浅析如何保护城市弱势群体 摘要:弱势群体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要讨论如何保护弱势群体,就必须先了解其特征及产生原因。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传统影响、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政治参与机会的不均等和法律体制的不完善等。我认为,目前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弱势群体规模扩大;另一方面要改善既有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只有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 关键词:弱势群体特征原因对策 正文: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其实各个群体之间实际上还存在交叉。我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 要讨论如何保护弱势群体,我们必须先了解其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虽然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

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引言 (2) 一、弱势群体概述 (2)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和构成 (2) (二)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护的意义 (3) 1、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加强对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3) 2、法律制度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稳定之源 (3) 二、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4) (一)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 (4) 1、在宪法中规定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条款 (4) 2、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制定了专门法律 (4) 3、颁布了一批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的行政法规 (5) (二)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5) 2、立法理念滞后 (5) 3、缺乏程序保障,法律效力不佳 (6) 三、完善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建议 (6) (一)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法律保护措施 (6) (二)完善健全立法理念 (7) (三)完善法律保护效力,提升保障措施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弱势群体的问题。弱势群体问题之所以突出其实也与我国的具体国情有很大的联系。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弱势群体往往在经济上属于贫困的一方,对于原本收入较低的人群来说,往往会产生较大的不满心理甚至社会矛盾。所以,弱势群体是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对象之一。另一方面,帮助弱势群体也是我国法律法规所倡导的行为之一。是我国法律正义的体现。文章首先阐述了弱势群体的概念、构成及其保护的意义等基本理论知识;接着通过分析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社会保障 Abstract: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One of the more prominent is the vulnerable groups. The problem of vulnerable groups is highlighting it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 and also have great relations.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bas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widening rapidly vulnerable groups in economy. Often belong to the poor one, originally for lower income people tend to have greater dissatisfaction and even psychologic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erefore, vulnerable groups is one of the objects of our focus. On the other hand, to help vulnerable groups is also advocated by China's laws and regulations behavior is. Embody the Chinese legal justice.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vulnerable groups, constitute the basic knowledge the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legal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country,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finally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vulnerable groups; legal protection; social security

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方案

关爱弱势群体 一、背景与主题 杭州正在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而努力,如何提高生活品质?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就是要坚持围绕生活、保障生活,破解“七大问题”、建设“平安杭州”,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高社会的创造力与和谐度。 但在社会中无疑依然存在着一些或生活贫困或心灵孤寂的人们,特别在农村,从事着低收入职业,遇天灾人祸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本地人和外地人为数还不少。他们同样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渴望得到帮助和关怀,而这也是我们所有青年团员的责任。 而作为一名青年团员教师,在一个班级中,也有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帮助,从而与大家共同进步,享受学习的快乐。 因此,本次活动以青年团员为主体,带动全体学生,关爱弱势群体,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二、活动目标 1、在班级中,给困难生等结对子,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成长,在学习上切实帮助他们进步; 2、走近本镇的各类弱势群体,培养学生平等待人,尊敬普通劳动者的情操; 3、用各种文艺形式歌颂普通劳动者,陶冶学生心灵,播洒爱的种子。 4、在学校中开展“献爱心慰问老人”的活动; 5、以“爱心”或“平凡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三、实施过程 (一)给困难生结对子 1、确定帮扶对象 在向各班班主任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各班帮扶对象。 2、确定帮扶方法 教师: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大家庭温暖”青年团员“一对一”活动。即各位团员青年教师主动带头,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与学校各班学习、生活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结对,并且制定好辅导计划,展开辅导,帮助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能找回自信,“微笑”成长。 学生:以座位同桌或就近以及双方互选原则,配合教师,督促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对生活上的困难等直接向老师反映。

关于弱势群体保护

一、提出“弱势群体保护”问题的背景 首先,“弱势群体保护”是在对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说前十年大家是在共同贫穷基础上低水平地实现共同富裕,大家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的话,那么后十年,尤其是1992年以后,则是贫富差别加速扩大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竞争日趋激烈,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速度越来越快,致富手段呈现出多元化-既有合法的手段,也有非法的手段;即有白色的手段,也有灰色的,甚至黑色的手段。有的阶层、群体从改革开放中受益很少,甚至利益受损。在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大批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单位的职工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为改革开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于是,以下岗职工、失业者、民工和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初具规模。 目前,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已占我国人口的相当大比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要从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水平共同富裕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的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刻不容缓。 其次,“弱势群体保护”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目标体系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由经济动因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于是,经济目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目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但同时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建设中重视城市形象和房地产开发商利益而轻视拆迁居民利益和失地农民利益,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等待。发展是硬道理,但被片面理解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其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都是硬道理。因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应当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并重。为适应目标体系的这种高速,必然要强调弱势群体的保护。 再次,“弱势群体保护”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是一种协调的发展观,它要求保持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使各阶层之间达成一种适当的平衡。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一个社会占人口比例很小的社会上层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而占人口多数的社会下层处于贫困状态,就不可能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在各个社会阶层中,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应当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甚至弱势群体的发展权更重要。应当注意的是,保护弱势群体绝不是对弱势群体的恩赐。弱势群体的发展是强势群体持续发展和社会整体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保护弱势群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强势群体的责任。 最后,“弱势群体保护”也是人权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大趋势的要求。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人权问题一直是西方国家为难中国的一个攻击点。“社会条款”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WTO新一轮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也确确实实是日益关注人权,特别是工人的权益。身处世界贸易圈内的中国,当然要服从这一大趋势,重视人权,保护人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包括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等,应该是我们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 二、“弱势群体保护”的机制

谈谈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谈谈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谈谈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王育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现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其处境的改善与权利的维护,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弱势群体的涵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倾向性的观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利益上的贫困性。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低、生活处境困难。二是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弱势群体精神生活贫乏,缺少高尚的精神娱乐,无疑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次。三是社

会承受力的脆弱性。弱势群体是社会各个群体中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弱的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薄弱带,一旦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积蓄到相当程度,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社会风险将首先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时期,要针对新出现的弱势群体,给予及时保护。 弱势群体的出现主要有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基于此,人们习惯上把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 生理性弱势群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其从生理到心理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护的意识、力量均有限,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属于明显的弱者。二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这一群体恰值生理上的衰退期,逐渐从社会中失去竞争优势,从而处于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上个世纪末,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2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96%。三是妇女由于其生理特点和肩负的哺育人类后代的责任,与男性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就业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故应将其归入弱势群体,照顾其特殊性。四是残疾人群体。我国目

关爱弱势群体

每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理、法律和社会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往往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权利,因此也被称为弱势群体。不过,我更愿意把他们定义为需要我们尊重、理解和帮助的人。这个群体,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他们中有些忍受着残疾带来的痛楚,有些品尝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处处可以找到他们,但我们却很少注意到他们。事实上社会活动是一个集成体,任何一个人都仅是个体,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拥有更多健康和资源的人应该更加去关注、帮助那些弱势的人,特别是残疾人。我们必须为改变现状做出些什么,绝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绝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淡。 关爱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这不只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它更应该体现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上。我们可能尚不具有真正解决他们生活上困难的能力,但是我们真诚的笑脸、一句温暖的谢谢、一个简单帮扶的行为,对于他们就是最真实、最珍贵的帮助。事实上,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我们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平视。所以,如果当你在街边行走时遇到残障人,请为他们让开盲人专用道或帮扶一程;如果看到路边卖艺的乞讨人,可以真诚地给予他们掌声。甚至我们可以少喝一些饮料,少吃一些零食,把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捐给那些渴望读书但家境困难的孩子们。说不定,就有一个贫困孩子因为你的捐助而成为一个大学生,如果那样的话,这会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其实这些都是举手之劳,都是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不做,不会有太多人指责,更不会受到惩罚,但我们做了,就是在用自己的善良和力量,用实际行动让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你们未来都应该要做最杰出的中国人。而这种杰出出自哪里?我想,杰出不仅仅在于要做出多大的事业,获得多大的名声。做到杰出,我们首先应该懂得怎样做人,能将社会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责任,能够为解决社会的问题而努力。今天,在国旗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尝试一些改变,付出些许举手之劳,选择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用自己的热量温暖世界、传递关爱,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洒满阳光!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救济毕业论文

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救济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目录 一、我国弱势群体分析 (2)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2) 1.弱势群体的含义 (2) 2.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 (2) (二)我国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2) 1.社会原因 (2) 2.个人原因 (3) (三)加强弱势群体保护的必要性 (3)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 1. 法律体系不完善 (3) 2. 救助对象存在不公平性 (3) 3. 救灾救济面还存在很大局限性 (3) 4. 救助水准偏低 (3) 三、健全与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机制 (3) (一)就业保障机制 (3) 1.政府推动:积极预防失业 (4) 2.社会保障:失业补救 (4) 3. 提高个人素质:积极寻找再就业途径 (4) (二)医疗保障机制 (4) 1.应建立对危、急、重病人的医疗救助制度 (4) 2.健全适用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的社区卫生保健制度 (5) (三)完善教育机制 (5) (四)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5) 1. 正确定位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职责 (5) 2.制定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原则 (5)

关爱弱势群体策划书

活动策划书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实践部 一、活动背景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美德。社会还在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可是人们在急于追求物质财富的道路中丢弃了最原始的那份精神财富,人们过多的把目光关注在那些财富五百强,那些歌星影星中,忽略掉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或许因为贫穷,或许因为疾病,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里,却自卑的过着与正常人不同的生活,他们可曾埋怨过造物主的不公,可曾尝遍人生中的喜怒哀乐?目前,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群体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爱护。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弱势群体关爱活动,给予他们温暖。 二、活动目的 1.宣传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弱势群体。 2.使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3让在校学生知道社会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并关爱的人群。 4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在校学生奉献爱心的良好品德。 5通过书写心愿墙来表达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对他们真挚的祝福。 三、活动主题

联大与你携手,关爱弱势群体 四、活动主办方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实践部 五、活动参与人员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实践部成员全体 六、活动地点 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 七、活动时间 2015年3月28日上午 八、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举办一次在学校内的奉献爱心活动。活动当天我们会摆出心愿墙,让在校的学生在心愿墙上写出对弱势群体美好的祝愿。每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可有礼品赠送。通过此次的活动形式以达到宣传弱势群体的目的。 九、活动流程 1.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于2015年3月28日上午10点在行政楼 下集合,领好各自的服装,带上道具,挂上横幅,摆好心愿墙等,完成准备工作。 2.一切准备就绪后,由王迪,刘柏松、赵子悦和刘佳音4名同学 在学校里邀请路过的同学书写心愿卡片表达出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祝福。 3.将写完后的心愿卡贴到心愿墙上。

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doc 21页)

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doc 21页)

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内容提要:“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其缺乏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弱势群体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社会因素。现有法律不足以保护其利益,故需探求新的保护机制和方式。在法律理念更新的基础上,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保护措施,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方能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 主题词: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法律体系社会法 在我国,“弱势群体”的产生根源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表明我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并已成为妨碍社会公平实现的重大障碍,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问题,构筑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法律保护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弱势群体”的涵义以及具体构成 (一)“弱势群体”的涵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没有统一认识。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各自的

界定。有的学者从经济能力角度,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各种外在和内在原因、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群”。①有的学者从政治和法律角度,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与另一部分人相比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一部分人”。② “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集体名词、抽象名词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学范畴,更多地属于社会学领域。“弱势”是相对于“强势”而言的。因此,“弱势群体”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对社会人群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时期,各方面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弱势群体特别需要扶持和保护,应当对其具体范围有清醒的认识和研究,既不能不当地扩大其范围,以致真正的弱势群体被忽视,也不能人为地缩小弱势群体的范围,从而不利于科学决策和立法,并最终造成社会不稳定。 (二)“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

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实施方案

阿白完小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响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的号召,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面向全体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弱势群体的特殊方针政策重要思想作为指导,贯彻落实关爱弱势群体的精神,我校以“关爱弱势群体,共创和谐大家庭”为主题,开展帮扶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这些弱势群体得到帮助,让他们觉得学校是自己的家,让关爱和快乐伴随他们成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给予相应的思想教育,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儿童的心理素质,唤起群众对健康的关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形成一个“友爱、互助、奉献”的良好氛围,打造和谐并快乐的校园新局面。 三、活动主题 关爱弱势群体,共创和谐大家庭 四、活动时间 每学年的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五、活动地点 阿白完小 六、活动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弱势群体,包括残疾儿童,孤儿,留守儿童,贫困生,学困生。

七、互动组织 统计办:向鹏 指导老师: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八、活动流程: (一)活动筹备 1、班主任进行家境摸底工作并选出本班的弱势群体学生。 2、校领导准备好相关材料、物品,做好安全措施。 3、召开弱势群体帮扶活动。 (二)具体活动 1、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摸清本班弱势群体的数量及基本情况后报送给总务处。 2、学校领导及及班主任了解学校弱势群体的数量以及基本情况。 3. 学校校长给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及矫正的工作。(主要对象所有弱势群体) 4. 教导主任组织教师进行物质和学习上的的帮扶工作。(主要对象是贫困生和学困生) 5.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学习上的帮扶工作。(主要对象是学困生) 6. 全体教师跟随调查弱势群体,了解家境,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办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对象所有弱势群体)

(一)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从心开始

(一)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从心开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二)活动背景 有一种世界,没有喧闹,只有一颗颗赤诚之心在进行无声的交流,他们用心灵说话,用心灵唱歌,那里安静和谐,纯真美丽;有一种世界,没有色彩,只有一颗颗纯洁的心在描绘这多彩的世界。在我们不曾留意的角落里,有很多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变成了聋哑人或盲人,他们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心里却独尝造物主的不公。这些孩子本身是没有一点过错的,但是那些客观的因素让他们被迫失却太多的人权! (三)活动目的 为提高我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能力,发扬关爱弱势群体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学生会实践部特举办此活动。 希望借此带领大学生慰问这些特殊

的孩子们,送去我们的祝福与关爱;积极与他们交流,学习他们特色的人生经验,拓宽我们认识的宽度与广度;激励社会中更多的好心人关注弱势群体,体会他们纯真的心灵,弘扬关爱他人、服务他人的人文气息;同时让志愿者真实地了解基层社会,倡导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奉献自己的爱心。 (四)活动时间;xx年3 月18号 (五)活动地点;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 (六)活动流程 1. 活动前期策划准备 (1) 联系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确定活动时间,并协调相关工作; (2) 了解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娱乐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同学们的生活空间及舒适度)。 (3) 了解那些特殊孩子的相关信息(学生数量、学生年龄层次以及各个年龄层次聋哑学生和盲人所占比例、学生的生活作息情况)。

(4) 确定特殊教育学校参与该活动的特殊孩子的人数以及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人数(校方主要参加者为初中生、我院40—50人,大一每班2人、大二每班1人)并联系交通工具 (5) 做好宣传工作,在各栋宿舍楼出版报以及海报宣传、在各班级发通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6) 召开动员大会,讲解去特殊教育学校时要注意的事项、突发事件的处理。 (7) 划分好组,一组与盲人交流一组与聋哑学生交流 (8) 购买体育用品、水果以及准备好活动中需要的道具等。 2. 活动中期实施: (1)组织出发:参与人员早晨7:30到学校南门集合,清点好人数及检查相关活动物品出发去特殊教育学校 (2)开展活动: 对盲人: a)“传”:即传递信息,六人一组,分为3—5组,其中每组中三个志愿者和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