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习题课

一、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把指定的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1、受力分析的顺序:先找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

2、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

①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的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

②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

;

③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还是加减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

④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

3、受力分析的三个判断依据: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二、隔离法与整体法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

一、对下列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表面光滑,期中o为球心,o’为质心)。

①②③④

(

⑤⑥⑦⑧

二、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墙壁、地面和物体表面均粗糙、;物体A和B 均保持静止)。

①②③④

(物体A的表面光滑)

三、对木棒进行受力分析(墙壁光滑,地面粗糙)。

① ② ③

四、分析物体A 的受力

五、

A B

A 、

B 都静止

A

A 静止

B

;

F

A 、

B 都静止

F

B A (

分析A 、B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 静止不动

B A C

F

A、B 、C 都静止 分析C 所受力

c b

>

a

m 1 m 2

a 、

b 、

c 都静止 分析a 所受力

A α (A 静止) A

&

F

v

(A 向下运动,斜面不光滑)

(光滑小球)

A

A B

F

α /

A

六、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2)传送带由静止起动

如图,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匀速运输 (2)向下匀速运输

%

七、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 ,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

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

八、分析A 、B 的受力

九、A 物体静止或匀速,分析A 物体的受力情况 …

A 【 C (A 、

B 一起匀速向右运动) A B

(A 静止) α ~

B A B A

匀速, v

A

v

2、分析下列杆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

3.分析A 的受力

:

(A 静止)(A 匀速下滑)

4、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

个质量为m 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运动。 5、如图1—9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甲为主动轮,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 、Q 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Q 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反

B .P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Q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

A A 沿着墙向上运动 A

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

A

;

F

A

F

A

|

A 静止

1-6

转动方向相同

C.P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同,Q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D.P、Q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