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 国防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中国国防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②战争潜力的转化;③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④质量建设的道路;⑤威慑作用的功能;⑥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
民族凝聚力∣灵魂经济实力基础综合国力支柱国防实力新中国国防建设回顾:第一阶段:恢复时期(1949~1953)第二阶段:调整时期(1953~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1966~1976)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拥军优属。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
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它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的学生。
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②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源;③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
国防建设目标:①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③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
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⑤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课程绪论与国防概述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防,以及国防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防政策及其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
二、教学内容绪论:介绍课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国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国防是国家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对于国家的生死存亡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积极防御、自卫反击、独立自主、积极发展等原则。
我国的国防体制和武装力量:介绍我国的国防体制,包括中央军委、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武装力量的组成和职责。
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介绍我国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国防安全与国家利益:介绍国防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结语:总结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国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国防知识,增强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
三、教学步骤开场白:介绍课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讲解国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通过案例、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国防的认识和理解。
讲解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详细解释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讲解我国的国防体制和武装力量:通过图表、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体制的组成和职责,加深学生对我国武装力量的了解。
讲解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通过案例、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加深学生对我国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认识和理解。
讲解国防安全与国家利益:通过案例、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防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加深学生对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国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国防知识,增强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中国国防教案教案标题:中国国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国防的重要性及其历史背景。
2. 了解中国国防的组成部分和发展现状。
3. 理解中国国防的意义和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中国国防的历史背景。
3. 中国国防的组成部分:军队、国防工业、国防科技、国防教育等。
4. 中国国防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5. 中国国防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国际形势,激发学生对中国国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法:以讲解的方式介绍中国国防的定义、历史背景、组成部分、发展现状和意义。
3. 图片展示法:使用图片展示中国国防的现状和成就,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国防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
5. 视频观看法: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新闻片段,加深学生对中国国防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国防建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中国国防的思考和讨论。
2. 讲解:介绍中国国防的定义、重要性和历史背景。
3. 图片展示:展示中国军队、国防工业、国防科技等方面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国防的组成部分。
4. 视频观看:观看一段相关的纪录片,了解中国国防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国防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6. 总结:总结中国国防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中国国防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3. 学生对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图片展示:中国国防建设的图片。
2. 视频资源:相关的纪录片或新闻片段。
七、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或军事基地,深入了解中国国防的实际情况。
2. 邀请军人或国防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3.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课题,深入探索中国国防的发展和挑战。
军事理论教程2第一节 中国国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是生存与安全问题,二是发展与富强问题。
只要国家存在,就必须建设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强大国防。
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防概述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它是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的兴衰荣辱。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与国家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建设和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
国防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肩负着三个基本职能而存在: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二是从宏观上组织发展本国经济,以求得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三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有国无防就不能立国,国防虚弱就无力抵御外来侵略。
古往今来,任何国家都需要建立巩固的国防。
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
国防通过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达到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服务的目的。
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安全和稳定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国家将陷入战争与动乱之中,经济建设无法正常进行,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国防受国家性质、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国防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这些利益需求又是由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的。
因此,国防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策,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和利益需求。
例如,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追求全球利益,其国防政策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因而,我国的国防在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指导下,以反侵略和维护和平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