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的条件和形成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13.39 KB
- 文档页数:2
自然垄断怎么理解导读:自然垄断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集中导致的无法竞争自然形成的垄断。
现在的自然垄断一般代表的是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而形成的垄断。
一、自然垄断怎么理解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
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
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二、试分析不正当竞争与垄断的区别法律快车提醒您,不正当竞争与垄断行为的区别如下:1.主体不同,垄断主体一般具有经济地位优势,而不正当竞争主体不一定具有经济优势;2.后果不同,垄断的后果是相关领域没有竞争或者竞争程度小,不正当竞争的后果是行为人获得暴利或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力;3.手段不同,垄断表面上可以通过平等自愿的交易形式实施,不正当竞争是利用不正当手段打击竞争对手,谋取利益,如欺骗、贿赂、诽谤等。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市场参与者采取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垄断是一种市场结构,指一个行业里有且只有一家公司交易产品或者服务。
三、中国的反垄断措施有哪些降低卖方集中度或制止集中度上升。
降低进入障碍或制止其上升。
降低产品差别化程度。
在国外,抑制垄断更常用的手段是干预市场行为。
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内容包括,干预企业定价方式,干预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程度;反对压制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具体说,其措施包括,禁止妨碍正常交易的契约与合谋。
禁止对不同销售对象实行价格歧视。
禁止签订排他性交易协议。
禁止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争夺市场,压制竞争对手。
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资本主义垄断理论)1.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 垄断的形成、本质、特点:1. ⽣产集中:⽣产资料、劳动⼒和商品的⽣产⽇益集中于少数⼤企业的过程2. 资本集中:⼤资本吞并⼩资本,⼩资本合并成⼤资本3. ⽣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由竞争的结果2.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1. 垄断没有消除产⽣竞争的经济条件2.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4. ⾦融资本和⾦融寡头1. ⾦融寡头的控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联合来实现的;5.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1. 垄断资本的实质: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额利润;2. 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来⾃⽆产阶级和其他劳动⼈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3.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价值+垄断利润;4. 垄断价格的产⽣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的具体体现;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垄断资本融合在⼀起的垄断资本主义;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垄断资本主义⽣产关系在⾃⾝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新阶段;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的原因:科技进步和⽣产社会化程度进⼀步提⾼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盾进⼀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 国家所有制直接经营的企业2. 国家与私⼈共有、合营企业3.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垄断资本的再⽣产过程4. 宏观调节5. 微观规制: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和局限性1. 实质:私⼈垄断资本利⽤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段,是私⼈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额垄断利润。
6. ⾦融垄断资本的发展1. ⾦融⾃由化和⾦融创新是⾦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的重要制度条件2. ⾦融垄断资本的表现和作⽤7.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1.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到主要经济动因:2.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8. 垄断资本国家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1. 国际垄断同盟的⽣产:2. 垄断资本国际化下的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卡塔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国际经济调节机制。
自然垄断如果由一个厂商生产整个行业产出的生产总成本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生产这个产出的生产总成本低,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的。
如果自由竞争的结果造成由单一厂商生产,则该行为副本以算是个自由垄断行业,或者,如果种种竞争力量导致了一种不同的行业结构,那么,也可能出现自然垄断。
一般而言,自然垄断的特点在于一个代表性厂商的成本函数的次可加性。
若对所有非负x1,……x k(?),?成立,则成本函数c对产出x是次可加的。
如果该行业所有预期的厂商具有同样的成本函数,或者某厂商拥有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那么,次可加性意味着,如果只有一个厂商在该行业市场上是活跃的,该行业成本最小。
虽然次可加性是一个纯技术条件,但是,如果不完全竞争的结果是低效率的话,纯经济力量也可能导致自然垄断。
不过,在只有少数厂商的一个市场上的竞争,则传统上是对策论研究的范围,而几乎得不到唯一的均衡结果。
所以,以次可加性的技术准则作为自然垄断的明确特征,一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自然垄断的概念先于用次可加性术语对它的定义。
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经济学家认为,形成自然垄断的条件包括两点:即单一厂商生产的超级效益和过度或“毁灭性”竞争造成的不良结果。
这两种力量常常同时并存,例如各电话公司在该行业发展早期争夺用户。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ell)是首先正式确定了这种方法——以代表性企业成本函数的形式作为行业结构的根本决定因素的经济学家之一。
平均生产成本递增的行为通常是竞争性的,而成本递减的行业则为不完全竞争的或垄断的。
J·M·克拉克(J·M·Clark, 1923年)通过对管理费用经济学(用现在的术语是非凸性经济学)的体现分析,在自然垄断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克拉克认为,许多制造业行业中,管理费用在总成本中占相当一部分,而且在这种行业里厂商间的竞争远不是完全竞争。
在需求不足时,价格趋于降到可能比平均成本还低的边际生产成本。
垄断组织的消极影响4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垄断组织的消极影响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垄断组织的消极影响篇一垄断组织的形成1.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强大,生产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垄断组织就是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和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垄断的主要内容包括垄断商品生产、垄断商品价格、垄断商品市场。
2.影响首先,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
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是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显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其次,垄断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需要。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都需要巨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发展的程度较高。
这些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步伐。
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国内市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其侵略性更强,可以说垄断资本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之间的关系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化,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论我国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对策行政垄断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腐败形式,打破行政垄断,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已是我国改革的重中之重。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1998年——2001年,中国部分垄断行业收取的各类非法费用高达530亿人民币。
其中包括电力、电信等行业违法收取的资费、价格违法收费等。
相对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和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垄断而言,我国行政垄断具有自身在表现现状及成因和后果上的特殊性。
行政垄断的成因首先,官商不分的历史传统是行政垄断产生的历史渊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就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盐政,《周礼》有“掌盐政之官,名盐人”的记载。
秦时已有“铁官”建置,西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垄断对盐铁的产制运销。
汉后历朝基本沿袭秦汉传统,对盐铁等重要商品实行官营,直至明清,逐渐形成一种官商不分的历史传统。
明中叶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国家介入商品流通诸多领域,盐铁等重要商品仍沿袭历史,由于官营机构控制行业垄断权,甚至一些官府机构直接从事商业活动,采取巧取豪夺之方式,强买强卖。
这种官商不分的历史传统成为行政垄断的历史渊源。
其次,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建立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且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市场条件的不成熟和新旧体制的冲突,为行政垄断提供了制度根源。
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矛盾的增多,使作为地方利益和责任主体的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实行地方保护;“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尚未打破,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局部利益为核心局限性,从而诱发“地区封锁”等行政垄断行;此外,国家公务人员的俸薪偏低,这就难免促使一些行业和部门为本系统职工的利益而利用其资源优势和权力,人为地设置壁垒,谋取局部利益。
为一些部门利用行政垄断追求福利提供内在诱因。
第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初始设想;二是列宁、斯大林的有关论述和苏联的建设经验;三是我国刚开始不久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完全垄断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区别为:
1,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很多,产品同质,任何厂商不能影响价格,进出行业容易,经济效益最高。
2,垄断市场厂商只有唯一一个,产品也是惟一的,且无相近的替代品,厂商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市场价格,进出行业极其困难,经济效益最低。
3,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很多,产品之间存在差别,厂商对市场价格有一些影响,进出行业比较容易,经济效益较高。
4,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有几个,产品有差别或无差别,厂商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影响价格,进出行业比较困难,经济效益较低。
寡头垄断的市场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与竞争因素并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组织形式,它是由少数几家企业供应该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企业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各占较大的份额。
(一)寡头垄断的条件寡头垄断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企业数目极少.(2)相互依赖.(3)企业进出不易。
(二)寡头垄断的特点寡头垄断最显著的特点是卖者必须认识到他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下面用图说明竞争对手的行为如何影响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每期数量dD价格(美元)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三)价格刚性: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需求曲线之所以是弯折的,是因为别的企业对一家企业的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不对称.弯折的需求曲线模
型的意义在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边际成本即使发生较大变化,仍不改变其价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问题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全球化及其影响?新课导入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作和控制。
何谓“垄断”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
但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利润或超额利润高额垄断利润经济手段改进技术经济手段非经济手段经济领域国内市场多个领域国际市场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客观上推动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933年罗斯福“新政”1936年凯恩斯经济学1939-1945年战时体制二战后普遍发展确立国有企业国私合营国家参与宏观调节微观规制微观规制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
但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用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垄断市场的条件和形成原因
条件:市场上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
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形成原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
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政府的特
许;自然垄断。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当垄
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直线形时,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相等,MR曲线的横截距是d曲线
横截距的一半。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MR=P(1-1/ed )
4.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MR=SMC)
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蒙受最小亏损(若AR>AVC继续生产,若AR<
AVC停止生产)
5.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厂商不存在供给曲线。凡是在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
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
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
6.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
7.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又称完全价格
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原则:MR1=MR2=MC P1(1-1/ed1)= P2(1-1/ed2)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制定较高价格,在需
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制定较低价格。
8.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条件:产品既有竞争性又有垄断性;不会遭受报复措施影响;进入和退出行业较易。
9.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d: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
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厂商预期的或主观的需求曲
线。
需求曲线D: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
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厂商实际
的或客观的需求曲线。
10.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MR=SMC)
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蒙受最小亏损(若AR>AVC继续生产,若AR<
AVC停止生产)
11.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AR=LAC=SAC
12.非价格竞争
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扩大产
品市场份额。
13.古诺模型结论:寡头厂商数量为m,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
(m+1)
14.博弈论: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基本要素:
参与者、策略、支付。在每一个博弈中,都至少有两个参与者,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一组可选
择的策略。作为博弈的结局,每个参与者都得到各自的报酬。每个参与者的报酬都是所有参
与者各自所选择的策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15.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均衡组合的确定)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选择。
16.纳什均衡: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占优
策略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强的一个博弈均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
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17.囚犯困境:从个人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占优策略,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结局。走出困境:
无限期重复博弈或在不能确定终止期的有限期重复博弈。
18.不同市场经济效益的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