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85.50 KB
- 文档页数:19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毕业论文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代消消学号 050713207 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汽检 132 指导教师王龙江顾问教师高岩二〇一六年七月汽车行驶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维修摘要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注重汽车的舒适性、可靠性、经济型的同时,对汽车的安全性更就是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事实证明 ESP 就是汽车电子稳定程序可以有效的降低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挽救许许多多人的生命,为进一步加强汽车乘坐的安全性,全球道路专家一致认为 ESP 应该成为每一辆车的标准配置。
汽车电子稳定装置发送一个串行数据通讯信号,请求减小发动机扭矩。
如果在发动机控制模块已执行发动机扭矩减小功能后仍能检测到有车轮空转,则电子控制单元将切换到牵引力控制阶段,实施TCS制动干预。
参见图2-8,现以左后轮打滑为例,在这个阶段,电子控制单元将向液压调节器发送信号,关闭后隔离阀,以使后轮制动回路与总泵隔离开来,防止制动液返回总泵;打开后启动阀,使制动液从制动总泵进入液压泵中;关闭右后进口阀,以隔离右后轮液压回路,使液压调节器只向左后轮提供制动液压力;运行液压调节器泵,将制动液压力施加到左后轮制动钳上,以阻止左后轮空转。
在TCS 模式下,这些操作每秒会执行约4~6 次。
ABS 与TCS 模式之间的差别在于,在TCS 模式下就是增加制动液压力以阻止车轮空转,而在ABS 模式下就是减小制动液压力以避免车轮抱死。
如果在TCS 模式下人工实行制动,则退出TCS 制动干预模式,而允许人工制动。
图 2-8 TCS 制动干预发送一个串行数据通信信号,请求减小发动机扭矩。
如果电子稳定程序仍然检测到车轮侧向滑移,则电子稳定程序将根据“从外部作用于车辆上的所有力(不管就是制动力、推动力,还就是任何一种侧向力)都会使车辆环绕其重心而转动”的原理,通过对前、后桥一个以上的车轮进行制动干预,迅速克服以下操作缺陷,使车辆不偏离正确的行驶轨迹,确保安全。
制动系统毕业论文制动系统毕业论文引言:制动系统是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制动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篇论文将对制动系统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为制动系统的研究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制动系统的原理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车轮施加制动力,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摩擦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等。
摩擦制动系统利用摩擦力将车轮停止旋转,液压制动系统通过液压力将制动力传递到车轮,而电子制动系统则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现对制动力的精确控制。
二、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
最早的制动系统是手动制动系统,驾驶员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制动。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制动系统逐渐取代了手动制动系统,使制动更加方便和可靠。
20世纪初,液压制动系统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制动效能。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制动系统应运而生,使制动更加智能化和精确化。
三、制动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制动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是制动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方面,制动系统需要提高制动效能,使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车,保障行车安全。
另一方面,制动系统还需要降低制动噪音和磨损,提高制动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制动材料、优化制动系统结构以及引入智能控制技术等手段,不断改进制动系统的性能。
四、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制动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轻量化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制造商对于汽车重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不断进行轻量化设计,以降低整车重量。
2. 智能化控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制动系统的控制也将越来越智能化。
未来的制动系统将采用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实现对制动力的更加精确和灵活的控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旨在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此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运而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文旨在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二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现状2.1 人才培养现状2.1.1 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三个方面。
2.1.2 人才培养质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与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2.2 技术创新现状2.2.1 技术创新成果2.2.2 技术创新挑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核心技术突破、人才培养等。
2.3 产业应用现状2.3.1 产业应用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产业应用领域广泛,如通信、电子、计算机、汽车、医疗等。
2.3.2 产业应用挑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产业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
第三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趋势3.1 人才培养趋势3.1.1 人才培养方向3.1.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不断创新,如项目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
3.2 技术创新趋势3.2.1 技术创新热点3.2.2 技术创新路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创新路径将更加多元化,如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等。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我国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现代工业;应用与发展;挑战与对策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跨学科、综合性技术,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2.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1.1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典型应用,通过集成机械、电子、控制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2.1.2 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又一重要应用,具有高度柔性、高效、节能等特点。
2.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2.2.1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典型应用,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控制等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2.2.2 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又一重要应用,如汽车导航、防抱死制动系统等。
2.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3.1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如心脏起搏器、手术等。
2.3.2 环保设备环保设备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之一,如垃圾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同时还介绍ABS系统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并能进行控制电路的分析。
关键词: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电路一、概述1906年ABS首次被授予专利,1936年XXX注册了一项防止机动车辆车轮抱死的“机械”专利。
所有的早期设计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因过于复杂而容易导致失败,并且它们运作太慢。
1947年世界上第一套ABS系统首次应用于B-47轰炸机上。
XXX在1964年开始研究这个项目,其ABS研究很快被XXX 全部接管。
两年内,首批ABS测试车辆已具有缩短制动距离的功能。
转弯时车辆转向性和稳定性也被保证,但当时应用的大约1000个模拟部件和安全开关,这意味着被称为ABS1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还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需要改进。
XXX在电子发动机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技术,数字技术和集成电路(ICs)的到来使电子部件的数量降低到140个。
1968年ABS开始研究应用于汽车上。
1975年由于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121款的通过,许多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装备了ABS,但由于制动系统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卡车行业的反对,在1978年撤消了这一标准。
同年XXX作为世界上首家推出电子控制功能的ABS系统的公司,将这套ABS 2的系统开始安装作为选配配置,并装配在XXX-奔驰S级车上,然后很快又配备在了宝马7系列豪华轿车上。
在这一时期之后美国对ABS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工作减少了,可是欧洲和日本的制造厂家继续精心研制ABS。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进口美国的汽车装备有ABS,美国汽车制造厂对美国汽车市场上的ABS显示出新的兴趣。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行车安全的强烈要求,ABS装置在世界汽车行业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
1987年美国大约3%的汽车装备有非常可靠的ABS。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Abstract(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ople's dependence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this context,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ke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Key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prospects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信息产品的依赖越来越高。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5篇)故障排解技术论文(5篇)故障排解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1 课程基本状况汽车电子掌握系统属于一门交叉学科课程,集动力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工程于一体的工程应用性技术课程[1]。
将应用到发动机构造、发动机修理、内燃机学、汽车电子、微机原理、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掌握等课程技术学问。
集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于一体,应用性与广泛性也同时存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汽车电子掌握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知道原理、会检测、会修理(不要求设计)。
故要分清主次,把握重点。
因而,在学兵已经熟识发动机构造基础上,重点讲解(把握)传感器技术,灌输(知道)内燃机学,介绍引进(了解)微机原理与自动掌握。
2 课程教学对象分析这门课程的训练对象是汽车新训技工电工班的学兵。
其文化基础偏低,平均在学校毕业的水平;对传统教育(学校、学校、高中),学习爱好低;年龄普遍偏小,平均在20岁左右,自律力量差,生活学习迷茫,没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有利因素:学兵年龄小,涉世浅,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对新奇事物爱好高。
可塑性好,易被引导,激发学习爱好。
基于这样的现状,要正确有效引导,激发学兵的学习爱好,课堂要多样化、动态化,教员个人技术魅力要提高,学问要形象化,实践要现场化;细心设计课程内容与实施方法,化整为零,防止课程包太大太难,产生畏难心情;长期持续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业激发,让学兵保持高度的学习热忱;走进学兵生活,与学兵交伴侣,多了解,多互动。
因此,单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兵,是不行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需采纳多样的、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手段。
3 教学内容设计3.1 课程内容学问与力量、素养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由电控概述、汽车用传感器、汽油发动机电子掌握系统、柴油发动机电子掌握燃油喷射系统和汽车电控防抱死系统组成,通过行业认知、部件学问和系统学问的学习,转化为行业认知力量、部件分析力量、部件检测力量、综合分析力量、综合检测力量和综合排解力量,最终形成运用汽车电子基本学问与汽车相关学问进行故障分析检测排解的力量的综合素养[2]。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当今是信息爆炸时代,电子信息工程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应用也更加广泛,尤其在嵌入电子信息工程之后,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概述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内容,并重要研究了计算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分析应用0引言在国内社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全景式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在此氛围中取得了跨越式的成就,推动电子技术和通信信息的结合,对于提高民众生活有着很大的现实便利。
然而,现阶段国内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相较于西方国家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尚不能满足民众对高层次信息技术的需求。
因此,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子信息工程的优势电子信息工程不仅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开发,使其获得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存空间,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例如:电子信息产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获得了优质的发展土壤,并且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经济来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1便捷性众所周知,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的办法主要通过系统命令及硬件设施来完成的,因此,能够更为方便地处理大量信息任务。
相较于人脑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能够使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一次性所解决的数量更高、效率更显著。
不仅如此,伴随着国外内硬件设备的持续性快速更新与先进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的水平也进一步加强,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加的便捷。
1.2精确性电子信息工程非常显著的优势就在于处理信息的精确性。
汽车ABS制动防抱死系统毕业论文一、电控防抱死系统的进展及分类 (1)1、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进展及应用现状 (1)2、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分类 (3)二、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差不多组成与工作原理……………………61、ABS的差不多组成…………………………………………………………62、传感器 (6)3、电子操纵单元〔ECU〕 (7)4、执行器 (8)5、ABS警示装置 (10)三、博世〔BOSCH〕ABS系统制动调剂过程 (10)1、常规制动〔ABS不工作〕时 (10)2、ABS工作时 (10)四、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 (11)1、检修ABS的本卷须知 (11)2、ABS故障检修的一样步骤 (12)3、ABS要紧部件的检修 (12)五、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13)1、故障案例一:雷克萨斯RX300 多功能车ABS故障 (13)2、故障案例二:桑塔纳2000GSI 轿车ABS故障 (14)3、故障案例三:别克君威轿车 ABS故障 (15)六、终止语 (16)七、参考文献 (17)汽车ABS的结构与检修摘要:本文介绍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进展及分类,说明了系统差不多组成与其工作原理,并对博世ABS系统的操纵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检修ABS的一些本卷须知,最后选取了日常修理工作中比较典型的几个故障案例进行评述,期望能为宽敞修理人员提供点关心。
关键词: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差不多组成;工作原理;案例分析。
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操纵系统。
现代汽车内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一般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固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以获得最好的制动成效。
一、电控防抱死系统的进展及分类1、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进展及应用现状基于制动防抱理论的制动系统第一是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
天津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速度及里程电子显示系统设计姓名刘志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指导教师李雅峰职称讲师2012年6月1日院长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天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摘要里程表应用广泛,机械式里程表有其不足之处。
设计智能自动化的里程表,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在电机中嵌入霍尔传感器,采用脉冲检测的方法实现测量行驶速度与里程,使用倍频电路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
可以实现超速报警及用户自设定初始上限速度,既可以实现测速也可以利用变频器来控制电机转速,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文介绍了霍尔传感器测速的原理,设计了基于单片机STC89C52RC的汽车速度及里程的电子显示系统。
完成了汽车速度及里程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霍尔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设计、显示电路的设计。
机轴每转一周,产生一定量的脉冲个数,由霍尔器件电路部分输出幅度为12V的脉冲。
经光电隔离器后成为输出幅度为5V转数计数器的计数脉冲。
在显示电路设计中,通过LCD1602实现在液晶上直观地显示汽车的速度及里程的数值。
并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显示电路进行了调试。
与软件配合,实现了显示、报警功能。
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程序是正确的,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脉冲检测;霍尔传感器;单片机;STC89C52RC;LCDABSTRACTIntelligent odometer is designed using hall effect to avoid the defect of mechanical odometer. The speed and mileage are measured by the hall sensor by method of pulse detection. The double frequency circuit used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system. User interface of the sysem is designed. It can automatic alarm if the speed exceeds the limit. The max speed can be setup by the user. The speed can be measured as well as controled in the system.This article describes principles of Hall sensor speed, STC89C52RC design based on single-chip electronic display system of vehicle speed and mileage. Completed vehicle mileage and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of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circuit design, Hall-effect sensor measurement design of display circuit. Axis every week, have a certain number of pulses, consists of Hall device circuit parts 12V pulse output range. Optical isolators as outputs over 5V revolution counter counting pulses. In the design of display circuit, in via LCD1602 on liquid crystal Visual display of speed and mileage of the car's value. Hardware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and the system for debugging. With the software, enables display and alarm func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 programs correctly, meet design requirements.Keywords: pulse detection; Hall sensor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TC89C52RC; LCD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应用与发展前景 (1)1.3设计任务与要求 (2)1.3.1 设计任务 (2)1.3.2 设计要求 (2)1.4小结 (2)第二章课题方案设计 (3)2.1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3)2.2系统模块结构的选择 (3)2.2.1 霍尔测速模块选择 (3)2.2.2 计数器模块选择 (3)2.2.3 显示模块选择 (3)2.2.4 报警模块选择 (3)2.2.5 电源模块选择 (3)2.2.6 单片机模块选择 (4)2.3速度测量方案选择 (4)2.4小结 (4)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5)3.1总体硬件设计 (5)3.1.1 硬件原理图 (5)3.1.2 硬件电路设计总图 (5)3.2系统子模块简介 (6)3.2.1 传感器部分 (6)3.2.3 处理器 (7)3.2.4 LCD显示部分 (8)3.2.5 外接报警部分 (8)第四章软件设计 (9)4.2程序流程图 (9)4.2.1 主程序流程图 (9)4.2.2 中断服务流程图 (11)4.3软件程序设计 (12)4.3.1 主程序设计 (12)4.3.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14)4.3.3 显示程序设计 (14)4.3.4 报警程序设计 (16)4.3.5 转速程序的设计 (16)4.3.6 软件程序基础知识准备 (17)第五章软件调试 (18)5.1P ROTEUS及K EIL软件简介 (18)5.1.1 Proteus软件 (18)5.1.2 Keil软件 (18)5.2应用K EIL软件进行程序调试 (18)5.3P ROTEUS软件仿真 (19)5.3.1仿真步骤 (19)5.3.2仿真实例 (19)5.4硬件软件联合调试 (22)5.4.1 联调步骤 (22)5.4.2 搭接检查步骤 (22)第六章结论 (24)参考文献 (25)附录1 源程序 (26)附录2 硬件实物图 (30)外文文献 (30)外文翻译 (57)第一章绪论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传统的指针式的里程表伴随着汽车的诞生就一直为人们接受,不过,新生事物不会因传统的存在而停止它前进的步伐,数码科技在今天已渗透到工业,农业,民用等产品的点点滴滴。
姓名:罗雪清班级:机自137 学号:1308030420车辆工程车辆工程是一个涵盖了所有与车辆和交通运输有关的专业,如果要对该专业做进一步的了解的话,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做了解:第一·专业背景车辆工程,世界汽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全球第一大商品。
现代汽车也正发展成为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出现了汽车电子化趋势,电子器件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比例逐渐上升。
在汽车设计与开发以及制造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仿真技术等也得到迅速普及应用,大大缩短了开发和设计时间,降低了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科技对车辆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便捷,高速了,而是更加注重于节能,环保。
因此,这也是未来车辆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这也就对该专业的学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契机。
第二·专业简介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和技术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技术领域。
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中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材料、流体力学、化工到今天拓展至与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控制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进一步触及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的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第三·专业领域范围培养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能够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掌握本学科内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及现代测试技术和必要的实验技能。
摘要电子技术与汽车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一门新技术——汽车电子技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日趋完善,时至今日,汽车电子化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汽车电子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开展的标志。
汽车中悬架的作用是连接车身与车轮, 以适当的刚性支撑车轮, 并吸收路面的冲击, 改善车辆的舒适性和平顺性; 还可以稳定汽车行驶, 改善操纵性。
悬架作用中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 有着相互矛盾的联系。
电子控制悬架在其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下, 能根据外界承受的信息或车辆本身状态的变化, 进展动态的自适性调节, 即电控悬架没有固定的悬架刚度和阻尼系数。
这样可以随着道路条件的变化和行驶需要的不同要求而自动地调节, 从根本上解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
本篇论文不仅对应用广泛的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进展了系统阐述,而且对其故障类型与产生原因进展分析,同时也运用案例对其诊断流程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电子控制,悬架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Abstract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ique of car formed a new technology,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today,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has reached quite high degree.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e a symbol of the national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Automobile suspension is the function of connection in the body and wheels, with proper rigidity supporting wheels, and absorb the impact of the pavement, improve the vehicle fort peace obey; Also can stable the car, improve handling. Suspension effect of ride 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 have conflicting links. Electronic control suspens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can accord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o accept the information or the change of the state of the vehicle itself, which can adjust the dynamic adaptive sex, namely electronic control suspension has no fixed suspension stiffness and damping coefficient. As the change of road conditions and driving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ed to automatically adjus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ide 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 improve the use performance of the car. This paper not only to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is expounded, and the fault type and the causes were analyzed, and also use case also has made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diagnosis processKeywords: electronic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 sensor, fault, diagnosis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概述61.1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背景和意义61.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国内外的研究方向61.3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种类71.4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1.5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主要功能8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传感器92.1 车身高度传感器92.2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92.3 车速传感器102.4 加速信号112.5 车门信号112.6 制动信号112.7 悬架控制开关123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电子控制模块133.1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电子控制模块〔悬架ECU〕功能133.2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电子控制模块〔悬架EC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33.3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其功用143.4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执行器的分类154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164.1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故障诊断164.2 故障类型与原因164.3 故障诊断方法174.4 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的案例分析19 总结与展望21致谢22参考文献241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概述汽车悬架的作用是缓冲和吸收来自车轮的振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还要传递车轮与路面间产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
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论文(3篇)第一篇: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讨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传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快乐课堂和融入企业标准等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快乐课堂;企业标准电子技术是中专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这门课学不好就可能会对PLC、单片机等接续课程带来更大的学习困难。
对于中专学生来讲,其基础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这门课自身的特点: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
根据以往传统教学的经验,学生厌学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效果不佳。
为此本人就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从以下几方面实行阐述。
一、大力推动项目教学为了更好的实行项目教学,电气专业教师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的电子技术校本教材,该教材的编写是在企业调研(如大机床、大橡塑、辽无二、奇瑞汽车、大连奥拓公司等)和毕业生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使教材更加符合“产教融合”的理念。
该校本教材的特点是以技能操作为主线,辐射电子技术主要知识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性强。
本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是将知识点落实到各个项目中,学生通过完成每个项目,不但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将知识点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并且享受了遇到问题,集思广益,进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也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这也符合温总理来我校后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项目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操水平的培养,进而达到与企业要求的对接。
例如“声控闪光灯”项目教学,师生共同复习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知识,做好教学铺垫,然后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并下发项目教学任务单,学生4-5人一组,对项目任务实行讨论,构思完成项目过程,然后根据电路图选择电器元件,在电路板上实行合理布局,再用导线连接电路,焊接电路,作品完成后实行检测并通电试验,遇到问题小组成员积极思考,讨论解决方法,如组内无法解决,再与教师讨论解决,直到最后完成作品。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的性质(√)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二、选题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近年来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和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的各项性能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尤其是现代汽车上使用了电脑、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使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的台级。
汽车工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技术先进的汽车已广泛采用了液力传动新技术,就连汽车的燃料供给和机械润滑系统也借鉴了这些技术,因此加强针对汽车的液压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对于从事汽车理论学习和设计制造维修的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2.液压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2.1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2.2汽车液压悬架系统2.3汽车液压制动系统2.4电子液压制动系统2.5汽车液压减震系统2.6.液压转向系统2.7汽车EPS液压系统3.汽车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四、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及基本条件深刻理解教材相关内容后,通过上网查阅、参考有关专业杂志等收集资料,并随时向论文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请教不懂之处,专业理论联系生产实践,在规定时段完成的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总体安排1.2011年5月1日前:确立选题,进行文献搜集,整理和撰写开题报告;2.2011年6月1日前:通过访谈,生产实践等形式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资料整理,并完成论文的初稿;3.2011年6月10日前:论文修改,定稿;4.2011年6月20日前:进行论文答辩并上交论文相关材料。
六、成果形式描述通过本次论文的撰写,我不仅懂得了专业论文的撰写规范与方法,而且熟练地掌握了液压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用与维护及其发展情况,并深刻地领悟到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将理论渗透于生产实践中才能发挥其价值七、指导教师意见及指导安排指导教师签字:2011年5月8日八、所属教学单位意见同意开题负责人签字:左玉萍2011年5月12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申报人许智所属教学单位汽车工程系设计(论文)选题名称浅谈液压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课题来源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课题简介:近年来,汽车工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技术先进的汽车已广泛采用了液压技术,就连汽车的燃料供给和润滑系统也借鉴了这些技术,因此加强针对汽车的液压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对于从事汽车理论学习和设计制造维修的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18篇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单片机开发应用电子技术论文1.单片机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的实际应用1.1手机语音目前,手机的语音功能越来越强大,其中语音功能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功能——语音识别,这种语音功能和单片机具有亲密的联系。
语音信息条目输入后,单片机系统就可以进行识别,并且进行相关的操作。
单片机主要设置于音频入口处,主要功能是为了收集各种音频信息,然后一一分析、辨别,最终分别向各个部件下发指令,完成相关的操作。
1.2电话录音电话不仅具有通话功能,同时还具备通话录音功能,单片机用于录音电话中不仅可以收集各种恳求信号,也可以发出相应的掌握信号。
1.3应用于仪器仪表领域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高集成度、牢靠性高等优点,将其应用于仪器仪表行业,可大大提高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也可以有效提高仪器仪表的掌握功能、处理功能、测试功能。
比如,目前将单片机技术应用于航天航空仪器仪表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的集成性、牢靠性以及精确性,事故发生率也大大降低,整个航天航空电子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速度也有效提高。
1.4应用于家用电器领域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进展和普及应用,单片机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一些高端的科研器械领域中,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单片机的应用可以使整体家用电气得到智能化、一体化掌握,也可提高电器的使用性能,有效识别相关的信息。
比如,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等一些常用的家用电器的显示系统、掌握系统中会应用到单片机。
将其应用于电视机上,可以使用户有效掌握大型智能嬉戏,而且也可以选择更加便利的频道方式。
将其应用于微波炉上,可以使食物的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得以掌握。
将其应用于洗衣机中,可以根据衣服的脏度以及衣料的材质自动选择洗涤的强度、时间以及洗涤剂使用量。
1.5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现阶段我国医疗条件下,在检测手段、消毒条件、住院条件、检测手段等各方面都具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对患者就诊会有肯定的影响。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精选3篇篇一: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两篇篇一摘要: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取得飞速的进展,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需求也快速提升,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探讨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化的现代产物,它将电子技术和通讯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一体的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含义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学科,其研究的信息内容主要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及集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内容更加广泛,电话信号处理、手机声音、图像传递、网络数据传递、信息数据传递等都需要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相关联。
现代的电子技术达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各种相关处理的一种工程形式。
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的信息包括应用于各种设备中的信息技术。
另外,电子信息工程在经过我国的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后,其涵盖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同其他的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开始出现交叉和融台的趋势。
所以,我们要想更好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可以从其产品入手。
二、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虽然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发展的还算比较迅速,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虽然对此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和手段还是不够的。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 目:汽车数据流分析 班 级:汽电D091 姓 名:李适 专 业:汽车电子技术 学 号:200925070003 指导老师: 吴明 王庭吉 完成日期:2011年5月20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5 一、汽车数据流的认识. . . . . . . . . . . . . . 6 二、获得汽车数据流的方法. . . . . . . . . . . .7
三. 汽车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 . . . . . . . . . .12 参考文献 .................................... 17
答谢词 .................................... 作者简介 .................................... 汽车数据流分析 【摘 要】 汽车电子化的发展迅速,应用之广与日俱增,尤其是微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汽车电子化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当代汽车的维修不是单纯的机械维修,而是机械与电子为一体的维修。而电子控制元件的维修比较抽象,给汽车维修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是许多维修人员望而止步,感到神秘莫测。汽车示波器和汽车诊断仪应运而生,为汽车维修人员快速判断汽车电子设备故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电子设备的测试设定变得非常简单,无需任何设定和调整就可以直接观察电子元件的信号波形和读取数据流。为广大维修人员分析汽车各传感器、执行器的信号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 数据流 ECU 诊断仪 传感器 执行器 一、 汽车数据流的认识 1、数据流的概念 汽车数据流是指电子控制单元(ECU)与传感器和执行器交流的数据参数,它是通过诊断接口,由专用诊断仪读取的数据,且随时间和工况而变化。数据的传输就像队伍排队一样,一个一个通过数据线流向诊断仪。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中所记忆的数据流真实的反映了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电压和状态,为汽车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数据流只能通过专用诊断仪器读取。汽车数据流可作为汽车ECU的输入输出数据,使维修人员随时可以了解汽车的工作状况,及时诊断汽车的故障。
读取汽车数据流可以检测汽车各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检测汽车的工作状态,通过数据流还可以设定汽车的运行数据。
2、数据流参数的分类 根据数据流在检测仪上显示方式不同,数据参数可分为两大类型:数值参数和状态参数。数值参数是有一定单位、一定变化范围的参数,它通常反映出电控装置工作中各部件的工作电压、压力、温度、时间及速度等。状态参数是那些只有2种工作状态的参数,如开或关、闭合或断开、高或低、是或否等,它通常表示电控装置中的开关和电磁阀等元件的工作状态。
根据ECU的控制原理,数据参数又分为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输入参数是指各传感器或开关信号输入给ECU的各个参数。输入参数可以是数值参数,也可以是状态参数。输出参数是ECU送出给各执行器的输出指令。输出参数大多是状态参数,也有少部分是数值参数。
数据流中的参数可以按汽车和发动机的各个系统进行分类,不同类型或不同系统的参数的分析方法各不相同。在进行电控装置故障诊断时,还应当将几种不同类型或不同系统的参数进行综合对照分析。不同厂家及不同车型的汽车,其电控装置的数据流参数的名称和内容都不完全相同。
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问题,也就是如何理解各个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问题。 深入理解领会发动机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前提,是要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我们将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分为三部分:发动机前端、中端以及发动机后端,如图4所示。 图4 发动机工作流程图 发动机前端:由各种传感器(氧传感器除外)、执行器、进气系统、燃油系统这几部分组成。 发动机中端:发动机机械本体、点火系统组成。 发动机后端:由排气系统、催化转化器、以及检测排气中氧浓度的氧传感器(或空燃比传感器)组成。 前面,我们大家了解了发动机的核心问题是空气,围绕进入汽缸的空气,电脑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提供的发动机转速、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进气量信号,来确定基本燃油喷射时间、以及基本点火提前角度。然后,再根据其余各传感器的信号,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或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等等,来对基本燃油喷射时间作出修正,以达到准确控制的目的。同时,在燃油系统良好的情况下,发动机ECU指令喷油器作出一定脉宽的打开动作,以将燃油喷入进气歧管,并和空气混合,进入汽缸。 在发动机中端,在机械部分良好,汽缸密封良好,配气机构工作正常的情况下,进入汽缸的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在合适的时刻,被工作良好的次级火花点燃,混合气燃烧做功,输出功率。 在发动机后端,汽缸内燃烧完毕的混合气,形成废气进入排气管。这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气体成分,但比较重要的是O2、HC、CO、CO2,NOX等废气。这时候,装置在排气管上的氧传感器就开始大展用途了。由于前面进入汽缸的混合气,是由发动机ECU根据各种传感器得到的数据,经计算后,得出的理论喷油量,而这个喷油量究竟与实际进气量相不相符,ECU本身并不知道,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我们可以将发动机ECU作出的喷油量指令认为是一个类似于天气预报的行为,是带有预测性、主观性的行为,是发动机ECU单方面的行为。而排气系统中的氧传感器起的是监察、监控的作用。
氧传感器根据排气中氧原子数量的多少,与大气中氧含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混合气是稀还是浓的情况汇报。
为了理解汽车常见输入参数,现将汽车上常见的传感器的种类、安装位置级用途归纳如下表。
预测 传感器数据提供 空气流量传感器 发动机转速 节气门开度 进气及冷却液温度等
做出喷油及点火指令
监察、监控混合气状况 根据排气中氧原子含量,为发动机ECU提供燃油喷射量的修正信息 主要传感器的种类、安装位置及用途 传感器种类 安装位置 用途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冷却水道上 测量冷却液温度 进气温度传感器 进气总管上 测量进气温度 EGR温度传感器 EGR进气道上 测量EGR循环气体温度和EGR工作情况 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前端 检测曲轴转角位置、测量发动机转速 爆震传感器 发动机缸体上 检测爆燃信号、输入ECU 氧传感器 排气管、三元催化转换器上 控制空燃比
制动总泵压力传感器 主油缸下部 检测主油缸输出压力 雨滴传感器 发动机舱盖上 检测降雨量、控制刮水器转速 车速传感器 变速器输出轴或组合仪表内 测量汽车行驶速度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体上与节气门连接 判断发动机工况,控制喷油脉宽
二、 获得汽车数据流的方法 汽车电控系统测试方式分为:通信式电脑诊断和在线式电路分析两种。前者是通过汽车上的电脑诊断座沟通汽车电脑与诊断仪之间的通信来完成测试工作的,而后者则是将分析仪的探头连接到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电路上进行在线测试的。两种测试方式不同,使用的设备也不同,前者主要使用国内俗称“解码器”的汽车电脑诊断仪,后者主要使用通常称之为“发动机分析仪”的汽车电路分析仪。 (一)电脑通信方式 1、专用诊断仪 专用诊断仪是各汽车厂家生产的专用测试设备,它除具有读码、解码、数据扫描等功能外,还具有传感器输入信号和执行器输出信号的参数修正实验、电脑控制系统参数调整、系统匹配和标定及防盗密码设定等专业功能。专用诊断仪是汽车生产厂家专门配备给其特约维修站的测试设备,它具有专业性强、测试功能完善等优点,是汽车专修厂的必备设备。
其典型产品有:日本丰田公司的 美国通用公司的TECH—Ⅱ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V.A.G1552 德国奔驰公司的HHT 2、 通用诊断仪
通用诊断仪的主要功能有:控制模块版本的识别、故障码读取和清除、动态数据参数显示、传感器和部分执行器的功能测试与调整、某些特殊参数的设定、维修资料及故障诊断提示及路试记录等。通用诊断仪可测试的车型较多适应范围也较宽,因此被称为通用型仪器,但它与专用诊断仪相比,无法完成某些特殊功能,这也是大多数通用仪器的不足之处。
美国红盒子 金德KT600
通用诊断仪和专用诊断仪的动态数据显示功能不仅可以对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最多可达上百个)进行数据分析,还可以观擦电脑的动态控制过程。因此,它具有从电脑内部分析过程的诊断功能,它是进行数据分析的主要手段。 (二)电路在线测量方式 电路在线测量方式是通过对控制模块电路的在线检测(主要指电脑的外部连接电路),将控制模块个输入、输出端的电信号直接传送给电路分析仪的测量方式。电路分析仪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汽车万用表;一种是汽车示波器。
汽车万用表也是一种数字多用仪表其外形和工作原理与袖珍数字万用表几乎没有区别,只增加了几个汽车专用功能档(如DWELL挡、TACHO挡)。
汽车万用表除具备有袖珍数字万用表功能外,还具有汽车专用项目测试功能。可测量交流电压与电流、直流电压与电流、电阻、频率、电容、占空比、温度、闭合角及转速;也有一些新颖功能,如自动断电、自动变换量程、模拟条图显示、峰值保持、读书保持(数据锁定)及电池测试(低电压提示)等。
为实现某些功能(例如测量温度、转速),汽车万用表还配有一套配件套,如热电偶适配器、热电偶探头、电感式拾取器以及AC/DC感应式电流夹钳等。
汽车万用表应具备下述功能: 1、 测量交、直流电压。考虑到电压的允许变动范围及可能产生的过载,汽车万用表应测量大于40V的电压值,但测量范围也不能过大,否则读数的精度下降。 2、 测量电阻。汽车万用表应能测量1MΩ的电阻,测量范围大一些使用更方便。 3、 测量电流。汽车万用表应能测量大于10A的电流,测量范围再小则使用不方便。 4、 记忆最大值和最小值。该功能用于检查某电路的瞬间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