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5
一、设计介绍1、设计建筑是鞍山华景名筑5#-2单元六层的住宅楼(商用店铺一层,民用住宅二~六层),层高 2.9 米。
2、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甲方要求,室内给排水卫生设备要求全天供应冷水。
每户均设洗涤湓、洗脸盆、淋浴器、坐式大便器、洗衣机各一个。
3、给水水源,大楼以城市管网为水源,埋深为1.8m,在小区的正北部有一DN200的市政管网,常年可用水头30m,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4、排水条件:室内粪便需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城市管网,在楼正北400m处有一DN400的排水管道,埋深2米。
5、建筑图纸: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
二、给水水力计算1.生活给水方式的选择本设计是一座五层住宅的单元式楼,根据设计资料,室外给水管网所提供的水为27m的水柱高,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需压力:40(6+1)= 40×(6+1)= 280kPa < 300KPa所以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在整天均能满足该五层建筑的需要。
因此可以选用直接给水方式。
并且为上行下给供水方式,此方式是最简单、最经济的给水方式。
2.建筑给水系统组成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室内给水管网、给水附件、配水设施。
引入管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甲方要求,室内给排水卫生设备要求全天供应冷水。
所以本系统采用单引入管方式。
管材建筑生活给水常用的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塑料管(PVC-U)、聚丙烯管(PP-R)、交联聚乙烯管(PEX)和聚乙烯管(PE)等。
这些管材都具有卫生条件好、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等优点,它们将是镀锌钢管的替代管材。
本设计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P-R冷水管。
热熔连接;水表统一采用旋翼式干式水表LXSG-32Y,公称直径为32mm,水表的过载流量qm ax为123mh,通过水表的设计秒流量B Q 为1.6563mh给水管道布置1.各层给水管道采用暗装敷设,管材采用PP-R 冷水管,热熔连接; 2.管道外壁距墙面不小于150mm ,离梁柱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 。
设计及施工说明1. 设计依据1.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委托任务书。
1.2 建筑和相关专业提供的施工条件图和有关资料。
1.3 本专业采用的国家现行有关给排水、消防和卫生等主要设计规范及规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四川省民用建筑消防水池设计的补充技术措施》公厅消发(2011)319号;《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NO:SC091714)(2011年修订);《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NO:SC112341)(2009年修订);1.4 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成都地区):q=2806(1+0.803lgP) / (t+12 .8P0.231)0.7681.5 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建设地市政给水管网水压为0.35MPa。
2. 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由1~12号楼及地下室组成,其中1~4号楼为一类商住楼,6号楼为多层商业;7~12号楼为多层住宅,地下室为2层(局部1层),主要功能为:汽车库、自行车库、设备房等,地下一、二层局部为人防空间。
给排水设计手册(一)设计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要求,特别应遵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二)选用国家标准图及院标准,应注意选用新标准图号,不能用作废的或已被新的图号替代的标准图号。
(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有关内容。
贰、设计内容通常民用建筑给排水包括如下内容(一)给水系统;(二)排水系统;(三)消防系统;初步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A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Ⅰ、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内容;Ⅱ、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Ⅲ、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
(二)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三)室外给水设计Ⅰ、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Ⅱ、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Ⅲ、给水系统: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
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
如系扩建工程,还应对现有给水系统加以简介。
Ⅳ、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Ⅴ、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四)室外排水设计Ⅰ、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
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摘要摘一.设计题目长春市鸿城国际[1号楼]给排水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2、气象资料:长春冬季最大冻土深度150cm水源水温最低值、雨季最高地下水位等参数,确定给排水管道进出口标高3、土建资料:建筑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剖面图4、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
5、建筑高度为14.00m关键词给水,排水,设计,住宅;- -I摘要目录摘要 (I)第1章设计任务与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资料 (2)第2章建筑给水系统 (2)2.1 生活给水系统的选择 (2)2.2 生活用水量计算 (32)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 (12)3.1 卫生器具和卫生间的设置 (12)3.2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2)3.3 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及地漏 (12)第4 章 (14)结论 (42)参考文献 (43)附录 (44)索引 (47)- -I目录第1章设计任务与资料1.1任务书填写与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此任务书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学期内填好并发给学生;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及院主管领导审批后重新填写。
1.2设计资料一、基本内容1、高层办公楼自动喷淋、消火栓系统设计2、高层办公楼给水、排水系统设计3、高层办公楼热水供应系统设计4、消防及生活水泵房、水箱间设计5、热水系统水泵房及换热站设计达到实际工程设计要求。
二、原始资料(一)图纸资料- -11、建筑所在街区总平面图1:500(含邻近建筑、道路,城市给水、排水管线位置,消火栓位置,等高线等)。
2、建筑首层平面图1:100(比例同建筑图以下同)。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吉林省长春绿园小区[1号]楼给排水设计,主要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两部分设计。
该建筑共六层,占地面积:650.6平方米,一层为车库,车库面积:542.2平方米,二到五层为居民住宅。
给水系统采用直接给水方式,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管;排水系统采用的是污、废水合流制,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排水管地上部分采用芯层排水塑料管,地下部分采用排水铸铁管。
设计过程进行了各系统方案的布置和计算,用Auto CAD 2004绘制给排水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轴测图,平面图以1:100出图。
关键词:住宅;设计;给水;排水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1.1、设计题目-------------------------------------------------------1 1.2、建筑物所在地区以及气象参数、土建资料---------------------------1第二章、给水水力计算2.1给水方案选择----------------------------------------------------22.2给水管材------------------------------------------------------22.3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22.4室内给水管道水力计算-------------------------------------------------------------------22.4.1水力计算公式选用-----------------------------------------------------------------22.4.2管长确定---------------------------------------------------------------32.4.3流速确定---------------------------------------------------------------32.4.4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i的确定-------------------------------------------32.4.5水力计算表-------------------------------------------------------------42.4.6计算管道局部水头损失∑hj----------------------------------------------62.4.7计算水表的水头损失----------------------------------------------------62.5 静水压力计算----------------------------------------------------------------6第3章排水系统3.1排水方案选择-------------------------------------------------73.2排水管材----------------------------------------------------73.3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73.3.1排水通畅,水利条件好-------------------------------------73.3.2保证设有排水管道房间或场所正常使用---------------------73.3.3保证排水管道不受损坏------------------------------------73.3.4室内环境卫生好------------------------------------------73.3.5通气系统------------------------------------------------73.3.6施工安装个、维护管理方便---------------------------------8 3.4水力计算--------------------------------------------------------83.4.1 立管、横支管计算----------------------------------------------------83.4.2为排水畅通,立管底部和排出管放大一号管径------------------------------9参考文献第1章、原始资料1.1、设计题目长春市绿园小区[1号]楼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1.2、建筑物所在地区以及气象参数、土建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市气象资料:查阅参考资料,本建筑所在地冰冻线为1.69米,室外温度 -23℃。
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明;一.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地下一、二层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车库及汽车库;2.本图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给排水设计施工总说明一.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
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设计条件及要求;3.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文件;4。
国家现行有关给水、排水、消防等方面的设计规范及规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地下一、二层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车库及汽车库,上部为11幢高层普通住宅,以及临街商铺等.2.本图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
三.系统设计: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污废水及雨水排水系统、人防给排水系统、消火栓及喷淋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1)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按0。
20Mpa计。
拟从金山路和皇城路市政道路,分别引入管道DN200给水管共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
2)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276T/d,最大时用水量为248T/h.3)生活给水分区:a。
4层及4层以下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
b。
5~~13层为中1层,14~~22层为中2区,23层以上为高区;分别由设于地下二层的变频加压泵供水。
4)变频供水装置由远传压力表将信号反馈至变频控制柜控制水泵运行。
2.污废水及雨水排水系统:1)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第2章给水管道设计2.1设计方案比较2.1.1给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2.1.2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2.2给水管道设计2.2.1管道定线2.2.2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2.2.1基础数据2.2.2.2电算2.2.2.2.1方法一:运用LOOP程序进行平差计算2.2.2.2.1.1最高日最大时供水时2.2.2.2.1.2最大转输校核2.2.2.2.1.3消防校核2.2.2.2.1.4事故校核2.2.2.2.2方法二:运用鸿业软件进行平差计算2.2.2.2.2.1最高日最大时供水时2.2.2.2.2.2最大转输校核2.2.2.2.2.3消防校核2.2.2.2.2.4事故校核2.2.3给水管道的管材及接口第3章排水管道设计3.1设计方案比选3.1.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3.1.2 工业废水的处理与排放3.1.3 污水处理厂个数和厂址的选择3.1.4 检查井的设置原则3.2污水管道设计3.2.1 管道定线3.2.2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3.2.3 污水干管的敷设方式、管材、接口及基础3.2.4 污水主干管主要工程量表3.3雨水管渠设计3.3.1 管渠定线3.3.2管渠水力计算3.3.3雨水管渠的敷设方式、管材及接口3.3.4 雨水管渠主要工程量表第4章给排水管道综合设计4.1. 管网综合设计的原则4.2. 设计范围及内容4.3.各管线现状4.4 各管网布置方案、管道材料及主要设计参数4.5 管线综合平面布置4.6 管线综合断面布置第二篇管网设计计算书第1章给水管网计算1.1水量计算1.1.1综合生活用水量1.1.2工业企业用水量1.1.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1.1.4管网漏损水量1.1.5未预计水量1.1.6消防用水量1.2二泵站供水及及清水池,水塔容积计算1.2.1 二级泵站供水方案设计1.2.1分时用水量计算表1.2.2 清水池,水塔容量计算1.3管网定线1.4管网水力计算1.4.1基础数据1.4.2电算1.4.2.1方法一:运用LOOP程序进行平差计算1.4.2.1.1最高日最大时供水时1.4.2.1.2最大转输校核1.4.2.1.3消防校核1.4.2.1.4事故校核1.4.2.2方法二:运用鸿业软件进行平差计算1.4.2.2.1最高日最大时供水时1.4.2.2.2最大转输校核1.4.2.2.3消防校核1.4.2.2.4事故校核1.5确定水塔高度,二泵站扬程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第2章排水管网计算2.1污水管网设计2.1.1 量取街区面积,制作街区面积表2.1.2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2.1.3工厂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设计污水量计算2.1.4公共建筑设计流量表2.1.5划分设计管段及计算设计流量2.1.6污水管道水力计算2.1.7其他,如污水管过江方法的选择和计算2.2雨水管网设计2.2.1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2.2.2雨水管道径流系数ψ2.2.3单位面积径流量2.2.4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结束语参考文献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工程、2003。
给排水规划说明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给排水规划是指对城市内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并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1. 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系统:确保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并满足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2. 建立高效的排水系统:保障城市的排水畅通,防止水灾和污水外溢,维护城市的卫生环境。
3. 优化供水和排水设施布局:合理规划供水和排水设施的位置,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4. 保护水资源和环境: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水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1. 供水系统规划(1)水源规划:选择合适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确保水源的可持续供应。
(2)水源调配: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水源的地理分布,合理调配水源,确保各区域的供水均衡。
(3)供水管网规划:确定供水管网的布局和容量,确保供水的稳定和可靠。
(4)水质保障:建立水质监测体系,保障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排水系统规划(1)雨水排放规划:合理规划雨水的排放路径和设施,防止城市内涝和水灾。
(2)污水处理规划: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和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合理的排水管网,保障排水的畅通和排放的安全。
(4)污水回用规划:推动污水回用,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规划实施1. 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对给排水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水质处理能力。
2. 资金投入和筹措: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引入等方式,筹措资金,保障规划的实施。
3. 法律法规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监督。
4. 人才培养和管理:加强对给排水系统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水平。
5. 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给排水系统的认知和支持度。
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1.设计依据本项目1:500地形图(电子版);《XXX新城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21—2030)》-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08;《XXX市江津区XXX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XXX新城核心区综合管线规划方案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21.11)《XXX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X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01);《XXX市江津区XXX新城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2021.08);《江津区XXX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施设)》(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1.10)。
2.工程简介2.1工程名称:江津区XXX新城荷花路二期、中渡路一期、朝门路二期以及珑湾路道路工程-珑湾路2.2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XXX市江津区。
珑湾路起于双龙路,止于荷花路一期,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km/h,标准路幅宽度24m。
2.3工程规模:设计给水管长度702m,管径DN200~DN300。
2.4工程主要建设内容:道路设计范围内市政给水系统设计。
3.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暂无。
4.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21年版);《XXX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21年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2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2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2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2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检查井盖》(GB/T 23858-202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2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21)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
给排水(一) 说明1.本设计要求适用于住宅项目,按照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设备要求等方面制定。
2.本设计要求中安装高度均指到建筑完成面的距离。
3.除特别注明外,标高以m计,其余均以mm计。
4.当地若有特殊要求或习惯性做法时,按当地要求执行;否则,按本设计要求执行。
(二) 给水系统1管材选型1.1室外部分(1)市政给水管DN≥100采用水泥砂浆衬里球墨铸铁管,DN<100采用衬塑钢管。
(2)加压给水管埋地部分采用衬塑钢管,DN≤100丝扣连接,DN>100 沟槽式卡箍连接,应视具体情况考虑防腐。
1.2室内部分不设水表间时,表前采用衬塑钢管表后至入户之前用薄壁不锈钢管,入户之后用PP-R冷水管。
当设水表间时户内水表前采用衬塑钢管,表后冷水采用冷水PP-R管,热水采用专用热水PP-R管,管材必须经过8760h热稳定性试验。
1.3水池、水泵房管材水泵吸水管采用PVC-U给水管,水池补水管、水池溢流排水管及放空排污管采用PVC-U给水管,放空排污管如埋设在结构层内则采用球墨铸铁管。
其他采用衬塑钢管或厂家配套的不锈钢管。
1.4绿化、喷灌管材采用PVC-U给水管,管道阀门DN≤50采用铸铁截止阀,DN>50采用铸铁闸阀。
1.5水景管材水泵出水管、埋地部分及水池补水管均采用PVC-U给水管。
2技术要求2.1室内管道布置原则当给水管道布置在找平层内时,客(餐)厅冷(热)水管距墙边100mm布置,冷热水管中心间距100mm;卫生间内管道原则上布置在墙体内,如遇结构柱或剪力墙时可布置在沉箱内。
管道不应布置在卧室内。
2.2水表、洗衣机、热水器的设置要求2.2.1水表及水表井:当住宅层数不满13层时,不设水表井,水表组集中设置在底层。
当住宅层数超过13层时住宅在每层楼梯间或前室设独立水表井间,给水立管及水表均布置在水表井内,自首层起每五层在水表井内设DN15清洁水龙头一个,每层水表井均设置排水地漏。
水表井尺寸按最小要求设置。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页脚内容1 排水工程设计 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1 设计依据 1.1.1 设计委托书 1.1.2 《南宁高新区心圩片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 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1.1.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3)
1.1.4 《南宁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南宁城市规划设计院 2006年01月
1.1.5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规定》
1.1.6 《南宁市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暂
行规定》南建(2010)10号
1.2.设计基础资料 1.2.1 1:1000地形图 1.2.2 道路设计图纸 1.2.3 本工程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荷载按城B级设计。
1.2.4 采用的规范、标准和标准设计: ①《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
②《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③《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2.5 采用的国家标准图集: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2 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述 项目概况:高科路道路大致呈南北走向,起于安福路,终于高安路,全长约427.232m。道路红线宽度25m。
设计内容:排水工程设计及消防工程,包括雨水工程设计、污水工程以及道路沿线消火栓数量统计(仅统计数量,具体由相关部门设计实施)。
工程规模:设计雨水管道总长为836m(包括雨水连接管),汇水面积为9.39ha,雨水管径d800 ~d1200。坡度i=0.0045~i=0.007,检查井19座,雨水口24座。设计污水管道总长为585m,汇水面积为9.39ha,污水管径d400,坡度i=0.0045~i=0.007,检查井22座。室外消火栓4座。
2.2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排水现状 项目所在的高新区心圩片区位于南宁市西北端,目前区域内已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主要分布有农田、村庄、在建厂房等。随心圩片区内路网修通,心圩片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周边城区如火如荼的建设,目前项目所在区域无排水系统。道路沿线有上楞湖河流水系,沿线存在部分部分鱼塘。
本道路排水接道路起点新建高科路北段,目前正在实施。沿线无现状雨污水管接入。
2.3 排水规划 根据《南宁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南宁高新区心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确定本工程范围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本规划区内污水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其中工业污水主要集中在北环路以北。北环路以南为生活污水。
按照《南宁生物制药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生物制药园区内设置有一座污水处理站,处理工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页脚内容2 业污水,污水处理站的规模为0.38万m³/d。规划污水处理站位于该园区的南部,目前生物制药园区的污水管网已经基本设计完成,将工业污水收集并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排放城市下水道标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根据《南宁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本规划区污水属于江南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污水后即后最终排往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管网采用重力流设计,根据规划道路竖向设计,污水总体流向自北向南收集排入科园东十路和鲁班大道北段交叉路口西北角的罗赖污水泵站,其规划设计水量为0.41m³/s。 2.4自然地理及气候、水文特征 2.4.1地形、地貌 高科路沿线以菜地、田地,水塘为主,地块较为平整,经过村庄为大塘村西坡。地面标高在80.9~83.4米。 2.4.2 水文 南宁市的主要河流是邕江,邕江年平均流量411.2亿立方米,最大流量为1881年的23000m3/s,最小流量为1958年的119 m3/s,最高水位79.65m(1881年),最低水位60.77m(1958年),邕江100年一遇的水位为80.98m,50年一遇的水位为79.74m。 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从多的鱼塘和水面,这些水体是优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形成区域良好的小气候提供了前提条件。 2.4.3 气候 拟建道路场地所处区域位于南宁市的西北部。南宁在北回归线南侧,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受海洋湿暖气流和北方冷气团的交替影响,是国内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多年最高气温40.4°C,最低气温-2.1°C,年平均气温21.6°C;多年最大蒸发量1429.2mm,多年最小蒸发量878.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18.5mm;多年最大降雨量1970.6毫米,多年最小降雨量952.9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20.50mm,降雨一般多集中在六月至十月间,约占全年降雨的65%;多年平均湿度2170Pa;多年平均风速1.9m/s,风多为东南风,次为西北风,风力一般二级至三级,最大风力八级。根据全国基本风压区分布图,南宁市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35kN/m2。
2.4.4 地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覆盖层有耕植土、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等。
2.4.5 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划分,南宁市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特征周期为0.35s,特征周期分区为第1区,道路构筑物按Ⅵ度设防,桥梁结构按Ⅶ度设防。
3 排水管设计 3.1 设计范围 本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为道路雨污水管道设计及消火栓设计。
3.1 管线横断面设计 根据道路标准横断面的特点,本工程管线横断面设计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进行了本工程的管线横断面布置,雨水、污水管道均采用单侧布置,雨水、污水管敷设在非机动车道下,具体情况详见道路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图。
3.2 雨水管设计 3.2.1 雨水技术标准 流量计算公式: Q=q×ψ×F(L/s) 采用南宁市暴雨强度公式)./()1.21()707.01(10500119.0hasLptLgPq
降雨历时:t=t1+mt2(min)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页脚内容3 采用设计参数: 设计重现期 P=2a ; 地面集水时间:取t1=10min; 管道的综合径流系数则根据管段汇水范围内的地面覆盖种类及相应的径流系数,按加权平均法确定,采用Ψ=0.70 ; 折减系数:管道折减系数m=2,。各管段的汇水面积按地形和道路竖向设计划分,按满流计算。 3.2.2水力计算公式 AVQ 2/13/21IRnV•• 式中:Q—设计流量(m3/s) V—设计流速(m/s) A—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降 n—粗糙系数,混凝土雨水管取n=0.013。 3.3 污水管技术标准 3.3.1 污水技术标准 ① 流量计算公式:864001000maxKzSqQ 式中:maxQ-设计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L/s); Kz-总变化系数; S-流域面积(ha),流域面积按照排水规划进行划分确定; q-设计综合污水量标准 (m3/d·ha);(根据《南宁市高新区心圩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工程q取110m3/d·ha)
总变化系数108.0
7.2
QKz
② 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小流速 污水管的最大设计充满度 : d500~d600 h/D=0.70;
d400 h/D=0.65
d300 h/D=0.55
污水管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流速:V=0.6m/s;本工程管道流速V<0.6m/s管段,每隔一个检查井设置沉泥井,定时清淤,确保管道排水畅通。
3.3.2水力计算公式 AVQ 2/13/21IRnV••
式中:Q—设计流量(m3/s) V—设计流速(m/s) A—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降 n—粗糙系数,混凝土污水管取n=0.014。
3.4 雨水管设计 根据《南宁高新区心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排水现状分析及针对措施,结合道路纵断面图,本项目雨水设计如下。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页脚内容4 3.4.1 平面设计 雨水管采用单侧布置,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路缘石2.5m。做好与本道路相交的规划道路的预留雨水支管的衔接,做好与沿线出户雨水管的衔接。 3.4.2 雨水流向及纵断面设计 本道路雨水由道路终点流往起点,接入正在实施的高科路北段雨水管道。 3.4.3 雨水口设计 根据道路设计横断面特点和检查井间距,通过计算,选择不同箅数的雨水口:本工程采用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靠道路两侧的人行道路缘石设置,约30~40m设一组(道路两边各一个,共2个)。 在各相交路口设置的雨水口,施工时须调整设置在路口的最低点;在道路纵坡变坡点最近的一组雨水口须调整至变坡点的最低点。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连接管坡度采用2%,就近排往雨水检查井。 3.5 污水管设计 根据《南宁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和《南宁高新区心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排水现状分析及针对措施,结合道路纵断面图,本项目污水设计如下。 3.5.1 平面设计 污水管采用单侧布置,根据其道路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图,污水管布置在人行道下,距离人行道路缘石2.5m。设计已做好与本道路相交的规划道路的预留污水支管的衔接,做好与沿线出户污水管的衔接。 除了与同步设计的污水管道对接标高和检查井位置以外,对于规划道路交叉口预埋的污水管道按照规划的管径和路面标高预埋。 3.5.2 污水流向及纵断面设计 本道路污水由道路终点流往起点,接入正在实施的高科路北段污水管道。 3.6 管材选择 鉴于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管施工经验的成熟和产品的改良,在防渗、防漏、抗震等方面明显加强,且在南宁市众多工程中使用效果良好,质量可靠,因此本设计充分结合广西水泥资源丰富的特点,雨水管管材选用技术成熟、施工经验丰富、价格便宜、货源较近的钢砼管,雨水管道:其中d≤600采用承插式橡胶圈连接的钢砼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平口钢砼管);d>600的采用平口钢砼管。
3.7 管道基础及接口 ① 设置原则:根据管材不同、地质不同,合理选择不同的管道基础和接口型式。
② 管道基础及接口型式: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管材及合理的管道基础和接口型式。其中:
D<600的承插式钢砼管:采用180°砂石基础;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
D≥600的平口钢砼管:采用180°混凝土基础;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360°混凝土全包基础。 ③ 横过车行道处且管顶覆土小于1.2m的排水管道采用360°满包混凝土加固。
3.8检查井设计 本设计雨水检查井采用砖砌雨水检查井;按标准图06MS201对应规格选用。并结合南宁市“城乡清洁工程”示范街井盖整改要求,对人行道及车行道井圈、井盖进行合理设计。路基范围内的检查井(集水井)四周不小于50cm的范围内应回填低标号混凝土,回填深度为管顶至路基基层顶;采用先路基回填后再开挖施工检查井(集水井)工序,井室建成后每次回填低标号混凝土深度不能超过1m。具体按南建[2010]10号文要求进行回填,并确保施工质量。选用成品的重型复合材料防盗井盖及井座,减少成本和被盗;井内爬梯采用成品的塑钢爬梯,以免生锈腐蚀,提高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