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47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系统研发现状及运用进展摘要: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是指利用人为手段使天气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尤其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因此,国家对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加大装备研发力度,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质量奠定装备基础。
基于此,本文以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其研发现状、实际应用以及关键技术,旨在探索无人机系统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研发现状;实际应用分析引言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分为空中和地面两种作业类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配的特种装备以及作业形式,才能保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质量开展。
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利用无人机进行飞行作业逐渐成为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
1 人工影响天气行业发展现状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已发展60多年,其装备以及技术不断完善。
在1958年,我国首次完成飞机人工降雨作业,标志着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起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人影”火箭系统的研发,现阶段已经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高炮研发以及应用,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我国还拥有众多型号的地面发生器装备,主要应用于低空小范围增雨以及防雹作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装备以及技术不断完善,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发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控效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人影”事业发展至新高度。
于2015年,中国气象局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加强“人影”管理,建设现代化、科学化、安全化监督管理体系,拉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现代化发展。
在2018年,国家召开关于人工影响天气的专题座谈会议,对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形势进行分析。
在会议中制定发展方向,利用“人影”发展经验,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打造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指标,明确“公益性”工作定位,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建设发展效果,实现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特种装备精准作业、安全作业、科学作业的目标。
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摘要:由于在民用和通用航空器上的应用潜能,以及电池、动力、控制和感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更新,使得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近几年,随着飞行器的使用寿命越来越长,操作范围越来越广,功能模块也越来越丰富。
逐步从物流、安全、巡检、农业、林业、渔业等多个方面深入到整个工业。
而随着5 G低延时技术的商业化,针对无人机工业的实际运用也使得其通讯操作从“视距离”到“超距离”。
从世界各地来看,无人驾驶飞机的制造和使用都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文章对我国目前的低空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 UTM的发展及无人机的运营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低空域无人驾驶飞机的两大核心技术:碰撞检测与解除以及路径规划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了简要的综述和预测。
关键词: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方法引言:目前,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可以达到一万多公里,而这些飞机的主要目标是在1000 m的高度,占据了99.9%的比例。
低空飞行器的主要用途是在1000米以内的高空。
在2016出台的《关于推进民航行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了要对低空区域进行改造,加大对低空空区的利用力度,将其最大限度提升至3000米。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于2017年颁布,其中将其列为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以看出,未来的应用场合中,低空无人驾驶飞机的频次将会更高。
所以,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深入的调查。
一、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目前,传统的低空无人驾驶飞机的经营模式仍沿用民航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今后大规模发展的需求。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低飞飞机的体型比较小巧,在空域内可承载的飞机数量要多于民用飞机。
同时,随着飞机重量的减少,飞机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在相同的空域中,会出现大量的低空无人驾驶飞机,这就导致了当前一位管制人员同时服务多个飞机的交通管制方式已经无法适应。
我国无人机应用的现状及展望探索摘要我国无人机在近些年发展速度飞快,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文章结合实践案例,综合分析我国无人机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技术应用现状进行探讨,最后以发展角度探讨我国无人机应用前景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无人机;现状;展望探索无人机设备及其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该技术问世后,以无人化、信息化、应用适应性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社会诸多领域,如农业、军事、工业生产、地理探索等领域均可以应用无人机技术。
我国无人机技术发展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现代无人机产业已经非常成熟,同时我国也在进行技术创新。
相信在未来,我国无人机技术将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1.我国无人机应用现状近些年,我国无人机应用从无到有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我国各行业发展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我国无人机应用现状呈现技术应用先进、应用领域广泛等现状,以下是本文搜集资料后总结无人机应用现状。
(1)无人机应用技术先进通过对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我国无人机技术已经达到先进水平,许多技术已经名列世界前列,并且我国无人机技术市场潜力非常大,加上现代化技术革新,无人机技术发展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我国已经自主研发多项无人机技术,对于我国无人机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目前我国无人机应用的无线电协议逆向解析技术就是由我国北京某科技公司自主研发。
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首创应用于低空无人机的探测和防御。
它是利用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类似于互联网杀毒软件对病毒的特征提取),在背景噪声中提取出无人机通信信号(主要是遥控及图传信号)并对其进行深入的逆向解析。
与传统的无人机通信解析技术相比,该技术能够消除误导目标,确保通信号采集应用更加精准,也为后续的技术应用打好基础。
再如,我国我人机的续航技术也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
我国无人机反制技术及行业发展分析作者:张翔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7期张翔中电科特种飞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的爆炸式增长对社会公共安全带来威胁,加强对无人机的管控成为行业共识。
无人机反制是无人机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根据无人机的飞行特点,描述了无人机反制技术的分类,分析了典型的无人机反制技术及其优缺点,结合我国行业发展情况,提炼了行业发展特点,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无人机飞行监管无人机反制公共安全引言: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民用无人机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1],截止2019年底,在中国民航局注册的民用无人机数量达到了40万架,如果算上尚未注册的无人机,总数将达到上百万架,且绝大部分是消费型轻小无人机。
民用无人机飞行有如下特点:第一,与有人机飞行不同,无人机运行时人机分离,操控员位于地面,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无人机运行状态,缺乏对周边空域和环境的有效认知;第二,无人机操控员或者运营单位难以与空管单位之间建立及时可靠的通信联系,无法实现有效的管制指挥;第三,无人机体积普遍较小,所用材料多样,大部分运行在低空空域,呈现典型的“低、慢、小”飞行特点,而且绝大部分没有安装应答机设备,现有空管监视设备难以对其实现监视覆盖;第四,无人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再加上无人机操控员个人素质差异较大,容易出现操作失控、误入禁飞区等事故,容易影响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甚至导致人员财产损失;第五,无人机的智能性越来越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无线通信[2]、图像处理、飞控导航等无人机相关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机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3]。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无人机违规飞行事件屡发,对公共安全已经造成了极大隐患,如前几年国外发生的无人机“擅闯白宫”、“飞越巴黎地标建筑”、“携带放射性物质坠入日本首相官邸”,以及国内发生的无人机干扰机场航班等系列事件[4]。
中咨国联——专业编写建议书/可研报告/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商业计划书/规划设计
第 1 页 共 146 页 无人机研发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中咨国联——专业编写建议书/可研报告/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商业计划书/规划设计
第 2 页 共 146 页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9 1.1项目概要 ............................................................ 9 1.1.1项目名称 ..................................................................................................................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 9 1.1.5项目负责人 ..............................................................................................................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 12 1.3编制依据 ........................................................... 12 1.4编制原则 ........................................................... 13 1.5研究范围 ...........................................................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14 1.7综合评价 ........................................................... 16
无人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与新兴的互联网和GPS技术一样,无人机也在逐渐超越其军事领域的应用,成为强大的商业手段,并已实现向消费级市场的飞跃,在消防、农业等领域皆形成了成熟的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目前,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等领域,近几年,无人机发展迅猛,但是无人机使用还需尊重相关法律法规。
该无人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9345.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737.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35%;流动资金3607.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5%。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3580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109.79万元,税金及附加364.45万元,利润总额8698.21万元,利税总额10262.41万元,税后净利润6523.6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738.7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96%,投资利税率53.05%,投资回报率33.72%,全部投资回收期4.47年,提供就业职位745个。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完善,智能硬件已开始向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方向迈进,硬件成本的不断走低,为无人机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无人机产业规模的持续稳定增长。
近些年,中国在全球无人机领域也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转变,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到2019年预计将超过200亿元。
全球军事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因其具有高监视能力而受到国防部门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吸引。
此外,这些无人机如今配备了几种最先进的技术,即基于云计算的服务,用于无人机导航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以及人工智能(AI)。
它将在未来几年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无人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项目市场调研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生产安全第十二章项目风险应对说明第十三章节能方案第十四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第十五章投资方案第十六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全球军事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因其具有高监视能力而受到国防部门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吸引。
现代经济信息340货运无人机在物流业发展状况分析周 偲 中国民航大学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无人机相关技术也飞速发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被运用于农业、医疗、测绘、监控等多个方面,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其在物流方面的可能性。
今年以来,多家电商和快递公司推出或加速发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快速抢占无人机物流市场,而AT200的研制成功,也使得货运无人机这一领域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本篇文章便是通过阐述货运无人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概述无人机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针对无人机在我国物流方面的应用,找出仍存在的现实问题及限制条件,并对此从不同角度给出发展建议,并结合自身的想法,预测无人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物流;航空快递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6-0340-01一、引言近几年,依托无人机技术的飞速进步,无人机实现了由军用扩大到民用的转变,被更多地应用于航拍等领域,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如影视拍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无人机的广泛普及,一方面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新一轮变革,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无人机市场产量将达313万台,预计2019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出货量达370万台;另一方面,由于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无人机扰航、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也频频发生,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二、国内外货运无人机发展现状国外货运无人机发展较国内而言要更早,也更为成熟,凭借其灵活、对环境要求低等优势在物流等民用领域也起到重要作用,各公司也在不断探索货运无人机新技术,以便在未来智能物流领域中占得先机。
我国货运无人机虽然发展较晚,但已在近几年追赶上国外发展步伐。
我国民用无人机最早应用于矿产资源探测和航空测绘,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逐渐发展,被广泛应用于航拍、影视拍摄等,最近,更多目光已经聚焦物流领域,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预见货运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重要性。
大疆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占据全球及国内市场份额分别超80%和70%大疆无人机行业为何一骑绝尘?——大疆产品占据了全球超8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全球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
无人机不仅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航拍、摄影等,在农业、测绘、警用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
而大疆无疑是当今最著名的无人机品牌,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目前,大疆产品占据了全球超80%的市场份额,国内超70%,在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
2、公司发展迅速大疆成立于2006年,创立至今,也不过14年,其已成长为无人机行业巨头,估值更是超过1660亿元,在中国2020年独角兽排行榜上名列第七。
自2013年推出全球首款会飞的照相机精灵Phantom 2 Vision,引领全球航拍热潮后,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比重迅速上升。
此后,大疆新产品推出速度不断加快,在2016年11月大疆甚至连续发布8款产品。
2013-2017年,大疆公司的经营业绩迅猛增长。
2013年,大疆营收仅为8.2亿元,至2017年达到了175.7亿元,营收增加了百倍。
据大疆董事会预计,2022年大疆营收可达1700亿元。
注:大疆暂未公布最新数据。
3、从消费级市场延伸多点开花大疆以消费级无人机起家,随后逐渐扩展应用领域。
目前,消费级无人机仍是大疆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据超80%的比重。
消费级无人机主要应用于航拍、灯光秀等场景,其中航拍是无人机行业应用最多的领域。
国内主流的无人机厂商中,有超过43%的厂商从事专业航拍无人机的生产,其中,大疆占据了52%以上的航拍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大疆从2015年发布MG-1农业植保机开始正式步入农业无人机领域。
2017年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新增销售量约1.1万台,大疆销售超过7500台,市场份额近70%。
在短短两年内,便取得了农业市场的领导地位。
2020年一季度,大疆全系植保无人机发货量突破10000台,持续领先国内植保无人机领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