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风雪山神庙(人物形象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34 MB
- 文档页数:11
林冲人物分析资料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人物形象非常复杂,既有豪杰气概,又有悲壮的命运。
以下是对林冲的人物分析资料:一、人物背景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因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所以人称豹子头。
林冲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为高衙内看中他的妻子,导致他多次受到高俅的陷害和追杀。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冲被迫上了梁山。
二、人物性格林冲性格豪爽、正直,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忍辱负重,能够逆来顺受,但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在被逼上梁山之前,林冲经历了多次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在梁山泊上,林冲逐渐展现出他英勇善战、机智过人的特点,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
三、人物经历1.误入白虎堂:高俅为了陷害林冲,派人将林冲的妻子骗到家中,故意让林冲闯入白虎堂。
林冲因此被判入狱。
2.野猪林遇险:高俅为了置林冲于死地,派人将林冲押送至野猪林。
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才得以逃脱。
3.棒打大洪教头: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后,遇到大洪教头挑衅,凭借高超的武艺打败了他,得到了柴进的赏识。
4.风雪山神庙:林冲被安排到草料场看管,因大雪压塌了住处,无奈之下到山神庙暂住一晚。
在庙内,他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密谋,得知自己即将被害死。
愤怒之下,林冲杀死仇人,投奔梁山泊。
5.梁山泊上:林冲加入梁山泊后,屡立战功,逐渐成为梁山好汉中的领袖人物之一。
在多次战斗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6.招安后征战:梁山泊接受招安后,林冲跟随宋江征战四方。
在征方腊时,林冲斩杀了高俅的弟弟高廉,为兄弟们报了仇。
最终在战斗中因为中毒而死。
四、人物评价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形象非常复杂。
一方面,他是一个豪杰气概、武艺高强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悲壮的命运、坎坷曲折的人。
他经历了家庭破碎、身陷囹圄、被逼上梁山等种种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他的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无数人。
在文学史上,林冲被誉为“忍小忿而就大谋”的代表人物之一。
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手刃仇人,彻底反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林冲”性格分析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通过前面的阅读,同学们知道林冲将奔赴何方吗?(出示教学目标)二、复述故事情节沧州遇旧――()――()――()感受节奏:缓缓---紧缓紧三、研讨课文(一)沧州遇旧1、他乡遇故人,自然提起了往事。
怨气冲天的林冲,如何叙述自己遭遇的呢?(学生读)------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1)分析“我因恶了高太尉”,设想你若是林冲,你会怎样来诉说往事?(2)“未知久后如何”,他想说前途未卜的,是吗?他会有“久后”吗?2、在这个情节中,他还有哪些语言?由此可见他性格中的哪个方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分析:3、小结:(二)买刀寻仇1、林教头无心复仇,高衙内有意追杀!仇敌还是尾随而来,他们是怎样出场的?动作:语言:口里呐出“高太尉”,“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狠毒,赶尽杀绝2、林冲得知陆谦等到来后,作何心理反应?结果:3、小结:(三)接管草场1、寻仇未果,却幸运的被遣往草料场,得知这一消息,林冲对此是什么心理?2、风雪之中,林冲来到草料场?他的语言和动作告诉了我们他的心态。
语言:在这样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动作进一步反映了他的性格特点。
请同学们找出有表现力的动作细节来。
(同学找出。
大家齐读)沽酒前:沽酒后:(1)我们看到,林冲对两个对象特别关注。
他们是?(2)小说为何刻意表现林冲的谨慎、尽职?3、小结:(四)雪夜报仇1、就是这样一位苟且容忍,心存幻想,牙断往肚吞、血流往嘴咽的林冲,却为朗朗乾坤所不容。
高太尉逼他,高衙内逼他,好友陆谦逼他,管营、差拨也逼他。
林冲的性格特点有哪些林冲的性格特点有哪些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林冲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希望能帮到大家!林冲的个性特点1.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虽然没有杨志那样一心向上爬,想飞黄腾达的野心,却一心想保持住那种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
林冲老婆被高衙内调戏两次都忍了。
面对高俅的一次次陷害,自己的一次次被贬,都忍了。
2.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在“水浒”英雄中,有许多是个性粗暴、动辄杀人的莽汉,即便是作者寓以深情地描画塑造、深得读者喜爱者,亦大多如是,如鲁智深,如李逵,虽有仗义行侠之举,但也有一言不合,便要杀人的糊涂行径。
3.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林冲是个武艺高强的教头,他的使枪抡棒的技巧,是和他的机敏果断的个性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林冲有非常精明的战略战术。
4.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很小心地“将草屋里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信步投东。
”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他寻思道:“怎地好?”把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又怕火盆内有火炭引起火来,他“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放心。
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5.绵里藏针绵里藏针,是一个形容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成语,其意是外柔内刚。
“人的性格在社会活动中才有最丰富的表现”林冲的绵里藏针的性格特征,便是从他在社会活动中的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
柔弱与刚强,本来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这一矛盾的概念的性格特征却融合在林冲的整体性格中,使林冲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具体的人和事时,时而表现出柔弱,时而表现出刚强。
《水浒传》里最能表现林冲的绵里藏针的整体性格特征的事例是三个公案,这三个公案是误入白虎堂公案、大闹野猪林公案和火烧草料场公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作者:王瑞东来源:《青年教育》2012年第06期文学的本质是揭示人性,人性的本质是善恶,因此,文学就是揭示人性善恶的艺术。
在文学作品中,有聪明睿智的智者,有愚鲁木讷的愚者,有大忠大孝的善良者,有大奸大恶邪恶者,有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有碌碌无为的凡人。
甚至在同一个形象身上表现出伟大与平凡,勇敢与胆怯,善良与邪恶的多重特性,《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林冲的形象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委屈求全、逆来顺受的阶段,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凡的林冲;第二个阶段为奋起反抗、快意恩仇的阶段,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英雄的形象。
而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在这一个重要情节中,小说以林冲的性格发展为线索,将其他人物串联起来。
李小二、陆虞候、差拨、管营等一系列人物就是在林冲的活动中逐个出现,为塑造林冲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陪衬作用。
林冲的性格具有多重性,在他一个人身上纠结了软弱与坚强,逆来顺受和奋起反抗的特点。
小说运用迂曲的手法,表现了林冲从平凡过度到伟大的过程,由懦弱无为过度到愤怒反抗的过程,以此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的多重性。
在英雄成长过程中作者用“小人”衬托了英雄的高尚,用“凡人”衬托了英雄的伟大。
林冲在东京汴梁时活的有些窝囊:妻子被辱而束手无策,身遭不白之冤而忍气吞声,流放途中险遭不测而毫不计较,表现出逆来顺受,软弱无能的性格。
但他毕竟是英雄,英雄总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小说通过了许多细节来衬托林冲的形象。
首先在用“银子”的细节将林冲与另外两类人分开。
林冲在流放沧州途中巧遇李小二,而李小二正是林冲在东京汴梁用十两银子救下的一个店小二。
小说很快就从银子着手,将三类人“用”银子目的展开铺排,引出了不同的人对待“银子”不同态度。
作为英雄的林冲,他用“银子”来救人,所以有义救李小二的情节;作为小人的陆虞候,他用“银子”来害人,所以有小酒店里收买牢头和差拨的情节;作为凡人的李小二,他用“银子”来报恩,所以有林冲给酒饭钱时李小二的再三推脱。
林冲的寒与热金圣叹曾用一段神奇的文字点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这一回:“耐庵此篇独能于一幅之中,寒热间作,写雪便其寒彻骨,写火便其热照面。
昔百丈大师患疟,僧众请问:‘伏惟和上尊候若何?’丈云:‘寒时便寒杀阇黎,热时便热杀阇黎。
’今读此篇亦复寒时寒杀读者,热时热杀读者,真是一卷疟疾文字,为艺林之绝奇也。
”金圣叹认为些段文字绝奇,是因为它把寒热这两种非常对立的元素融于一篇之中。
就好像《红楼梦》里的《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一样,琉璃世界的晶莹剔透,白雪红梅的诗情画意,脂粉香娃的青春鲜艳,一切看起来是如此和谐,最后偏偏来一个割腥啖膻,看似是一场大破坏,事实上却开辟出独特的审美意境。
或许这就是厉害的作家卓越不凡的体现,他们善于打破庸常的平衡,在对立中寻求新的平衡和美感,缔造出不一样的王国。
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寒冷与炽热,清纯与腥膻共处一个空间,不仅没有破坏感官的和谐,还非常精妙地表现出了小说人物形象的丰富与复杂。
《红楼梦》中割腥啖膻这一情节让我们看到了史湘云活泼刚健的生命力,她既有吟风弄月的锦心绣口,也有大吃大嚼的不拘一格。
而《水浒》中的林冲,寒热间作又何尝不是他隐秘内心世界的外化?林冲非常看重世俗中的功名富贵,他对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地位和荣誉非常珍爱。
在草料场起火之前,他内心深处的炽热之火一直都在熊熊燃烧。
当然,这是非常正常的人性。
一个人通过步步努力获得的荣耀,他必然会用尽全力去维护。
白虎堂事件之后,林冲被刺配沧州,当时的他已从巅峰坠入低谷,但我们看他并没有落草的打算,他一路小心翼翼,好言好语对待押送自己的官差,到了草料场也是准备把破房子修好,认真工作。
当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囚犯,积极改造,重新回到主流社会,重新回到过去。
小说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就是草料场的老军临走时给林冲留下几样东西:火盆、锅子、碗碟。
这个火盆后来又出现了好次。
一是林冲要出去买酒时,小说特别写了他把火碳盖了,后来雪将草料场压塌了,林冲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火盆,看看火灭了没有。
《林教头风雪xx》描写赏析一、景物描写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
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
(读有关描写)板书设计正面描写渲染浓重气氛风雪推动情节发展侧面衬托烘托人物形象1.找出所有景物描写。
2.多角度的景物描写:(1)直接描写风雪:1共有三处请指出来。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我们一会儿再说。
(2)侧面衬托风雪: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3.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1、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
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2020.11·学术摘要: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分析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在解读作品的同时,思考导致人物命运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根由。
关键词:高中语文林冲人物形象悲剧根由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20)11-0079-03DOI:10.13525/ki.bclt.202011026作者简介:王传才(1979—),山东邹平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山东省北镇中学语文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
2020年11月语文教学通讯Nov.,2020第1122卷第11期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Vol.1122No.11王传才(山东省北镇中学,山东滨州256600)———《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人物形象浅析万般委曲难求全,英雄无奈上梁山◆经典重读《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事件为题材,对农民起义的前因、经过及结果作了形象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导致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对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进行了热烈的讴歌,同时也对起义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作者还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反思人物命运,展现人物心路历程的同时,通过人物的遭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众多的人物形象当中,林冲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也是较为复杂的一个。
林冲原是北宋禁军教头,在北宋官僚阶层当中也算有一定的地位,他原本并无反抗朝廷的意识,却为人所逼,一步步反上梁山。
本文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分析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在解读作品的同时,思考导致人物命运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根由。
一、委曲求全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有身份,有社会地位,家境殷实,妻子贤惠,因此,林冲心心念念的是恪守本分,保护好自己的家庭,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因此,在上司面前,在其他官员面前,林冲总是显得小心翼翼。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已然失去了官职,成为一名罪犯,可是在提及高俅时,他的言语仍显得十分克制:“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水浒传中林冲人物分析林冲,浮云蔽白日与压抑人生乍一看,林冲是《水浒》中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
林冲身上,似乎有《三国》中三个人物的影子:相貌如张飞,身手如赵云,一开始忍辱求全的性格象刘备。
说到林冲有像张飞的地方,有人也许会感到突兀,觉得《水浒》中那个谨细而能忍辱的禁军教头,和《三国》中性如烈火、暴躁卤莽的猛张飞实在挨不上,要说李逵像张飞还差不多。
但列位看官当还记得林冲的绰号是什么,是“豹子头”,第七回中他一出场,就说他的相貌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和《三国》中所写的张飞相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完全相同,就连兵器,也和张飞一样,是丈八蛇矛,此外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有诗说“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这些都说明,《水浒传》的写定者一开始可能是想把林冲写成“水浒版”的张飞,甚至还可以推断,在我们今天已见不到的《水浒》成书前早期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里,说不定林冲真就是个张飞型的人物(《大宋宣和遗事》里有林冲的名字,绰号就已经是“豹子头”,但没有他的独立故事),但到《水浒》成书时,已经有了个猛张飞型的黑李逵要写(在晚期水浒题材的元杂剧如《李逵负荆》里,李逵形象已与《水浒传》中的十分接近),于是,就重新写了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人生故事,并在故事里寄托了一些有别于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些草莽人物故事的深沉情怀。
列位看官当还记得,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亡命山林之旅的,可以说,林冲是《水浒》中唯一一个严格意义上被逼上梁山的人物。
《水浒传》一开头便先后讲述了两个颇为相似的人物--王进和林冲--的颇为相似的命运:他们都是禁军教头,都武艺高强、无辜善良,都是很理想的国家良将,却先后被高俅这象他自己一脚踢起的气毬般轻飘飘直升到高位的无赖小人横加迫害,一个被害得远走异乡,一个被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只得上演一出风雪山神庙血腥复仇,然后蹿入草泽。
水浒故事的讲述者就是通过拿他们与奸邪无赖高俅反复对比,传达出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奈与愤懑。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人物赏析——我心中的林冲卢龙县木井中学高二(4)班翁旭杰今习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不禁心生感叹:那林冲虽为书中人物,确有如真人,喜怒哀乐无不俱现,乃为神人之笔!林冲乃侠义之人。
那李小二“偷店主人家钱财要送官司问罪,亏得林冲主张陪话,又与他赔了一些钱财方得脱身”。
可见林冲对弱者天生就有同情之心,扶危济困之义。
绝不仅限于对朋友、对同僚,而是对陌生的底层人!若天下人都能如此,朝廷岂能覆灭?林冲又是性急之人。
“听闻陆谦至此地,即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吓得李小二夫妻两个捏把汗。
”虽因怒火中烧,却不免勇猛有加,谋略欠缺。
怒林冲知提防陆谦,又岂不知陆谦那厮也会提防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不应如此莽撞!林冲虽一身本领,却心存幻想,甚至寄希望于神灵,实在让人叹惋。
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勇武不凡。
可在高俅父子的阴谋陷害中,却无力证明自己,保全自己!岂不可悲?娇妻被辱,忍气吞声!无端遭陷,甘愿受刑!刺配沧州,委身小吏,受尽屈辱!可叹林冲病猫一只,哪里有豹子头的威风?山神庙中林冲顶礼泥塑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由此可知,林冲内心多么卑微,竟希望神明护佑!却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迫害,被追杀的根源,真真为他惋惜!若是鲁达恐怕又是一种言语:“你这直娘贼,老爷在此受冻,你却端坐着,又如此喜笑!”说不定,一斧子过去,劈个稀巴烂!天可怜见!林冲草厅被雪压倒,投宿山神庙,才逃过大火烧死的劫难。
又听闻陆谦三人谈话,才彻底看清高俅父子置之死地方休的险恶用心,忍无可忍,冲出去杀了三人。
豹子头的血性终于被激发出来,禁军教头的勇猛无敌,才得以展示!一番刺、搠、剜、割……把所有的仇恨倾注于兵刃之上,酣畅淋漓血刃仇敌,实在大快人心!却也是把林冲逼上了难以回转的梁山路!可叹火烧草料场一节把本性善良,侠肝义胆的林冲逼上梁山,一代英豪终于看清世道险恶,开始了自主命运的生命历程!悲哉?幸哉?呜呼哀哉!【简评】小说人物形象赏析是高考阅读理解题必考考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鉴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描述的是一系列曲回婉转的有趣故事!下面请欣赏店铺网络编辑为你带来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鉴赏,希望你能够喜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鉴赏(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第十回。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活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激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
传说他和元末的农民起义军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
明王朝建立后,他在史实、民间传说、话本、剧本的基础上,编写创作出这部文学巨著。
《林》,写的是林冲终于被逼走上梁山的故事。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
其父做过提辖,岳父也是教头,家有贤妻,生活美满。
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使他安于现状,软弱妥协。
妻子遭人调戏,他正要怒打歹徒,一看是高衙内,提起的拳头又自行放下,慑于权势,忍辱息事;对头布下陷阱,赚他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他仍逆来顺受,不想反抗。
两个解差在途中百般折磨,他甘受凌辱,“野猪林内几乎丧命,他反劝鲁智深勿杀解差,仍然幻想能够“挣扎着回来”;他一直委曲求全,但总是得到对头更加凶恶狠毒的迫害。
节选部分着重表现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
①《水浒》,在统治集团腐朽凶残、官吏土豪无法无天、广大人民苦难深重的典型环境中,描写各个英雄人物走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典型性格。
《林》这个节选部分,则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由陆谦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狠毒谋害林冲,又具体地揭示出统治阶级凶残永无止境、善良人民委曲不能求全的社会环境,揭示了促使林冲思想性格产生飞跃的典型环境。
②本篇开头写出林冲发配到沧州以后遇到李小二的情景,表明了林冲当年救过李小二,小二不忘相救之恩,常常往来。
这不但增强了作品的生活实感,而且为后文描写陆谦、富安在小二的酒店出现,小二夫妇窃听谈话,告知林冲,作好了捕垫。
叙写这些,看似脱离故事主干,实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的必要的情节安排。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程郁缀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
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
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划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
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满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
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
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
当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这里,第一次显示了林冲屈辱忍让的思想性格。
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凌辱他妻子时,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
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
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
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
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