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常绿镇旧志普查工作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内政发〔2013〕33号2013年4月16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提高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可移动文物是民族文化的实物见证。
我区是国家重要的文物大区,各类可移动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突出。
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
通过普查,要全面掌握我区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本体特征、人文信息和保存情况,总体评价我区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
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将全面提升我区文物保护和管理水平,实现文物的标准化、动态化管理,有效发挥文物在自治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范围和内容此次普查范围包括自治区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等各类国有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
普查内容包括全区可移动文物信息和收藏文物单位信息。
普查中要全面统计我区国有可移动文物总体数量、规模和保存状态,收藏文物国有单位总体数量、规模及分布情况,并对我区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做出科学评价。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财政部,建设部(已撤销),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2.04.16•【文号】建村[2012]58号•【施行日期】2012.04.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农委)、文化厅(局)、文物局、财政厅(局):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摸清我国传统村落底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改善,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决定开展传统村落调查。
现通知如下:一、调查目的和意义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
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全面掌握我国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生存状态,是认定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的重要依据,是摸清并记录我国传统文化家底的重要工作。
二、调查对象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村落列为调查对象:(一)传统建筑风貌完整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二)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
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地方志审查验收工作暂行规定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行文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3.23•【字号】晋政发[2007]8号•【施行日期】2007.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地方志审查验收工作暂行规定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行文规定的通知(晋政发〔2007〕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省人民政府同意《山西省地方志审查验收工作暂行规定》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行文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山西省地方志审查验收工作暂行规定总则依法修志是地方志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使我省地方志工作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全面提高第二轮修志成果的质量,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一、审查验收的对象本规定所称审查验收的对象系指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省、市、县(市、区)三级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和列入各级政府规划的乡(镇)村志书以及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地情资料书、旧志整理成果等,其他未列入规划的乡(镇)村志书、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各级各类地方年鉴、地情资料书、旧志整理成果的审查验收参照本规定执行。
二、审查验收的主体和机构审查验收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其他部门、组织和个人无权审查验收。
(一)省志审查验收机构负责省级志书的审查验收工作,由省史志研究院地方志所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省史志研究院地方志研究所方志一室承担。
(二)市志审查验收机构负责市志书审查验收工作,由省史志研究院地方志所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省史志研究院地方志研究所方志二室承担,各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参与。
(三)县(市、区)志审查验收机构,主要负责县(市、区)志书的审查验收以及报省审核等工作,同时负责以市行政区域冠名的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综合年鉴、地情资料书的审查验收工作以及报省史志研究院地方志研究所二室备案工作。
中共元江县委办公室关于成立元江县革命遗址普查工
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10.05.25
•【字号】元办发[2010]36号
•【施行日期】2010.05.25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中共元江县委办公室关于成立元江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领导
小组的通知
(元办发〔2010〕36号)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农场,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全省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厅字〔2010〕1号)和《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转发<市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玉办发〔2010〕21号)精神,我县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为切实加强对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领导,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元江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张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委政法委书记)
副组长:陈家福(县政府副县长、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会长)
成员:张正新(县史志编纂办公室主任)
陈立发(县扶贫办主任、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王愿平(县文化局局长)
段玉才(县民政局局长)
杨洁(县旅游局局长)
张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白建明(县建设局副局长)
刘鑫(县文化馆馆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史志编纂办公室,由张正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中共元江县委办公室
2010年5月25日。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2.06.17•【字号】沪绿容〔2022〕109号•【施行日期】2022.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浦东新区、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区绿化市容局、区规划资源局,市各相关单位:按照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65号)要求,为做好本市今年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结合上海实际,我们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
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
联系人:市绿化市容局林业处陶丹189****9037市规划资源局测绘调查处佘安兴189****2737附件:1.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实施方案2.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专班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2年6月17日附件1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共同做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发〔2022〕5号)和《关于开展2022 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65 号)要求,结合本市森林和湿地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在上一年度森林和湿地调查监测(以下简称“调查监测”)数据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融合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和国土调查数据融合;完成森林和湿地(以下简称“林湿”)图斑监测和样地调查,查清全市林湿资源种类、数量、结构、分布、质量、功能、保护与利用状况,以及消长动态和变化趋势,形成林湿资源“一张图”;汇总分析全市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编制成果报告,同步支撑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04]47号)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查清全省土地资源状况,有效监测各类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准确数据,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在全省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城镇地籍变更调查(以下简称土地更新调查)工作。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对土地更新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是在20年前完成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城镇、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图件、数据与土地实际利用现状差别较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影响对土地的科学有效管理和利用。
进一步查清土地资源状况,有效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基础;是准确掌握全省耕地面积,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决策和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依据。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纳入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土地更新调查任务。
二、土地更新调查的原则、任务和时间安排(一)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土地更新调查必须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真实反映调查时点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市政办[2008]49号【发布部门】桂林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5.19【实施日期】2008.05.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市政办〔2008〕49号)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区地方志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桂政办电〔2008〕75号),经桂林市人民政府同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08年3月下发了《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地方志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市政办电〔2008〕43号)。
在市直各委、办、局和有关部门(单位)自查汇报总结的基础上,并委托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督查组对各县、区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进行了抽查,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认真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一纳入、五到位”工作得到较好落实领导重视,修志职能部门机构健全。
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各修志部门继续深入学习《地方志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条例精神,高度重视修志工作,将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列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部门)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地方志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能,配备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促进了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的进展。
各县(区)都成立或及时调整了以县长(区长)为主任的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了对第二轮修志工作的领导,修志工作“一纳入、五到位”得到较好落实。
领导到位方面:县(区)对修志工作基本上能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或经常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解决修志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机构到位方面:全市12县都有专职修志机构,其中有6个县为独立机构,5个县为县志与党史合署,1个县为县志、党史、档案三合一单位。
12县的修志职能部门全部实行了参照公务员管理。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编纂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5.27•【字号】密政办字〔2017〕15号•【施行日期】2017.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编纂工作方案》的通知密政办字〔2017〕1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地区、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编纂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5月27日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编纂工作方案为科学、有序推进《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编纂工作,充分发挥地名普查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规划(2015-2020年)》《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规划(2015-2020年)》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纂意义地名志是以志书体例记载特定地域地名的资料性工具书,是直观反映地域情况、研究地域历史和现状的直接、有效的著述。
密云县第一次编纂地名志是20世纪90年代初。
本次编纂《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作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记录密云历史上发展较快、变化较大时期的地名任务,既包括消失地名、新增地名,地名的称谓演变和文化内涵,也涉及与地名相关的建筑设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名称等,是对地名变化的准确记述与丰富。
按照密云功能定位要求,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地名志编纂工作,是服务社会民生的客观需要、规范地名管理的重要手段、传承与保护地名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效的关键环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规划(2015-2020年)》统一部署,以提升地名管理水平、规范地名管理、拓展地名服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为目标,存真求实,科学、准确、客观、全面地记录密云地名的历史与现状,推动地名普查成果社会化应用,积极服务密云和谐宜居首善之区的建设。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5.16•【字号】项政办〔2018〕32号•【施行日期】2018.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项政办〔2018〕32号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豫政办〔2017〕164号)、《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周政办〔2018〕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我市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
二、调查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时,重点调查永久基本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分XXX保护状况;开展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评价调查和土地利用潜力调查等。
华亭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正文:----------------------------------------------------------------------------------------------------------------------------------------------------华亭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华政发〔2017〕22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按照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平政发〔2017〕105号)精神,为认真完成我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目的和意义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宏观调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
二、调查的主要任务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全面查清行政辖区内城乡每一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获取国土资源管理专题数据,进行土地资源生态状况、建设用地等分析、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分等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通过调查,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常政﹝2012﹞34号 签发人:何建康
关于开展常绿镇旧志普查工作的通知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镇属各办:
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
州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以及富阳市旧
志普查工作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
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组织开展
旧志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旧志是指1949年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编纂的地方志书,是富阳宝
贵的历史文献资源,是富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旧志
普查是我市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重要工作。我市素有修志传统,原富
阳、新登两县从宋代即行修志,代代相传,旧志资源丰富,种类多,
但版本、收藏等情况较为复杂,有的仅存孤本、残本,甚至轶失,有
的散失于民间。如不及时进行抢救和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旧
志将会逐步散失甚至湮灭,必将给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
损失。因此,抢救保护和搜集整理旧志资源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开展旧志普查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市旧志的情况,准确掌握旧志保存保
护现状;对普查登记的旧志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建立富阳旧志信息
数据库,制定旧志抢救、整理规划,科学地开展旧志文化典籍的抢救
保护、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旧志资源在创建文化强市中的
作用。
二、普查范围和内容
此次旧志普查范围为全镇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镇属各办及个
人所藏1949年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编纂的旧志情况。
三、普查时间和要求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5月中旬至6月上旬)
主要工作:学习《地方工作制条例》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
发杭州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通知》,结合富阳市关于旧志
普查工作的部署要求,起草制定我镇开展旧志普查工作的相关通知,
成立旧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
第二阶段:集中普查(6月上旬至7月上旬)
主要工作:各行政村进行分组在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普
查工作,各企事业单位由负责人带领进行本单位历史上旧志的普查工
作,定于7月10日前完成普查任务。
第三阶段:汇总上报(7月中旬至7月底)
主要工作:对普查情况进行汇总,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于7
月20日前将旧志普查资料报送至镇党政办(格式见附件)。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镇属各办要高度重视旧志普查工作,对
普查资料加强管理和监督,妥善保存普查数据和资料,对普查中涉及
的国家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常绿镇人民政府
2012年5月24日
附件
富阳市常绿镇旧志资源普查表
填表单位:
旧志
名称
卷(册)数
纂修者
版 本
收藏单
位(个人)
备 注
填表说明:
1.书名:以第一卷卷端所题为准。第一卷未题名者,取第二卷。
若各卷题名不同,则附注注明。
2.卷数:以原书卷数为准。
3.纂修者:以纂修姓氏表所题为准;无纂修姓氏表者,参照序
跋、卷端等著录。
4.版本:版本如刻本、活字印本、影印、稿本、抄本等。孤本
或残本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