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五 透镜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8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之5: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回顾』知识点1:透镜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1)外形特征: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为凹透镜。
(2)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三条特殊光线【提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装置: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三者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实验拓展: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__暗__;②蜡烛与光屏对调后,物距变像距,像距变物距,像的大小与对调前相反,这也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
【提示】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具座上应该是凸透镜和蜡烛对应的刻度之差。
像距(v):光屏上承接清晰度像时,光屏与凸透镜对应刻度之差。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2)u=2f时,v=2f,成倒立等大实像,测量凸透镜焦距。
(3)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4)u=f 时,不成像。
(5)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知识点3:眼睛和眼镜1.人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底片)。
2.正常眼睛,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正常眼睛的远点的无限远,近点大约10cm。
3.近视眼:(1)视觉特征: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2)形成原因: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3)成像位置:像成在视网膜前。
(4)矫正镜片:配戴凹透镜。
2019中考必备:中考物理分类精粹专题五: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19•自贡)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2019•兰州)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3.(2019•凉山州)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4.(2019•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5.(2019•菏泽)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6.(2019•绥化)近些年来,中小学生配戴眼镜的比例明显增加。
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7.(2019•六盘水)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 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8.(2019•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8题9题10题9.(2019•通辽)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10.(2019•广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4.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呈现形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考点一透镜及透镜作图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2.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光心,焦点(F),焦距(f),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所示,比较两透镜的异同)(1)凸透镜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焦点;B.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虚焦点;B.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及应用表(将空缺部分填写完整)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大小正倒虚实无限远v=f 极小\ 光斑测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 无限远\ \ \ 获取平行光源和测焦距u<f 同侧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焦点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则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越大,物远像近像越小。
考点三眼睛和眼镜1.构造人眼的主要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评价目标和评价水平标准要求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独立操作经历认同内化(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规律总结1:透镜作图问题基本方法掌握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特点是光学透镜光路作图的重要方法。
见下图表:规律总结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思维方法1.心中要强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的基础知识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3)倒立的都是实像、正立的都是虚像;(4)当u>v时,像是缩小的;反之,像是放大的;(5)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减小。
简言之“物近像远像变大;”(6)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只要物体向焦点靠近,所成的像都变大;(7)像与物左右相反,上下相反;(8)凸透镜破损或有污渍,不影响成像的完整性,只是让像变暗;(9)物和像在透镜同侧的是虚像;异侧的是实像。
规律总结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思维方法1.实验操作: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验时发现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想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该如何操作:①向上移动光屏;②向上移动蜡烛;③向下移动凸透镜。
2.如果用手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光屏上依然是一个完整的像,但亮度较暗。
3.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u<f);②烛焰在焦点上(u=f)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 8【2019-2020年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五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5·广西)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D ) 2.(2015·南宁)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2015·济南)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B ) 4.(2014·厦门)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 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A ) A.8 cm B.15 cm C.20 cm D.40 cm 5.(2015·泉州)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B ) 2 / 8
A.近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第5题图) ,第6题图) 6.(2015·揭阳)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凸透镜、光屏所处的位置,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下列仪器中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是( C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7.(2015·南京)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C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8.(2015·黄石)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 D.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9.(2015·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3 / 8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10.(2015·长沙)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架设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11.(2015·天津)(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C )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12.(2015·南昌)(多选)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性质完全相同的有( ABC ) 13.(2015·武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 4 / 8
10 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 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 )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放大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14.(2015·永州)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__凸透__镜,它对太阳光具有__会聚_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15.(2015·临沂)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用这种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远__视眼。 16.(2015·黑河)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 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__缩小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照相机(摄像机)__(答出一个即可)。 17.(2015·佛山)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前__(填“前”或“后”),这成像原理就 5 / 8
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凹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高(或大)__。 18.(2015·汕尾)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放大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虚像__(填“实像”或“虚像”)。 19.(2015·海南)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20.(2015·哈尔滨)小聪用凸透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时课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此凸透镜的__一倍焦距以内__,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虚__像。 21.(2015·乐山)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__凸透镜__(填“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或“凸透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灯泡的作用是__电能转化成光能__。 22.(2015·宜昌)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__凸透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显微镜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23.(2015·黄冈)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 6 / 8
光经过__反射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会聚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24.(2015·厦门)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增大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增大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填“增大”或“减小”)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2015·河北)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 cm)
前18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放大_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会聚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__靠近__凸透镜。 三、作图题 26.(1)(2015·丹东)如图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2)(2014·日照)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 解:如图所示: 7 / 8
四、实验探究题 27.(2015·聊城)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上__(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__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解:左右(或前后)移动光屏,反复比较,找到最清晰像的位置 28.(2015·连云港)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 8 / 8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靠近__透镜,将光屏__远离__透镜。(均填“靠近”或“远离”) (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29.(2015·随州)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只透镜的焦距f为多少,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纸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12_cm__;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__4f__(用f表示)。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__2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