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整理版)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42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整理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二、填空1、唐代得强大,为文化得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得环境。
2、唐代得思想领域,就是并存,三者思想得交融,就是唐代思想得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得繁荣,表现在得全面发展与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得发展,主要出于动机。
6、唐传奇得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得成熟。
7、词得出现,主要因为得需要。
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1、唐代士人得人生态度怎样?2、唐代文化得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5、唐代文学繁荣得自身原因就是什么?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7、词得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四、论述:论述唐诗得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得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5、沈宋6、王绩三、填空1、隋代得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得局面。
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得得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得写诗倾向,转向了。
3、“文章四友”与“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得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就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得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得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得标志。
四、简答1、卢思道得《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得特长?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得认识就是什么?3、初唐四杰对文风得自觉追求就是什么?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五、论述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得关系就是什么?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得诗歌意境美。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主要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先秦诸子散文中,创立了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了发展,进而形成《孟子》的论辩文;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中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2、《诗经》第一篇名曰,其中有“窈窕淑女,。
”之句;《天问》的作者是,他最著名的抒情长诗中有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3、“文章西汉两司马”其一是指写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另一位则是汉赋大家,代表作有。
4、建安文坛被誉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这一时期还有一位女作家。
正始时期,有阮籍、嵇康等人组成的作家集团,史称。
5、东晋陶渊明创立了,其《饮酒》中有名句“采菊东篱下,”;谢灵运创立了,其《登池上楼》有名句“池塘生春草,。
”二、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楚辞2、建安风骨3、初唐四杰4、韩孟诗派三、名句赏析(每题5分,共20分)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四、问答(每题8分,共24分,以下请按顺序在答题纸上答,并写清题号)1、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是什么?2、唐诗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试析《长恨歌》的主题。
五、论述(共16分,两题任选一题)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2、苏轼评柳宗元《渔翁》一诗的末两句“虽不必亦可”。
请谈谈你的认识。
附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去相逐。
一、填空(每空0.5分,计20分)1、“女娲抟黄土作人”的神话出自《》。
2、《》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篇。
3、我国远古的神话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关于神的故事;关于神的故事;关于的故事。
4、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把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楚辞》
B. 《诗经》
C. 《汉乐府》
D. 《唐诗三百首》
“诗仙”指的是哪位唐代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孟浩然
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窦娥冤屈的故事,这部作品是?
A. 《西厢记》
B. 《汉宫秋》
C. 《窦娥冤》
D. 《赵氏孤儿》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之涣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以宋江领导起义为故事背景的小说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红楼梦》
D. 《镜花缘》
“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位唐代作家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曾巩(注:此处应为“曾巩”的误写,实际上应为“曾巩”的同僚或同时代人,但“唐宋八大家”中唐代仅有韩愈和柳宗元,此处应选韩愈或柳宗元之一,为保持题目原意,选韩愈作为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资治通鉴》
注:第7题中“曾巩”实际上并非“唐宋八大家”之一,应为误写或记忆错误,正确答案应为韩愈或柳宗元,此处已修正为韩愈作为唐代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举例说明上古歌谣的特点。
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呼声---‘邪许’2、为什么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文学艺术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3、以“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为例,说明英雄神话的模式。
灾难降临---英雄救世---天下太平名词解释: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背诵: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原称是什么?何时称为“经”?诗,诗三百,汉尊为经。
2、《诗经》共有多少篇?各部分具体数量是多少?一共三百零五篇,‘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有诗四十篇。
3、名词解释: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十五国风雅:京都民歌颂:祭祀、朝会、礼仪音乐赋:白描、叙述比:比喻兴:兴起、引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4、说明《诗经》收集的作品时间和空间。
西周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黄河、长江流域5、《诗经》收集作品的方式有哪些?(1)献诗(2)行人采诗6、名词解释:四家诗---齐辕固(齐诗),鲁审培(鲁诗),燕韩婴(韩诗),赵毛苌(毛诗)7、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消遣闲情的东西,倡导现实主义精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8、《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1)现实主义诗歌源头(2)赋比兴的影响(3)昭示后代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9、周民族史诗有哪几首?《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背诵:《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一、填空(15分)1.___是___唯一的作家,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存首篇。
2.___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这两个单篇。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代表作家是班固、___。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典论·论文》,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___。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___,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___,集六朝之___的是___。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___的《洛阳伽蓝记》。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1.此所谓藉:借;给与。
___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造化(或自然);边际(或界限)。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小路;通“喻”。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拄着。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故乡(或乡土);处于逆境(或遭到患难,或在政治上不得志)。
6.___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___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山洞(或山峰);徘徊不去。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迫近;惭愧。
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昏暗不明的样子;轻柔的样子。
三、默写(10分)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___。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泻水置平地,深林散落乱。
山遥路不通,渡水复登岸。
路险不可测,言多难自陈。
梦想随流水,何时到故园?四、简述题(20分)1.乐府的多重涵义包括:一种文学体裁,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一种政治制度,一种文化机构等。
乐府诗多采用民间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以歌唱的方式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群众性。
在文学上,乐府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D)A.《山海经》B.《乐府诗集》C.《楚辞》D.《诗经》2. 《诗经》被称为“经”是在(C)A. 先秦B. 秦代C. 汉代D. 南北朝3. 《诗经》全书共有(D)。
A. 100篇B. 105篇C. 300篇D. 305篇4. 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C)。
A. 孟子B. 荀子C. 司马迁D. 班固5. 《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C)。
A. 地域B. 社会作用C. 音乐D. 内容6. 《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D)。
A. 国风B. 小雅C. 大雅D. 颂7. “风、雅、颂”是《诗经》的(A)。
A. 分类B. 表现手法C. 思想内容D. 特征8. 汉代“四家诗”指(B)。
A. 齐鲁郑毛B. 齐鲁韩毛C. 齐郑韩毛D. 齐鲁韩郑9.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D)。
A. 齐诗B. 鲁诗C. 韩诗D. 毛诗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A)。
A. 四言B. 五言C. 杂言D. 七言11. 《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C)。
A. 《召南·摽有梅》B. 《郑风·褰裳》C. 《周南·关睢》D. 《邶风·静女》12. 《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D)。
A. 《邶风·静女》B. 《周南·关睢》C. 《陈风·月出》D. 《秦风·蒹葭》13. 《七月》是一首(B)。
A. 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B. 农事诗C. 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D. 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14. 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C)。
A. 毛苌B. 毛亨C. 郑玄D. 班固15. 《论语》是一部(D)。
A. 纪传体史书B. 长篇论文C. 杂记D. 语录体著作16. 道家学派开创者是(C)。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填空题1.《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卷九。
2.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现有文献中,的神话学价值最大。
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
3.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4.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5. 解释“黄帝四面”神话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6.《诗经》原名或,《诗经》的名称始自代。
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关于其成书,历史上有说、说和说。
7.《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国风,共有篇。
其中以诗最为精彩。
8.《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诗句。
10.在汉代,《诗经》的传本有今文的齐、鲁、韩诗,合称三家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人、齐人和燕人;此外有古文的毛诗,由鲁人、赵人毛苌所传。
后来三家诗相次亡逸,毛诗独传。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11.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收集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是宋朝人郭茂倩编纂的《》。
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12. 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3. 《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言为《______》。
”它们被称为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14.《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
15.《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16.《国语》和《战国策》都是体的史书。
17.《战国策》的说辞最显著的特点是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以为主的游士说客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谋议与说辞。
19.《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和博引史事。
20.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和;道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和。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下一句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 A。
宗教说 B. 游戏说 C. 模仿说 D. 宣泄说2. 《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3. 《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A。
哲学散文集 B。
历史散文集 C. 文学散文集 D. 艺术散文集4。
《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5. 《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杂言6. 《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A. 四言体B. 五言体C. 七言体D. 杂言体7。
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A. 流畅谐偶B. 铺陈排比 C。
质实无华 D。
诙谐反讽8。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 发于天籁,本乎人情C。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 凭空模拟,文法极奇9。
《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A. 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 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10. 《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
编年史 B. 纪传体通史 C. 断代史 D. 国别史11。
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A. 骚体赋的终结 B。
抒情小赋的开端 C。
骈赋的开端 D. 大赋文体的形成12。
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
西汉中期 B. 西汉末期 C. 东汉前期 D。
东汉末期13。
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A.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B)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C)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D)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B)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C)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C)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D)A.骚体赋的终结 B.抒情小赋的开端 C.骈赋的开端 D.大赋文体的形成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C)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B)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二、填空1、唐代得强大,为文化得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得环境。
2、唐代得思想领域,就是并存,三者思想得交融,就是唐代思想得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得繁荣,表现在得全面发展与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得发展,主要出于动机。
6、唐传奇得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得成熟。
7、词得出现,主要因为得需要。
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1、唐代士人得人生态度怎样?2、唐代文化得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5、唐代文学繁荣得自身原因就是什么?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7、词得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四、论述:论述唐诗得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得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5、沈宋6、王绩三、填空1、隋代得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得局面。
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得得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得写诗倾向,转向了。
3、“文章四友”与“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得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就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得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得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得标志。
四、简答1、卢思道得《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得特长?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得认识就是什么?3、初唐四杰对文风得自觉追求就是什么?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五、论述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得关系就是什么?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得诗歌意境美。
第二章盛唐得诗人群体一、背诵篇目:《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钓鱼湾》、《题破山寺后禅院》、《江上琴兴》、《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凉州词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其二、其四、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二首》其二、《黄鹤楼》、《长干曲四首》其一、《古从军行》、《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凉州词二首》其一。
二、解释:1、山水田园诗人2、王孟3、诗家夫子4、崔颢5、王翰6、李颀7、祖咏8、高、岑9、边塞诗三、填空1、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得诗里,创造出得静逸明秀诗境。
2、盛唐山水田园诗得大量出现,与之风得盛行有直接关系。
3、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作诗深受禅风重染,作品多带有。
4、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得豪侠型才士,她们得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得共同风貌,创造出了之美。
这一些诗人有、祖咏等。
5、边塞诗人高岑共同得人生经历就是都曾边塞。
四、简答1、王维早年得诗有什么特点?2、王维得山水田园诗创造了什么样得诗境?3、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诗风简介。
4、王翰及其作品简介。
5、崔颢及其作品简介。
6、李颀及其作品简介。
7、祖咏及其作品简介。
8、陶翰及其作品简介。
9、王之涣及其作品简介。
五、论述1、孟浩然得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2、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有什么意义?3、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有什么影响?4、王昌龄及其创作评论。
5、高适及其创作评论。
6、岑参及其创作评论。
第三章李白一、背诵默写篇目:《峨眉山月歌》、《古风》其二十四、《将进酒》、《行路难》、《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独坐敬亭山》、《劳劳亭》、《陪族叔游洞庭五首》其二、其五、《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静夜思》、《秋浦歌》其十五、《越女词》其三。
二、解释:1、乐府2、歌行3、紫云山4、大匡山5、平交王侯6、一匡天下三、填空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
大约在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东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李白就是个功名心很强得人,有着强烈得得儒家思想。
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
3、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她一种极强得自我解脱能力。
4、唐文宗曾下诏:“以(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称为三绝”。
5、明人胡应麟说:“太白,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四、简答1、李白生平简述。
2、李白得思想,人格有哪些特点?3、简述李白对古题乐府得创新及其个性特点。
4、简述李白乐府诗得抒情方式。
5、简述李白得地位。
6、简述李白对后世得影响。
五、论述1、论述李白歌行得价值。
2、李白绝句述论。
3、李白诗歌艺术个性述论。
第四章杜甫一、背诵默写篇目:《春望》、《秋兴八首》其一、其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江村》、《春夜喜雨》、《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其五。
二、解释:1、《箧中集》2、安史之乱3、元结4、组诗“三吏”、“三别” 5、诗史6、夔州时期三、填空1、从盛唐到中唐,就是一个巨大得转变。
就就是衔接这个转变得伟大诗人。
2、还在天宝年间,元结《箧中集》诗以悲愤写人生疾苦,。
3、杜甫,,生于巩县。
青年时期就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得,过了一段南北漫游, 得生活。
4、安史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
5、杜甫诗风格多样,沉郁顿挫之外, 就是又一重要特点,当她生活稍为安定时,就写一些萧散自然得诗。
得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6、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二百首。
四、简答1、杜甫生平简介。
2、杜甫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3、什么就是“沉郁顿挫”得风格?4、萧散自然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关系简述。
五、论述题1、试论杜甫诗高度成熟得叙事技巧。
2、杜甫律诗成就述论。
3、杜诗得地位与影响述论。
第五章大历诗风一、背诵篇目:《滁州西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夜上受降城闻笛》二、解释:1、大历诗风2、“十才子”三、填空1、大历诗歌得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就是以长安与洛阳为中心得钱起等“”诗人,作品多为之作;再就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得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
就题材内容而言,她们得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得新东西,其清雅闲谈得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诗风得影响,有一脉相存得关系。
2、向往隐逸得宁静,有意效法得冲与平淡,成为诗歌创作得主导倾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3、刘长卿得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许为“”,早年爱写篇幅较大得叙事性得,但意脉似不甚连贯。
后来她用较短得五古与、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得优秀之作。
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5、顾况、李益得诗,与大历诗风得主流情调有着不同得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得艺术个性。
三、简答1、大历诗风就是怎样形成得?2、为什么说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得变化代表了大历诗风得变化?3、为什么说刘长卿诗歌得情调,典型地反映了大历士人得孤独冷漠心态?4、“十才子”与韦应物、刘长卿等诗人,在诗歌创作技巧上有些什么探索?四、论述简述顾况、李益诗歌风格特色。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一、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山石》、《左迁至兰关示姪孙湘》、《游子吟》、《秋怀》其二、《南园》、《雁门太守行》、《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二首》其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江雪》。
二、解释:1、韩孟诗派2、不平则鸣3、笔补造化4、郊寒岛瘦5、孟诗韩笔三、填空1、韩孟诗派得代表人物就是、,此外还有、、等人。
这个诗派得主要风格就是。
2、与为诗皆以苦呤著称。
《寒地百姓吟》就是得作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得佳句。
3、既就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又就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得诗人。
她得《竹枝词》等就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得诗歌,都就是诗人在之间生活时写成得。
4、“旧时王谢堂前燕,”出自《》诗;“沉舟侧畔千帆过,”出自《》诗。
它们都就是刘禹锡得脍炙人口得佳句。
5、《江雪》与《渔翁》都就是著名得诗。
6、韩孟诗派里得重要诗人就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得一个代表者。
其诗歌得中心内容就是。
其独特得诗风就是。
四、问答1、韩孟诗派就是怎样形成得?2、韩孟诗派得主要贡献就是什么?五、论述1、比较论述韩愈、孟郊、李贺得诗风。
2、比较论述刘禹锡、柳宗元得诗风。
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一、背诵篇目:《离思五首》之四、《悯农二首》、《观刈麦》、《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
二、解释:1、新乐府2、元白、3、元白诗派4、张王乐府5、元与体三、填空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就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得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得“”诗与汉魏那里,其近源则就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得诗人创作,尤其就是伟大诗人得创作。
2、元稹得乐府诗创作受到、得影响,但她们得“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得启迪。
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与之,白居易又在她得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就是形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得诗歌创作新高潮。
3、白居易得一生以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就是“”时期,后期就是“”时期。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得主张就是在《》一文中提出来得。
5、白居易把自己得诗歌分为、、与四类。
她得《琵琶行》就是属于一类,《卖炭翁》就是属于一类,《大林寺桃花》就是属于一类。
四、问答1、元白等诗人就是怎样把重写实、尚通俗得诗歌创作推向高潮得?2、比较张王乐府。
3、比较元白乐府。
4、白居易闲适诗有什么样得特色?五、论述1、简述白居易得诗歌革新理论。
2、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得得与失。
3、简述《长恨歌》、《琵琶行》得艺术成就。
4、结合作品谈白居易诗得主要成就。
第八章散文得文体文风改革一、解释:1、古文2、韩柳二、填空1、唐代散文文体文风得改革,自内容言,就是,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与当时得政治形势有密切得关系;自形式言,就是由而,就是散文自身发展得一种要求。
2、在韩柳以前,初唐得,盛唐得,中唐得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得古文革新活动准备了条件。
3、中唐士人中兴得愿望促成了得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
正就是在这样得背景下,文体文风得改革得到了发展。
换言之,就是得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得到来。
4、韩愈得杂文《》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得不平。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