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省针灸护理(必备资料)
- 格式:rtf
- 大小:87.78 KB
- 文档页数:2
2012年第二期中医药知识培训讲稿1. 中风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所致。
进入恢复期后多有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蹇涩等症,中医中药,特别是针灸对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诊断要点】1、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经临床救治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2、中风病恢复期一般为脑梗塞发病2周后或脑出血发病1个月后,后遗症期为发病半年后,遗留意识、语言、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诸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3、头部CT检查示软化灶形成或见不同程度脑萎缩。
【治疗】一、针灸治疗1、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早期或软瘫期。
(1)治法: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2)穴位:肩髃、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环跳、阳陵泉、昆仑、三阴交、太冲、地仓、人中。
随症加减:风痰阻络者,加风池、丰隆、阴陵泉、合谷熄风化痰。
肝阳上亢者,加太冲、行间、阳陵泉清肝潜阳。
痰热腑实者,加膻中、中脘、天枢、丰隆、上巨虚。
曲池。
气虚血瘀者,加气海俞、膈俞、脾俞、血海以益气活血。
阴虚阳亢者,加三阴交、太溪、太冲、风池滋阴潜阳。
瘀阻脑络者,加膈俞、血海、三阴交、百会活血通络。
语謇加廉泉、通里,或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口喎流涎,配颊车透地仓,下关透迎香。
(3)针刺操作:以针刺为主,初病宜泻,久病宜补,气虚可灸。
取仰卧位,肩髃向臂膈方向透刺1.5~2.0寸,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环跳直刺3.0~4.0寸,阳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8~1.0寸。
廉泉向舌根方向刺0.5~1.0寸,通里直刺0.5~0.8寸。
2、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早期和恢复期。
(1)治法:醒脑开窍,疏通经络。
(2)穴位: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3)针刺操作:以针刺为主,补泻兼施。
内关用捻转泻法行针1-3分钟;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刺极泉在原穴位置下两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麻胀或抽动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以肢体抽动为度。
1、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3、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4、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5、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6、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7、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9、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10、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11、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12、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3、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14、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15、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16、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17、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18、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19、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20、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21、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22、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23、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24、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25、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26、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27、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8、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29、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30、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31、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江津区中医院2012年度中医护理考试科室: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景岳全书D.外台秘要2.紫暗舌常见主病下列哪项最不恰当?( )A.阴虚证B.气虚证C.血虚证D.血瘀证3.阴阳的基本概念是()A.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B.表示事物存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两种属性C.宇宙间任何事物的两个类别D.以上都是4.石斛(枫斗)属( )A.滋阴药B.温阳药C.益气药D.补血药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针刺异常情况?()。
A.留针B.断针C.滞针D.晕针6.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是()A.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B.—种病理状态的表现C.一种阴阳转化的表现D.一种明阳消长的表现7.表寒证的中医护理宜( )A.久煎解表方药,以利其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B.汗出热退的患者应继续服用发汗药,以利祛邪外出C.对于高热头痛无汗者,应用酒精擦浴等方法以降温D.服用汤药后,应加盖衣被,以助汗出8.脉搏流利,圆滑有力的属()A.浮脉B.数脉C.滑脉D.涩脉9.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A.肾阴不足B.肾阳不足C.肾气不足D.肾精不足10.大便有腥味为()A.消化不良B.胃热证C.虚证D.实热证11.虚证病人,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面白自汗,气短懒言,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A.阳虚证B.阴虚证C.气虚证D.血虚证12.灼痛多为()A.气滞B.血瘀C.火热亢盛或阴虚火旺D.寒邪凝滞13.以白天分阴阳,上午为( )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14.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15、泪与何脏关系密切()A.心B.肝C.脾D.肾16.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这种治疗属于()A.先安未受邪之地B.扶正祛邪C.治病求本D.早期治疗17.“寒者热之”的治法依据的阴阳关系是()A.相互消长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对立制约18.“水不涵木”主要是指哪两个脏腑的病理关系?()A.肝与肾B.脾与肾C.肺与肝D.脾与心19. 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A.足阳明经B.任脉C.督脉D.冲脉20.关于热证的护理措施中,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应保持空气凉爽清新,温度适宜。
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2、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3、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4、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7、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8、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9、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10、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1、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2、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3、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14、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15、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1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17、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1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19、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20、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21、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22、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23、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24、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25、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26、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27、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28、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29、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30、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A.丰隆 B.光明 C.飞扬D.大钟 E.商丘31、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32、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33、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34、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2、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3、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4、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5、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6、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7、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8、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9、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10、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12、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13、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14、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15、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16、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17、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18、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19、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20、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21、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22、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23、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24、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25、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26、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27、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28、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29、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30、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1、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2、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3、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4、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5、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6、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7、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8、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9、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0、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11、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12、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3、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4、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5、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16、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17、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18、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19、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20、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21、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22、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1、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2、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3、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4、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6、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7、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8、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9、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0、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1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12、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3、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14、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15、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16、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7、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18、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19、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2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21、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22、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23、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24、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25、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26、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27、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28、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1、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3、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4、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5、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6、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7、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8、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9、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0、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A.丰隆 B.光明 C.飞扬D.大钟 E.商丘11、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12、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13、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4、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15、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1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17、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18、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19、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0、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21、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22、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23、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24、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25、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26、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27、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28、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29、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30、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31、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1、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2、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3、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4、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5、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6、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7、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8、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9、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10、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11、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12、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3、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14、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15、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6、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17、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18、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19、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20、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21、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22、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23、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24、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25、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26、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7、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28、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1、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2、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3、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4、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5、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6、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7、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8、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9、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10、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1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12、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13、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14、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1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16、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17、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18、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19、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E.偏历20、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21、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 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22、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
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2、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3、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
4、心的募穴是
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
5、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6、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9、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10、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
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
11、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
12、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
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
13、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
14、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15、心的募穴是
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
16、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17、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
18、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
A.50~100次 B.50次以上 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
19、任脉起于
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20、三阴交位于
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2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
2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23、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24、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
25、任脉起于
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26、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
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
27、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28、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
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
29、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30、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31、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
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