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家人之名》看我国收养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4.15 KB
- 文档页数:2
名著作文200字(精品10篇)名著作文200字篇1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
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着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
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
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
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辨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一样。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着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
作者用淡化物质描述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仅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
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
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梦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
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
这样,于连杯具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感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感情”相映成趣。
明代奴仆与社会2015-02-04 13:32:31 《史学月刊》牛建强封建社会中奴仆豢养现象的存在,应是上古奴隶社会落后生产关系的残留和变种,自秦汉、历六朝、至唐宋都是如此。
到了明代,它既保留了这一特殊社会阶层过去的某些特征,也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动而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从而使其具有自身的特点。
关于明代奴仆的研究,前人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注: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谢国桢:《明季奴变考》,原载《清华学报》1925年第1期,后作为附录收入他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9-234页。
吴晗:《明代的奴隶和奴变》,原作于解放前,后收入他的《灯下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6-82页。
傅衣凌:《明季奴变史料拾补》,原载福建《协和学报》1949年第1期,后收入他的《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1-386页;《明代徵州庄仆制度之侧面的研究》,收入他的《明代农村社会经济》,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19页;《明清之际的“奴变”和佃农解放运动:以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中心的一个研究》,见上书第68-153页。
韩大成:《明代的奴仆》,收入他的《明代社会经济初探》,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3-97页。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或者只是把明末奴仆的特殊斗争形式“奴变”作为明末农民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或是下意识地强调主奴的矛盾,陷入机械和狭隘的阶级分析方法的泥沼,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或是把奴仆现象混杂叙述,使所利用的材料失却了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规定等等,即大都未把这一问题放置到明代社会整体变化过程中来理解和把握。
本文拟就明代的奴仆与社会变化间的关系进行考察,试图从一个侧面认识和理解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明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段的社会变动的丰富内涵及其对社会诸方面的重大影响。
一、明代置仆现象的演进明代奴仆又称奴婢、臧获、家奴、家僮、僮仆、家人、义男、义妇等等。
2023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HA.抗过敏B.呕吐C.消化道溃疡D.镇静E.晕动症【答案】 C2、3,7,7,14,11,28,15,(),19,112A.17B.29C.56D.57【答案】 C3、世界上自出现成文宪法以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进一步壮大,宪法在建设社会方面和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明显的体现。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历史,说法错误的是:A.《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D.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答案】 B4、2021年5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的重要讲话。
A.《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B.《携手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C.《共同创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D.《共同创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答案】 A5、下列关于我国法的渊源中,效力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答案】 A6、你喝酸奶会舔酸奶盖吗?央视新闻最近报道,有一种纳米材料做的包装,会让你没盖可舔。
这种材料的表面结构类似荷叶,上面有很多纳米级的“柱子”。
“柱子”尖端的面积极小,相互间细小的空间也都被空气填满,水、油、酸奶等接触它后不会被粘住,还能自由流动。
下列关于纳米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正确的是:A.纳米是长度单位,即为毫微米B.纳米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C.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三维均处于纳米尺寸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D.纳米材料中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的是纳米纤维【答案】 A7、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几块青稞饼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
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①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②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③那匹小马,也让因缺药而致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④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⑤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路边”。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拍一拍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走不动了。
”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棵饼,眼窝里闪着泪光,问:“他是谁呀?”“不知道。
”另一个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
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
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
啊!那是几块青稞饼。
1.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2自然段顺序已打乱,请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画“_____”的句子选择一个最确切的理解,在括号里打“√”。
(1)战士感到饥饿、疲劳,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他。
()(2)在困难中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十分激动。
()(3)在危难中红军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战士感动了。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
我的家在兰阳读后感100字作文全文共7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的家在兰阳读后感100字作文篇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
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
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
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
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
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
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
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
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
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
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
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
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方案为切实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认真实施省政府民生工程,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和谐幸福,特制定本方案。
一、特别扶助主要内容(一)特别扶助标准1、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独生子女(含收养子女)伤、病残、女方年满49周岁且未再生育也未再收养子女的家庭,夫妻按每人每月130元的标准发放特别扶助金。
2、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独生子女(含收养子女)死亡、女方年满40周岁且未再生育也未再收养子女的家庭,夫妻以女方年龄段为标准发放特别扶助金。
(1)40至48周岁的,每人每月150元;(2)49至59周岁的,每人每月300元;(3)6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500元。
(二)特别扶助对象条件1、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我省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子女家庭的夫妻。
特别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户籍在本省内;(2)女方年满49周岁;(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4)现一个子女被依法鉴定为伤、病残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2、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我省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子女家庭的夫妻。
特别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户籍在本省内;(2)女方年满40周岁;(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4)现无存活子女。
(三)特别扶助工作程序1、资格确认。
特别扶助对象实行年审制。
资格确认程序分为个人申报、村级评议、乡级初审、县级审批、省市备案五个步骤。
——个人申报。
每年1月15日前,按照自愿申报原则,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申报,填写《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申报表》(附表1,下称《申报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死亡证明》或《残疾人证》)。
——村级评议。
每年2月15日前,村(居)委会对本年度新申报对象和上年度的扶助对象,都要逐户逐项上门核实,核实后签署评议意见。
【导语】读后感是指读了⼀本书,⼀篇⽂章,⼀段话,⼏句名⾔,⼀段⾳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写成的⽂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种常⽤的应⽤⽂体,也是应⽤写作研究的⽂体之⼀。
⽆忧考为⼤家提供《⼩学五年级读后感500字【六篇】》,欢迎阅读。
⼩学五年级读后感500字篇⼀ 《草房⼦》这本书,是由⼉童作家曹⽂轩创作的。
⽐起他写的《枫林渡》,《草房⼦》的笔触更加细腻,韵味更加悠长。
《草房⼦》讲述的是发⽣在油⿇地的⼀个个故事。
看起来虽平凡琐碎,从曹⽂轩的笔下经过之后就变得很有味道。
既不会意犹未尽,⼜不会狗尾续貂。
书中有友情:《纸⽉》、《细马》;有亲情:《药寮》;有⼈情:《艾地》;有爱情:《⽩雀》;有世故:《红门》……以桑桑在油⿇地的⽣活为主线,故事不⼀,但全篇浑然⼀体,趣味盎然。
书中的情节虽跌宕起伏,但始终笼罩着⼀种朦朦胧胧的情怀。
写快乐不会春风得意,写悲伤不会⽆病呻吟,写危险不会⼼惊⾁跳,写幸福不会平淡⽆味……也许有⼈不能理解这样的⽂学,但是我认为,蜻蜓点⽔会⽐风起狂澜更感动⼈⼼。
整本书充满着乡村的朴实⽓息,没有很多华丽的辞藻、动⼈的美景,却有感⼈⾄深的⼈情,有邻⾥守望。
书中的情景,在⽥野上奔跑,赶着雪⽩的⽺群,在河⽔中嬉戏,在打麦场上玩耍……是现在⾼楼温室⾥的孩⼦所想象不到的。
于是,这些纯美朴实、有趣神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的感情得到释放,使他们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
他们⼜学会了怎样⽣活,怎样待⼈——不是死宅不出,⽽是活泼好动;不是寡⾔少语,⽽是热情诚恳——⽂学,为现在的孩⼦营造了⼀⽚奇妙的天地,在这天地之中⼼灵得到神圣的净化。
《草房⼦》的故事——⾛进它,让你的⾝⼼沐浴⽂学的春风。
⼩学五年级读后感500字篇⼆ 这是⼀部长篇探险⼩说,蕴藏着许多⽣机。
书中的主⼈公鲁宾逊从⼩喜欢航海冒险。
19岁时,他没给⽗母说⼀声,就坐船去冒险,⼀次遇到了巨浪,被刮到了⼀个没有⼈烟的⼩岛上,从此,在岛上⽣活,建造堡垒,做⾯包,种庄稼,晒葡萄⼲,管理⼭⽺,挤⽺奶等等,都是⼀个⼈在管理。
尘客将军的格局读后感
《格局》从多个层面分析,拥有怎么样的格局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生如棋,走错一招,就会影响整盘局面。
格局是看问题的高度,如果高度不够,那么看到的只是问题的局部。
格局是一种胸怀、一种能力、一种修为、一种内涵。
有所失才有所得。
不管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一切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很多时候就要放弃眼前的利益。
如果太重视眼前的得失,往往会失去得更多。
尤其在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有冲突时,就能直接看出一个人的格局。
放弃个人利益去成全大局,看似是为了企业,但从长远来看,也是为了个人。
轻次要才重主要。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或事项。
只有抓住重要的关键点,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才会让时间过得更有价值。
从全局出发,把劲用在关键处,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敢打破才敢创新。
一个人的成功,既取决于主观能力学识的强弱,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三种客观条件分别是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条件、生活条件。
当这三个条件无法给你带来成长的时候,就需要思考是否改变现状。
摆脱固有的陈旧思想束缚,就会发现许多新的机遇。
有梦想才有希望。
从小我们都会想象自己那个美丽的梦想,但是伴随着成长,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远。
有梦想、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一步一步前进,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让努力变得具有价值。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精神会特别专注、投入,也会很少感到疲倦。
如果你对生活没有什么热情,那就试着假装吧。
假装自己很有吸引力,很有自信,很有热情。
时间久了,就真的如此了。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令狐采学摘要中国历史上,女性曾占据过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女在社会的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男性成为社会的主导者,而女性地位逐步降低,渐渐处于从属于男性,成为其附庸。
妇女逐步被排除于历史之外,成为历史的幕后者。
到了近代以后,女性社会地位有了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历史变迁引言女性地位是指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的威望和拥有与控制家庭或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力。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地位大致来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妇女相对受到男子的尊敬,即原始社会早期的妇女地位;二是男子至高无上,女子无权,即传统社会的妇女地位;三是男女平等,即现在和未来社会妇女的地位。
原始社会,中国处于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对偶婚为其主要生化方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地位远远高于男子,并且受到尊敬。
到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宋代理学的传播,禁欲思想成为主流,强调“三纲五常”,压抑妇女的地位,使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生活地位低下。
现代,随着新思想的传播,男女平等日益成为主流思想,女性也重新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独特地作用。
因此,对女性地位的考察具有重大意义。
前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深刻的研究,所以本文中笔者对女性地位的变迁仅仅是再做一下浅陋的阐述。
一、先秦时期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从事采集果实,及简单的生活工具制做。
女性天生的优势就充分发挥。
由于女性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角。
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有父,在古人眼中,孩子的血统仅维持在母亲身上。
古代典籍中常称圣人乃其母感神而生。
如《尚书·尧典》说尧是其母庆都感龙而生。
种族的繁衍、氏族的维系似乎由女性起主要作用,使女性具有较高的地位。
这一时期并不是女性压迫男性,而是女性和男性在地位上具有一定的平等性。
如《史记》:“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从《以家人之名》看我国收养制度
《以家人之名》中三个没有血缘不同姓的孩子,两位邻居爸爸,彼此珍视、
抱团取暖,组成了一个超有爱、超幸福的温馨小家。“小哥”贺子秋原本是李海
潮相亲对象的儿子。母亲贺梅在离婚后才发现怀孕,独自生下儿子,贺梅将贺子
秋丢在李海潮家,从此杳无音信。亲生父亲也不认他,未尽到任何抚养义务。此
后贺子秋认李海潮为父,在李家生活了十几年。
小哥贺子秋能否被收养?
贺子秋作为被收养人,满足《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的规定,属于查找
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情况。而李海潮可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收养人,根据《民
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的规定,李海潮只有李尖尖一个孩子,有抚养、教育和
保护贺子秋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没有不利于贺
子秋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综上所述,贺子秋可以被李海潮
收养。
为什么贺子秋“李家儿子”的身份为何在法律上得不到认同呢?
虽然剧中贺子秋已经认李海潮为父亲,但并未形成真正的收养法律关系。根
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的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海潮爸爸和贺子秋之间并没有正式办理收养
登记,不是贺子秋法律意义上的父亲,但是在贺子秋心中他们一直都是一家人,
从未分开。
生父赵华光认儿子是否有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
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由于李海潮与贺子秋未成立符合
法律规定的收养行为,他们之间不具有收养关系,所以赵华光与贺子秋之间的父
子关系尚未解除,权利义务亦存在。如果贺梅与李海潮之间完成了符合法律规定
的收养手续,那么贺子秋与其亲生母亲贺梅以及亲生父亲赵华光的亲属关系自动
消除。
贺梅作为贺子秋的生母可以将他送养吗?
我国《民法典》第1097条规定,生父母送养子女,应当双方共同送养。生
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剧中贺子秋生父赵华光,并不属
于“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情形,并且送养时未征得孩子生父的同意,故贺梅的送
养行为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单方送养的条件。
贺子秋的父母犯遗弃罪了吗?
贺梅将贺子秋生下,留给外婆抚养,并没有导致贺子秋流离失所,不属于情
节恶劣和《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规定的范畴。
贺子秋成年后需不需要履行赡养义务?
成年后仍需要赡养父母。剧中贺子秋被母亲送到李海潮家后,母亲就再也没
有管过他,也没有支付抚养费,他的父亲赵华光,更是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没有尽
到一点抚养义务。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子女赡养老人,均属于法
定义务,彼此相互独立存在,子女不因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而免除对父母的赡养
义务。结合贺子秋的生活遭遇并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可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
黑夜渐起,灯火渐明,每个亮灯的窗户里,都有自己的生活。两个父亲、两
个儿子、一个女儿,带给我们很多感触,家的形式千千万万种,有血缘的不一定
能成为家人,但是互相爱护的人,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