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报告(2)
- 格式:ppt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前言羽毛球作为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竞技水平。
为了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技能,我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参加了羽毛球训练。
现将训练情况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训练情况1. 训练时间:自2021年3月开始,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2小时。
2. 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技术、战术运用、体能训练和比赛实践等方面。
3. 训练场地:本人在当地羽毛球馆进行训练。
4. 训练指导:由专业教练进行指导,针对本人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训练收获1. 技术水平提高(1)基本技术:通过教练的指导,我对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手法上,我学会了正确的握拍姿势、发球技巧、扣杀技巧等;在步法上,我掌握了并步、单步、交叉步等基本步伐。
(2)战术运用:教练针对我的特点,为我制定了相应的战术。
在比赛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对手的特点和场上的形势,灵活运用战术,提高自己的得分率。
2. 体能素质提升通过训练,我的体能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训练过程中,我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体能训练,使自己的耐力和爆发力得到了锻炼。
3. 心理素质增强在训练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比赛的胜负,我能够保持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同时,我也学会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战术和心态。
4.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在训练中,我学会了与队友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比赛中,我与队友相互支持,共同为胜利而努力。
四、存在问题1. 技术动作不够稳定:在比赛中,由于紧张或情绪波动,我的技术动作有时会出现失误。
2. 战术运用不够灵活: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比赛情况,我的战术运用还有待提高。
3. 体能素质仍有待提高:在比赛中,有时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五、改进措施1. 加强技术训练:针对技术动作不够稳定的问题,我将加强技术训练,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提高战术运用能力: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学习优秀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
一、前言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需要舞者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还需要舞者拥有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即兴编创能力。
为了提高我的舞蹈技能,培养我的艺术素养,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大学生舞蹈训练实训。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训背景本次舞蹈实训是在我国某知名舞蹈学院的舞蹈实训中心进行的,实训时间为一个月。
实训课程包括中国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等基础训练,以及剧目排练、舞蹈编创等实践环节。
实训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为今后的舞蹈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基础训练(1)中国古典舞:在实训期间,我们重点学习了身韵、手眼步、跳跃、旋转等基本动作。
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逐渐掌握了古典舞的基本要领,提高了舞蹈表现力。
(2)现代舞:现代舞注重即兴表达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现代舞的基本动作,并通过模仿、创新等方式,提高了自己的舞蹈水平。
(3)芭蕾舞:芭蕾舞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在实训期间,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芭蕾基训,包括脚尖站、跳跃、旋转等动作,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力。
2. 剧目排练在实训期间,我们排练了多个舞蹈剧目,如《梁祝》、《红色娘子军》等。
通过剧目排练,我们学习了如何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舞台表演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3. 舞蹈编创在舞蹈编创环节,我们学习了舞蹈编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实践创作,我们尝试编创了自己的舞蹈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实训成果1. 技能提升:通过一个月的实训,我的舞蹈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基础训练方面,我掌握了更多舞蹈动作,舞蹈表现力更加丰富;在剧目排练和舞蹈编创方面,我的舞蹈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2. 艺术修养: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与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3. 自我认知:通过实训,我认识到自己在舞蹈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和运动锻炼。
肌力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健身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体育训练和日常健身中。
为了提高自身肌力水平,增强身体素质,本人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肌力训练实训。
以下为实训报告。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肌力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不同肌群的训练技巧和注意事项。
3. 提高自身肌力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4.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理论课程(1)肌力训练的基本原理:肌力训练是通过施加负荷,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在训练过程中,肌肉会产生微小的损伤,随后通过修复和再生,使肌肉逐渐增强。
(2)肌力训练的分类:根据训练目的和训练方法,肌力训练可分为以下几类:- 动力性肌力训练:通过重复性运动,使肌肉产生最大力量和速度。
- 稳定性肌力训练:通过静态姿势保持,提高肌肉的稳定性和耐力。
- 抗阻性肌力训练:通过对抗外部阻力,提高肌肉力量。
2. 实践课程(1)训练器材:哑铃、杠铃、弹力带、瑜伽垫等。
(2)训练方法:- 动力性肌力训练:深蹲、卧推、硬拉、引体向上等。
- 稳定性肌力训练:平板支撑、仰卧起坐、单腿站立等。
- 抗阻性肌力训练:俯卧撑、立式划船、哑铃弯举等。
(3)训练计划:- 训练频率:每周3-4次,每次训练时间约60分钟。
- 训练强度:以训练后肌肉出现轻度酸痛为宜。
- 训练组数:每组10-15次,每组间隔30-60秒。
四、实训过程1. 第一周(1)熟悉训练器材和动作要领。
(2)进行基础力量测试,了解自身肌力水平。
(3)按照训练计划,进行动力性肌力训练。
2. 第二周(1)继续进行动力性肌力训练,逐步增加负荷。
(2)开始尝试稳定性肌力训练,提高肌肉的稳定性和耐力。
3. 第三周(1)继续进行稳定性肌力训练,提高肌肉的稳定性和耐力。
(2)尝试抗阻性肌力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4. 第四周(1)进行全面训练,包括动力性、稳定性和抗阻性肌力训练。
实训报告样本为了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开设了成本会计实训课程。
一、实训目的: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综训希望我们都能够对会计有一个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更能懂得会计作账的基本流程。
二、实训内容及其大概过程:l实训内容1.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训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
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a、材料费用方面。
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b、人工费用方面。
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c、辅助生产费用。
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
在本次实训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这里用的方法相对来说难度比前面的大,不过最重要的是求分配率。
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制造费用的分配。
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刀工是中式烹饪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直接影响到菜肴的口感、美观和营养。
为了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刀工训练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系统的刀工训练,掌握各种刀法技巧,提高烹饪水平。
二、实训目的1. 学习和掌握中式烹饪刀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熟悉各种刀法的应用和技巧,提高烹饪效率。
3. 培养良好的烹饪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刀工基本理论知识(1)刀的种类及用途(2)刀工的基本要求(3)刀工的基本原则2. 刀工基本技能(1)直刀法(2)斜刀法(3)平刀法(4)剞刀法(5)原料成型(块、片、丝、条、段、丁、粒、末、茸、泥、球)3. 刀工实操训练(1)蔬菜类:胡萝卜丝、黄瓜丝、土豆丝、洋葱丝等(2)肉类:猪肉丝、牛肉丝、鸡肉丝等(3)海鲜类:虾仁、鱼片、蟹肉等(4)面点类:面条、饺子皮、包子皮等1. 初始阶段:学习刀工基本理论知识和刀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刀工的基本要求。
2. 进阶阶段:学习各种刀法技巧,如直刀法、斜刀法、平刀法、剞刀法等,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3. 实操训练阶段:根据所学刀法,进行各种原料的切割、成型等操作,熟练掌握刀工技巧。
4. 汇报展示阶段:在实训结束时,进行刀工技能展示,互相观摩、交流、学习。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中式烹饪刀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熟练运用各种刀法技巧,提高了烹饪效率。
3. 培养了良好的烹饪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在实训过程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进步。
六、实训体会1. 刀工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
2. 刀工技巧的提高离不开实际操作,要多加练习。
3.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互相学习、交流。
4. 刀工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烹饪技能,还能培养审美情趣。
5. 刀工训练对烹饪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影响。
七、总结通过本次刀工训练实训,我对中式烹饪刀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烹饪技能。
水利工程制图实训报告(2)水利工程制图实训报告(2)水利工程制图实训报告201*年05月10日至201*年05月30日期间,同学我们在学校老师的的带领下,进行了水利工程制图实训,由于条件限制,本次水利工程制图实训由全班同学共同组成个实训本人组进行。
实训的目的作用水利工程制图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投影了用掌握法绘制工程图样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步提高绘成和阅读水工图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学生完成实训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洞悉制图的基本规定;了解水工图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图示特点;(2)能符合实际使用绘图素描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制水工图的技能和方法;(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水工图。
二实训的其要求和任务(1)本实训的重点是水工图的识读与绘制,适当介绍些水工结构的构造特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适应力和工作的适应能力。
(2)实训中应注重学生的制图识图训练,做面授辅导,巩固所学理论,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识图的实训中,会涉及到水工建筑物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实践性强,可组织适当数量的参观,或运用实物照片模型录像等教学手段增强深沉知识。
三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工作1 阅读教及实习指导书的有关内容,并查阅相关的工程绘图技术规。
2 领取仪器并检验(绘图板块绘图铅笔三角尺丁字尺计算器等)。
实训内容:1.水工建筑物的表达方法。
2.水工图的尺寸表标注。
3.钢筋图的分类与用途。
4.阅读水工图的方法与步骤。
5.绘制水工图的方法与步骤。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在这次实习中,我们组虽然需要进行的不是很顺利,但因此我们也显现出来掌握了些绘图组织工作的经验:水工图的绘制,除遵循制图基本原理以外,还根据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制定了系列的表达方法,综合起来上去水工图有以下特点:水工建筑物形体庞大,有时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相差较大,水工图允许个图样中纵横方向比例不致。
水工图整体差距布局与局部结构尺寸相差大,所以在水工图的图样中可以采用图例符号详述等类似表达方法及字说明。
职业实训报告模板(5篇)职业实训报告模板篇1(一)、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的绑扎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2.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4.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
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二)梁钢筋的绑扎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符合设计要求。
6.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电子实训报告总结电子实训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两周的实习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短短两周循序渐进的学习,从认识电烙铁的结构原理、怎样维护及维修到焊接电路元件再到制作充电器和收音机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也使我了解了身边各种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t 型接线法和一字型接线法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工程接线的严格性。
制作完充电器,我惊奇的发现一个小小的充电器竟然包含了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从中使我受益匪浅。
收音机的检测与调试,让我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实习刚开始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
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
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焊接技术日趋成熟。
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
由于在高中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没能体会到亲自动手焊接东西实际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这一次的实习没有多少东西要我去想,更多的是要我去做,一看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自去做它,就不会懂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一样,我这次的实习就是要我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下面是我实习的收获1.熟悉手工焊锡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____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____工艺的生产流程。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
.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在电工方面我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