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相关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2.66 KB
- 文档页数:2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一篇童话故事,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敢和智慧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小男孩在面对危险时,机智勇敢地解决问题,最终化险为夷的过程,向读者传递了勇敢、智慧和冷静面对问题的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童话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以及运用相关写作手法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勇敢、智慧等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阶段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一些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面对问题时要勇敢、智慧地解决,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以及运用相关写作手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3.生字词卡片4.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故事氛围。
之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出本课课题《跳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概括每段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体育项目知识:跳水比赛规则详解跳水比赛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在奥运会等大型赛事中备受瞩目。
那么,在跳水比赛中,到底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呢?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释跳水比赛的规则。
首先,跳水比赛的项目分为1米板和3米板两种常规比赛,还有个人和团体比赛两种不同项目。
在各项比赛中,参赛选手必须依照规则进行比赛,否则将会失去得分或甚至被取消资格。
下面是跳水比赛常规项目的规则解释:1.参赛选手必须等待裁判员发出开始信号,然后进行比赛。
信号通常是由手势完成。
2.参赛者必须在板上等待几秒钟,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
如果选手没有按时完成比赛,将被扣除相应的得分。
3.参赛选手必须从板上跳下,进行规定的动作。
在跳下之前,他们不能有任何物品或装置。
4.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由5名裁判评分。
评分的标准包括动作的难度、高度、美感、旋转和入水时的姿势。
5.每位裁判可以给出10分,5分,0分三种评分。
其中10分代表完美,5分表示有缺陷,0分表示未完成动作或者违规。
6.参赛选手在完成比赛后,根据规则进行排名。
得分最高的选手将获胜。
7.参赛选手不能违反规则或者做任何危险的动作。
否则,将被扣除得分或失去资格。
略微了解了跳水比赛规则的普遍情况后,接下来我们会比较具体地讲解两大跳水比赛的规则细节。
1. 1米板团体比赛规则在1米板团体比赛中,每个队伍由两人组成。
每个队员进行规定数量的跳跃并完成动作,在每次跳跃后,由五名裁判对其进行评分。
1.1项目要求在比赛时,每队需要完成规定的跳跃次数和动作设置。
在每次跳跃后,队伍必须在30秒内进行调整,而另一名队员则在这段时间内进行跳跃。
1.2评分规则在团体比赛中,五个裁判评定选手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评分:1.基础分:基础分包括跳跃和转体的技巧。
2.难度系数:难度系数是由国际泳联定制的一套难度计算公式。
裁判员将为出现的每一个动作确定难度系数,并将其添加到基础分中。
2. 3米板个人比赛规则在3米板个人比赛中,每个参赛者需要进行五次跳跃,每个跳跃都要求使用不同的技巧和动作,得分最高的选手将获胜。
中考物理跳水知识点总结跳水是一项精湛的技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在跳水运动中,物理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力的作用、稳定性、旋转和空气阻力等几个方面对跳水运动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总结。
一、力的作用1. 重力重力是跳水运动中最主要的力之一,也是影响运动员身体姿势和运动轨迹的最重要因素。
在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质量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向下运动。
因此,在跳水运动中,运动员需要尽可能减小下落的速度,以便在进入水中时减少受力,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2. 浮力浮力是指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支撑力。
在跳水运动中,浮力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平衡和稳定,并且在入水的时候减小受力。
运动员可以利用浮力来减小自身的下降速度,从而保持身体姿势优美。
3. 推力在跳水运动中,推力是指运动员在跳水的过程中对自己施加的一个向上的力,目的是为了减缓下落速度,保持优美的动作。
推力大小和方向的控制对于跳水运动员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需要通过对力的调节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来实现。
二、稳定性稳定性是跳水运动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物理知识点。
在进行跳水动作的时候,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以便在空中完成优美的动作。
稳定性与重心位置、支撑面积和外力的作用有关。
1. 重心位置重心是指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通过的点,在跳水运动中,重心的位置对运动员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保持重心的稳定可以使得运动员在空中保持平衡,从而完成更加难度的跳水动作。
2. 支撑面积支撑面积是指物体与支撑点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跳水运动中,运动员需要利用支撑面积来增加稳定性,减小受力。
利用支撑面积可以使得运动员在空中更加稳定,完成更加复杂的跳水动作。
3. 外力作用在跳水运动中,外力的作用也会对运动员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例如,空气阻力会对运动员在空中的稳定性和下降速度产生影响。
运动员需要通过身体的调节和运动轨迹的控制来应对外力的影响,以保持稳定。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课《跳水》教案(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3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机智和团结的故事。
故事中,一个小孩在船上玩耍时,不慎掉入大海,他的父亲和朋友们立刻展开了一场惊险的救援行动。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到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勇敢和团结。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并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但在词汇积累、语法运用和写作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和团结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写作技巧的指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词卡片。
4.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生词和短语的发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语音、语调。
教师随时纠正错误,并讲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勇敢、机智和团结的重要性。
跳水知识点总结大全跳水是一项古老而又具有观赏性的水上运动项目,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中备受关注。
跳水是运动员根据规定的动作在高空中做各种姿态,然后落入水中的一个优美且高分的运动项目。
跳水不仅考验运动员的力量和柔韧性,更考验他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
接下来,我们将从跳水的历史、比赛规则、训练方法、装备要求等方面为大家总结跳水知识点。
一、历史跳水的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在水中做各种动作。
后来,跳水逐渐发展成为体育竞技项目。
最早的跳水比赛出现在19世纪,最初的比赛多是在开放水域进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室内比赛。
跳水最初只是简单的高跳入水,后来逐渐衍生出了各种难度和动作,成为了现在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
二、比赛规则1. 比赛分项跳水比赛分为个人项目和双人项目,其中个人项目又分为单人跳台和单人跳板,双人项目包括双人跳台和双人跳板。
2. 比赛流程跳水比赛一般有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比赛者的动作难度和完成度将决定他们的得分。
3. 评分规则评分由裁判员进行,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完成度和姿势美感进行评分,最终得分由多个裁判员的分数取平均得出。
4. 胜负规则得分最高的参赛者获胜,得分高低是获胜与否的主要标准。
除非出现违规情况,否则裁判的判罚是终局性的。
三、训练方法1. 体能训练跳水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体能,包括爆发力、柔韧性和耐久力。
因此,他们需要进行跳水特定的体能训练,如蛙跳、仰卧起坐等。
2. 技术训练在技术训练中,跳水运动员需要不断重复各种动作,熟练掌握各种难度动作的要领和技巧,并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 心理训练跳水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心理素质的运动项目。
因此,跳水运动员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专注力,以应对比赛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四、装备要求1. 游泳装跳水运动员需要穿着合适的游泳装进行比赛,以便在高空中做各种姿态。
2. 跳水板跳水板是跳水比赛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它的材质质地和缓冲效果都会对运动员的表现产生影响。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船边玩耍时,不慎掉入大海,被海里的猴子逗引,最后在船员的帮助下成功获救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兴趣较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部分生僻词汇的理解,复杂句子的翻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型。
2.教学卡片:准备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4.巩固(1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利用教学卡片,进行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教学。
17课跳水课文笔记
17课的跳水课文是《飞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梦想成为一名跳水运动员的故事。
她在跳水教练的指导下,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一个难度极高的跳水动作。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跳水运动的知识和技巧,也可以从小女孩的经历中汲取一些启示和正能量。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一些笔记:
1. 跳水运动需要克服恐惧和紧张。
小女孩在第一次跳水时非常害怕,但随着练习的深入,她逐渐掌握了冷静和自信的技巧。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自信,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2. 跳水运动需要技巧和毅力。
小女孩在练习跳水时,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动作,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
这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坚持,并且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3. 成功需要团队合作和支持。
小女孩在跳水过程中,离不开教练和团队的支持和帮助。
同样,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需要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并且积极参与到团队中,共同实现更大的目标。
总之,跳水运动是一项需要技巧和毅力的运动,也需要克服恐惧和保持自信。
通过小女孩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正能量,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花式跳水知识点总结一、项目规则1.1 出发台高度:花样跳水的出发台通常有1米、3米和10米三种高度。
每个高度都有不同的项目和规则。
1.2 赛制:花样跳水有两种赛制,分别是单项赛和团体赛。
单项赛是指运动员以个人身份参赛,团体赛是指三名跳水者以队伍身份参赛。
二、评分标准2.1 技术动作:评分主要以运动员在空中和水中完成的动作来进行。
各种难度的动作会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2.2 出水姿势:评分会考虑运动员出水时的姿势,包括进水的角度、飞溅的水花等。
2.3 整体表现:评判者还会综合考虑运动员的整体表现,包括出发时的姿势、空中动作的高度感和风格等。
三、技术动作3.1 动作分类:花样跳水的技术动作主要包括直立、腾空、旋转和翻转等多种类型。
3.2 难度系数:不同的技术动作会有不同的难度系数,评分会根据动作的复杂度和技术要求来进行。
四、必备技能4.1 体能素质:花样跳水需要运动员拥有较强的柔韧性、协调性和耐力,这些都是必备的体能素质。
4.2 技术水平:花样跳水的动作技术要求高,需要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才能掌握,例如翻腾、旋转、平衡等技术动作。
五、装备5.1 泳衣:花样跳水运动员的泳衣通常是紧身的,颜色鲜艳,能够减少水的阻力。
5.2 跳板和出发台:跳板和出发台是进行花样跳水的必备设备,它们的设计和安全性对运动员的表现至关重要。
5.3 护目镜:由于跳水时水花飞溅,运动员通常会佩戴护目镜来保护眼睛。
六、国际赛事6.1 奥运会:花样跳水是奥运会上的一项正式比赛项目,每届奥运会都会有花样跳水的比赛。
6.2 世界锦标赛:除了奥运会,还有许多国际比赛和锦标赛,例如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等。
七、发展趋势7.1 高难度动作:随着运动员体能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花样跳水的动作越来越复杂和高难度。
7.2 视频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裁判员提供了更好的判断工具,视频技术在比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3 观赏性:花样跳水作为一项表演性比赛项目,其观赏性日益突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跳水课的知识点总结一、跳水的基本动作1. 俯冲:俯冲是跳水的最基本动作,它包括立定、起跳、旋转和入水四个阶段。
在立定时,运动员需要站在跳板上,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起跳时,运动员需要做好弹跳的准备,将身体向上推动;旋转时,运动员需要将身体快速转向,并做出各种姿势;入水时,运动员需要调整身体的姿势,以减小水的阻力,确保安全入水。
2. 姿势:跳水的姿势包括直体、空翻、转体、旋转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姿势需要不同的动作和技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并不断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3. 入水:入水是跳水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正确的入水姿势可以减小水的阻力,减轻身体的冲击力,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学生需要不断练习入水动作,提高准确度和稳定性。
二、跳水的技术要点1. 灵活性:跳水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身体控制能力,只有身体柔韧度好,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姿势。
2. 力量:跳水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只有力量充沛,才能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和旋转。
3. 平衡感:跳水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平衡感和空中控制能力,只有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才能完成各种动作和姿势。
4. 勇气:跳水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克服恐惧,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姿势。
5. 技巧:跳水需要运动员掌握一定的跳水技巧,包括起跳技巧、旋转技巧、入水技巧等,只有熟练掌握技巧,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姿势。
三、跳水的注意事项1. 安全措施:跳水是一个高风险的体育运动,学生需要严格遵守教练的指导,做好安全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2. 着装要求:跳水需要穿着专业的跳水装备,包括泳镜、泳帽、比基尼等,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装备,确保舒适和安全。
3. 水质检测:跳水需要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清洁和安全,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4. 赛前准备:跳水需要进行赛前准备,包括热身、放松、调整状态等,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教练的指导,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跳水》相关知识
《跳水》的作者托尔斯泰是俄国的伟大作家。他写的《战争
与和平》、《复活》等作品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有的还拍成
了电影。他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创
作的吗?
有人说,成为伟大作家的人,都是天才。托尔斯泰确实有杰
出的文学才能,但他的才能并不是天生的,完全是他刻苦钻研、
勤奋创作的结果。
托尔斯泰七八岁的时候就萌发了写小说的念头,把自己亲眼
看到的生活写下来,告诉更多的人。他一头钻进书房,写了,撕
掉,撕掉,再写。他的努力没有成功。但是,他没有灰心,而是
把这个愿望埋藏在心里。
16岁的时候,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他的文
学知识得到了丰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高加索当军官的哥哥对他说:“要成为作家,必须对社会生
活有深刻的观察和正确的理解,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1851年,他听从了哥哥的建议,加入了高加索军队。三年多
的军队生活,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熟悉了高加索雄伟的山峰,
浩瀚的林海,蔚蓝的天空,与勤劳、勇敢、骠悍的哥萨克人建立
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托尔斯泰当了炮兵连长,参加了抵抗英法
联军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他指挥全连战士,狠狠地炮击敌人。
战斗持续了11个月,俄国军队被英法联军打败了。托尔斯泰眼看
着被英法联军占领的城市在大火中燃烧,悲愤地放声痛哭。但是,
士兵为保卫祖国英勇牺牲的壮举,妇女冒着炮火救护伤员的动人
情景,使他看到俄罗斯人民的伟大精神。丰富多彩的生活,使他
获得了文学创作的源泉.他接连写了《哥萨克妇女》、《塞瓦斯托
波尔的故事》等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
反响。他从此进入了俄国著名作家的行列。
托尔断泰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开始构思一部空前规模的长
篇巨著《战争与和平》。
为了写这部小说,托尔斯泰跑遍了莫斯科所有的图书馆,阅
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搜集了许多报刊资料,访问了众多参加过
战争的人。他还带着地图,到当年的战场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
他担心客人的来访会扰乱他的写作,特意搬到森林里一间小
木屋居住。在寂静的森林小屋里,他伏案疾书,常常连续工作十
多个小时。他的书稿常常因反复修改,被涂得难以辨认,他的妻
子苏菲亚不得不经常整夜整夜地在灯下帮他把槁子誊写清楚。
他用了整整6年时间,完成了这部世界名著的创作。这部小
说描述了1805-1812年间的俄法战争,刻画了俄国各个阶层的社
会生活面貌,塑造了五百多个不同的人物,全书一百二十多万字。
他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愿望——写出了
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