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技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89 MB
- 文档页数:122
[教学]西红柿种植技术西红柿种植技术宇航3号番茄保护地?栽培技术宇航3号番茄属于无限生长类型,长势强健,茎杆粗壮,中早熟。
果实近圆形,成熟果粉红色,平均单果重180-250克,果实大小均匀,裂果少。
一、育苗1、营养土的配置取3年内未种过茄科类蔬菜的肥沃田园土6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腐熟的马粪、圈肥或堆肥)4份,过筛后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50%多菌灵80克,混合均匀。
2、苗床准备温室或日光温室育苗:苗床播种应选经长时间日光照晒,土温较高的疏松地块。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温室内铺设地热线,育苗时最好使用营养钵和育苗盘播种,可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和整齐一致。
小拱棚育苗:应在扣膜前将地整好并施肥。
整完地,扣膜加草苫,每日早拉晚盖,不放风,充分烤地,使地温上升,有条件者可在地下铺电热线。
3、播种播期的确定合理的播期取决于当地的气候和育苗条件,还取决于市场需求。
若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苗龄为50-60天。
若在温室育苗,苗龄为45-55天,按定植期往前推算播种日期。
4、种子处理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在50-55?的热水中,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左右。
期间要不断搅动以使种子受热均匀,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当水温降到30-35?时,停止搅拌,搓洗净种子表面的粘液,再用30?左右的水浸泡5-6小时,准备催芽。
药剂处理: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准备催芽。
5、催芽将浸种处理过的种子用湿毛巾包住,在29-30?温度下催芽,催芽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湿度并进行换气。
每隔4-5小时翻动种子一次,进行换气,并及时补充水分。
当有75,左右种子破嘴或露白时播种。
6、播种播种前先将苗床灌足底水,待水下渗后撒一层极薄的底土。
播种时掺上少量细沙土,便于撒匀。
播种不能过密,以适当稀播为原则。
播种后随即覆盖过筛的细土,覆土厚1-1.2厘米,覆土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实。
番茄种植一、番茄丰产栽培的量化指标番茄对温度的要求:番茄喜温,白天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6℃—18℃。
低于15℃,番茄种子发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转红受到影响:低于10℃,生长缓慢,生殖发育受到抑制,5℃时茎叶停止生长,2℃则受到冷害,0℃即被冻死。
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而热死。
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熟,促进植株健康发育,防止徒长,增强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产量。
番茄对湿度要求:基本原则是除发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后的缓苗期,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外,其他时期都不需要高湿度。
对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开花期以及转熟期要适当控水外,其他各期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番茄营养供应的原则:番茄需肥量较大,各时期都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但各个生育时期对肥量需求又有一定差异,前期侧重氮肥,后期侧重钾肥,磷肥的需求贯彻生育期始终。
但整个生育期间要保证钾肥的需求量。
在保证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对番茄进行低温锻炼,不仅可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热、耐寒能力,而且可降低取暖保温费用。
一般情况下,在番茄生育的转折点和关键时期需要最适温度,如发芽、出苗、花芽分化、授粉受精及转熟期以及分苗定植之后,保证适宜的温度,以促进正常的生殖生理过程和受伤后的尽快愈合恢复生长;而在分苗及定植前则要通过充足的锻炼,以保证安全渡过受伤后的艰难时期,而在正常生长阶段,温度可适当稍低。
番茄栽培的关键是培育壮苗,壮苗指标为6—7片叶,苗龄60—70天,20—23厘米高,60%—70%显花蕾。
二、配制营养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要求营养土的孔隙度约60%,ph6-7、含速效磷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钾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氮150毫克/千克,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厚度10厘米),或者育苗盘里。
三、种子的处理番茄种子消毒处理。
有两种方法,(1)温汤浸种,即称用清水浸泡种子1-2小时,然后捞出把种子放入55摄氏度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之后再继续浸种3-4小时。
白果家庭农场西红柿种植技术一、概述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番柿等,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在秘鲁厄瓜多尔,玻璃维亚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
番茄的驯化栽培地是墨西哥和中美地区,16世纪番茄还是被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欧洲,18世纪后半叶才开始作为蔬菜和食用。
美国1781年开始有食用番茄的记载,但栽培并不普通,直到19世纪,才迅速发展起来。
番茄传入我国大约也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明代万历年间,而且也是作为观赏植物。
到20世纪初,城市效区开始有栽培食用;在我国作为蔬菜栽培的历史也仅有百年左右。
二、栽培技术1.植物学特性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蔬菜植物。
2.生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要求(1)生育过程,番茄的生育过程可分为: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1片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第1片真叶显露到第1花序显蕾。
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中晚熟品种在2-3片真叶展平时,第1花序即开始分化,7-8叶展平时,第1花序显蕾。
③开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显蕾到果实采收完毕。
其间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现蕾到座果,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1花序座果。
开花结果盛期——从第1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
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协调生长和结果的矛盾,以延长结果期。
番茄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0-60天。
果实生长至“S”形曲线,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
果实成熟过程又可分为青熟、转色、半熟、坚熟、完熟等五个时期。
(2)对环境条件要求①温度:番茄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10-30℃温度下生长。
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一定差异。
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30℃,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幼苗期的适温白天20-25℃,夜温10-15℃,在苗期相对较低的温度,特别是夜温往往能提前花芽的分化,降低第1花序的着生节位和增加每花序的花数,但多心皮的畸形花也显著增多;相对较高的温度,虽然增加苗的生长速度,但往往降低苗的素质。
西红柿的种植技术1.植物学特性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蔬菜植物。
根:番茄根系发达,分布深广,可伸达2m,但60%的根系分布土层30cm的耕作层中。
根系的再生能力很强,移栽损伤主根后,可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使30cm耕作层中的根系增加到85%以上,根系发达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土壤耕作的优劣和整枝程度也影响根系发育,如在良好的条件下,不定根发生后4-5周即可长达100-150cm。
茎:番茄的茎为蔓性或半直立,茎部木质化,分枝能力强,为合轴分枝。
每个叶腋均可发生侧枝。
直立性番茄的茎杆粗壮,节间短,枝丛密集。
蔓生性茎的节间长,茎较软,叶系比较疏,栽培时应立支柱。
根据茎的生长高度又可分为蔓生性,半蔓生性和矮生性三类。
蔓性生长高度常达2m以上,有时达3m,无限生长。
矮生性植株,十分矮小,株高仅30-70cm,节间长度最短的仅3cm,多数具有低自封顶生长习性。
半蔓生的株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叶:叶互生,具有小叶,为不规则羽状全裂叶。
叶片的形状有普通、皱叶和薯叶;叶色深绿,淡绿或黄色。
茎、叶上密,被短茸毛,分泌有特殊气味的汁液。
叶片的形状、大小、缺刻疏密,颜色等随品种及环境条件而不同,是区别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花:番茄的花为总状伞形花序。
完全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4%-10%。
番茄的开花结果习性,按其花序着生的位置,连续着生的能力和主轴生长的特性,可分为两大类:1有限生长类型又称自封顶,主茎生长6-8叶后,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1-2叶着生一花序。
但主茎2-4花序后,顶芽形成花序,不能延伸。
由腋芽所生的侧枝,也只能形成1-2花序后而自行封顶,因而植株矮小。
2无限生长类型主茎生长7-9叶后,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2-3叶着生一花序,主茎可连续向上分化生长,腋芽所生的侧枝也能同样发生花序,因此植株高大。
果实:番茄果实为肉质浆果,其形状、大小、颜色,心室数和附着特征因品种而异。
一般果形有圆球形、高圆形、扁圆形、扁平形、梨形、樱桃形、长圆形等,果色有大红、粉红、淡黄、橙黄、金黄等;一般小果形品种的心室数为2-3个,大果形品种4-6个或更多。
白果家庭农场西红柿种植技术一、概述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番柿等,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在秘鲁厄瓜多尔,玻璃维亚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得分布。
番茄得驯化栽培地就是墨西哥与中美地区,16世纪番茄还就是被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欧洲,1 8世纪后半叶才开始作为蔬菜与食用。
美国1 7 8 1年开始有食用番茄得记载,但栽培并不普通,直到 1 9世纪,才迅速发展起来。
番茄传入我国大约也在1 6世纪末或 1 7世纪初明代万历年间,而且也就是作为观赏植物。
到20 世纪初,城市效区开始有栽培食用;在我国作为蔬菜栽培得历史也仅有百年左右。
二、栽培技术1 .植物学特性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蔬菜植物。
2. 生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要求( 1 )生育过程,番茄得生育过程可分为: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1片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第 1 片真叶显露到第 1 花序显蕾。
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中晚熟品种在2 -3片真叶展平时,第1花序即开始分化,7—8叶展平时,第1花序显蕾。
③开花结果期:从第1 花序显蕾到果实采收完毕。
其间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1 花序现蕾到座果,就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得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 1 花序座果。
开花结果盛期——从第1花序形成得主要时期,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得栽培管理,协调生长与结果得矛盾,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
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就是产量形成得主要时期,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得栽培管理,协调生长与结果得矛盾,以延长结果期。
番茄开花至果实成熟需 3 0 -60天。
果实生长至“S'形曲线,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
果实成熟过程又可分为青熟、转色、半熟、坚熟、完熟等五个时期。
(2)对环境条件要求①温度:番茄对温度有较强得适应能力,能在10-30 C温度下生长。
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得要求有一定差异。
种子萌发得最适温度25-30 C,发芽得最低温度就是1 2C,幼苗期得适温白天20-25 C,夜温10-15 C ,在苗期相对较低得温度,特别就是夜温往往能提前花芽得分化,降低第 1 花序得着生节位与增加每花序得花数,但多心皮得畸形花也显著增多;相对较高得温度,虽然增加苗得生长速度,但往往降低苗得素质。
白果家庭农场西红柿种植技术一、概述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番柿等,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在秘鲁厄瓜多尔,玻璃维亚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
番茄的驯化栽培地就是墨西哥与中美地区,16世纪番茄还就是被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欧洲,18世纪后半叶才开始作为蔬菜与食用。
美国1781年开始有食用番茄的记载,但栽培并不普通,直到19世纪,才迅速发展起来。
番茄传入我国大约也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明代万历年间,而且也就是作为观赏植物。
到20世纪初,城市效区开始有栽培食用;在我国作为蔬菜栽培的历史也仅有百年左右。
二、栽培技术1.植物学特性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蔬菜植物。
2.生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要求(1)生育过程,番茄的生育过程可分为: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1片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第1片真叶显露到第1花序显蕾。
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中晚熟品种在2-3片真叶展平时,第1花序即开始分化,7-8叶展平时,第1花序显蕾。
③开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显蕾到果实采收完毕。
其间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现蕾到座果,就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1花序座果。
开花结果盛期——从第1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
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就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以延长结果期。
番茄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0-60天。
果实生长至“S”形曲线,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
果实成熟过程又可分为青熟、转色、半熟、坚熟、完熟等五个时期。
(2)对环境条件要求①温度:番茄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10-30℃温度下生长。
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一定差异。
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30℃,发芽的最低温度就是12℃,幼苗期的适温白天20-25℃,夜温10-15℃,在苗期相对较低的温度,特别就是夜温往往能提前花芽的分化,降低第1花序的着生节位与增加每花序的花数,但多心皮的畸形花也显著增多;相对较高的温度,虽然增加苗的生长速度,但往往降低苗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