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双胞无架山药高产技术-山药种植更多山药种植相关资讯请访问双胞无架山药遗传性状稳定,短蔓地爬,主茎长60――70cm,最长不足1m,仅为普通山药的1,3,不需搭棚,省材料和人工。
宽行种植,播前少深翻,适宜间作套种,单株块茎2根,双胞率70,――80,,少数单胞,偶有三胞,块茎长50cm 左右,圆柱形,不斜长,易刨挖,单根重500――1000g,品质优,产量高,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kg,高产4000kg以上,产值5000――10000元(套种冬春蔬菜的收入不在内),作种出售经济效益更显著。
1 整地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肥沃疏松和土层深厚的砂质或夹砂黄壤土,于冬季或初春深耕,播种沟宽22――25cm,深翻50cm,忌打乱土层。
方法是:先将第一f@上层土(约20cm)挖成大块放在行间,然后再将第二锹下层土(约30cm)挖成小片(约2――3cm厚),仍放在沟内,让其冻松熟化,再将沟旁2,3上层土耙入沟内,整平成宽22――25cm、深7cm的播种沟。
深翻整地时要抬净砖瓦石块,以免山药块畸形。
667平方米种4500株为宜,即行距65――70cm,株距20――23cm。
2 双膜保温催芽双胞无架山药用块茎种段催芽,通常于惊蛰至春分进行。
催芽前半个月左右,把块茎晾晒3――5天后,然后把块茎切削成5――6cm小块种段(667平方米用种200――250kg),在切口处蘸上石灰粉,晾晒2――3天(不可曝晒),然后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面上放7――10天,待切口愈合后,再放在多菌灵泥浆中浸15min,取出晾晒1天即可入土建床催芽。
用于杀菌抗病的多菌灵泥浆按每500g25,多菌灵加水40――50kg,再加细泥10kg的比例配制,搅拌均匀即成。
种段入土后盖上3cm厚细土,然后着地平铺薄膜,搭拱棚覆膜。
采用双膜保温,待幼芽长到1cm时(约需25――30天)即可播种。
播种时可选留1个壮芽,其余芽都要抹掉。
催芽播种可促使种段提前出苗,延长山药的生长期,达到早熟高产。
双胞无架山药的引种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作者:刘建波喻晶刘曦童述强周强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10期摘要双胞无架山药具有肉质细腻、双胞高产、短蔓易种、适宜间套作等优点,自2014年开始,重庆市北碚区林业科技推广站开始引种双胞无架山药进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基于此,介绍了重庆市北碚区引种成功经验,并从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介绍了双胞无架山药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为更好地推广种植双胞无架山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胞山药;栽培技术;引种;重庆北碚区中图分類号:S6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29.019山药系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又名薯蓣,药食兼用,药用部位为根茎。
双胞无架山药是江苏省农民育种家经过多年选育而培育成功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易于繁殖、双胞高产、短蔓易种、适宜间套作等特点,其营养丰富,质糯口感清爽,耐贮运,是食用和药用保健佳品[1]。
重庆市北碚区林业科技推广站自2014年开始,从江苏省启东市引种双胞无架山药于北碚区金刀峡镇七星洞村进行试种,探索了双胞无架山药的垄栽模式、地爬栽培及矮架栽培。
2017年,重庆市北碚区林业科技推广站继续引种江苏省启东市双胞无架山药在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西山坪村进行试验,探索了林下间作、大田单作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共约2 hm2,均成功种植。
2018年,在北碚区金刀峡镇七星洞村继续引进双胞无架山药进行示范推广种植,采用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平均667 m2产量达到3 200 kg,按市场价5元/kg计算,产值可达16 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1 北碚区双胞无架山药引种成功经验1.1 北碚区生态适应性北碚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春长秋短,四季分明,光雨热同季,暖季光照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87.1 kCal·cm-2,全年日照时间达1 014.3 h,无霜期长达359 d,日照充足,耕作期长,日照及温光条件均能满足山药正常生长的需求。
山药应该怎么种植才能高产?这些方法要知道山药是农村一种常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淀粉,能够很好的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另外,入药的话,对于治气虚衰弱、消化不良等都有不错的功效,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国内山药被广泛的种植,市场的需求热度也比较高,那么山药应该怎么种植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高产量的山药应该怎么种植1、疏松土壤土壤疏松程度对山药的根茎生长是非常重要的,使用疏松程度能够促进山药根茎有效伸长且膨大,种植山药建议挖深度一米的植沟,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地温促进茎种发芽出苗,如果土壤不够松软的话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从而会降低山药的产量及品质,可以在土壤中混合农家肥或是粉碎的农作物秸秆,这样既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又可增强土壤通透性,为山药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的环境。
山药应该怎么种植2、施足基肥良好的基肥才能保证山药的正常生长,基肥主要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有条件的还可以施入适量的生物菌肥,将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放入种植沟中然后浇足水,当土壤温度上升到16度左右的时候进行播种,播种后要覆土盖膜提高土壤保温性,然后在6月撤膜促进块根下扎。
山药种植方法3、处理种苗山药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感染一些病虫害例如根腐病和立枯病等,为了防治病害,提高山药的收益,需要对山药种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适乐时等药剂做浸泡处理然后在种植沟中喷洒杀菌进行播种,减少山药苗期死棵的现象,在春季的时候虫害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要适当喷洒辛硫磷等药剂来防治害虫,这样可以避免山药植株受伤。
4、保护茎叶当山药生长到中期的时候天气变化较大且多为阴雨天,因此湿度会有所提高容易引发各种病虫,在种植的过程中,建议喷洒阿米西达等药剂进行预防,大约半月左右一次进行3次左右即可,并且要根据病害的种类来进行对应防治,及时处理发病植株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山药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有哪些?山药分纯作和间作两种栽培方式,间套作较多,可与各种蔬菜作物以及小麦、大豆等间作。
1年1茬,从终霜出苗到霜降结束,所以夺取高产的关键姑于提前播种来延长生长期。
土壤一旦解冻就可栽植,栽前可先进行催芽处理。
山药的栽培技术主要如下:(1)整地作畦:纯作一般按1.2米距离开沟,沟宽60厘米,深60厘米至100厘米,依品种而定。
沟应冬翻,随解冻随填土过日子后做成平畦以备栽植。
底墒不足时,可于做畦前浇水。
结合填土可施少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与土掺和均匀,忌施生粪,以防烧伤向下生长的块茎组织。
隔畦间作的开沟距离,按间作作物的畦宽和山药支架的高矮而定。
(2)栽植:①栽植山药栽子时,于畦中央按行距40厘米开两条各10厘米深的沟,施少量腐熟筛细的优质有机肥后,将栽子平放沟中,株距15厘米,最后覆土10厘米。
②栽植山药段子时,在正常播期前15~20天切割块茎成4~7厘米长的段,置温室或冷床中催芽,见芽后按栽植山药栽子的方法播种。
③栽植零余子时,选大型零余子,按40厘米行距、株距8~10厘米栽植。
第1年形成小山药,30厘米长。
第2年用块茎栽植,以更换老山药栽子用山药栽子栽培3~4年后,就有生产力衰退的现象。
(3)管理:①支架。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蔓,需立既支架扶蔓。
一般用人字架,,高120~160厘米,越高越能增加受光面积。
②肥水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以至发棵都可施铺粪。
铺粪可陆续供给养分,而且有保持墒情、稳定土壤温度、通气、防除杂草之效,从而有利于块茎形成。
除铺粪外,在整个生长期中,应分2~3次施用化肥。
③山药发芽期遇雨使土面板结时,需松土考长前期即使是砂质土也不浇水,促使块茎向地下生长。
块茎生长盛期须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稍旱即浇。
(4)收获:长根种山药入土深达60~100厘米,收获时较费力,并在挖取时易于折断块茎。
一般收获从畦的一端开始,先挖成60厘米见方的坑,人坐于坑沿,然后用山药铲沿山药在地面下10厘米处的两侧根、把根侧泥土铲出,一直铲到山药沟底见到块茎尖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8年第10期58栽 培 与 种 植三、深松整地山药入土较深,播种行要深翻80-90 cm,这是山药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
一般单种山药按大小行栽培采取80 cm 和60 cm 的组合,若等行距栽培的,行距为70 cm。
深翻松土采用机器进行,机器深松能一次性完成松土、开沟、培垄等多道工序,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不打乱土层,使沟内土壤细碎疏松,适合山药生长。
机械深松种出的山药直、圆、滑的程度大大超过人力深松耕的山药,极大地提高商品率。
具体操作方法:用小型拖拉机带一直径20 cm、长100 cm 缧纹钻头的山药松沟机,按照种植的行距依次行驶过去,深松出宽20 cm、深80 cm 以上的山药生长沟。
机械深松与人工传统人工深松比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非播种区域没有耕松,收获时既不破坏这部分土壤结构,又使收获山药时省工省力。
四、种子的选择山药可以有性繁殖(山药子),也可以无性繁殖(山药苗头和块茎),但生产上以无性繁殖为主。
苗头一般长15-25 cm,重量在50 g 以上,不能过小。
段块比苗头出苗迟15-20天,但产量比苗头的高,可采用育苗方法弥补出苗迟的缺点。
一般每个段块75-100 g 重。
五、播种1、播种时间春季当10 cm 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播种,本地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2、开种植沟在深翻行上口整理成的高垄中间开10 cm 深的播种沟,在开播种沟前要先轻轻踏实,以防塌沟。
3、施毒土其作用是防治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方法是将 “菌虫必杀”药剂每亩用5袋(400 g/袋),拌细土均匀撒入播种沟内。
4、浇粪水播种时应顺沟浇施适量的薄粪水,以保证发芽所需的水份和满足山药初期生长对水份和养分的要求。
5、确定适宜的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来确定,一般每亩种4500-5000穴,行距70 cm,穴距20 cm。
6、下种与覆土下种按要求的穴距顺向摆放在沟中央,使有芽的一头朝同一方向。
双胞山药无架栽培江苏省农民育种家许召康,历经15年在30多个山药品种中发现并成功选育出属国内稀有山药新品种----短蔓不搭架双胞山药,现介绍如下:许召康选育的短蔓不搭架双胞山药的特征特性是,短蔓地爬,抗风保墒,主茎长60--70厘米,最长不足1米,仅为普通山药的1江苏省农民育种家许召康,历经15年在30多个山药品种中发现并成功选育出属国内稀有山药新品种----短蔓不搭架双胞山药,现介绍如下:许召康选育的短蔓不搭架双胞山药的特征特性是,短蔓地爬,抗风保墒,主茎长60--70厘米,最长不足1米,仅为普通山药的1/3,不需要搭架,既省材料,又省人工。
耐热、耐旱、耐寒,适应性强,除西藏及西北黄土高原外,各地均可栽培。
该品种块茎圆柱形,表皮光滑,耐贮运,品质极优,刨皮后自然存放,其肉质雪白不变色,易酥不烂,多食不腻。
该品种单株块茎2根的双胞率70%,偶有三胞。
块茎长50厘米左右,单根重500--1000克,最大可达1500克,正常年景亩产2500--3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
当地农民农技师范仲先率先引进该品种,并根据双胞无架山药根系的植物学特性和专家的有关论述试验成功双胞无架山药沟窖栽培新技术,进而实现了山药栽培全新三不技术:即不深翻、不搭架、不刨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且达到优质高产。
沟窖栽培的核心是挖窖,一般要求沟宽12--14厘米,长15--30米,沟深50厘米,沟底可留5--10厘米厚的碎泥。
各条沟间隔1米,沟面横搭预制的xx眼稀疏的帘子,也可在废xx条上加一层废报纸替代,然后铺堆从沟中挖出的泥土,初步培成宽50--60厘米、高12--20厘米的垄。
结合培垄建窖每亩可撒施饼肥和硫酸钾复合肥各50公斤左右,与垄土混匀,另浇施适量人畜粪肥,让垄土经严寒冬冻后熟化成为营养土。
双胞无架山药一般每亩可栽4500--5500株,每亩用种薯150公斤左右。
利用山药块茎繁殖,可将块茎切成30克左右大小,当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进行定植,春种秋收。
双胞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双胞山药是山药的品种之一,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那大家知道双胞山药高产栽培技术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双胞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1田块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上下土质一致的田块,前茬秋冬季蔬菜,3月份收获后即可播种山药,
1.2深耕作垄: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将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地面,专用深耕机械深耕,深度达80cm,宽度20cm,不打乱原有土层,土壤疏松均匀,省工节本。
1.3种苗选择:选择茎短、圆直、粗壮、皮光滑的种苗,将其一端断面在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后放在太阳下晒2—3天,以杀菌和促进发芽。
1.4化除:播前一星期用48%氟乐灵乳油5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山药出苗后,在杂草2叶~3叶期,可用15%精稳杀得乳油800倍液进在化除。
2、播种技术
2.1适期播种:播期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可在2月上中旬播种,能提早上市,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2.2种植方法:开播种沟,沟深6cm左右,宽窄行组合,40cm×60cm 规格,株距20~25cm,667m2密度5000~5500株。
下种后盖土成垄。
2.3施足基肥:在离山药播种沟10cm处开沟深施基肥,每亩用高浓度复合肥50kg加饼肥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