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色农业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3
河南种植什么农作物最多河南种植的玉米、棉花、小麦、油料、药材、水果等作物较多。
1、玉米:玉米种植面积目前为5673.67千公顷,春玉米可在4-5月份种植,夏玉米可在6月份中旬种植。
2、棉花:河南省的气候适合棉花生长,种植面积目前为36.98万亩左右。
3、小麦:小麦种植面积目前超过8500万亩。
一、玉米1、目前河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为5673.67千公顷。
2、玉米在河南一般可以分为两季来种植,春玉米可在4-5月份种植,夏玉米可在6月份中旬种植,不同的品种其种植时间会有一定差异。
3、相比于小麦、水稻等传统的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通常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耐旱性、耐贫瘠性和环境适应性。
二、棉花1、目前河南省的棉花种植面积为36.98万亩左右,当地的气候比较适合棉花生长。
2、棉纤维可以制作织物,且规格各不相同,比如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厚实的帆布以及厚平绒,也能作为各种衣物、家具用布、工业用布的制作原料。
三、小麦1、目前河南省的小麦种植面积为8500万亩以上。
2、河南省适合种植小麦,当地的土壤类型以褐土、黄褐土、潮土、棕壤、砂姜黑土以及水稻土为主,这有利于实现高产。
3、由南向北,全省的年均降水量为1380.6-532.5毫米(6-8月份的降雨量最多),年均日照时长为1848-2488.7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7-12.1°C,全年无霜期达到189-240天左右。
四、油料1、目前河南省的油料作物(以芝麻为例)种植面积为260万亩。
2、榨油是油料作物的主要用途,这类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芝麻、棉籽、蓖麻、花生、油用亚麻和大麻、苏子、向日葵、大豆等。
五、药材1、目前河南省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631万亩。
2、河南省主要种植的药材有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黄精、天麻、白术、白芍、天南星、连翘、远志、桔梗、苍术、酸枣仁、金银花、禹白芷、灵芝、茯苓、连翘、半夏、板蓝根、射干、红花、天花粉、辛夷、杜仲、葛根、丹参、山楂、猫爪草、山茱萸、防风、柴胡、黄芩、党参等。
河南周口种植什么作物多河南省周口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
周口市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小麦、玉米、稻谷、棉花、大豆、花生、甘蔗等,其中以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最广泛。
首先,小麦作为我国的主粮作物之一,在周口市得到了大力的种植和发展。
小麦是周口市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周口市的小麦种植呈现出独特的优势。
周口市位于黄淮平原之上,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春季温暖,夏季雨量充沛,适宜小麦生长,因此周口市种植的小麦一直以产量丰富而闻名于中国。
其次,玉米也是周口市的主要作物之一。
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的腹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宜玉米的种植。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周口市的玉米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在逐渐扩大。
周口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玉米产量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地位。
此外,稻谷也是周口市的重要作物之一。
周口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
大量的湿地和水库为周口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周口市的水稻种植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稻谷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作物外,周口市还种植了一些经济作物,比如棉花、大豆、花生和甘蔗等。
这些作物种植虽然数量不及小麦、玉米和稻谷,但在周口市的农业结构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大豆和花生则是周口市的重要经济作物,甘蔗则是周口市居民的主要甘蔗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周口市的种植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稻谷、棉花、大豆、花生、甘蔗等。
这些作物种植不仅满足了周口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还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在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相信周口市的农作物种植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河南种植作物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种植作物种类繁多。
河南的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优越,土地肥沃,这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河南广泛种植的作物,并对其特点和产量进行分析。
1. 玉米:玉米是河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河南的经济作物之一。
河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而且玉米的生长期较短,适应能力强。
河南玉米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也很高。
河南主要种植旱地玉米和水田玉米,其产量稳定,为河南的农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小麦:小麦是河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国的主要小麦生产区之一。
河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而且种植技术也相对成熟。
河南的小麦品种丰富,适应性强,品质好,因此产量也较高。
河南的小麦主要用于面粉、面条、面包等食品加工,供应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3. 水稻:水稻是河南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河南农业的支柱作物。
河南的气候和水利条件都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而且河南拥有广阔的水田资源。
河南水稻种植面积大,品种多样,产量相对较高。
河南的水稻主要用于人类的食用,同时也作为饲料供应给养殖业。
水稻作为河南的经济作物,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丰收的机会。
4. 高粱:高粱是河南的耐旱作物之一,也是传统的经济作物。
河南的气候干燥,适宜高粱的生长,而且高粱对土壤要求较低,生长期相对较短。
河南的高粱品种丰富,产量稳定,以酿制高粱酒为主要出口品。
高粱的种植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乡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豆类作物:豆类作物是河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大豆、黄豆、绿豆等。
河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豆类作物的生长,既适宜种植绿豆等夏季作物,又适宜种植大豆等秋季作物。
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营养价值,对于调节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田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豆类作物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油,满足人们的日常饮食需求。
总之,河南的农业发展离不开多样化的种植作物。
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还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Vol.41No.012024 China Fruit News合为方向,树立新理念、推广新模式、培育新动能,在科技引领果业发展的征程中树立了新标杆,为示范区乃至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成功借鉴。
(王秋萍)河北:迁西县“三个强化”助推板栗产业发展河北省迁西县是著名的“板栗之乡”和全国优质板栗出口基地县,迁西板栗以香、甜、糯的优异品质享誉国内外。
近年来,迁西县充分发挥部门科技创新引导作用,通过“三个强化”推进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产学研结合。
密切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尹伟伦院士为技术顾问,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迁西县院士工作站,解决板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目前,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已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及国家备案的星创天地,为迁西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同实施了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建立板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选育示范基地6.73hm2;建立高光效控冠修剪栽培技术体系;建立板栗控冠修剪及授粉树配置示范基地13.30hm2,辐射带动周边郁闭园改造80hm2;建立板栗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6.66hm2,示范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建立标准化菌栗共生示范模式,实现板栗与栗蘑的互助生长;与相关公司合作,利用废弃的栗蘑菌糠、板栗落叶、落蓬、弃枝等原料,引进生物腐植酸发酵专利技术,研发板栗专用生物有机肥;累计示范推广板栗新品种新技术380hm2,辐射带动4.26万hm2,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800多人次。
三是强化科创项目研发。
与相关公司合作,推进以板栗花为原料提取生产栗花纯露,用以代替含有酒精的传统花露水产品,属国内首创。
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专项资金申请,申报了板栗花面膜以及板栗花饮料国家发明专利2项。
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先后获得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0余项,获得支持资金2000多万元;获省、市级奖励13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取得植物新品种权及良种认定5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2部。
商丘市种植
商丘市是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该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以下是商丘市常见的一些农作物种植情况:
1. 小麦:商丘市是中国重要的冬小麦生产基地之一,其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2. 玉米:商丘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广泛,玉米产量也相对较高。
商丘市还有一定的玉米深加工产业。
3. 大豆:商丘市适宜大豆种植,大豆产量也相对较高。
商丘市有一定的大豆加工企业。
4. 棉花:商丘市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是中国棉花生产重镇之一。
5. 蔬菜类:商丘市蔬菜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包括番茄、黄瓜、菜花等。
6. 水果类:商丘市适宜水果种植,主要有葡萄、苹果、桃子等。
此外,商丘市还有一些特色种植业,如尖椒、中药材等。
商丘市政府也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农民种植高效益、有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并提供相关
政策和扶持措施。
洛阳地区适合种植什么洛阳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以下是洛阳地区适合种植的几种主要作物:1. 小麦:洛阳地区是中国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之一。
洛阳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降水量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种植小麦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玉米:洛阳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
洛阳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适合玉米的生长。
种植玉米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可以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 大豆:洛阳地区的土地适合种植大豆。
大豆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也是食用油和饲料的重要原料。
洛阳地区具备种植大豆的条件,可以提供丰富的大豆资源。
4. 红薯:红薯是洛阳地区的传统特色农作物之一。
洛阳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红薯生长条件良好。
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重要的蔬菜类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5. 苹果:洛阳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尤其以洛宁苹果和栾川苹果著名。
洛阳地区土壤疏松,日照充足,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非常适合苹果的生长。
种植苹果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国际市场,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6. 桑葚:洛阳地区也是中国主要的桑葚产区之一。
洛阳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桑葚的生长。
种植桑葚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水果资源,还可以用于制作桑葚酒和桑葚干等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除了以上几种作物外,洛阳地区还适合种植葡萄、核桃、杏子、瓜果等多种农作物。
洛阳的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民技术水平较高,为农作物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同时,洛阳还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农产品销售渠道广阔,农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总而言之,洛阳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和桑葚等是洛阳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种植这些作物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河南省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葱、大蒜、小白菜、豆芽、菠菜、丝瓜、生菜、茄子等蔬菜作物,苹果、葡萄、蓝莓、梨、桃、核桃、枣等瓜果类作物,地黄、山药、菊花、金银花、白芍、板蓝根、白术等药材类作物以及棉花。
一、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2006-201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如下:1、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455.8千公顷,产量为5112.3万吨。
2、2007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468.03千公顷,产量为5245.22万吨。
3、200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600千公顷,产量为5365.48万吨。
4、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683.61千公顷,产量为53895、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740.17千公顷,产量为5437.1万吨。
6、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859.87千公顷,产量为5542.5万吨。
7、201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985.15千公顷,产量为5638.6万吨。
二、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花生、芝麻等作物。
2006-2012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如下:1、2006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489.1千公顷,产量为460.07万吨。
2、2007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497.41千公顷,产量为483.983、2008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518.32千公顷,产量为505.34万吨。
4、2009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541.22千公顷,产量为632.98万吨。
5、2010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564.12千公顷,产量为540.72万吨。
6、2011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578.91千公顷,产量为532.36万吨。
7、2012年,油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573.63千公顷,产量为569.51万吨。
三、棉花1、2006年,棉花播种面积为748.2千公顷,产量为81万吨。
2、2007年,棉花播种面积为700千公顷,产量为75万吨。
河南土特产介绍范文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土特产。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和特色土特产。
以下是对河南土特产的介绍。
首先,河南有着丰富的粮食产业。
河南是我国的粮仓之一,盛产高质量的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河南的小麦以品种多样、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淮北小麦更是享有盛誉。
同时,河南还是全国最大的高粱生产基地之一,出产的高粱酒以酒质独特、香气浓郁而备受喜爱。
其次,河南的水果产业也非常发达。
河南有着优良的水果产区,种植着众多品类的水果。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河南枣了。
河南枣被誉为“中华第一枣”,因为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河南枣的品质非常高。
河南的枣子口感鲜美,肉质饱满,而且富含营养。
此外,河南还产出丰富的苹果、葡萄、梨等水果,以其品质上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再次,河南以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而闻名。
例如开封的豫灵蜜糖,这是河南独特的一种花蜜,口感香甜,营养丰富。
它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纯正的味道而备受瞩目。
还有焦作的亚麻籽油,这是由亚麻籽榨制而成的植物油,富含有益健康的亚麻籽油酸等营养物质,常食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河南还有独特的食用菌资源,如信阳蘑菇、南阳平菇等,这些食用菌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是菜肴制作中重要的调料。
此外,河南还有一些特色的肉制品。
例如河南熏肉,这是一道经过特殊工艺熏制而成的肉制品,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另外,河南还产出有名的肉脯和腊肉,这些肉制品制作精细,口感鲜美,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
最后,河南还有一些独特的茶叶和酒类产品。
例如洛阳牡丹茶,这是以当地出产的牡丹为原料制作的茶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河南还以出产精美的黄酒和白酒而著名,这些酒类产品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醇香,是重要的礼品和节庆饮品。
综上所述,河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土特产。
无论是粮食作物、水果、农副产品还是肉制品、茶叶和酒类产品,河南都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南阳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一、南阳特色农产品的概述南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
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南阳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农产品。
二、南阳特色农产品的种类1.红枣–南阳的红枣种植面积广泛,品质优良。
–南阳红枣的口感香甜,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南阳红枣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类糕点、饮品等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2.草莓–南阳的草莓种植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
–南阳的草莓品种丰富,品质优异。
–南阳的草莓通常呈鲜红色,果肉饱满多汁,口感甜美。
–南阳的草莓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类糕点、果酱等产品。
3.黄霸玉米–南阳的黄霸玉米以其颗粒饱满、口感甜嫩而闻名。
–南阳的黄霸玉米浆糖度高,适宜制作玉米制品。
–南阳的黄霸玉米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玉米面、玉米饼等产品。
三、南阳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1. 市场需求南阳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和欢迎,其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 南阳的红枣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 南阳的草莓因其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 南阳的黄霸玉米因其甜美口感和适合加工的品质,备受市场追捧。
2. 种植规模南阳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产量稳步增长。
- 南阳的红枣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居全国前列。
- 南阳的草莓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
- 南阳的黄霸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增长,产量持续上升。
3. 加工和销售南阳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逐渐完善,增加了附加值。
- 南阳的红枣加工企业逐渐增多,红枣产品的加工水平和品质得到提升。
- 南阳的草莓加工企业也在逐渐增加,加工产品多样化,销售渠道拓宽。
- 南阳的黄霸玉米加工和销售主要以粮食加工企业为主,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4. 品牌建设南阳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 南阳的红枣已经获得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荣誉称号。
- 南阳的草莓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建立了一批知名品牌。
河南新乡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河南新乡主要种植新乡小麦、获嘉大白菜、封丘芹菜、封丘金银花、辉县山楂、延津药黑豆等农作物。
1、新乡小麦:2014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我国第1个以强筋小麦为登记内容的小麦产品。
2、获嘉大白菜:种植历史较悠久,品质上乘,素有“浑汤”的特色,曾被当作贡品。
一、新乡小麦1、新乡地处中原,农业发达,粮食的播种面积常年达到1100万亩,是我国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2、2014年底,新乡小麦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我国第1个以强筋小麦为登记内容的小麦产品,也是我国第1个以地市为登记范围的小麦产品,更是河南省第1个小麦登记产品,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获嘉大白菜1、获嘉大白菜的种植历史较悠久,在乾隆年间还被列为当地的主要蔬菜,据乾隆二十一年《获嘉县志》记载:“在获嘉种植的蔬之类为白菜、为菠菜、为芥菜、为芹菜、为苋菜、为葱、为蒜”。
2、获嘉大白菜被延续种植,其品质上乘,素有“浑汤”的特色,曾被朱元璋称赞为“浑汤大白菜”,并被当作贡品。
三、封丘芹菜1、封丘芹菜的根冠较肥大,根部似龙首,叶片似凤尾,茎鞘如笙,色泽鹅黄清雅,入口甘甜脆嫩,回味余韵绵甜。
2、封丘芹菜的根部、茎部、叶片都可以入菜,生食脆而无渣,熟食鲜香兼有,具有蔬、果、药三品同源的特点。
3、经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每100克封丘芹菜中含有3.74毫克维生素C,1.16毫克总糖,0.8毫克粗纤维,0.17毫克铁元素,0.16毫克锌元素,属于低热量蔬菜。
四、封丘金银花1、封丘金银花个大花肥,色鲜货绿,药用成分含量高,质量居于全国同类产品的首位,其含有的绿原磷达到4-6%,总黄酮达到2.14%。
2、封丘金银花是中药材道地产品,也是历代文献记载的正宗金银花及要点收藏品。
五、辉县山楂1、果实近圆形,果面有光泽,果色鲜红,果点突出,直径为2.5-3厘米左右,适合鲜食以及作为医药制品和深加工制品。
政策“红包”给力 20亿元资金扶持
河南十大特色农业基地怎样建、在哪儿建
特别报道
编辑 张阿蒙
黄河故道优质大果花生区32个县(市、区)和豫南、豫西、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区40个县(市、区)为重点发展花生产业。
到2025年,全省优质花生发展到2500万亩左右,其中高油酸花生发展到750万亩,建设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00万亩,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左右。
【重点3】发展优质草畜基地,从牛、奶、羊、草四方面着手
此外,要搭建苗木花木交易展示平台,办好中国·中原
花木交易博览会和中国·南阳月季文化节、中国洛阳牡丹文
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等展会活动,创建一批特色花木
小镇和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
【重点7】改造老茶园,发展茶树认养等休闲服务
《意见》明确,河南省要建设优质茶叶基地。
以信阳等
茶叶优势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桐柏、内乡等县(区)发展优
政
策
解
读。
河南都有哪些土特产河南的土特产有:1新郑莲藕新郑莲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洁白滑嫩、细腻脆甜、纯净无渣、芳香甘醇、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具有安神、降压、消炎、止泻、减肥等功能。
产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
新郑市处于华北平原、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土壤中性,非常适合莲藕的生长。
莲河也因此而得名。
2汴梁西瓜汴梁西瓜是开封的传统特产,驰名古今,畅销中外。
其特点是:皮薄汁多,瓢沙脆甜,清利可口。
民间素有“肖县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红到皮”之谚语。
因开封古称“汴梁”,开封一带生产的西瓜都叫“汴梁西瓜”。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气候温和,夏季雨水均匀,土壤多为沙质,适合西瓜生长。
开封西瓜皮薄、沙瓤、汁多、味甜。
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为夏季消暑、解渴之佳品。
3道口烧鸡道口烧鸡是汉族传统名菜之一,由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道口烧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
4新郑红枣新郑红枣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特产,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
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
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是新郑的象征。
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
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
相传春秋名相子产执政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枣树成行。
现今的新郑大枣主要分布在新郑市孟庄镇一带,为原生态枣树种植区。
5开封花生开封花生是开封的名优产品,它始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开封地处黄河中下游,气候温和,土壤松软,光照充足,适合花生生长。
河南特色农业汇总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之一、该省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
以下是河南特色农业的汇总。
大米种植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河南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特别是大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其中,新田大米、尧都大米以及阳城大米等品种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些大米种植于肥沃的平原和灌溉系统完善的地区。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灌溉条件,这为大米的生产提供了便利。
棉花种植也是河南省的特色农业之一、河南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区之一,在全国的棉花产量中占据重要地位。
该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棉花的生长,特别是南部的豫南平原和豫东平原,是棉花种植的主要区域。
棉花产业也为河南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河南省还以果蔬种植业闻名。
该省的果蔬种植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苹果和葡萄产区之一,特别是信阳地区的苹果和新乡地区的葡萄口感独特,品质优异,深受市场欢迎。
除了苹果和葡萄,河南还种植着大量的桃子、杏子、樱桃、梨子和蔬菜等。
这些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良好的销售。
河南省的养殖业也发展迅速。
该省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草场,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河南是中国主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肉类和蛋类的产量较高。
河南省的牛肉、猪肉、鸡肉和鸭肉等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销售。
此外,该省还发展了养殖其他动物的业务,如绵羊、鹅和鸽子等。
河南省的特色农业还包括中药材种植和花卉种植。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特别是豫北地区的产量较高。
河南的中药材以其质量优异和功效独特而受到市场认可。
此外,河南还种植了各种花卉,如郑州的菊花和洛阳的牡丹,这些花卉不仅美观,也是当地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总而言之,河南省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大米种植、棉花种植到果蔬种植和养殖业,河南省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
河南可以种植的水果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水果。
以下是河南可以种植的一些主要水果:1. 苹果:河南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特别是信阳苹果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信阳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长,每年都有丰收。
其他地区如新乡、平顶山、许昌等地也种植苹果。
2. 梨:河南梨的种植历史悠久,以南阳梨最为有名。
南阳梨的品质优良,果肉细腻甘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梨的适宜种植地区还包括洛阳、焦作、开封等地。
3. 葡萄:河南的葡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以新乡、洛阳、南阳等地的葡萄种植规模最大。
河南的葡萄种类丰富,包括酒用葡萄和鲜食葡萄。
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条件使得河南的葡萄香甜可口。
4. 桃子:河南安阳地区出产的“安阳红皮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以其果实饱满、肉质细腻、汁水丰富而闻名。
其他地区如焦作、新乡等也有桃子种植。
5. 樱桃:河南的樱桃产地较多,以洛阳的樱桃种植规模最大。
洛阳的樱桃以果大、色鲜、味美而著称,是一种高档的水果,深受市场欢迎。
6. 柿子:河南的柿子种植主要集中在平顶山、开封等地。
平顶山的柿子以果实饱满、味道甜美而著名。
柿子是河南非常重要的特色水果之一。
7. 草莓:河南是中国重要的草莓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区域包括许昌、洛阳、鹤壁等地。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条件使得河南的草莓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8. 梅子:河南的梅子种植以鹤壁地区为主,该地气候凉爽、湿润,是梅子生长的良好环境。
鹤壁的梅子以果实丰满、味道酸甜、汁水丰富而著称。
9. 桃李:河南的桃李种类丰富,包括河南白李、许昌桃、周口李等。
这些果实外观鲜艳、口感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除了上述水果之外,河南还可以种植菠萝、哈密瓜、西瓜、甜橙、蜜柚等水果。
河南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适宜多种水果的生长,农民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不断提升水果的品质,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水果种植不仅带动了河南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美味和营养。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 4XIANGCUN KEJI 2019年9月(上)河南省重点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优质小麦基地豫北强筋小麦适宜区和豫中、豫东强筋小麦次适宜区72个县(市、区、农场),豫南沿淮弱筋小麦适宜区8个县(区)。
提升生产基础条件,强化示范带动,在优质专用小麦适宜区建设一批示范县,推广小麦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和统防统治。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小麦烘干、专仓收储、节水灌溉、物联网、现代植保和绿色防控等装备,推进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延伸小麦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优质花生基地沿黄及黄河故道优质大果花生区32个县(市、区)和豫南、豫西、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区40个县(市、区)。
建设一批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推动高油酸花生大面积种植。
建设一批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推广花生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止黄曲霉素污染和节水控膜降耗等标准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提升花生产品加工能力,以建设正阳花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加快建设河南省花生产后干燥、冷藏、分选等初加工设施,支持发展花生油品、食品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
优质草畜基地1.肉牛基地。
重点在洛阳、南阳等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地区培育壮大母牛繁育基地,支持存栏母牛10头以上养殖场(户)带动存栏母牛10头以下养殖场(户)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支持驻马店、焦作、南阳、商丘等平原地区建设500头以上标准化肉牛育肥基地,提升肉牛供应能力。
完善母牛养殖、规模育肥和屠宰加工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奶源基地。
以沿黄区域和豫南、豫东、豫西南“一带三片”30个奶业大县为重点,建设奶业优势区。
支持乳品企业自建、联建一批存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提高奶源自给率。
支持奶牛家庭牧场、奶农合作社等中小牧场升级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奶畜规模养殖企业自建、联建或合作建设乳制品加工厂。
适宜河南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1. 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河南省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河南地处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作物生长,尤其适合种植高产玉米品种。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宜河南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2. 中国河南种植玉米的背景河南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拥有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河南省的气候特点也非常适宜玉米的生长,具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为高产玉米的种植奠定了基础。
3. 高产玉米品种的选择标准种植高产玉米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具有高产性和优良品质的品种。
在选择高产玉米品种时,还要考虑水分利用效率和耐旱能力,以应对河南省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
4. 适宜河南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推荐4.1 基因优良、适应性强的玉米种在河南种植玉米的种类中,我们推荐使用基因优良、适应性强的种类。
这些品种具有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条件,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
4.2 新近推出的高产玉米品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近推出的高产玉米品种脱颖而出。
这些品种在籽粒产量上突破了传统品种的限制,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XX品种通过选育出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亚热带和温带硬粒玉米,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
4.3 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玉米品种河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有限,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选择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玉米品种非常重要。
这些品种能够在有限的水资源下获得较高的产量,降低了灌溉的需求。
某品种采用了光合效应更高的叶绿体结构,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5. 结论河南地区是适宜种植高产玉米的地区,在选择种植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水资源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几个适宜河南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选择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将有助于提高河南省的玉米产量,并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6.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栽培玉米时,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非常重要。
河南各地市特色农业总结许昌鄢陵——花卉鄢陵县是闻名全国的腊梅之乡,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许昌市东部,311国道横穿东西,西距京广铁路2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70余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美誉。
目前,全县花卉面积已发展到32万亩,品种2300多个,2002年花卉产值9.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的30.2%来自花卉业,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基地和南北花卉交流中心。
花卉种植是鄢陵的特色优势产业,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这里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天然的驯化基地。
近年来,鄢陵县委、县政府把花卉生产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抓规模、抓品牌、抓效益、抓景观,建成了“一区两带一长廊”,即以大马、柏梁、陈化店等乡镇为中心的花卉示范园区,以鄢望路和豫26省道为依托的花木生产带,311国道两侧为公司的花卉生产销售长廊。
涌现出了北方花卉集团、锦花花木有限公司、中国腊梅园、中国玫瑰园等龙头企业、实现了集团化经营、公司化运作。
如今,总面积10万亩的鄢陵花木园区已入驻花木企业161家,完成投资15亿元。
该县的花木生产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几万亩发展到现在的60万亩,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等4大品系2400多个品种,花木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万元。
随着在鄢陵举办的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上升到国家层面,鄢陵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中国花木之乡”。
为了提高鄢陵花卉的质量和档次,打响鄢陵花卉的品牌,近年来,该县先后引进了荷兰郁金香、巴西木、美国凌霄、日本樱花、墨西哥铁树、比利时杜鹃等近百种名花,使鄢陵的花卉品种达2300多种,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
腊梅盆景、桧柏造型、月季、桂花、玉兰、菊花等已成为国内外叫得响的名牌花卉。
鄢陵腊梅质厚、色泽艳、香味浓、花期长,寒冬腊月傲香怒放,虎蹄梅、素心梅等更是惹人喜爱。
鄢陵腊梅不仅走进了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还登上了美国林肯纪念馆。
鄢陵桧柏造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我国园艺界独树一帜。
在昆明世博会上,鄢陵县参展的花卉夺得1金2银12铜的桂冠,为鄢陵、为河南赢得了荣誉。
在2002年举办的“中原花木园艺交易博览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台湾、香港、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地的近两千家花卉生产销售单位前来参展考察,洽淡业务,极大地提高了鄢陵花卉的知名度和销售区域。
2001年9月,国家科技部批准许昌市以鄢陵县为中心兴建“国家花卉产业示范园”,成为国家在花卉产业方面的第一个示范园。
以花为媒,打生态旅游牌,是鄢陵县借花生财的又一得力之作。
“花湖人影乱、香风满花城”。
近年来,依托花卉优势,鄢陵出现一股生态旅游热。
鄢陵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聘请国家、省级专家教授来鄢陵考察、论证、规划旅游工作,树立大旅游观念,沿311国道花卉长廊,使外地游客一进入鄢陵,就置身于花草的海洋之中。
10万亩花卉游览区,让游客感受回归大自然的宁静和恬淡。
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金秋硕果累累,冬日梅香诱人,让人尽享自然情趣。
独特的人文、自然禀赋使鄢陵生态旅游如虎添翼。
三门峡--苹果地处豫西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紧紧抓住苹果资源优势,依托“灵宝苹果”这一国内知名产品,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已成为三门峡市农村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目前,全市果树面积197万亩,其中苹果面积118万亩,苹果产量13亿公斤,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7.5%,全市农村人均果品收入1744元。
2003年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公布,灵宝、陕县均名列全国27个苹果最适宜区县和55个国家级苹果出口基地县范围。
按照《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在苹果生产最适宜区中,平均每个县栽培面积为26.9万亩,全市各县平均在40万亩,是全国水平的1.5倍,这个数字充分说明即使在全国最好的苹果生产区域中,我们的产业规模也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全国最适宜区中的优势规模"是以灵宝、陕县为代表的三门峡苹果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定位。
三门峡苹果先后获得全国各种奖杯数十个。
全市现有苹果116万亩,2003年总产量7.74亿公斤,近年来,苹果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在水果总量的84%以上,产值所占比例则更高,以苹果为主的水果产值2003年达8.68亿元,比2002年7.63亿元增长13.8%,在同期农业总产值增长中的贡献率为18.3%。
苹果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市农村经济中最大的支柱产业。
随着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果品加工体系发展良好,2003年,全市果品加工企业消化果品3亿公斤。
湖滨果汁、灵宝阿姆斯两个果品加工企业浓缩果汁年加工能力达16.3万吨,产品远销美国和西欧国际市场,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占据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的一半左右,其中湖滨果汁技术设施综合排名世界第三,浓缩果汁生产能力跃居全国第二位,作为河南省农业龙头50强企业,今年年初已获准在新加坡上市,其果汁2003年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食品工业第一品牌"等称号。
近年来,全市通过品种改良、树形改造、果实套袋、标准化管理等措施,果品质量获得了显著提升,果树工作开始全面迈入历史性发展新阶段。
1996年"卖果难"以来,经过连续8年卓有成效的努力,全市改良杂劣苹果品种44.65万亩,把苹果良种率从59%提高到90%以上,有2/3的果园树形郁闭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果实套袋数量连年实现新突破,苹果标准化管理工作迈上正轨,灵宝苹果顺利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和"河南省名牌产品","优质果品信息网开通并成长为全国农业网站知名品牌,全市果业发展整体实现了质的飞跃,具备跳跃式发展潜力。
南阳西峡县一特色农业--食用菌西峡县位于鄂、豫、陕三省结合部、是豫西南边陲的一个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76.8%,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是河南第二区域大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处,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适立各种菌类发展。
2 0 07年全县生产袋料香菇3000万袋、草腐菌5000万袋,年产鲜香菇1 7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综合收入10亿元以上。
种植食用菌的农户达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额的比例为5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 3%来自食用菌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32%以上。
2008年初,西峡县被评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十快县”,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29位,较五年前上升了6个位次。
全县2 6万农民中有10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双龙镇香菇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10亿元;丁河镇香菇市场年交易额在7亿元左右。
“西峡香菇”成为河南省名牌产品,西峡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
二猕猴桃特色产业西峡人在沟河两岸适生地块建立示范基地,对野生植株进行嫁接改良,发展成为一条百公里猕猴桃绿色长廊。
目前,全县猕猴桃面积已达9万亩,成为全国第二大猕猴桃生产县。
西峡猕猴桃产业“名片”。
西峡猕猴桃先后获得全国优质农产品金奖;全国猕猴桃优良品种奖;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全国猕猴桃十大优良品种奖;河南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36万亩野生基地已先后通过OFDC(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美国OCIA(美国有机作物改良协会)、日本JAS(日本有机作物标准法规)、欧盟ECOECRT(欧盟有机认证协会)和NOP(美国有机认证协会)等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
西峡荣获“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
西峡优良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使西峡成为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
表现为种质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适合人工栽培,抗冻害、日灼和病虫害能力强,内在品质优良,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高。
野生猕猴桃在西峡已有千年生长历史,人工栽培也有40多年历史。
全县拥有野生猕猴桃资源40万亩,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面积就有15.4万亩,年可利用产量1000万公斤,居全国县级之首,以分布集中、品质优良、种类多驰名中外,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的交叉分布区域。
西峡是全国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最早的地区,全国第一个大面积人工育苗成功,建立全国第一个猕猴桃人工栽培基地。
到2009年底,全县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0万亩,2009年挂果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3600万公斤,基地规模和产量在全国仅次于陕西周至县,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畅销世界的“海沃德”面积达5万多亩,占全国“海沃德”基地总面积的40%。
三山茱萸该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生产的山茱萸具有色红、肉厚、个大、柔软、油润和药味浓等特点,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多种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
该县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山茱萸生产基地,素有“山茱萸之乡”的美称。
西峡“伏牛山牌”山茱萸在“99北京国际农博会”上,被评为优质名牌产品。
西峡县生产的山茱萸历史悠久。
据记载,早在唐朝,这里的人们就开始栽种山茱萸,而且形成了山茱萸交易市场。
2003年,西峡山茱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西峡县山茱萸总面积达1.47万公顷,挂果8700公顷,年产量180万公斤,占全国山茱萸年总产量的1/2、占河南山茱萸年总产量的2/3;西峡山茱萸的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并且山茱萸的材质和药效都是其他任何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千百年来,西峡发展山茱萸的生产历史久盛不衰。
如今,经过更新换代,在种类上已发展到石磙枣、珍珠红、黑老红、青头郎等近10个品种,基地面积达到20多万亩。
山茱萸的加工也获得快速发展。
位于西峡县境内的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地道的西峡山茱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
西峡养生殿酒业有限公司以山茱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中国养生系列保健酒,走俏日本市场。
南阳方城--裕丹参古裕州者,亦即今之南阳市方城县也。
方城县地处南亚热带与北温暖带分界线上和800里伏牛山与500里桐柏山交汇之处,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使盛产的植物药材丹参茎细皮厚、色泽紫红、品质优良,早在汉代就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后被人们冠名为“裕丹参”,以此昭示裕州丹参之地道。
该县裕丹参种植基地分别建在符合丹参适生条件的12个乡镇,其中拐河、四里店基地建设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