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注水技术在定边油田三叠系油藏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13.98 KB
- 文档页数:2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低渗透油田得到开发,由于低渗透油田存在着启动压力梯度和节制变形的缺点,为了改变这些缺点,借鉴国外油田的开发技术研究出超前注水技术,并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有指导性的效果。
标签: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技术开发超前注水技术是提高地层压力的一种方法,在油田投入生产之前先将油井关掉,再通过超前注水方法提高地层压力,当地层压力达到一定标准以后油井才开始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注采比控来控制油田的地层压力。
这种方法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是一种有效地方法。
对同类油田开发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1低渗透油田存在的问题低渗透油田可以说是我国的油田开发的主战场,规模已经占到总量的70%以上,但是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低渗透油田的压力低,对于浅井来说压力低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井越浅钻井液的压力就小,一旦地层的压力发生不平衡现象,尤其就会上窜,由于井的深度不够,所以尤其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冲到井口,没有处理的时间,如果井没有技术套管,就会出现井喷现象,就算关上井也很容易在上部憋漏。
低渗透油田的孔道狭窄,所以当油水在孔缝中渗流时在流经孔喉时阻力就会变大,就会导致部分留在孔喉处,这样就会使孔喉处的直径变小,也就导致了油的渗透率降低,就会出现水锁现象。
这些现象都会造成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危险,低渗透油田还因为其自身问题,导致开发难度大的现象,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才能达到高产出、低成本的目的。
2 超前注水技术的开发原理超前注水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使用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注水后,就会使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降低油井初始含水率,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超前注水技术的开发应用对解决低渗透油田有显著的效果,超前注水技术能够提高地层压力减少对地层的伤害,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在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之后油层孔隙就会减小,就会导致裂缝的闭合,渗透率的降低,实验研究表明,当地曾压力下降以后再恢复到原来的压力是不可能的只能达到原来的60%左右,这样就会导致储层渗透率的变差,而超前注水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保持地层的压力,避免渗透率的变差。
水平井在定边油田长7致密油藏的开发效果分析安山;白耀文;赵乐;王卓;李军;罗宝莉【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6)002【摘要】定边油田长7油藏是典型的"三低"即低压、低渗、低产油藏,具有连续性好、规模大的特征,初步估算含油面积约300 km2,储量估算约1×108 t.本研究主要针对常规井网难以有效动用致密油藏的问题,采用不同井网试验效果分析,总结优选适合本区域的水平井注采井网.研究认为:水平井开发是目前开发致密油藏最有利的开发方式,其中水平井七点井网、交错七点井网、五点井网应用效果较好.同时,对水平井的注水开发、天然能量开发以及注水吞吐3种不同开发方式,进行效果分析,为后期定边油田长7致密油藏规模建产提供了参考.【总页数】5页(P52-56)【作者】安山;白耀文;赵乐;王卓;李军;罗宝莉【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定边7186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定边7186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定边7186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定边7186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定边7186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定边718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8【相关文献】1.胡尖山油田安83区长7致密油藏水平井地层能量补充方式研究 [J], 王平平;李秋德;张博;李超;李忠阳;冯松林;李龙龙2.致密油藏水平井压裂后油压特征及压裂效果分析——以昌吉油田3口水平井为例 [J], 梁成钢;唐伏平;谢建勇;石彦;刘进军;吴承美;郭智能3.长庆油田定边区块长8组目的层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应用 [J], 党克军;何璟彬;杨英峰;王增年4.合水油田长7致密油水平井开发效果分析 [J], 陈代鑫5.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长4+5致密油藏有效储层参数下限评价 [J], 张彬;张刚;李春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前注水在七棵树油田SW10区块水平井开发的应用【摘要】七棵树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压、特低渗油藏。
为了提高开发效果,七棵树油田SW10区块对水平井的开发采用了超前注水,根据开发理论与生产实践,对七棵树油田SW10区块的超前注水开发效果做了分析。
结果表明:超前注水对SW10区块水平井压裂效果、含水率和产量自然递减产生了明显影响。
超前注水后,地层压力高,压裂液返排率提高,排液期缩短,有效提高了投产初期的产油量;减小了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储层物性伤害,有效提高了原油相对渗透率,降低了水平井的含水率;采用超前注水的油井比同步注水的油井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高,地层压力下降相对缓慢,单井产量递减慢。
【关键词】低压特低渗水平井超前注水压裂效果含水率产量递减低渗透油田由于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一般天然能量都不足,油井自然产能低。
七棵树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压、特低渗油藏。
如果仅依靠天然能量进行开采,SW10区块水平井投产后,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大,并且在压力产量降低后恢复困难。
因此,为了更好的减缓水平井的自然递减,改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现状,在SW10区块采取了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超前注水。
生产实践研究表明,超前注水在SW10区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区域地质特征七棵树油田位于十屋断陷中部构造带上,其构造形态为一个大型断鼻构造。
七棵树油田SW10井区隶属中央构造带东端南部四五家子构造上的车家窝堡圈闭,为一断块-岩性复合圈闭。
沙河子组一段2+3层,为主力油层,以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
层内非均质性较强,渗透率级差:7.97-601.47;变异系数:0.66-1.09。
平面非均质性较强与砂体厚度变化规律相对应:在砂体核部,渗透率、孔隙度相对较高,泥质含量较低,向外缘物性变差。
从七棵树油田SW10井区储层物性参数平均情况来看,该区为典型的低压、特低渗油藏。
2 超前注水对SW10区块水平井的影响2.1 超前注水对水平井压裂效果的影响SW10区块的超前注水,地层压力高,使水平井的压裂排液返排率提高,缩短了排液期,减缓了因为水平井压裂液较高,排液时间较长,造成的因初期含水较高导致的见油较慢,有效的提高了投产初期的产油量。
云南化工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Apr.2018 Vol.45,No.42018年4月第45卷第4期1 超前注水在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使用的重要作用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这样就使得地质勘察和油层改进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为就可以更好的进行低渗透油田的挖掘。
据相关调查信息显示,低渗透油田自身的边地不灵活,自然资源相对是比较匮乏的,这样就使得具有比较大的渗透阻力,而且消耗的能量的速度也比较快。
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刚开始进行开发的时候具有比较大的产能量,但是伴随不断开发,油田总体产能呈现出一种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具有比较大的递减速度,从这个角度考虑,要想让低渗透油田一直处于稳定生产状态是十分困难的,此外,低渗透油田的开采率是非常低,这对于低渗透油田的稳定开发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2 超前注水对提升低渗透优点开采效果的影响分析2.1 超前注水方法对原油黏度的作用实践证明,原油的黏度与油井的具体产量以及采收率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所以要使得油田的开采效率不断得到提升,首先应该对地层内原油的黏度是非常了解的。
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改变,地层原油的黏度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当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随着压力的不断变大,原油黏度也会变得很大。
当地层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随着压力的不断降低,原油黏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对低渗透油田开发之前采取超前注水方法,地层的压力上升是非常平均的,这样就会使得脱气半径缩减,对于增加油田开发效果是有非常多的好处的,如果油田地层压力变得越来越小,会使得脱气半径变得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原油的黏度也会随之增加,降低成油田开发效果。
2.2 超前注水技术对开采率的影响对某个特低渗透油田分别同步注水与超前注水,然后对石油采收效率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更好地说明超前注水这种方法对于提升特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当开始利用同步注水计划这个方法的时时,油水井会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投产投注,在这个时候原油藏的地层压力是7.3MPa,但是当开始利用超前注水计划这种方法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利用水井开井,并且通过对井下压力检验设备进行利用,对油层平均压力进行检测,可以发现底层的平均压力已经提升到了 9.5MPa,使油井开始正常运行,并且当油井正式开井以后,使得平衡注采处于一种维持状态。
超前注水加密布井区块快速钻井集成技术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属于超低渗油藏,从开始开发到现在,常规油井技术已经历20多年的逐步发展,提速空间越来越窄。
本文分析华池南梁施工难点,通过钻头优选、钻具组合结构优化、聚合物钻井液配方改良和新工具的应用,解决了滑动托压严重、滑动进尺比例高、机械钻速钻速低、完钻起钻遇阻等问题,顺利完成快速施工,并形成快速钻井技术集成,为后期同类井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标签:柔性短节;钻具组合;滑动托压;配方改良1现状与前景1.1现状同区块施工井速度差异大。
2016年华池南梁区块完井106口,钻井速度差较大,延安目的层井最短钻井周期1.38天,最长8.25天;华池长3-长6目的层井最短钻井周期2.54天,最长10.25天;长8-长9目的层井钻井周期最短6天,最长16.67天。
1.2前景近年以来,长庆油田公司水平井逐渐增多,但常规油井仍是长庆油田公司稳产的主要开发井型之一。
2017年在华池南梁区块成立甲乙双方“一体化”试验项目-午86井区创新试验项目。
因此,常规油井在未来的钻井布井中,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必要深入研究油常规井钻井技术,形成钻井技术集成,提高施工速度。
2.技术难点2.1下部地层(延长)降斜率高。
该区块进入延长后开始降斜,最高达到10度/100米,滑动调整多,二开平均机械钻速低(仅37.78米/小时)。
二开后滑动进尺比例高达10%。
2.2洛河-直罗地层缩径严重,起钻遇阻严重。
2016年有80口井发生不同程度的遇阻情况,损失时间856小时。
2.3注水井网已成型,溢流险情频发。
2016年有5口井发生溢流,占该区块施工井的5%。
施工井处于注水井网中间,部分注水井注水量大于10万方。
井控险情处置难度大。
3施工前技术准备3.1PDC钻头优选针对该区块施工井所钻地层为中软地层,结合往年施工钻头经验,优选长庆钻井总公司生产的5刀翼19毫米复合片双排齿PDC钻头。
3.2优化钻具组合3.2.1分析原四合一钻具组合存在的不足。
超前注水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何燕萍;张晏奇;张毅【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1(037)024【总页数】1页(P148)【作者】何燕萍;张晏奇;张毅【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敖南油田主要开采葡萄花油层,从油层顶面构造图上看,近南北向的大断层把敖南油田切割成大小不同、高低不等的多个断块,中间隆起两翼斜坡,形成敖南鼻状构造,东西向裂缝发育。
敖南油田平均孔隙度为16.7%,平均渗透率为3.8×10-3μm 2,属中孔、特低渗透储层。
该油田薄、差层较发育,平均钻遇砂岩厚度6. 1m,有效厚度2.4m。
储层以薄层席状砂为主,且非均质性较强。
目前地层压力8.09M pa,饱和压力6. 69M Pa,是一个“低渗、低压、低产”的油藏。
注水开发五年来,注水压力上升快,地层压力水平低,裂缝发育井区含水上升快,平面矛盾突出,在深入分析油田矛盾及潜力的基础上,进行超前注水技术机理研究与应用。
1.1 超前注水技术机理油田注水开发,先后经历了只采不注的天然能量开采阶段、先采后注的二次采油阶段、以及温和注水同步开采阶段。
超前注水技术是油田注水开发的又一个新阶段,它是针对特低渗透油田开发而发展起来的。
超前注水技术是指注水井在采油井投产前进行投注,这样在油井投产时,其泄油面积内含油饱和度高于原始含油饱和度,地层压力也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建立起油水井有效驱替,促进油井受效。
超前注水针对特低渗透油层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及油层具有弹一塑性形变等特点,根据非达西流提出改善储层渗透性,降低启动压力梯度,促进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取得明显效果[1]。
1.2 超前注水的作用超前注水技术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作用主要如下:通过改善水驱油两相渗流特征,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增大生产压差,克服水驱油过程中的粘性指进,进而提高注人水水驱均匀程度,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1.2.1 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建立油水井有效驱替。
低渗透油田的渗流特征为非达西渗流,其油层的孔道半径小,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存在压力梯度,需要一定的启动压差。
定边油田MZJ区域长4+5油藏注水开发评价发布时间:2022-08-11T08:29:20.97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3月第6期作者:訾建成梁卓越[导读] 本文针对目前开发现状,从单井产能、含水及地层压力等方面入手,訾建成梁卓越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省榆林市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开发现状,从单井产能、含水及地层压力等方面入手,综合分析评价当前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字:采出程度注采井网地层压力水驱控制程度1开发现状长4+5油藏动用地质储量1257.89×104t,截止2022年5月,油井开井73口,日产液105.8 m3,日产油41.3t,平均单井日产油0.58t,综合含水53.8%,采油速度0.11%,采出程度为1.2%;注水井开井63口(其中与其它层位合注井12口),日注水量382m3,平均单井日注水量6m3,月注采比3.22,累计注采比2.52(表1)。
4含水变化规律将单井的含水率按0-20%、20-40%、40-60%、60-80%、80-90%、>90%的标准,将井区内的油井划分六个含水级别。
通过单井含水率分级统计表可以看出,本油藏已中高含水井为主。
其中小于20%井18口,占29.5%;产量18.6t,占42.3%。
20-40%间有23口,占37.7%,产量16.43t,占37.34%。
5 注水见效状况从注水开发井和天然能量开发井产状对比来看,注水开井井初期产能明显比天然能量开发井高,仅递减后产能能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北部及中部主力层长4+51-2和长4+52-2油层叠合厚度大,初期较高,见效程度较高。
受效较好井组分布在北部的定MZJ-6、定MZJ-3、定MZJA-3、定MZJ-9井组及中部的定MZJ0-3、定MZJ0-4、定MZJ0-5等井组,见效井主要位于主河道砂发育较好的区域,而在砂体发育较差的井组受效程度不高。
6 水驱效果评价6.1 地层压力长4+5油藏在2010年开始注水开发,随着注水的深入,注水量的增加,地层压力逐步回升,目前累计注采比2.52,月注采比3.2。
吴定油区压力敏感性储层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研究摘要:压力敏感性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储层渗透率随储层压力的降低而下降,进而影响油井产量及油田开发效果。
为了量化地层压力变化对压力敏感性储层开发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储层渗透率随地层压力的变化规律。
进而建立了压力敏感性储层渗透率及油井产量随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并结合油田开发实例,研究超前注水在压力敏感性储层开发中应用效果。
关键词:压力敏感性储层超前注水地层压力压力恢复随着长庆油田吴定油区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影响该区油藏开发效果的压敏效应研究日益加强。
压力敏感性指储层渗透率随储层压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储集层的压力敏感性对储集层渗透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能,最终影响油藏的开发,这种现象就称为压敏效应。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对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做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本文以具体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为基础,研究低渗透压力敏感储层开发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及产量随地层压力的变化规律,结合油田开发实际,分析压力敏感性储层超前注水开发效果,以便为油田的生产实际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1 压力敏感性1.1 压力敏感性实验实验方法及结果用低渗透砂岩油藏天然岩心,参照气测渗透率实验方法,改变岩心围压,测定相应条件下的岩心空气渗透率,采用2个循环法研究压力变化与储层岩心渗透率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压力敏感性不仅表征了地面与地层条件下储集层物性测定值之间的差异,还显示了储集层物性随应力变化的特性。
在实验中,主要研究渗透率与地层压力变化的关系,用围压来模拟上覆岩层的压力,绘图时用围压的变化值表示地层压力下降值。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次升压一降压循环中,随着围压的增大,渗透率不断降低;随着围压的减小,渗透率开始慢慢恢复,不断升高,但最终值低于原始渗透率值。
通过对比不同岩心渗透率随围压的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初始渗透率越低,加压过程中,降低的幅度越大,降压过程中恢复的程度越小。
说明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压敏效应。
214低渗透油田地质类天然能量比较少,且能量消耗比较快,这种情况导致油田内部的原油在渗流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同时,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1],前后期产能相差甚远,即前期较高而后期则严重下降,稳定性极差,进而导致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而实际开发效果并不好。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及应用效率,保证其开发效果,技术人员通过应用超前注水开发技术保持低渗透油田的地层压力,以保证此类油田的合理开发。
1 低渗透油田概述最近几年,我国在石油的勘探及开发过程中,大多油田都属于低渗透油田,其存在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1.1 孔道狭窄低渗透油田的内部孔道一般都比较狭窄,低渗透油田内部的原油经由孔道完成渗流,当流经孔喉位置的时候,其阻力会有所增加[2]。
这样一来,低渗透油田内部的大量原油极易在孔喉处出现停留的情况,致使孔喉的直径变小,继而导致原油的渗透率降低,最终发生水锁效应。
低渗透油田内部一旦出现水锁效应,其开发工程就会出现较多危险因素,进一步增大开发难度。
因此,低渗透油田的孔道狭窄,会给油田的具体开发带来难度。
1.2 压力较低压力较低是低渗透油田的主要弱点之一。
低渗透油田的压力是由油井的深浅程度来决定的[3],油井的埋藏深度越浅,钻井液的自身压力就越小。
低压情况下,油田地层的压力会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造成油气上窜。
发生油气上窜时,如果油井没有下入符合标准的技术套管,就很容易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
2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的具体应用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过程中,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有以下几点:2.1 提升驱油效率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工作中,传统工艺中通常使用的注水方式为同步注水或滞后注水,以这两种方式注水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油层阻力小、渗透率较好的层段予以快速开采。
但是这种开采方式会使层段所受的压力增大,继而加速高渗透层的突进,使注入水的平面波及系数出现降低现象,水驱油的效果并不理想。
而以超前注水开发技术驱油时,施工人员要在注水井进行投注,先行注入油田内部的水会下沉到油层底部,然后向周边的地层缓缓推进,最终流入渗透率高而渗流阻力小的地层,地层的压力与注水压力都会不断提升,导致高、低两个渗透层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压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