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注水管理规定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459.51 KB
- 文档页数:1
注水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保持油井高产、稳产,确保油田公司注水开发持续、高效发展,必须对注水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一、水质标准及水处理工艺流程(一)水质基本要求1、水质稳定,与油层流体配伍性好,不产生沉淀。
2、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3、水中不应携带可见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4、对注水设备及管线腐蚀性小。
5、当采用两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实验,证实两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6、评价注水水源、确定注水水质指标计算方法应按《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94的要求进行。
(二)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1、水质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注水要求,注水又较顺利,可以不考虑辅助性指标。
如果达不到要求,为查其原因可进一步检测辅助性指标.包括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铁、pH值等。
2、水中有溶解氧时可加剧腐蚀.当腐蚀率不达标时,应首先检测溶解氧,油层采出水中溶解氧浓度最好小于0.05mg/L,不能超过0.10mg/L。
清水中的溶解氧要小于0。
50mg/L。
3、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等于零时,此水稳定;大于零时,此水可溶解碳酸钙并对注水设施有腐蚀作用;小于零时,有碳酸盐沉淀出现。
侵蚀性二氧化碳:-1.0mg/L<CO2〈1。
0mg/L。
4、系统中硫化物增加是细菌作用的结果。
硫化物过高的水也可导致水中悬浮物增加。
清水中不应含硫化物,油层采出水中硫化物浓度应小于2.0mg/L。
5、水的pH值应控制到7±0。
5为宜。
6、水中含亚铁时,由于铁细菌作用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当水中含硫化物(S2-)时,可生成FeS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增加.(三)油田公司水质标准及工艺流程1、水质标准执行《延长油田注入水实用水质标准》延长油田各油层注入水实用水质标准2、水处理工艺流程(推荐)2。
1 地表水(煤层水、洛河水等)2。
油田注水站各类规章制度一、工作纪律规定1.1 出勤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工作时间要求准时到岗,不得早退或迟到。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岗。
1.2 作息时间: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及加班情况应当按照规定执行,严禁超时工作。
1.3 服装要求:工作人员应当穿着统一的工作服,不得穿着不符合要求的服装上班。
1.4 口令管理:工作人员之间应当限制使用不文明语言,不得出现争吵等不当行为。
1.5 安全防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1.6 工作交接:离岗前必须做好工作交接记录,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二、安全生产规定2.1 安全知识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生产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
2.2 安全设施检查:所有安全设施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
2.3 安全隐患排除:工作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排除。
2.4 应急预案:油田注水站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5 用电安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格遵守用电安全规定,确保用电的安全稳定。
2.6 危险品管理:对于存放危险品的场所必须进行标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三、环境保护规定3.1 污染防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环境污染,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3.2 废物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并送往指定处置点。
3.3 节能降耗:油田注水站应当推行节能降耗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
3.4 环境监测: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及时发布环境污染情况。
3.5 绿化环保:注水站内外必须进行绿化,保持环境清洁。
四、设备管理规定4.1 设备维护:所有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维护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2 设备使用: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操作设备,严禁私自改动设备结构。
4.3 设备报废:设备达到报废标准必须按照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4.4 设备检查: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油田注水现场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提高注水系统现场基础管理水平,积极落实采油厂注水工作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结合油田注水管理各环节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从“水源井—注水站—配水间—注水井”的各环节日常管理规定与量化考核制度。
第三条采油大队开展月度检查,抽查站点超过30%、单井比例超过20%;采油队开展月度检查,检查站点100%、单井比例要超过50%;注水站点自查自改,重在落实,覆盖所有管辖的站点与单井。
每一级检查结果由专人负责汇总,制定督办表跟踪落实。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采油五大队所属的各采油队站。
第二章注水系统各环节管理规定第一节水源井管理规定第五条水源井井口流量计配套齐全,流量计要求采用数字式磁电流量计。
第六条水源井要求每五天进行一次井口排污。
第七条采油队对所辖水源井出现故障后必须积极组织维修。
正常使用的水源井出现故障要求采油队3日内必须恢复生产。
由于管理不当造成水源井不出水者,将给予采油队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八条水源井维修过程中,采油队技术人员必须现场监督,做好油管更换补充、电缆检验、电潜泵防落井与检修原因分析等工作,并在维修台帐中详细记录。
第九条水源井运行时1小时巡回检查1次,发现产水量突然下降或不出水、电流及电压发生变化时,应立即采取停井措施防止烧泵,并查明原因详细记录第十条采油队需根据区块水量需求及水源井产水量、液面恢复情况,制定水源井合理工作制度,交替间隔开井。
第二节供水站点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源水罐、净化罐要求至少每半个月排污一次,每两年清罐一次,并详细记录在日报表备注栏。
第十二条源水罐、净化罐隔氧装置配套齐全。
作业区每月对各罐隔氧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专业化维护队伍联系解决。
第十三条建立供水泵《泵(压缩机)运转记录》台帐,及时掌握供水泵运行情况,做好供水泵叶轮、密封垫等常用料储备,出现问题及时维护,要求单台泵维护时间不超过1天。
第十四条供水站水源井集水汇管、供水泵出口、供水干线流量计配套齐全。
一、总则为保障油田注水作业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油田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油田所有注水作业,包括注水站、注水泵房、注水井场、注水管道等注水设施和作业场所。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注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油田注水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成员由生产、安全、技术、设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注水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注水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和完善注水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2)组织注水安全教育培训;(3)监督注水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4)组织开展注水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5)协调解决注水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3. 注水作业单位负责注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执行注水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落实注水作业现场安全措施;(3)组织开展注水作业现场安全检查;(4)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5)及时报告注水作业现场安全事故。
四、注水作业安全管理1. 注水作业前的安全管理(1)对注水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2)制定注水作业安全措施,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应急处置等方面;(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4)办理注水作业许可证。
2. 注水作业中的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注水作业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发生事故;(3)定期对注水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做好注水作业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3. 注水作业后的安全管理(1)对注水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2)对注水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完好;(3)对注水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五、注水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组织注水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 对新员工、转岗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能力;3. 对注水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油田注水现场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提高注水系统现场基础管理水平,积极落实采油厂注水工作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结合油田注水管理各环节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从“水源井—注水站—配水间—注水井”的各环节日常管理规定与量化考核制度。
第三条采油大队开展月度检查,抽查站点超过30%、单井比例超过20%;采油队开展月度检查,检查站点100%、单井比例要超过50%;注水站点自查自改,重在落实,覆盖所有管辖的站点与单井。
每一级检查结果由专人负责汇总,制定督办表跟踪落实。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采油五大队所属的各采油队站。
第二章注水系统各环节管理规定第一节水源井管理规定第五条水源井井口流量计配套齐全,流量计要求采用数字式磁电流量计。
第六条水源井要求每五天进行一次井口排污。
第七条采油队对所辖水源井出现故障后必须积极组织维修。
正常使用的水源井出现故障要求采油队3日内必须恢复生产。
由于管理不当造成水源井不出水者,将给予采油队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八条水源井维修过程中,采油队技术人员必须现场监督,做好油管更换补充、电缆检验、电潜泵防落井与检修原因分析等工作,并在维修台帐中详细记录。
第九条水源井运行时1小时巡回检查1次,发现产水量突然下降或不出水、电流及电压发生变化时,应立即采取停井措施防止烧泵,并查明原因详细记录第十条采油队需根据区块水量需求及水源井产水量、液面恢复情况,制定水源井合理工作制度,交替间隔开井。
第二节供水站点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源水罐、净化罐要求至少每半个月排污一次,每两年清罐一次,并详细记录在日报表备注栏。
第十二条源水罐、净化罐隔氧装置配套齐全。
作业区每月对各罐隔氧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专业化维护队伍联系解决。
第十三条建立供水泵《泵(压缩机)运转记录》台帐,及时掌握供水泵运行情况,做好供水泵叶轮、密封垫等常用料储备,出现问题及时维护,要求单台泵维护时间不超过1天。
第十四条供水站水源井集水汇管、供水泵出口、供水干线流量计配套齐全。
油田注水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油田注水工程的安全管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油田注水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油田注水工程的安全管理。
三、安全责任1. 油田注水工程的所有人员都有责任保证注水工程的安全,包括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等。
2. 项目负责人承担全面的安全管理责任,要求监督所有施工活动的安全进行,确保所有作业人员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 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和操作。
4. 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安全第一。
四、安全管理要求1. 设备要求(1)所有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2)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做好实时监控和设备运转记录。
2. 作业要求(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作业技能。
(2)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了解作业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在作业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3. 安全设施(1)在工程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禁止区域和注意事项。
(2)在现场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要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4. 应急预案(1)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在发生事故时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救援措施。
(2)要经常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所有人员对应急预案有清晰的认识和操作。
五、安全防范措施1. 安全教育和培训(1)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要进行实地操作指导,确保作业人员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
2. 安全检查(1)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2)对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 安全宣传(1)通过海报、标语等方式进行安全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油田公司注水井洗井管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油田公司注水井管理工作,强化洗井效果,清除注水井井底、井筒及其附近的污物,以避免渗滤面堵塞和管壁的腐蚀,保证正常注水,建立正常、良好的注水井洗井工作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注水井洗井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管理规定组织施工作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作业区是注水井洗井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具体的洗井工作(包括制定洗井计划、洗井设计编写与洗井过程的监督与实施)。
第二条采油工艺研究所是洗井工作的技术支撑部门,负责对作业区洗井计划的审批,洗井新工艺、新技术的调研及推广应用工作,并负责对相应技术难点提出解决对策的工作。
第三条勘探开发部是注水井洗井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洗井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组织调查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
第二章注水井洗井管理流程第四条作业区负责统计本月洗井计划完成情况,并结合此规定及注水井实际情况制定出月度洗井计划书,确定各注水井洗井周期、洗井液量、洗井介质、温度、排量、时间等参数,由作业区领导签字认可,并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洗井完成情况和下月洗井计划报送至采油工艺研究所审察和审批。
第五条采油工艺研究所每月28日前完成对作业区提交的本月洗井情况总结和月度洗井计划书的审察审批和回复工作,并将通过审察审批的月度洗井总结和洗井计划表报至勘探开发部备案,同时抄送地质研究所。
第六条作业区必须设置懂采油技术、责任心强的专职职工负责洗井工作;在由乙方单位进行洗井的情况下,作业区设1名专职洗井监督,对洗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洗井作业过程中,作业区分管工艺的领导必须坐镇现场。
第七条勘探开发部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洗井工作协调会,解决洗井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处理违章,调整洗井工作制度和相关参数。
出现特殊情况可临时组织召开洗井工作协调会。
第二章注水井的洗井第八条洗井对象1、新投转注井或更换井下管柱井。
2、注水井各种措施作业后。
3、长期停注井(层)恢复注水前。
4、正常注水井停注24h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