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寻根文学产生的心理动机及其地域性

  • 格式:docx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寻根文学产生的心理动机及其地域性

论文摘要:“寻根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对新时期的文学发展

带来重要的影响与推动。在这场文学思潮中,“寻根”的口号为什么刚刚提出

就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呢?寻根文学本身

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松散的文学群体,出现了地域上的多样性,这些作品又有着

怎样的文化特点呢?这篇文章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寻根文学”的发展。论文关键词:寻根文学、心理动机、地域性。

论文前言:文学“寻根”的提出,既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也受到了一些学

者的批评和质疑,大量的文学理论家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寻根文学”的发展。《文学的根》、《我的根》、《理一理我们的“根”》、《文化制约着人类》,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这一学派的理论主张。在这里我也从“寻根文学”

产生的心理动机和地域性两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对“寻根文学”的认识。

论文正文:“寻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重大的文学事件。作为

一个文学事件,指的是始于1984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新时期文学:回顾与

预测》的会议提出的命题,以及会议参加者后来对这一命题的阐释[1].“寻根

文学”很快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同时又松散无际的运动,一系列旨趣各异的

作品与主题不同的论辩从核心蔓延出来,形成了这场运动的一个又一个的分支[2],非常多的批评家和作家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寻根文学”发表感想,既有热烈的响应也有质疑和批评。

在这一文学潮流中,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这些文章只能看做是“寻根”文学的一个引子,我们没有理由将哪一篇文章看做是寻根文

学的一份深思熟虑的纲领性文件或口号。人们对“寻根文学”这个称谓的界说

也是各执一词,这样看来寻根文学的开场似乎是马马虎虎,漫不经心的,那么

既然如此,我们就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寻根文学”为什么刚刚提出,就

会有如此大得号召力,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接下来就这个问题,

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寻根文学出现的心理动机。

通过阅读大量寻根文学作家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寻根”的口号后面包含着某种渴求皈依,渴求寄托的愿望。正如学者南帆所说,这种愿望是来自放纵之后的惶恐与不安。有的时候过度的自由反而会让人觉得迷茫,觉得无助,这点在八十年代的某些文学作品身上有很明显的体现。中国文学曾经一度陶醉痴迷在精神解放的历史使命当中,文学曾经像一只老虎一样被囚禁在笼中,当它一旦获得自由时,内心就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当种种森严的戒律突然之间毫不起作用时,文学骤然体验到自由的快意[3],起初作家们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沉痛的反思和深刻的揭露沉寂多年的作家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将笔触伸到昔日的文学禁忌之地。作家和读者们似乎真正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可是这种自由并没有让人们在快乐中停留的太久,相反的是,人们在短暂的快乐中感受到的是精神上的空洞与无助,眼前的快乐似乎如镜花

水月一般,太不真实,心中的那一份宁静,那一份归属感始终没有着落,这

时文学不得不从新开始选择,重新思考,获得新生。

在“寻根文学”出现之前,重新获得解放自由的文学似乎显得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喧闹多余沉思。比如像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中,小说放肆地

嘲笑了某种压抑人性的陈规陋习,展现出表现在八十年代大学生身上的那种

精神上的焦虑与痛苦。但是,否定并不足以让人自立,过多的喧嚣只会让人

更加的“别无选择”。这时的作家就好比陷落精神的荒漠般焦急,正当此时,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对

中国的作家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启示,中国作家不得不重新考虑和审视世界性

和民族性的问题。然而此时,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慈祥的面容渐渐地浮现在作

家的心目当中,太极两仪、阴阳相生、《易经八卦》、儒墨道禅,顿时让作

家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情切熟悉的感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一口老井一般,玄深奥秘,博大精深,仍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和挖掘的地方。于是,出于一

种恋旧怀古之情、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豪之情、一种找到精神家园的欣慰

之情、一种对未知知识的好奇之情,一种想要返回文化母体的冲动在作家的

心目中慢慢升腾起来。

以上大致所述,就是我个人认为寻根文学产生的心理动机。作家在寻找

信念或者是寻找寄托时,虽然暂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慰安,犹如抓到

了一个强有力的扶手,但是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一个问题,作家尚未具有足够

的自创能力,这也是作家仍需要努力的地方。

二、寻根文学出现的地域性。

正如前文所述,“寻根文学”是一个松散的文化群体,因此,诚如陈平原所说,“在谈论“寻根文学”时,出现了许多的语义场“,

作家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所关注的层面并

非一致,在“寻根学”的写作上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本文将以两个

作家为例,浅谈一下“寻根文学”的地域性。

1.韩少功追慕的绚丽狂放的楚地文化。

韩少功是“寻根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学的“根”》被认为是该文学流派的纲领性文章。《文学的“根”》写于1985年。

他一开篇就写道:“我常常想一个问题,绚丽的楚地文化到哪里去

了?”后来,他在一个朋友湘西寻访后有了初步的答案:她回来兴奋

地告诉我,找到了:她在湘西那苗、侗、瑶、土家族的崇山峻岭中找

到了还活着的楚汉文化。韩少功又提出,只有在那里,你才能更好的体

会到楚辞中那种神秘,奇丽,狂放,孤愤的境界。韩少功故意要给人

们的阅读带以一种“神秘性”[4],这种神秘性的叙述,是大多数寻根

理论和作品的一个基本特色,它们好像是要有意夸张和渲染蛮荒遍地

山林,原始部落和神话传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韩少功的《爸爸吧》无疑是“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小说以一种寓言式的想象力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描写湘鄂水之间一个

原始部落的变迁,刻画出一副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民俗画,小说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