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3.16 MB
- 文档页数:57
华曦达:DTMB数位影像广播标准是什么?DTMB,其实就是数位影像广播标准之一,也是属于我国的数字电视地面标准。
而数位影响广播标准包括:DVB系列、ATSC系列、ISDB系列,还有就是DTMB系列。
在数字电视地面、有线、卫星传输方式中,要说最为复杂肯定算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再加上对于技术要求高、用户群体非常多而备受关注。
目前已有美国(ATSC)、欧洲(DVB-T)和日本(ISDB-T),三个国际电联批准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国际标准。
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后,1999年,我国设立数字电视研发及产业化并成立国家数字电视领导小组,明确了我国的自主制定技术标准。
在结合实际情况的思考下,在2006年推出了关于我国数字电视地面标准DTMB。
华曦达DV6801-TH支持高清DTMB标准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调整过后,DTMB整体性能超过了地面数字电视已有的国际标准。
与DVB-T系统作为对比可以看出,DTMB快速捕获和同步跟踪更稳健;系统频谱利用效率改善超过百分之十;并且可以使用单天线高清电视移动接收;移动性能更好;系统信噪比门限改善接近一半,覆盖性能更好;抗脉冲干扰能力更强。
在2011年,ITU(国际电信联盟)在该年修订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时,将DTMB标准
也收录入其中,至此也标志着DTMB标准也正式成为继美国(ATSC)、欧洲(DVB-T)和日本(ISDB-T)紧接着的第四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DTMB)。
不过DVB-T2的出现,信噪比门限与抗脉冲干扰能力两方面DTMB的优势已经消失。
技术发展原地踏步就是退步,追赶者众多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因此DTMB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继续保持我们这数字电视领域的领先地位。
CTTB地面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简介概述:国家标准委于2006年8月18日,批准标准号为GB 20600-2006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该标准于2007年08月01日正式实施。
2008年1月1日,地面数字电视在北京开播,转播中央电视台的高清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6套标清频道,这标志着我国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式启动。
5月5日,北京电视台奥运高清频道开播。
奥运会期间,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奥运城市以及广州、深圳播出了地面数字电视,转播了中央电视台的高清频道,推动了高清电视一体机发展。
2008年,总局共组织制订了13项地面数字电视配套标准,其中有9项已颁布实施。
2009年,将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建设。
广电总局对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计划是2009年,准备覆盖100个城市;将在这些城市开通两个数字电视频道,一个播高清,一个播标清,标清主要播中央和地方现有的节目,用于模拟和数字的同播,在其余的地级城市是开通一个数字电视频道,就播标清节目。
我国将投入25亿元财政资金,争取在3~5年在全国全面覆盖地面数字电视(333个地级市和2861个县,覆盖90%以上的人口)。
“第一个阶段在37个大中城市转播中央电视台高清节目,同时有标清频道同播节目。
”中国2015年停止地面模拟电视播出。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英文标识为CTTB(中国地面电视广播)一、原理CTTB(中国地面电视广播)使用新的纠错编码技术——LDPC,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进行了支持互联网的扩展设计,以适应未来信息的数字化、多样化和多媒体扩展。
设计灵活的接口,支持国际通用的MPEG2-TS流数据格式,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视频压缩和数据格式,如MPEG2,MPEG4等。
此外,还采用了与自然时间同步的分层复帧结构,来支持单频网。
单频网不但能够更好的支持移动数字电视服务,而且能够解决由当个发射台无法覆盖的盲区问题。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上)作者:杨知行(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教授)国标DTMB技术方案及性能指标国标DTMB提供的地面数字多媒体业务包括HDTV、音频、视频、数据广播和交互多媒体等,重要特性包括:★高信息容量:为HDTV节目提供大于24Mb/s的单信道码率.★高度灵活的操作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地址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固定、便携、步行或高速移动接收.★高度灵活的频率规划和覆盖区域:使用单频网和同频道覆盖扩展器/缝隙填充器的概念,通过选择不同保护间隔的工作模式可构建16公里和36公里覆盖范围的单频网.★支持不同的应用:HDTV、SDTV、数据广播、互联网、消息传送等.★支持多个传送/网路协议,例如MPEG2和IP 协议集.易于与其他的广播和通信系统连接。
★在OFDM调制系统(TDS—OFDM)中实现了先进的信道编码和时域信道估计/同步方案,降低了系统C/N 门限,以便降低发射功率,从而减少对现有模拟电视节目的干扰。
★支持便携终端低功耗模式。
★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已经实施的部分工作模式,详见表1).传输速率可选范围5。
414~32。
486Mbps;调制方式可选QPSK、1 6QAM、64QAM;保护间隔可选55.6ms、125ms;内码码率可选0。
4、0.6、0。
8.图1 国标DTMB的传输数据率(Mbps) 国标DTMB方案构成如图1所示。
电视节目或数据、文本、图片、语音等多媒体信息经过源编码、信道编码后,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射机发射出去,覆盖一定区域.根据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的服务需求、传输条件和信道特征,国标DTMB传输系统采用了创新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 FDM)单多载波调制方式。
这种调制方式,主要针对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信道线性时变的宽带传输信道特性(频域选择性与时域选择性同时存在的传输信道)所设计.由于TDS-OFDM适用于具有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移的传输信道,因此其同样适用于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以外的其他宽带传输系统.1。
数字地面电视广播 DTMB在重庆的应用与发展摘要: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DTMB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清华大学DMB-T,上海交大ADTB-T和广播科学研究院TiMi等方案的融合标准,该标准于2011年12月6日起正式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个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本文介绍了DTMB在重庆地区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移动接收融合发展一、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支持下,我国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颁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在8MHz带宽内可支持多套SDTV和HDTV传输以及单频组网和多频组网模式,实现了固定电视和公共交通移动电视的数字电视信号传送。
DTMB于2007年8月1号成为中国广播业地面电视信号的强制标准。
2011年被ITU接纳成为地面数字电视D系统,成为ITU认可的第四个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际标准。
国标DTMB以时域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调制技术为核心,经过长期的技术创新,其性能超过了其他国际标准。
主要具有以下技术特点:一是,传输效率或频谱效率高;二是,抗多径干扰能力强;三是,信道估计性能良好;四是,适于移动接收。
二、重庆地区DTMB广播的应用1、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应用示范网络项目为满足重庆市广电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农村地区收看各级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重庆市经多方论证考察,决定利用数字地面电视技术向重庆市各区县农村传输广播电视电视节目。
2010年,重庆市申请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应用示范网络项目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发改办高技〔2010〕2734号),并获得国家项目补助资金1500万元,全国仅有重庆市、江苏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个省区市成功获批。